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飘 ...

  •   这是我现在听的小说,但听的不太懂,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才只听了1/6的原因吧。我现在写下这段话算是冲动之举,因为就在刚才,我突然有种飘着部小说。里面的套路对话有点现代恶俗小说的感觉,说真的,真的有这种感觉。就是那种特别俗,感觉在看中学生写的现代网络小说的那种感觉,我有些怀疑了,这是部名著?
      但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南北战争,主要人物也都出现在南部,在看这部小说之前,黑奴在我们印象中是个很悲惨的代名词,但在小说中人物南部人民的眼中和生活中并没有特别残酷的那种描写,我是想爱惜财产一样的爱心奴隶,会关心他们的疾病衣食,奴隶们还有时间偷奸耍滑,还能娶妻生子,还能央求主人将自己在别的奴隶主手上工作的老婆买回来,还能趾高气扬的歧视低等白人。一时间我竟有些迷惑了,这跟我多年的认知是不符合的,奴隶这个词让人一听就人产生一些联想,比如身不由己没有人权,比如生活环境恶劣工作繁重没有报酬之类的。两种认知在我脑中争斗,我不想屈从于任何一种想法,因为你只告诉我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我并不是说奴隶制度没有绝对的坏,我是想说在那个小说中的奴隶制度下人民的描写没有我认知中的坏,我不知道这本小说是否有写实。但这确定让我产生了一丝去探索外国历史兴趣,我相信这部小说带来的一些影响是良性的,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我的探索欲不是在当下,而是在那飘渺的未来,因为当下的我并没有任何的思路,也不知道怎样去寻找我想要的真实有趣的史料。我似乎模糊的记得以前有一个纪录片叫南北战争,为了成全我自己我会尽量找时间将这部纪录片翻出来看一看。
      文中提到了南北方女人的婚姻。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女人结婚是靠陪嫁,这一点我是从《傲慢与偏见》中得到的信息,里面总是喜欢用女人的陪嫁和男人的收入来评价一个人,听了飘以后,我才有了另一个见闻,女主的母亲谈到北方的女人,她们是靠陪嫁才将自己嫁出去的,并不是靠自身的魅力,对此,女主的母亲很鄙视那些北方女人,但在我作为旁观外人看来,南边靠装傻装胆小将自己嫁出去的似乎更加的讽刺。
      南北战争,他提到了南边注定失败,我听见他说的理由是南边没有任何工业,甚至连粮食都没有,就只有棉花,对此发言我表示信服和认同。
      对于女主我是不大喜欢的,感觉她婊里婊气轻浮,愚蠢,冲动。用现代化来说可以形容他就是一个贱人,矫情的贱人,有时候我看见她真的恨的牙痒痒,其实对于书文中的男孩子,我也看不大懂,以现代人的思想来看,男女主角就是糟糕透顶的垃圾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理想,像一只只长年处在发情期的,只知道追逐打闹的野兽一般,让人提不起任何好感。我在骂人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先反省一下自己,对于为什么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不喜和鄙视,我将其归咎于时代和文化的差异。
      说真的,从女主脚的行为,思想和决定上面,我没有看出她有哪一点是讨人喜欢的,听的我都犯恶心,感觉今天晚上是睡不了好觉了。我也是真的感觉这个文风有点廉价的塑料的味道。当毕竟开了头,总得把它看完。
      先到这里吧,有些文学经典名著之类的章节都很多,想把他们听完没个十天半月还真做不到,万一碰到令我不喜的部分,这期限又要无限延长,所以边听边记读后感是个好方法。

      感觉实在听不下去,不知是播音员的原因,还是他作品本身就烂,站在旁观者角度感觉就是主角渣男贱女在调情,如果站在当事人角度,可能就是个性的解放。也许是现代小说看太多了,《飘》这本小说里面的套路都有点厌倦了,我是真在这本小说里看到了现代小说的套路,并且感觉现在小说套路优于里面的小说套路,这算不算言情小说的进化?因为是名著,人们就试图在里面找寻珠宝,似乎这样自己才能跟大众一样欣赏到其中的美,才不会落后于他人。我也试图在里面寻找什么,我家目光放在了他的写作背景中,我不知道那有几分真实,但确实很解了我几分疑惑。我会持续关注的 。

