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存悠不知道自己立了功,等了好几日,不见郭后虞兑现当初说的银子,不是说一块炭石一两银子么,存悠掰着手指算,她能得多少银子,哎,起码有几千两吧!
      那么多的银子,存悠不敢想,若能赏她十两银子就够了!十两银子,日后从府中出去的时候,够吃一年呢!
      郭后虞一直在掂量,该怎么奖励存悠,虽说应了存悠,一块炭石一两银子,但存悠发现的洞口,竟是个炭石矿,郭后虞头一回发现,自己怕是要食言了!
      那个炭石矿,他还真是给不起存悠银子,忙完这阵子,郭后虞终于得了空闲,叫了存悠过来。
      存悠小心翼翼的跟郭后虞伸手,“我不贪心,赏我十两银子就好!”郭后虞盯着存悠看了好一会儿,本来还在想,他食言后,怎样跟存悠说,没想到存悠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子,不邀功,不贪心,郭后虞对存悠的好感,又深了一成!

      郭后虞从荷包里,拿出两锭十两的银子,“答应你的事,食言了,先给你二十两!”存悠看见银子,眼睛一下就亮了,连连说,“没关系,那炭石本也不是我的东西,能得十两银子已经很知足了,现下公子给了二十两,足够我出府两三年的吃用!”
      出府?郭后虞听见存悠这样说,心里有瞬间的窒息感,她都成了自己的女人,怎么还想着出府,跟了他,还想着出府嫁人?
      本来对存悠带着几分感激,她帮了自己大忙,想着日后,银钱富裕了,再赏她,因着存悠这句离开的话,郭后虞得了炭石矿的兴奋,都减了大半。
      许是郭后虞不愿存悠离开,却不好明说,此刻的郭后虞,还不知道,存悠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在他心里占了一席之地。

      这夜,郭后虞可没客气,闹了存悠许久,存悠本以为,自己好歹立了功,怎么夜间还挨罚呢,这二十两银子,咋这么不好拿!
      郭后虞第二日早早便走了,除却营中的事务,还得忙炭石矿,恨不得分身为二,郭后虞这一忙,忙到了年根底下。
      娘亲的嫁妆,能折了现银的,早就折了,现如今,账上倒还有余。
      炭石开采了花用了一部分,买家已及运送炭石的路线,郭后虞已经弄妥了,年关前,能有笔银子入账。
      存悠当时炸开的洞口,炭石不多,但是,郭六从附近找来的村民中,有人对万山了解,选了两处地方炸开,有一处开出大量炭石。
      郭后虞知道,炭石矿日进斗金,一旦被人知道,定有人眼热,早早想办法应对才好。
      若这炭石矿他能私下经营两年,再公之于众,届时他已经在此地站稳脚跟。

      郭后虞不常在府中,这些日子,存悠清闲了不少,自从上次,李嬷嬷送了避子汤存悠痛快的喝了,之后,李嬷嬷对存悠的态度,好了不少。她先前消瘦下来的肉肉,渐渐养了些回来,从背影看,倒是没了弱柳扶风的仪态。
      李嬷嬷担心,存悠在公子大婚前有了身孕,对公子日后娶妻不利,这才针对存悠,好在公子理智,没有做下糊涂事。公子年纪正盛,收了人在房中,有个贴身伺候的,也不错。李嬷嬷想通后,待存悠到了少了戒备,多了几分真诚。

      平日没少提点教导存悠,这些,存悠十分感激李嬷嬷,李嬷嬷出身刺史府,管事多年,通身的本事,让存悠十分钦佩,李嬷嬷的性情也好,存悠闲来无事,常去找李嬷嬷说话。
      转眼到了新年,鱼鳞营中庆贺,这些将士,大都离乡两年多,到了年下,心里十分想家,朝廷近几年都没有起过战事,能在军中混口饭吃,也过得去。
      郭后虞来了之后,补上了上任统领在时,一直拖欠的两个月的晌银,故而,这个年节,真心添了几分喜庆!

