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张家观(一) ...

  •   冷湿。
      树林环绕的山间小径。

      张青霄往前望去,更远处只有影影绰绰的青黑影子。

      在山下看时还很是明朗的山头已经被夜雾笼罩了。
      迷失在黑色树林中的方向感,只能循着路灯的指引,在单一的路径不断向上。

      在这里就算是遇着鬼打墙了,也很难察觉。
      张青霄一直有在留意。
      毕竟在他十四岁想要逃下山的时候就吃过拦路鬼的亏。张家豢养了不少小鬼,这让他经常忍不住揣测现在的张家说不定是一个鸠占鹊巢的阴邪门派。
      但这很难论断,毕竟按他们家的教义,世俗讲的养大仙、请神和养鬼的也不过是派术不同的一路货色。

      几年前,张青霄还能偶尔在山路上看见几个停在路旁的石头上歇息的老婆婆、老爷爷什么的,今天却一个也没看见。树与树之间拉了系铜铃的黑绳,它们只可能是被赶走了。之前听说有游客反馈,从张家观里出来有时能看见奇怪的东西,所以才把附近的游魂都赶走了吧。
      没有点人气就算了,现在连仅有的一点鬼气也没有了。
      一般来说,游魂是不挑地方待的。游魂和鬼在本质上是存在区别的,游魂和物质世界是无法互相干涉的,天生灵感强的人也只能隐约感觉到游魂的存在,比如说,事故发生前的张青霄。而鬼,是可以间接干涉物质世界的存在,它们做出超常的行为不但受到一定的规则限制,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般来源于“气”,“气”的获取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获取来自于贡品的气。
      所以,祭祀前一定要对祭祀场地进行打扫,驱赶走可能蹲守的鬼。在没有碑刻的祭祀中一定要在心中对于祭祀对象有所概念,最好是能念上姓名八字,通过想法以及语言的约束力让其它鬼无法干涉,否则可能会被默认为无主的祭品让路过的鬼享用掉。一般来说,能让走的没有遗憾的游魂收到的只有能燃成烟的祭品,但是响应国家号召,尽量不要焚香烧纸,不做这些事情也不会影响游魂之后的投胎。所以说,如果用于供奉的祭品腐败的速度快得异常,最好是去请个大师来帮忙看看。
      头七之前的游魂都是很自由的,可能是生前太过拘束,张青霄见到的游魂多数会在这段时间里游山玩水。
      这小长假放的,简直不要太爽。

      其实鬼的数量并不多,按十万的游魂里面有一只鬼算都有些勉强。
      张青霄特殊就特殊在自从阴气入体后,他就能很清晰地看见哪怕是很虚弱的游魂。所以,他光是在辨别鬼这一方面就比同龄人起步晚。就好比同样是寻找玻璃渣,其他人是在光滑的地板上找,张青霄则是在茫茫的沙漠里寻找。
      他一个命数不在此处的人,却因为体质,被迫留在这个地方经历了最严苛的训练。

      善易觀。
      在山头的休息区就能看见悬在观宇正门上的匾额。张青霄坐在石桌旁看向那三个在朦胧夜色中的字。他从来没有机会看清楚那块匾额。他没有从正门进出的资格,就和前来参观祭拜的普通游客一样从偏门入。
      这个名字好像是后来市政府找人过来取的,似乎是觉得这个无名的“张家观”也是个旅游资源,最后名字都取好了,却因为配套旅游设施建设不上,项目终止了。清溪山就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小众景点,这一片的四座山各有各的名,只是笼统的称呼为名气稍微大一点的“清溪山”。这里能设上站点,更多是拖了山的另一面的少数民族群落的福。
      管他山的另一面如何有唱有跳,和这一面是一点关系没有。
      听说有什么篝火晚会啊,什么激流勇进啊,之类的,想想就成了,根本没去过。

      张青霄就着路灯的光把作业写完了,在清点无误后,才装好书包慢悠悠地朝偏门走。
      张家那边肯定早就知道他到了,别人不催,他自然也不急。
      这会已经快十一点了,夜里冷,好在张青霄早有准备,穿得厚厚的,双手插兜,走起路来缩胳膊缩腿的。道观夜里背书的小童不少,不怕找不到人,再不济,他翻墙随意找个客房睡下就成。这里的墙上又没搭防盗网。

      长长的青石墙中堆挤出拱形的山门,一眼能望见的只有一个被黑暗笼罩的巨大的牢笼。
      笼子的门敞着。
      门前站了个人,门旁没有灯,看不清是谁。

      张青霄深吸一口气,踩上两只面目狰狞的泰山石敢当看护的石阶。

      “张宇決,你知不知道现在几时了?”

