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混沌初开,万物伊始。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四季轮转,昼夜交替。世人皆知,盘古大神创世而陨,双眼化为日月,发须化为星辰,身躯化为东西南北和三山五岳,血液化为江河湖海,而这开天神斧则横于天地之间,九重天上!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盘古大神有一个同脉同源的兄弟,名曰:盘亘大神。恒古兄弟自来情深。盘古创世而去,盘亘悲痛不已,他看着兄长的开天神斧,看着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整日以泪洗面。他暗自发誓要守着兄长所开辟的这方天地,守护好这一方生灵。后来,开天神斧汲取天地灵气,化而为神。神斧化身之际,斧刃与木柄脱落,斧刃太重,砸破了地面,沉入了地底下的九重深渊,斧石所落之处,砸起了千丈深潭,所化之石神灵智初开,在地底下四处玩耍跳跃,所到之处,怪石开灵,水浪滔天,动摇天地之基!他所碰之物竟全都生了灵智,而后跟着他一起霍乱九重深渊。没过多久,他吸收大地灵气,竟有破土而出之势!想到他在九重渊的破坏性,盘亘大神可不敢让他真的破土而出,他跳入九重深渊,镇压斧神以及一干作乱的石怪精灵!斧神终究灵智初开,不敌盘亘大神,被封印在了他所落之处,忘川河畔。盘亘大神为其取名为:灵潼!就在盘亘大神在地下镇压斧神之际,木柄掉落九重天,摔到地面上。木柄所化木神就地而生。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他孤独的长在土里,直到有一天,一条小蛇爬上了树干,他也便有了玩伴,树神任由小蛇在躯干上四处攀爬撒欢,他实在太寂寞了!再后来,小蛇吸收了树神精气,终于修炼化身成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名为女娲!她成日围着树神玩耍,木神与女娲日久生情!女娲白天自由的穿行在大地和九重天之间,晚上回来树神旁边给他讲他看不见的山山水水!困了就睡在树上!她玩遍了山川河流,感觉没有意思,于是有一天,她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一个泥人,泥人不会动,树神便对着泥人吹了口气,泥人便活过来了。她干脆手一甩,泥点乱飞,便有了更多的泥人,树神再吹一口气,那些泥人全都活了。泥人越来越多,他们身有神的精气,又有女娲的聪慧。很快,大家便一起学着女娲的样子捏了许多四不像的泥塑,这些泥塑也随之生了灵智,后来便有了飞禽走兽。终于有一天,这些泥人脱离了女娲的掌控,开始霍乱山川湖海!盘亘大神封印了灵潼出来后十分生气,他重重惩罚了女娲,将她和泥人们关在九重天上。树神十分伤心,他要救出女娲,他开始吸收大地的灵气,迎风劲长,俨然有了破天之势!盘亘念及这是兄长之物,于心不忍,便用法术将树神化生成人,取名伏羲!他要伏羲和女娲毁掉泥人,然后一起留在九重天修行,可女娲不忍泥人们被毁掉。她和伏羲放跑了所有泥人,泥人从天而降必定会摔的粉身碎骨,伏羲便又恢复成大树的样子,让泥人们从九重天爬下了地面!盘亘大神大怒,他制定了天地法则,惩罚伏羲与女娲从此永不成神,要伏羲和女娲在人间教育这些没有规矩四处闯祸的泥人,并与他们一起尝遍生老病死之苦!然而这些泥人死后,灵气依然不散。三魂七魄留存于世间,一时间人间又乱成了一锅粥,伏羲只好去求助盘亘大神。盘亘大神依照天地法则,化六道轮回,也因此有了因果循环之说。他将灵潼所在的九重渊定为冥界,令其掌人间生死轮回,赏善罚恶!并许诺他们,若有人跳脱轮回便可居于这九重天之上。自此天下分阴阳,别男女,这才有了三界众生之说。而这九重天之上,还有三十三重天,盘亘大神便是住在这三界之外的仙山琼阁虚空之上。这虚空之上亦是盘古开天地之前的休练之地。这九重渊之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关押着世间大奸大恶之人,以及邪恶的妖魔鬼怪。十八层地狱之下则是无尽的滔天业火,那是盘亘大神的怒火,又名无极炼狱。为的是警醒冥界众神不得世出,永守忘川!传闻说:世间若有大灾难,盘亘大神便会入凡世,化灾解难!…”一位白发老者坐在一颗歪脖子树下摇着扇子说着故事,周遭围了一圈年龄不等的半大的孩子,支棱着耳朵认真听着。