      京城中,刺史府的年节,看似跟往年一样热闹,填房夫人却有苦难言,按理说,大公子走了,她的日子舒心才是。
      不成想,郭后虞这孽障,自立门户,索要大房夫人生前的嫁妆,掏空了府中大半。
      她眼下,东拼西凑,连孙子亲事都卖了,勉强补齐亏空。
      这个年节,开支却不能再减了。填房夫人孙氏,正在考虑,将刺史府的中馈,交由儿媳打理,这样,她倒是能省心不少。
      可是,想到二儿媳的出身,本想放手享清福的填房孙氏,犹豫起来。
      亲儿媳是在仓促间定下的,当时,刺史府摇摇欲坠,娶这个儿媳,只为尽快延续郭家香火,她没甚可挑的余地,儿媳眼界不高,行事小家子气。
      孙氏心道,还是算了,如今的刺史府,捉襟见肘,让儿媳管家,若再丢了脸面,可真要被盛京的世家们笑死。

      年节置办打点人情往来,若寒酸的让人置篆,恐怕郭刺史,也会斥责自己管家不利,捉襟见肘的紧巴日子,真让人头疼,孙氏心想,过了年节,郭刺史的俸禄发下来,那时方能缓过来。
      郭刺史素来不理会这些庶务,虽说如今府中贵重物件不少,看似底蕴丰厚,但现银,实在是拿不出多少,下人们过年的赏赐,填房夫人都没有发下来,只说日后补上。
      安稳人心,也甚为费神。

      想比刺史府的手头紧张,郭后虞这里,收到了一笔炭石银子。
      初期开出炭石,卖了一小部分,本没指望大赚,只是想打开销路,没成想,收到银子时,竟是让郭后虞这个见足了世面的公子哥儿,都闪亮了眼睛。
      白花花的松花银,漂亮极了!看着那一箱银子,郭后虞眼睛里,都发出了光芒。郭后虞本想叫了存悠来一起看看这银子,但想到营里兄弟们,等着这笔银子,过个好年呢!

      郭后虞拿了一锭银子,握在手中,其余的让郭六收好,抬入营中,作为年节的赏银。
      不久前才发了饷银,这会儿,有了额外的年节赏,兄弟们脸上都洋溢着高兴,脸上带光,走路带风,十分畅快!
      夜里,郭后虞将自己藏在袖袋中的银子,给了存悠,“过年的喜钱!”存悠乐呵呵的收了,见到存悠收起银子时,财迷的样子,郭后虞觉得,存悠憨得格外可爱!
      郭后虞摸了摸存悠的头发,带着亲昵,郭后虞从未想过,他高兴时,第一个想到可以分享愉悦的人,是存悠。
      得了赏银,存悠十分高兴,公子这阵子,给赏银大方极了。

      京城这边,定下亲事后,刺史府二公子郭后进亲自去王府送节礼,王家二姑娘看着温婉端庄,不知为何,此刻,二公子郭后进看着曾与大哥定亲的女子,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心里除却一丝赢过大哥后的得意,竟对这王府二姑娘,有些心寒。
      郭后进心里复杂,惦记归惦记,实则,他并不喜欢王府二姑娘这等火速转找夫君的行为。白头偕老,这样的人,能共富贵,也能共患难吗?
      郭后进转而宽慰自己,他能有什么灾难,要妻子一起患难。王家姑娘看着温顺,婚后也能和谐顺美。
      过节都忙,不仅京城热闹,各地百姓们都忙,忙着做吃食,忙着串亲戚走动。
      存悠过年得了两日假,收拾好东西,便回了家,哥哥书院也给了十日年假,存悠见着哥哥,笑嘻嘻的凑过去,拉着哥哥问东问西。

      第二日,父亲也回来了,存悠看着父亲经历此遭,似乎苍老了许多,额头的发白,爬满了鬓角,看着一家人团圆,心里十分高兴,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
      自古言,有得必有失,存悠不禁在心里庆幸,幸亏,遇到公子,帮了自家一把,不然,家中不定怎么个情景。
      父亲到底知道存悠卖身三年为婢一事,为此,十分自责,痛恨自己没用,连累了女儿。突然想到什么,夜里,存悠父亲让存悠母亲仔细叮嘱存悠,万万要洁身自好。