      今天又听了几集,感觉还是没办法悟出什么深奥的东西,我只能这样说,飘和现代言情很像,但没有现代言情完善,他似乎也想写出点经典的神转折,但他写不出,可方向确确实实转变了,这就很尴尬,比如南方战争失败后,男主莫名其妙的要去参军,这就和他的人设和他前面的行为不合,男主似乎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让人看了多少有点反感,现在的做法是站在主角的角度去写一些自我申诉,目的是为了洗白,让人更有代入感,文中男主似乎也自己洗,可洗的太快用水太少根本就没有弄干净。
      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看法,只要经历了,去总结总会得到一些东西。
      女主角的轻浮很让人讨厌,因为我知道男人喜欢这种,女主角的自私也让人讨厌,我分析可能是因为她是受宠独生女的原因。女主角的愚蠢也很让人讨厌,但我把它归类为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压迫,男人不需要一个聪明的老婆,他也不会承认他的老婆比自己要来的聪明,这是文中女主妈妈教育女主的话。虽说里面的那些压迫没有降临到我身上,但我还是有一阵阵的难受,我现在还没有读懂它,读懂它为什么会让我难受,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人类共同体或者是性别意思之类东西作祟吧。谁知道呢!

      很开心呢,因为不出意外的话,我今天就能将它看完。
      前几天所看的剧情我没有做评价,因为我有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我心中渐渐改变,是观念吧。
      对于这个作品,从一开始的不屑到现在的有些许认同也不过是几天的事情。
      仿佛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我就经历了一个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东西能像文学作品这样冲击人的观念。
      我很快乐,也心情复杂。仿佛喝了一碗名叫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茶。不太好喝,但入口即化想吐却又吐不出来了。又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只能用惶恐又震惊的看着这个世界,这个缩小了却更加震撼美丽的时界。
      人生经历是最能让人成长的。从别人或成功或失败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可以供自己成长的营养,不也是很快乐吗?
      最后还有些遗憾。
      因为有预感前面太过随意的频段。会让我被打脸。所以在前两天的时候并没有写下任何的观看体验。这样虽然少了几个可能拿出来被人打脸的黑黑历史,但我总感觉不止这样,我失去的似乎比得到的多,而失去的那个是什么?我说不太清。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有当时的那种观看的体验了。所以我感觉自己做错了。我想哪怕最后会被打脸。哪怕最后证明自己是其实是错误的。分那些走向正确道路前的选择选择就不应该被记录吗?在我现在看来,他们一个个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如果给我一个再选择的机会。我情愿留下可以被人打你的黑历史。也不愿抹消他们。只希望他们的事情能给我以永远的警醒。就像他们永远逝去的一样。
      不开玩笑,我现在是完全想不起当初看那些小说时的想法了。天知道那时候我想了些什么。就算我现在再去看看小说再能产生几个莫名其妙的想法,但也绝对不会是那时候的想法。

