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投诉事件1 ...
-
知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第一堂心理辅导课竟然被投诉了。
沈小燕给足了知安面子,没有按常规把投诉交给专门的督察去解决,也没有惊动知安的直接上司团队服务部的领导,甚至没在办公室以公事公办的形式来与知安谈。她用午饭后的那点时间约知安到公司楼下的咖啡厅喝咖啡。在缓缓的音乐和浓浓的咖啡香里,她把投诉信交给知安。
投诉信是那天喝到苦水的古秘之外的另一位男士写的,他客观叙述了当天的情景,认为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极大伤害,“这些天同事们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有嘲弄,有不屑,有好奇,仿佛我身上已经铬上耻辱的标识。做这场辅导之前,我从不认为我的心理有任何问题,我坚强坚韧,自信乐观,然而经过了你们纯属游戏毫无科学毫不负责的心理辅导,我的内心从此蒙上阴影,你们所谓的心理辅导难道就是如此捉弄人伤害人?我要求丁知安老师跟我道歉,当着所有参加者的面向我正式道歉,承认你们的心理辅导只是一个无聊的游戏。否则我将通过一切手段来捍卫我的权力。”
“我认真看了你做辅导的录像带,从同仁的角度,我对你的辅导表示由衷的欣赏。30位被辅导者中有28位收到良好效果,成效率是惊人的。但从心之门的管理者角度,我必须指出你的行为是严重违规的,你几乎没用我们的□□案。如果你用我们的□□案,成效率不会如此高,但起码你不会被投诉。”沈小燕望着知安,眼神很温和,语气却不失严肃。
知安没料到机构会派人对自己的辅导课录像,那种尴尬,感觉就像梦里作弊被当场捉住。尽管从小学到大学她从没作过弊,但亲眼目睹过不少同学作弊,每一次她都替他们担心和难堪,以致在梦里总是梦见自己作弊被当场逮住,难堪难受之至,醒来脸还会发烫。
知安在得知辅导对象来自同一家单位时,就决定放弃机构的□□案。她认为这套敞开心扉的教案只适合互相陌生的学员。
机构统一的教案很简单,是传统的三段论,辅导老师先让学员倒垃圾,然后把垃圾分类进行分析,最后是励志式的鼓励。知安觉得这套教案最大的问题是学员倒的垃圾并不一定是心里最真实最沉重的垃圾,因而成效值得怀疑。知安辅导的这30位学员都来自同一家银行,互相认识,有的还是竞争对手,他们怎么可能当着面互相倾倒情绪垃圾?知安曾经跟部门领导指出教案的缺陷,问可否不用这套教案。部门主任承认这套教案来源西方,和中国国情,尤其中国错综复杂的单位文化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但他对知安的不用这套教案的提议未置可否。
沈小燕听了知安的陈述后问道:“你以为只有你发现这套教案有缺陷?”
知安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丁知安,我真没想到你如此聪慧,却又如此单纯。我告诉你,这套教案百分之百有缺陷,但为什么我们一直沿用?因为它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那就是和谐和安全。互相认识的人为什么不能互倒垃圾,正因为见证了彼此的垃圾大家的情感会贴得更近,关系更和谐。当然,只有傻子才会在这种场合倒真垃圾。出钱做辅导的单位领导也大多明白所谓的心理辅导不过是一种时尚的福利,让员工在这场时尚的福利中更和谐,以及对单位心生感恩之心。他们付的钱就值了。就这么简单。至于那些真正看重心理健康的人士,让他自己花钱来心之门做疗程。团队辅导这种大锅饭收费低廉,只能做类似挠痒痒点到为止的心理按摩,怎么可能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沈小燕一口气说得太多,说完就端起杯子咕咕喝水。
“但是,我们的职业不是像医生一样治病救人吗?我们做心理辅导不是要帮助学员清扫出内心真正的垃圾恢复心灵的清洁与健康吗?如此敷衍了事挠痒痒,对学员的心灵健康毫无帮助,对心理辅导本身也是一种亵渎,这不有违我们的职业操守吗?”知安眉头紧皱,连声质问。
沈小燕摇了摇头,感慨道,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跟我谈职业操守。实属难得。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谈任何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物质基础。我们心之门心灵服务机构的理想也是希望更多人能分享心灵健康的愉悦,但我们首要任务是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大力推广团队辅导和咨询。好了,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今天不讨论,先处理这个投诉,你有什么想法?
知安又看一遍投诉信,想了想说,我觉得他的投诉信带着很重的情绪,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先联系他,和他交流一下,如果他仍然觉得我伤害了他,那我就向他道歉。“如果他坚持要你当着所有参加者的面道歉怎么办?”“我会让他相信我并没有伤害他,如果他坚持当众道歉就道吧,只是这样对他脆弱的心灵更不好。我会跟他说明的。”“不行,我们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当众道歉,当众道歉心之门今后还怎么做?你去和他交涉,最好私了,给点钱都可以。如果他继续闹,我再来想其他办法,无论如何都不能他把事情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