      嘴一张就知道,是他的第二号讨厌人物,四姥爷。都这个点了还不睡,现在的老年人都这么能熬吗?
      话说,他在喊谁啊?

      张青霄紧皱眉头,这个名字在脑子里转了三圈,他才终于恍然大悟。
      哦,是我!
      他突然被自己逗乐了,死命憋着笑。环境很暗,他只要不是笑得太明显就不会被前面的老古板发现。
      “不好意思,我叫张青霄。”张青霄调息好之后说了个长句。
      他算准了这位四姥爷听了这话只能干冒火,摆出一副爱叫不叫,不叫拉倒的表情。

      我和你没关系,不要总拿长辈的身份压我一头。张青霄认为自己的态度已经够明确了。

      好在四姥爷修养还在,没有勃然大怒。

      四姥爷一言不发地往观里走。
      路的前方,是被烛火照亮的偏殿。一尊威武的金像在拥簇的火光中挺立。但是仔细一看,它并不是任何一位有记载的神佛。

      同线高铁下一站,去易城市区,那里最不缺道观了,这种小的都是一抓一大把,求财的拜五路财神,求分的拜文昌帝君,求姻缘的拜月老,求平安的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哈。别来这里,再说一遍,别来这里。野鸡道观,不约。
      张青霄脑子里万马奔腾。

      张青霄迈过门槛。
      “我妈呢?”,他问出了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四姥爷不说话。

      张青霄:“那我走?”

      四姥爷依旧不语。

      张青霄觉得烦了。
      你不说话我还无语呢。
      他拉了拉书包的肩带,转身一脚踏在山门碍事的门槛上。

      四姥爷一把掏出怀里的苘鞭直甩过来,抽在后背,发出一声难以忽视的闷响。
      “去大殿跪着抄三遍祖训。”

      张青霄听了,想吐。
      有病就治,什么年代了,还抄祖训。那个玩意就是妥妥的封建残余、社会糟粕,没必要用这种东西迫害我们新时代青年吧,赶紧依法取缔掉吧。
      心里面骂归骂,他背地里翻了个白眼,绕过还紧握着苘鞭的四姥爷轻车熟路地去抄书。

      正殿亮着灯,正有几个人在抄书。
      张青霄凑过去一看,在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他忍不住问道:“抄几遍?”

      其中一个人偷偷看他一眼,对上眼之后,确认了是在问自己,有些委屈地答道:“二十遍。”

      不得了,了不得啊。《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一本一万多字,这是犯了天条了吗,能被老古板罚抄二十遍,已经是创下我们四大爷罚抄小册子上的新纪录了吧。
      “这么多。”张青霄咋舌。

      “是啊。”,那个人垂下头继续抄写。

      张青霄取了个软和的蒲团,撕下一打功德簿上的空白纸张,直接拿了放在抽屉里的记号笔来用。

      旁边的人听到这“呲啦——”一声,可以说是大惊失色,这要是明天被四师傅发现了,恐怕今天在场的人又要挨上一顿训了。

      “卧……兄……不是,这位道友,撕功德簿可是有损道行的行为。”刚刚回答过张青霄问题的人第一个说道。
      张青霄正打量着旁边摆放整齐的厚厚一摞的经书,他漫不经心道:“没事。”

      这么有底气,长老的关门弟子吗?

      “不知道友姓甚名谁啊?”

      “张青霄。”

      “啊?”“啥?!”
      就连旁边一直没有掺和话题的两人都忍不住为这个离谱答案打上一个感叹号。

      “你叫,张、张、张、张,呃张……”
      “张青霄。”张青霄淡定地进行了答复,他妈妈亲自给他取的名字,无可讳言。他把蒲团拉到这几个膝盖与地板直接接触的人中间,感受着几人惊诧的目光。他早就习惯了这里各种异样的眼光,一进门的那一刻就把羞耻心弃之度外了,更何况,进仇人家,讲什么不好意思的。
      憋了一肚子火的张青霄奋笔疾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张家观(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