      到目前为止《飘》这本小说我就看完了。
      现在我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想迫切将它看完,好卸下一个叫名著的沉重负的心情。
      现在看是看完了,可我却丝毫没有体会到想象中的那种轻松感,反而越发的沉重,就好像心上压着一座山,沉重的让我喘不过气,我笑不出,也哭不出,只是一个劲的难过,虽说都会过去,但这人生啊!我背不动。
      现在我已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了,我承认他的力量,也感觉自己并不配,因为我得承认这种水平的文我是写不出的。哪怕到现在我依旧感觉它就是一个言情小说,庸俗的套路在现在已经是烂大街了。
      但是它深刻啊,光这一点就打败了很多现代作者。想当初我还以为时代越是进步文豪就越多来着,可事实是,我们受到古今中外多少优秀作品的熏陶,依旧是连个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也不知这是谁的悲哀啊!
      故事是以女主角的视角为第一人称描述的,虽说同是自述,但与现在小说流行的美化自己,贬低别人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写法来说,它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也可恨,直到现在看完整本小说,我对这小说的女主角也喜欢不起来,自私,愚蠢,轻浮,功利,残忍,仿佛所有让人讨厌的东西她都有,真善美这种东西他可能有过,但在现实的挣扎中慢慢被磨灭了,比如任由监工虐待犯人,比如说对孩子冷漠,比如说骗他的第二任丈夫,抢自己亲妹妹的未婚夫,很多时候我会想她为什么不死掉,明明在那场灾难中死掉了那么多人,她却偏偏好好的活了下来。作为旁观者,我是没有立场去批评她的,如果我处在那种场环境,我又会怎么做,会做的比她好吗?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我是没有勇气面对的。在看到她所处的战乱环境,艰苦生活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劲的庆幸的自己所活的时代与国家要好于那个环境,我在庆幸在幸福的时候,不就越发显得那个世界那些人的的凄惨吗?我在讨厌主角的愚蠢,讨厌那些人的自以为是时候,我得清楚的认识到时代的局限性,这个东西始终影响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我们能看得清过去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作为当下时代的局限性又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不能明白的,也是我想迫切知道的。过个几十年后,新的时代来临,我们所处时代的局限就会显现出来,但那时候我们已经老了,明白死了又能有什么用呢?
      很有意思,北佬在解放黑人的同时,他们对黑人并没有任何的认同感,反而深深地厌恶的,太太们不许黑人佣人接近他们的孩子,而对南方人来说,黑人就像他们的狗是可以信任的,某些黑人能在主人那边得到很好的体面,像主角那一代人,很多都是由黑人抚养长大的,是处在那个习惯使用黑人的环境长大的,有的带他们甚至像家人一样,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黑人,就像不愿干农活一样,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干农活的黑人,他们有着很强的等级观念,在那个制度下,不幸的黑人要比幸福的黑人多,就算那些过的比较好的黑人,归根到底还只是一个奴隶,如果主人不高兴的话,随时可以把他们贬得跟其他受苦的奴隶一样,因为他们没有人权,深究背景,受苦最多的不是北方人,也不是南方人,而是那些被奴隶的黑人,北佬解救他们可不是为了正义,这本小说追根究底并不是为黑人发声的,并不是为悲惨的大众发声的,所以那些痛苦的大众就被抹去了声音。只留下主角和其周围的人的无痛呻吟和在大厦倾倒下的痛苦呻吟,看吧!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呀。
      女主的三次婚姻都没有表现出幸福,这让我不禁思考,婚姻到底带给了女人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很是惊恐,一种细思的惊恐,婚姻带给一个女人什么?家庭,孩子,丈夫,这些真的是有利于个人的吗?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真的是恩赐而不是降下的灾难吗?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书中的女主角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只知道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可对于幸福的定义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你如果问我幸福吗?我不大说的清,但我感觉是不幸福的。可我又似乎幸福过,哪怕只是一瞬间,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明悟,幸福其实只有一瞬间,永久的幸福是不存在的。高尚的人追求伟大的事业,他们的幸福要比普通人来的多,我不知道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有多少,理解他的人又有多少?这句话我曾经听过类似的,读过恩格斯和马克思相关作品的,应该能够有这种体会,那是一种理想的幸福。
      人们对婚姻充满期待,认为结婚就是幸福,结婚后组建自己的家庭就是幸福,他们家所有的幸福与美好的幻想都寄托在家庭中,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着的幸福家庭的案例就很少了,在这些案例中,当事人也表示幸福的就更加微乎其微,有句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幸福这东西是存在的,但不是永远,他往往只是出现一瞬间,没有感受过幸福的人是活不下来的,早在最开始他饥饿难当,母亲抱着他为他哺乳甘甜的乳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你享受过幸福的人了。
      幸福有很多种,有一篇文章叫《最苦与最乐》就对其进行过简单的描写。我将它归类为一种大的幸福,那是伟人的苦难与幸福。哦,我常常感到的幸福都是微小的,比如生理(饿的时候能吃饱饭,渴的时候能喝到水,累的时候能休息,)需求得到满足的幸福。
      比如身体所接触到的让人愉悦的触感,有时候是风轻轻吹过发梢,有时候是绵绵细雨打在肌肤上,有时候是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脸上,有时候是带有特殊芳香的气味,在某一瞬间让一个普通人产生铭记终身的某种幸福感,对于这类幸福我将它称为活着。
      还有精神上的幸福,渺小的我望向宇宙太空,展开无限想象。现代的我读着诗歌与古人心意相通。在某一个媒介上(如小说、电影、纪录片)看见了一个更美更壮阔的世界。对其他国家受苦受难,民众的揪心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庆幸。有时候甚至只是“祖国”这一个词。都能激起我长久的幸福感,这种幸福虽然相对长久,但也不是永远,我依旧会被生活的苦难打的狼狈不堪,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了幸福。所以我知道,将祖国将世界背在身上的人,追求真理追求永恒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不会被自我不会被生活打倒,因为他们拥有着全世界。
      思考思考幸福这个问题吧!你会发现婚姻中的幸福好像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微小的找都找不到,你真的能从丈夫身上找到永远的寄托吗?你对孩子的爱真的值得你付出一生吗?孩子长大了总会离开家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并不是你的幸福,他也不一定想成为你的幸福。
      我知道上面那句话会让我被人骂死,但我还是说出来了。而且是在我认真思考后说出来的。我感觉自豪又害怕,自豪的事我发现了真相,害怕的是世俗的流言蜚语与指责,我并不是什么天才,上面那段思想也是受到了书籍的启发。说来惭愧书名,我竟一时想不起来了,只知道那本书的主题一直围绕的讲着自私的基因,让我抛开一切世俗观念,单纯的看待人这个生物。当时仿佛发现了世界真相的我,感到无比的惊奇与幸福。