      存悠母亲心里藏不住事,听夫君这样说,才意识到,她好似从来没有叮嘱过存悠这些事,女儿去的那户人家,听闻不错,是个京城来的世家子弟,当时,她还仔细跟郭六打听来着,如实跟存悠爹爹说了。
      存悠每月允许回家探亲,存悠父亲倒是放心了些,不过,将存悠带回来的月银塞给了存悠,“你在外头,手里没银钱哪行,别委屈了自己。”父亲十分坚持,存悠只好作罢。
      其实,她花不着银子,府中什么管吃管住,还时常发料子做衣裳。用度也常发,存悠真不怎么花银子,都攒着呢。
      在家中,两日很快过去,存悠雇了驴车,进城门后,徒步去了郭后虞的院子。
      父亲不放心,远远的跟着存悠一道,想看看存悠去的那户人家如何?存悠从后门进的院子,存悠父亲特意等了片刻,这户人家甚少有人出入,规矩看着就严。存悠父亲想,规矩严些才好呢,主子也不会乱来。

      存悠父亲还绕到大门处看了看,守门的卫兵,满脸肃然,倒是正气的很,从外头看着,是个规矩人家,存悠父亲放心些。
      郭后虞忙得脚不沾地,回府的时间很少,每日回府都到子时,郭后虞不知道哪来的精力,即便这么晚归府,也要拉着存悠胡闹一通。
      转眼到了年节。

      除夕的夜里,鱼鳞营中氛围欢快,放鞭炮,炮声阵阵,郭后虞望着夜色,陷入沉思,存悠本在郭后虞身边伺候守岁,公子静坐不语,存悠安安静静的,没多久,靠着小几睡了过去。
      屋里炭火渐渐灭了,平日添炭火的事,都是存悠做,眼下,她睡得熟,熄灭了火,也无人察觉。
      郭后虞静坐了半晌功夫,忽而一道冷风吹来,才发现,火盆里的炭火熄灭了,看着存悠下意识的缩紧了身子,怕存悠冻着,郭后虞平日尊贵无双的手,拿着火钳,往里头添了炭火。
      郭后虞在想,日后的路,该如何走,这炭石矿,一旦被人发现,必有人觊觎,他现在可谓无权无势,拿什么保下这个炭石矿!

      这个冬日已经过了大半,开春后,炭石的销量便会减下来,只能等来年,这大半年,藏着掖着,终究不是办法。
      郭后虞思来想去,他该向谁投诚,才能留个可靠的后路,二皇子此人心胸狭窄,且他们二人结下梁子,郭后虞被贬来此地,就是二皇子的功劳,圣上如今身体不大好,二皇子着了急,收服不了的人,都想办法打发了。刚愎自用,郭后虞清楚,若是二皇子登基,他即便在千里之外,二皇子也不会放过他,
      郭后虞暗暗较劲,刘承佑,你想登大位,偏不如你愿。
      该怎样阻拦二皇子呢,郭后虞想了半夜,也没想出来,只是,有个念头,忽然浮现,想法子阻止二皇子登基有何用,大皇子眼瞅着不行了,五皇子还小,真是后继无人。
      若不然,二皇子心胸狭隘,一力打压不服从他的人,圣上虽然不赞成,但也没有严加管教,他一心要让刘承佑事与愿违,为何不能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醍醐灌顶,郭后虞开始整理自己的身价,骤然发现,自己原来还算个有钱人,虽没甚权势,但此地离京甚远,地方官员顾及自己乃京官外放,甚少找他麻烦。
      如今靠着这个炭石矿,喂饱地方官员,给郭后虞行方便。
      此地的县令也希望郭后虞能多留此地几年,他出手大方,行事不拘小节,看着年纪不大,但做事稳重,不会惹麻烦的财神爷,他当然格外行些方便。
      听闻郭后虞有意买下万山附近四个村子,县令出面,给了惠民安置法子,每个人头五亩地。因着这五亩地,村民们乐得搬家。这地方贫瘠,早就有人起了迁走的心思。
      村民们得了好处,让他们年后搬出来,搬去四十里外的镇上,那地方人烟稀少,合了村子,人多了,更适合扎根。县令一举两得,在郭后虞这得了好处,还得了为百姓谋福的好名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