“可你上次上次不是这么说的?”故事被顽童打断,他像是不解,又像是不信:“你上次讲这段的时候说的是,如果有人诚心祈愿,天神就会现世,帮他实现心愿!”老者捋一捋虎须,回忆着上次是哪次?!老者说:“一样的嘛!世上有了灾难,人们自然会求神,神仙自然会帮他消灾解难,这叫普度众生!”“那不一定,我的心愿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孩子说着,眼神瞟向远处的大山!外面的世界?老者有些犹豫着,仿佛有什么话想说又不能说!“那我们为什么不拜神仙?”继续有人问道,孩子们天性如此,不懂便要刨根问底!老者答道:“三百多年前,我们这个地方来了妖怪,是灵潼大人打跑了妖怪,所以才…”“可你不是说鬼不能在白天出来吗?”“对啊对啊…哈哈…”孩子们起着哄拆他的台,“灵潼大人可是冥界之主,那是地下的神仙…”老者半真半假的继续争辩!“又吹牛!”老者:“我想起来了,妖怪定是夜里出来的…”“那妖怪是不是特别爱吃小孩?尤其是不听话的,爱哭的?”孩子们笑的前俯后仰!老者:“唉,对对对!”“切…我娘都说过千百遍了!”孩子们虽一副全然不信的样子,但是依旧围着他,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怀疑归怀疑,爱听归爱听,两者看似矛盾,又属实合理!“灵潼大人是不是真的和后山鬼祠的雕塑一般?张牙舞爪面黑如碳?”又一个小孩突然开口问道,白发老者神色一顿,抬起蒲扇轻敲了一下他的头,伸出一根手指搭在嘴上,严肃的说:“嘘!小兔崽子,不许胡说,灵潼大人可是九重渊的神灵,法力无边,要是晚上说,准会被他听了去,他会惩罚你尝尽人间苦,不得入轮回。”小孩转了一下圆圆的眼珠,一脸懵懂的点点头!也不知是懂了还是没懂。这时,远处跑来一个稍大点的孩子,挥着手喊道:“七七,娘让你回家,该吃晚饭啦!”刚才那个问话的小孩站起来,高兴地朝着来人挥手:“拾哥,等等我!”然后,他转身对老者鞠了个躬,礼貌的说:“祖爷爷,我明日再来!”说完撒腿跑向他哥哥站立的方向。老者摇摇扇子,捋捋胡须说道:“双七,慢点,当心摔倒!”。远处一高一矮两人手牵着手,映着夕阳的余晖,说说笑笑往家走去。老者看着二人越走越远,若有所思。然后他继续给剩余的几个孩童讲着刚才没有讲完的故事。孩子们依然极为认真的听着,偶尔一脸陶醉的模样,偶尔也会如刚才一般,打断他的话,提出各种莫名其妙的疑惑!这些早就听了千八百遍都不止的故事,像是有魔力一般,百听不厌,甚至…版本不一…大概是讲故事的人年纪大了忘记了,又或者这根本就是他自撰的…
      一望无际的大山起伏绵延,半山腰上藏了这么个小小的村落,背靠悬崖峭壁!村落土墙旧瓦,墙边竹木篱笆参差不齐,显得十分萧条。看起来大概就像是被尘世遗忘了…
      村落只有五六十户人家,满打满算百来号人,统共两个姓氏,一半姓于,还有一半姓风。于氏不知何时兴,暂且不论。而这个村落中的风氏,其来处大概也就是村口那个带了点文化底蕴的神棍吹嘘的:“我们可是伏羲女娲的后人!”奇怪的是,这个村落供奉的神位却不是伏羲与女娲,而是传闻中的冥主灵潼大人,大抵是因为村落里太落后吧,这里的人,都极其信奉因果轮回之说!又或者,那段灵潼大人打妖怪的故事是真的!这个小村落没有名字,也不知流传了多久,村里的人深居不出,自给自足,不与外往来,也不与外族通婚,其实就是林深树大,年纪大的出不去,年纪小的也出不去,能出去的,又得留下来照顾不能出去的。大概是这样子吧!?他们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踏出过深山一步。久而久之,山中便不知人间岁月了。村落的成年男子会在极冷的时候,带上粮或者粗麻布,步行出山,赶好几天的路,去最近的扶风城换一些棉衣回来,给村里人御寒用!顺便才能带回一些外界的信息。而去年出山换衣物的人带回来的消息是:世间浑水滔天,久治无果,尧帝怒斩伯叔。村里大部分人也都不识字,好些用于生计的事物,都是祖辈经验中传承下来的。而刚才说故事的那位白发老者,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大概有一百多岁了吧,不过他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大家都尊称他一声老祖宗。他也算的村里为数不多的一个有水墨的人,他姓风名册,自诩为女娲后人,早些年又出山待过一阵子,懂得也是不少。