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叶府,霜筠院,叶霁依着枕头靠坐在床头,看着青岚手里端着的药碗皱着眉头。即使当了这么多年的药罐子,他还是不喜欢这股味道,每次喝药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设。
      一旁的青素掩袖轻笑了一下,正色轻声哄道:“公子,这次的药不苦的,青岚知道你怕苦,特意多加了甘草的。不信的话婢子喂您去试试?咱们一点一点慢慢来。”
      说着作势要拿勺子,叶霁连忙俯身护住托盘,真要一口一口慢慢喝更加折磨人,再甜的中药都有股挥之不去的怪味。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叶霁深吸一口气端起碗一饮而尽,双手交叠紧紧的捂住自己的嘴巴靠回床头,免得一个忍不住吐了出来。
      好一会儿终于压下反胃的感觉,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转过头对着青岚和青素吩咐:“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不用伺候了,去松鹤院替我向老祖宗问安,说我有在好好喝药,很快就会康复,这两天麻烦她老人家为我、操劳,为了她老人家的身体着想,我病好之前就不要再过来了,免得过了病气,等孙儿身体好了亲自与她告罪。”
      “公子想多了,老夫人把您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说什么罪不罪的,叫她老人家听见了该伤心了呢,您不让她来看您一眼怕是晚上都要睡不着的。”青岚脆生生的说道,满脸的不赞同。
      一旁的青素点了点头,表示对青岚的话十分赞同,老夫人是宁愿自己病都想公子好好的,每次公子生病都恨不得以身相代。
      别说是可能过了病气,就算是一定,都不能阻止老夫人来看公子的。怕公子挂心,很多时候都挑的公子睡着了才过来看两眼,吩咐底下人瞒着公子而已。
      叶霁也很无奈,这次确实是他逞强了。自身体好转之后不仅功课提上日程,为了锻炼身体叶老夫人还给找了一个武师父,配着老人家亲传的养身功夫,的确是好了很多,等闲三五个人觉近不了身,嗯……就是续航能力差些。
      仅从外表来看,除了身形瘦削了些与常人无异,合着逐渐长开的容貌,是秀水城里有名的翩翩少年郎。
      满以为会和童生试一样顺利,没想到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体,乡试接连三场到底勉强了些,最后一场考完出来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好,回到叶府精神彻底放松之后一下子就爆发了,累得曾祖母一把年纪,不仅要操持往来宾客,还要担心自己的身体,实在不该。
      可若要叶霁重选一次大概还是会选择今年下场,一来是古代社会有功名在身的种种好处,二来自己的父祖在自己这个年纪早已名声在外,尤其是他这辈子的没见过面的爹,十八岁的状元郎,还是三元及第,自科举盛行的这许多年,能跟他爹叶涵相提并论的,历朝历代都数不出几个。
      只有前前朝著名的文学家李磐、书法一绝的元恒和前朝末期诗画名家姚甄,要么年少高中,要么三元及第。
      只是叶霁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三个人,发现他们的命运和自己父亲差不多,一个十九岁高中状元的元恒,一手小篆惊艳当世,第二年就病死了。
      不到三十岁三元及第的李磐,为母亲操持丧事,劳累过度风寒入体,不久之后也没了,徒留后人对着李磐留下的文章惋惜不已。
      至于姚甄,出身名门,同样十八岁金榜题名,与妻子伉俪情深,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膝下儿孙满地,个顶个的出息。
      三个儿子,除二子夭折之外,长子官至宰相,三子隐瞒身世军中闯荡,凭战功封侯,唯一的女儿初入宫廷得封贵妃,没几年当了皇后,后宫佳丽三千独得帝心。
      因着不能生育,特准许娘家的侄女,姚甄三子威远候之女姚奕青长住后宫,陪伴左右,一应待遇比公主更甚。又将元后嫡子交予抚养,不久之后就册封了太子,并为两人赐婚。
      本朝国母是自己的女儿,未来的国母是自己的孙女,一时间整个姚氏家族风头无两。
      常言道盛极必衰,伴随着姚家登上顶峰的是整个王朝逐渐走向了末路。
      本就不满末帝得了皇位的定王,就藩伊始默默地蛰伏,二十多年来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好随时给出致命一,为了麻痹别人故意装出一副荒唐的样子。
      只不过面具戴的久了,想要摘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随着太子年纪渐长,定王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姚皇后是真的把太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毕竟她不能生育,现在侄女成了太子妃,在姚皇后看来是亲上加亲的,她身后的姚家一系是支持太子的中坚力量,可是太子的母家田氏对此多有不满。
