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故诗新解 ...

  •   三人上马,往来路去寻,跑了不到十里,就听到前面有人说话。

      此处是一道低坡,放眼望去,尽是一人高的茅草,秋风吹过,茅穗飘摆,遮住了原本的地貌。

      人声在秋风的作用下似有若无,有几分秦一啸的影子,却又听不真切。

      “是秦师兄,看样子他没事!”杜轻舟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兴奋地说。

      段行云也释然:“没事就好。走,咱们去找他会合。”

      两处相距不远,三人言语一声就出发,在声音被呼啸隐盖的情况下,陡然出现在秦一啸面前,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段行云正待相问,却见秦一啸身前还跪了一人,看身影,与那逃走的吴阿大十分相似,只是缩成一团,不敢确认。

      不等段行云问,秦一啸突然拔剑出鞘,指着所跪之人,暴怒道:“你这狗杀材!心狠手辣,连手足兄弟都拉来垫背,留在世上也是祸害,不如就此了结了罢!”

      说罢剑出如龙,“且慢”二字还未来得及从段行云口中说出,秦一啸的利剑就先一步刺入了吴阿大的胸膛。

      霎时,鲜血四溅,人也在一阵呼噜不清的自白后扑地,一动不动。

      “你这是干什么?”段行云皱起眉头,实在理解不了秦一啸的所作所为,“我还有事问他,你怎么把他给杀了?”

      秦一啸仿若未闻,神情自如地甩干剑上的血迹,又一脚踢在吴阿大肩头。

      “此人至江湖道义于不顾,把结义兄弟扔给红花夫人那等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任由其殒命,今日被我撞见,实是他罪有应得,怨不得我手快!”

      说着收了剑,见三人神色不豫,胸间似乎都存了一股怨气,这才笑道:“师兄放心,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无非是问他所得之物的下落。此事我已细细问过,只可惜这厮嘴严得很,一个字也不肯吐露,不然我还能留他一条活路。”

      段行云并不答话,向前翻过吴阿大的尸身,见其一双眼睛瞪得出眶,显是对秦一啸的出手难以置信。另外,其头脸处也有淤青,想必生前还吃过秦一啸几记殴打,一见之下,段行云更为不平。

      沈雁书早就看不惯秦一啸,见段杜二人都不开口,主动接过话来,讥讽道:“你说他心狠手辣,罔顾兄弟生死,可前几日在庙里,不也是你上前撺掇,让他们自相残杀吗?你又高贵得了多少?是不是也该一剑穿心,死在这荒郊野地?”

      不等秦一啸辩驳,又抢在前面说道:“你师兄尚未开口,你怎么知道他要问什么?你莫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吗?实话告诉你,羊皮我们早就拿到了,想问吴阿大的另有其事,这下你又该如何解释?”

      秦一啸一个晃神,手中长剑险些把持不住,良久,才激动地说:“你说什么?羊皮已经拿到?可是这厮一直不肯开口,你们又是如何得知?”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你问不出来的,便以为旁人也问不出来吗?真是可笑!”沈雁书怀抱短剑,恨不得把秦一啸的脑袋拧下来踢上两脚,让他明白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

      秦一啸被辩得说不出话来,又见段行云、杜轻舟都没有帮腔的意思,只得自己找台阶下,尴尬道:“既然羊皮已经拿到,总算不负师父所托,我看不如找个地方休息一晚,明日就回山去吧。”

      沈雁书还想再呛几句,又想起段行云也有回山的意思,张嘴半天,到底没说出来。

      此处距离市集较远,四人找回马匹,往南走了大约三十里,才找到一处名叫小陈庄的村子。

      小陈庄没有像样的客栈,四人跑了好几户,才向一户财主求来住宿之所,权且歇马。

      一夜无话,次日未亮,秦一啸就敲开了段行云的房门。

      “师父有书信到。”

      段行云看了眼秦一啸手中的鸽子笼,里面从出发时的一只变成了一对。

      秦一啸从洛阳出来就一直带着鸽子笼,段行云是知道的。他点点头,从笼子里取出鸽子,取下绑缚的竹筒,从里面抽出信件。

      字条展开,上面寥寥几句话,秦一啸凑在一边,一句句看过去。

      “师父他老人家真神了!远在幽州,竟也知道我们取到羊皮了!”秦一啸一声感叹,吸引了刚刚出门的沈雁书和杜轻舟,二人都围了过来。

      段行云看完信件,把字条递给杜轻舟,负手道:“前番师父未曾明言,现在羊皮之事已传遍江湖,师父亦有所耳闻。师父说羊皮中所载乃故人之物,让我们务必按图索骥,抢在其他人前面寻到,他一旦得闲,也会南下与我们会合。”