而且他脾气极好,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在傍晚围着他,听他讲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不过现在他老了,好些重复讲过的故事讲着讲着就不一样了。而那个叫双七的孩子,最闲,他最经常来的,他今年只有七岁,父亲叫于春生,没错!春天出生的意思。母亲叫风常夏,嗯!大概是夏天出生的吧!而于双七呢,他是七月初七生的,占了两个七,于父便为他取名“于双七”,平时大家也会喊他七七。于双七的哥哥叫于冬拾,这个名字意思也简单,只是捎带了一段小故事,这还和于双七的出生有关。
      于春生夫妇成婚多年,然膝下始终无子嗣。常夏多次去鬼祠拜神,希望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可是许久都没有结果。某夜,她睡后得一白发老翁托梦,告诉她很快就会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还会带给他另一个孩子。她不明所以,想着是梦,便没有多提!就在同年冬天,于春生外出换冬须品回来时,从曜星河边捡回来一个三岁左右大的男孩。小家伙眼睛似星辰般流光溢彩。粉雕玉琢般的面容让风常夏只看了一眼,就打心眼里喜欢!小孩脖子上还挂着一个水滴大小的白玉坠子,白玉中间有一缕血红的印记。她蓦地想起了那个梦,就同丈夫提议留下这个孩子。于是,于家夫妇便抚养了这个孩子,于春生给孩子取名“于冬拾”,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冬天拾回来的。说来也巧,也就在那个月,风常夏便有了身孕,隔年七月初七就生下了于双七!一晃七年过去了,于双七和于冬拾已经长成了半大孩童。兄弟两感情极好,于双七顽皮跳脱,于冬拾老实沉稳,二人性格正好互补。因着于家的养育之恩,于冬拾格外疼爱他这个弟弟,村里年龄相仿的孩子有十几个,平时打打闹闹都是常有的事,但是于双七是唯一一个没挨过揍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欺负他,于冬拾总是能及时出现,揍得那些孩子屁滚尿流。温文尔雅的小少年,下手打人毫不含糊,比他大一些孩子都有些怕他。所以,时间一长,就没人敢招惹于家兄弟了。
      夜空繁星闪闪,院中萤光点点。吃过晚饭,这一家人依旧忙碌着。于春生正在用旧布和丝茅草搭着棚子,马上就要收麦子了,今年雨水特别多,他有些担心收麦子时遇上暴雨天气,所以正在提前做准备。于冬拾站在搭了一半的棚子底下帮忙将一捆捆丝茅草递给父亲,才十岁出头的他个子却窜得比同龄孩子要高好些。白色的粗布衫上粘着枯草,在夜风中摇曳。风常夏坐在院子门口洗衣服,于双七坐着一个小木墩,一边帮忙舀水,一边问:“娘,风爷爷说的是真的吗?灵潼大人真的救过我们的祖先吗?”风常夏笑着说:“这我不知,不过,无风不起浪,兴许是真的吧!我们拜灵潼大人,还有另一个原因,人死之后,灵潼大人会根据他们活着时候是好是坏,分配他们托生成什么,好人来世会生在富贵人家,坏人会投胎为畜生还前世的债。”于双七:“那要是不想投胎的怎么办?”风常夏:“没有人愿意做孤魂野鬼的。因为传闻九重渊下暗无天日!如果不能轮回,就要在那暗无天日的忘川河畔做游魂,谁又愿意呢?”于双七:“为什么没有太阳和月亮呢?”“这个我知道,是因为鬼魂不能见光,对吧?娘!”于冬拾擦擦汗,插嘴说道!于双七从小就沉迷于各种鬼怪的故事,别人信不信的,反正那些故事他都相信!风常夏:“对!七七,别舀了,水盆满了,别浪费!”于双七停下手中的动作,站起来跑到于冬拾身边去了,拿起一捆毛草递给父亲说道:“拾哥,我来帮你。”他个头不高,有些费劲的惦着脚。于冬拾从他手中接过草捆递给父亲,说道:“不用,七七,你去旁边,丝茅草剌手。”于双七噘着嘴:“哥哥总拿我当孩子,哥哥像我这般大的时候不也啥活都干的嘛!”于春生:“臭小子,哥哥疼你,你还不乐意了!”于双七:“那我也想疼哥哥嘛!”于冬拾摸了摸他的小脑瓜说:“那去帮帮我们倒一碗水冷着吧!”“好!”于双七因为得到了“重用”,高兴的连蹦带跳!看着两个孩子相互关照,胜似亲兄弟,于春生夫妇心里也是十分欢喜。他们都是凡人,在这乱世中为数不多的净土上,所求亦不过一家人在一起,孩子们平平安安长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