      这元后田氏出身不高,普通五品文官家的女儿,之所以能当皇后,是因为选秀之时被指给了当时还只是个宫女所出并不受宠,在后宫和朝野间都是小透明的六皇子,也就是末帝,六皇子能登上帝位完全是天上掉馅饼,正砸在了他头上。
      以六皇子的出身,他从未对那个位置起过念想,也许曾经也是幻想过的,毕竟他也是皇帝的儿子,自小在那个环境中长大,只是回归现实,想到自己的母亲是父皇酒后随意宠幸的宫女,即使意外有了身孕生下了皇子,也只是个不受宠低位嫔妃,身后没有任何势力,和自己的儿子都是后宫中的透明人。
      后来诸位皇子陆续成年,六皇子被封到了最为贫瘠的西北,封为信王,一个不怎么吉利的封号。
      接到圣旨的信王带着成婚不久的田氏早早远赴封地,不像其余几位颇有野心自认有几分实力的兄弟,或是身后的势力或是自己想办法拖延时间,找借口能够留在京城不去封地。
      西北的日子确实艰苦,即便在京城只是个不受宠的小透明,现在是一地亲王,生活水准很是天差地别。
      除却生活水准的下降,别的方面倒是意外平静,远离京城,京城里的各方势力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他这个封地贫寒没有实权的王爷头上来,信王与信王妃田氏很是过了几年平静安稳的日子。
      他对田氏没什么男女之情,从样貌到性格都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他愿意尊重田氏,给她应有的王妃尊荣。
      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偷跑出来,瞒着家里人投军的姚氏三公子,还未封侯只是个游击将军的姚靖,几次往来发现二人性情相合颇为投缘,很快便成了私教甚好的朋友。
      期间外敌突袭,驻守的边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敌人攻破边城东进到了榆林城,信王的王府就在榆林城。
      是恰好在离榆林不远的双安城驻守的姚靖,带兵解了榆林之危,也救下了信王一家子,其后率兵奇袭射杀了敌方副将,重伤主帅,趁对方群龙无首之时大败敌军。
      经此一役,不但姚靖和信王本就亲密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也为自己日后封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中形式越发严峻,老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各路人马大显神通,谁都想要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身后的人无不渴望从龙之功。
      斗到最后事态逐渐失去了控制,本来老皇帝是乐于底下人的这种争斗,真要他们齐心合力众人一心,难做的就是他这个皇帝了。
      只要是在老皇帝允许的范围之内,他还会暗中推手让他们不得不斗。
      一直以来事态都在掌控之中,可随着老皇帝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条件急转直下,下面一些人便开始暗地里背着皇帝投诚心中看好的人选,做了不少欺上瞒下的勾当。
      南中大震,朝廷下发的赈灾物资与赈灾银经过层层盘剥,到了南中知府的手里已经所剩无几,想要亲自上京的南中知府翻车身亡,与之关系最好的萍县县令和心腹幕僚等人接连发生意外,要么死要么失踪。
      华北旱灾,华南暴雨,青江决堤,整个梁国三分之一的地界上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应用来救助百姓修缮灾区的物资钱财,成了各家斗法的资源。
      直到时任兵部侍郎的姚崇,于某日傍晚归家途中遇到了一个形容凄惨的乞丐,才将这些事情揭露出来。这个乞丐不是别人,正是失踪的萍县县令方知远。
      当初他走水路乘船北上的时候被穿凿了船底,没人想到他一个西北沙城出身的人拥有极佳的水性。
      顺水而下几十里爬上岸的方知远,乔装成随处可见的难民与乞丐,混到附近的城镇边缘打探消息,当得知从南中出来准备上京的除了自己落水失踪,其余人都被陆续发现了遗体,尽管看上去都是各种意外,可方知远心理清楚,这是有人不希望他们活着离开南中。
      心中悲痛难忍的情绪,更加坚定了方知远北上京城的决心,为了避开南中附近搜捕他的人手,方知远决定顺着玉水河绕过青阳山,从华南通州转道进京,他曾听知府大人说过几回,那里有一处不算大的商运码头,是通州本地几个商户自建的,带的周边村镇颇为繁华。
      等方知远千辛万苦赶到通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计划恐怕行不通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山之隔的通州城会是眼前这幅景象──静谧的青江支流,水面比往日宽阔了数倍,绿杨湾的码头不见了踪影,两岸待收的良田没入了水中,稀稀拉拉的几只雀鸟落在露出水面的断枝与残破不堪房顶,偶尔传来几声喑哑孤独的鸣叫。
      水波粼粼,四野无人,夕阳之下水天一色,宛如一幅悲凉的画卷,哪里有半分上官口中的繁华热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