      “意思就是说,你们要跟我去阆州了?”沈雁书兴奋地拍手,嫌不够,又在杜轻舟的肩上拍了几记,直把他拍得躲了开去。

      “阆州?”秦一啸和杜轻舟异口同声,不清楚此事怎么就和阆州扯上了关系。

      沈雁书不乐意搭理秦一啸,拉过杜轻舟细细解释,一来二去,也飘到了秦一啸的耳朵里。

      秦一啸暗暗点头,扯着笑脸道:“如此最好了,姑娘是地头蛇,咱们也少了许多麻烦。”

      “我是地头蛇,你就是赖皮狗,死皮赖脸!”沈雁书骂了几句,转头去看段行云,生怕他有别的打算。

      段行云看看眼前三人,全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如此,去趟阆州也不是不行。想他在山上住了十来年,却始终寻不到归宿感,只因师命难违,才不得不做出回山的决定。

      现在师父都已经安排下来了,他只需照做便可,再不算私自做主。虽然他内心也觉得这封信来得太过凑巧,但白纸黑字,师父的笔迹容不得他怀疑。

      计议已定,四人用了早饭,将房钱一并结清,向南行去。

      *

      越往南走,天气越来越暖和,北境的枯黄一扫而空,换作满目的盎然。似乎是为了配合这勃勃生机,沈雁书特意换了一双带有铃铛的鞋子,走起路来叮叮当当,悦耳动听。

      不过段行云另有别论,说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倒衬得另外三人像是牧牛的。

      这一番言论少不得惹怒沈雁书,二人一路斗嘴,给路途平添了许多欢乐。

      一路行来,段行云时常听到江湖人谈论羊皮之事,除了猜测羊皮落入谁人之手外,更多的,是关于羊皮背后的秘密。

      这天,四人到了汉阴,在一处酒家休息的间隙,又听到有人议论。

      “你们发现没有?最近过路的江湖人格外多,隔三差五便看到一群,个个埋头赶路,连说话时也藏着掖着,生怕被旁人听到。”

      说话的中年人一身文士打扮,不热的天,拿副折扇来回摇晃,颇有点诸葛孔明要为众人指点迷津的意味。

      然而不等他卖弄,早有店门口的闲汉接过话头,得意地走进来。

      “你等不在江湖走动,不知近日来发生的大事。江湖盛传,不日将有宝藏惊现于世,而宝藏的线索,就藏在几经争夺的羊皮里。现下羊皮已没了踪影,只剩下一句偈语存世,几位可曾听说过?”

      段行云四个并不知晓此事,见闲汉煞有介事,都竖起了耳朵,等听下文。

      世人多有凑热闹的喜好,闻听此事,都向闲汉追问。

      闲汉饿了一日,趁此机会,找到最丰盛的那桌挤进去,捡管饱的几样吃干抹净,又打了个饱嗝,这才说道:“诸位不知,此句偈语二十年前就已出现,当时也是争夺羊皮的紧要关头,后来却不知怎的,羊皮连同古坟张一同消失,连带此偈语也隐没于江湖,不再有人提起了。”

      众人被挑得兴起,却不见闲汉说起偈语是什么?有眼尖的,顺手倒了杯酒递上去,闲汉接在手上,咂了两口,摇头道:“此偈语便是——”

      闲汉吐了两个字便停下,拿眼睛瞧店里的客人,见众人都被自己吸引来了目光,就连那位意欲卖弄的中年文士也看了过来,得意开口。

      “此偈语便是‘过水经山三声开,微光尽处缘自来’!”

      怎么是这句话?段行云先是一惊,随后联想到师父信中说的“故人之物”,当即释然,莫非师父所说的故人竟是师母秦氏?

      犹记得小时候,他和师妹游戏时,曾无意间闯进过师父练功房里的暗室。为此,师父大发雷霆,并下令关了练功房,说没他在时,任何人不得擅入。

      这么多年,门派中再没有人进去过那间暗室,就连这句诗,也是因为刻在木偶上,才被段行云记到现在。

      段行云想起往事,店里的人却都在议论偈语是不是开启宝藏的密码?众人各抒己见,天马行空。

      大伙儿谈了一阵,也没说出个头绪,各种猜测频出,不着边际。

      中年文士被夺了风头,见此情景,立即合上纸扇,向闲汉发问:“听过两句偈语也没什么了不起,你既知道些原委,我且问你,这些江湖人都往同一方向走,是要前往何处?”

      闲汉不过是想骗些吃喝,哪有闲情细细打听,一时被问住,说不住话来。

      中年文士志得意满,飞眼扫过众人,并挥开折扇坐上主位,众人会意,几屁.股把闲汉挤下桌去,再不复方才客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故诗新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人自2023年4月起开始了一份长期工作,预计在2026年10月左右结束,在此期间比较忙碌,更兼加班常有,带娃劳累,没有多余的时间码字,大概率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更新。(坑是不可能坑的,强迫症不允许!)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