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七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进了八月蝉鸣声渐渐消失,早晚已有凉意,因北镇抚司插手而被各方瞩目的长信侯强买良田案,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血衣状被苏文谦接了的第二天,长信侯就派长子到了北镇抚司,可惜池镇抚不在,问及左右只说秦首辅有事相召,大人一早便去了文渊阁。

      池铁城在文渊阁待了一上午,出来时得首辅亲自送到门口,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被许多人看见,下午又去见了锦衣卫本官指挥使。

      在把徒弟放出去配合苏文谦查案的时候,池铁城动用这些年所有积攒的关系人情,掌握的隐秘阴私,或拉拢利诱,或威胁强迫,或交换退让,扛住了企图插手的各方势力,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展现了北镇抚司的决心:杀人偿命,王侯犯法亦不能脱罪。

      “案情本身很简单,过程与状书所言并无出入,这是逼买赵家田地的庄头,构陷赵翠云哥哥并将其害死在牢中的定县县丞,打伤赵翠云父亲并纵火烧死赵氏夫妇的庄丁,和假借算命唆使赵翠云自尽写下血衣状的游方道人的口供,全部证据确凿。”

      苏文谦将按了手印的数份口供放在案上,道,“去年定县大旱,各处田庄减产,入冬时知县募集钱粮带人修了数条水渠,引清江之水入茂源,再从茂源通入下游樊河,打通全县水系,为民造福一方。”

      “其中一条水渠正从赵家的田地边上过,那一段流水颇急,被长信侯的女婿看中,打算建个水磨坊就近使用。这附近田庄本就是徐文英在管,他在北直隶经营数十家粮行,吞田并地不知道干了多少,这次本来以为也没什么难的,没想到姓赵的这家人软硬不吃,”

      “他便将主意打到了长信侯身上,借他的名号想买下这块地,至于徐文英为什么一定要修这个磨坊,就要从东阁那位说起了。定县是王棠的老家,水渠西边那片地本属王家,后来王家落魄零零碎碎把地都卖了,如今王棠入阁,就想着再买回来,但他顾忌名声不敢妄动,就拿徐文英做了试探的棋子。”

      “反正外戚的名声不是名声,长信侯哪里知道这些,只听下人说赵家不识好歹,不给侯爷面子,草芥之民的命自然不在皇戚贵胄眼里,事情便一步步成了这样。”

      他说着将徐文英的口供放在那几份之上,继续道,“那个游方道人收的是东厂的钱,秉笔冯太监的干儿子冯源远和长信侯因为争……个女伎曾在教坊司大打出手,被削了官职,一直怀恨在心,这次不知怎么听说长信侯因买地逼死人命,就想借东厂的手找回场面,但冯太监不想惹太后不高兴,最后不知道是谁给他出了这个主意。”

      “将你我拖下了水。”

      他最后把那游方道人和冯源远的口供放在案上,池铁城看着,又添了东阁和司礼监放在最上方。

      苏文谦把下面那几份划到自己面前,“我要这些就够了。”

      池铁城将东阁和司礼监拿到一旁,道,“这是我们惹不起的,”然后将剩下所有推到他面前,“这些,都该死。”不止为杀人偿命,更为翻出血衣旧案动了不该动的人和心思。

      “只怕冯太监和长信侯不会善罢甘休,王棠也会有所反应。”苏文谦没有收起徐文英几人的口供,池铁城笑笑,“不怕,我们有秦首辅和冯太监的老祖宗撑腰。”

      “至于长信侯,自有人会对付他。”

      苏文谦看着他,慢慢将剩下口供也收了起来,“谢谢你,师哥。”

      不到十亩地的小案子,最后砍了四十多颗脑袋,承天门外杀的人头滚滚,血腥气数日不散。

      长信侯险些被削爵带着女儿到太后宫中哭骂数日,冯太监找上锦衣卫要求将苏文谦发配九边革了池铁城的镇抚使,被掌印黄太监按了下来,官司几乎打到御前,两宫关系愈发冷淡。

      直到东阁学士王棠再次上疏请禁外戚承袭世爵,一切纷乱方才结束,新的争斗代替了旧的争斗,所有一切的开端果然没人再记得,那九亩多地最终被收为官田。

      量地那天苏文谦碰到那位年轻的知县,看到他对着赵家被烧成灰烬的废墟祭了三杯酒,八月艳阳下,他身上官服被晒的有些褪色,看起来风尘仆仆,是个好官。

      案子结束,他跟和尚来赵家废墟取土,打算立个衣冠冢将他们一家葬在一起,他今天穿的常服,过来时被几个衙役拦住,“什么人?”

      和尚刚要亮腰牌,那年轻知县看到他们,眼前一亮,略加思索问道,“敢问可是苏千户?”

      “北镇抚司千户苏文谦。”苏文谦对他拱手道。

      “定县知县杨之亮,”年轻人回礼,“早就听说苏千户的名字,一直想当面道谢,又不好贸然登门,”他说着有些不好意思,“也是下官职位低微,北镇抚司的大门我进不去,不想今日竟在此遇见,真是难得的缘分,不知是否有幸请苏千户坐坐?”

      苏文谦看着周围收获过的荒地和他身后废墟,“在这儿?”

      “咳,当然不是在这儿,苏千户今天还回京都吗?不回去的话可以尝尝我们定县的好酒。”杨知县热情道。

      苏文谦刚想说什么,和尚在一旁道,“师叔。”

      只好改口,“恐怕不行,我们等会有事,晚上还要回京都。”

      “是吗?”他看起来有些失望,苏文谦道,“你刚才说道谢,我有点不明白,我们之前似乎从未见过。”

      杨知县脸上高兴的神色忽然退去,语气变的难过,“赵家的案子最早是送到县衙的,但是我刚来定县没什么根基,县丞瞒着我抓人我不知道,把状子按下了我也不知道,就跟个聋子瞎子一样,如果不是苏千户愿意为他们一家伸冤,我这辈子可能都不能为他们翻案,也永远不能安心。”

      “所以,谢谢你。”他真诚地看着苏文谦,心中想市井百姓可能无知,眼睛却是亮的,锦衣卫无数虎狼鹰犬中,的确尚存良心,苏二公子生的也着实俊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