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年迈的姑婆 ...

  •   姑婆去世的那年,九十二岁,我,十六岁。
      听父亲讲:姑婆小的时候,我们家族还算富裕,家里请了先生专门教几位爷爷读书,姑婆也跟着一起,识了不少的字。用父亲的话说,姑婆也算得上是知书识理之人。
      到长大成人时,姑婆已出落得十分标致。父亲说我们这一辈的几个姐妹中,没有一人能够超过姑婆,不仅仅是身高。
      我极少听到父亲称赞一个人,尽管我对姑婆开始有记忆之时,她老人家已是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但我对父亲的话还是深信不疑。
      但年少而又无知的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漫长的一生也像姑婆那样度过,那我宁愿去死,也决不活在世上,哪怕是多活一天。
      因为,在我眼里,姑婆的一生,既神秘,又极具悲剧性。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姑婆的悲剧是从婚姻开始的,就像人生的一个跳板,有的人因为它,可以从残缺迈向美满,也可以从贫穷迈向富有。而姑婆,恰恰是从天堂迈进了不幸的深渊。
      姑婆结婚时,只有十八岁。姑爹家也是比较富有的大户人家,在那时是所谓的门当户对。
      我记忆中,还依稀记得姑婆所住的房子,不知是二层还是三层,只记得极为宽敞,并有长长的走廊,而且都是木质结构,堂屋一个什么柱子,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楼下还有一个大大的天井,我每次去,就跟看西洋镜,总喜欢呆在天井边,并向上张望。
      姑婆天性善良,极爱清洁,与人相处,也是极为和睦。不幸的是,结婚还不到一年,姑爹突然因病去世,没能留下一儿半女。姑婆从此一个人,并开始吃斋敬佛。
      父亲说,解放前,姑婆一直是住在庙里,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家里。那时,她和姑爹的房屋,已经分给了姑爹那边的亲戚。姑婆回去后,那边的亲戚就帮姑婆单独盖了两间小屋。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屋是土砖搭建的,不是很高,但经姑婆的手,总是非常干净,整洁。一生喜爱干净整洁的父亲,这一点,倒是跟姑婆非常相似。
      小时候,我们随父亲回老家拜年,每每去姑婆的小屋,她老人家拿不出什么好吃的,便总是炒上一大碗油饭,看着我们吃完才开心。
      那时,每到农闲,父亲就会回老家把姑婆接来我家住上一段时间。那时大伯和大妈还在,姑婆就在两家轮流住,但大多时都住在我家。
      姑婆那时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但耳不聋、眼不花,还坐在门前帮我们补袜子,针脚也极是整齐。我母亲那时候的眼睛都不太好使,但姑婆从不要人帮忙,都是自己穿针引线。邻居们都啧啧称奇,说老太太返老还童了。
      在我们兄妹几个当中,包括几家的堂兄妹,姑婆最是疼爱大哥,说大哥不但人长得好看,而且极是聪明,将来肯定有出息。关于这一点,也被姑婆说中了。听说姑婆临死之前还在念叨着大哥,等到大哥赶回老家时,姑婆已经不在了,想必是带着遗憾离去的。
      那时候,还没有呼机、手机这类的东西,通讯消息极为不便。我和大哥住在另外的一个城市里,是姐姐来,我们才得知一向身体很康健的姑婆,因为晒被子一不小心摔伤了腰,就一直卧床不起。
      父母每次回去探望,姑婆都会问起大哥。姐姐说临来之前,父亲嘱咐叫大哥一定要抽空回老家一趟。大哥说星期六就回去,不巧的是,那天大哥临时有事,是星期天回去的,我也跟着一起回去了。
      离开老家多年,回去的路都有些模糊,大哥就说先回家接上父母再一起回去。我们的车子快到家乡的小镇时,我意外地看见父亲站在路边,像是在等车的样子。我们十分惊喜地让父亲上了车。
      相互说明来意,才知父亲正准备来大哥家。因为老家来人送信,说姑婆在星期六的晚上已经去世了。就像是小说里所描写的似的,竟然这般巧合。
      姑婆是在姑爹的一个侄儿家里去世的。
      我们去时,姑婆躺在一个房间里的木板上,满头的白发像雪一样白,脸上的皮肤也很白,整个人就如睡着了一般,安静、慈祥。年少的我,第一次面对死亡,竟然没有丝毫的恐惧,仿佛生死之间,不过是睁眼与闭眼的区别而已。
      父亲叫我们给姑婆磕头,而父亲也跪在一旁,拉着姑婆像婴儿般细小白嫩的手,不停地哭诉着。大哥一家三口,再加上我,含着眼泪,毕恭毕敬地磕完头。出来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姑婆的大嫂,说姑婆年轻时一定很漂亮。她不知道,父亲也曾这样说过。
      孤独一生的姑婆,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犹如一盏油灯,默默无声地耗尽了最后的一点一滴,直至熄灭。
      这一切已是过去十多年的事了,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依然历历在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