      除了婚姻与幸福并不对等的看法外,我还注意到一些为人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做人不能太过,太过是会招来灾难的,比如说做了不公正的亏心事,比如说与别人产生冲突,这些危险都能从刑事案例上看的清清楚楚,所以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做个好人,并不是完全因为善良,而是那样最安全,当然,帮助别人得到的自我满足也是令人沉醉的。
      我现在完全有理由怀疑。刑事节目其实就是一个教你做人的节目,用沉痛的案例来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善良。
      另外,最后大结局是开放性的结局,也和现代小说套路一样。
      我现在有种幸福感,一种和很多人,不同时代的人看同一本小说的幸福感,这真是让人沉醉啊。

      有两句话我一直想说,但在前面感觉插不进去。因为只是我的突发奇想,又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将它们留下。
      自知自己写的东西不成体统,只是写的玩玩罢了,所以也不会怕几句粗鄙的语言几个莫名其妙的想法玷污了它。我决定将它记下。
      其一,是单一的危险。
      关于这个在人物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南方几乎没有工厂,更没有的工业,他们只有棉花。在和平时候,他们可以为棉花带来的财富骄傲自豪。可战争一打响,他们便失去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因为没有工厂,她们连衣服和裙子都需要有人去闯封锁线才能得到。
      因为没有工业,我指的是军工重工业。所以注定了它们的军需补给永远是不足的。
      因为种植作物的单一只有棉花,就算是战争时期也没有进行调整,致使很多人饿死或者快要饿死。文中的一句话很是触动了我,他说,比战争更可怕的是饥饿。战争中你可以艰难的活下去,但饥饿绝对会要了你的命。
      这是我看到的一点点小感悟,单一是危险的。

      另外一个发现的问题是关于人际交往的,我们常说中国人含蓄,外国人善于表达。但我在文中看见的似乎不是这样。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似乎恰恰来源于他们的不表达和不善于表达。我有了一种笼统的意识,似乎用一个单一的词代表一个国家的人不太现实。中国人中也有善于表达感情的,外国人也有含蓄腼腆的。就拿我个人来说,虽然我不善于交际,也不喜欢热闹,但真碰到自己喜爱的人,说两句话让他高兴,这我还是能做到的。所以中国人不善表达什么的听听也就得了。在以后遇见那个想与之相伴一生的人的时候,还得考虑一下他这个人到底是不善表达还是根本就不喜欢你,或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喜欢你。
      当然,如果真的遇到那个真心让你爱恋的人,不妨大胆的表达心意,爱与被爱都能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想像一下爱恋一个人的心情,和被人爱恋的心情,你大概就能体会到那种幸福了。
      纵使心意落空被辜负也不怕,谁一生中没有遇见几个喜欢你却不被你喜欢的人呢!爱不像是一种公平交易对象,它更像是一种赌博,不到揭晓答案的最后一刻,你永远也不知道幸运站在谁的那一边。
      所以善待那些帮助你的人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