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哎,你们听说了没?顾家在外面有一个私生子,要被接回去了。”
蜀州城一富贵人家院里,三三两两或站或坐着许多有头有脸的贵妇人,正相谈甚欢。
其中一个贵妇拿着玉骨扇笑着轻轻拍打了一下正偷吃糕点的女儿,嗔了句:“胖了可就没人要啦~”
女儿缩头,露出甜甜一笑:“没人要更好,到时候我一辈子陪着母亲。”
这时旁边的贵妇哎呦了声,笑道:“瞧瞧,难怪常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呢~”说完眼眸一转,远远瞧见一个人,便喊道:“咦?顾夫人,这边。”
待顾夫人走到身前,那人又笑着问道:“你家流落在外的孩子,听说要被接回去了?听说你家还给了那家人一亩地?”
这话一出,围着的几个贵妇皆拿着扇子掩面偷笑。
顾夫人脸上挂不住,冷了冷语气回道:“哪里就给了一亩,那家人胃口大着呐,若不是不想那孩子在外面受苦,谁会理会那家人?不说了,那边等着我推牌儿玩,你们聊吧。”
说完便转身走了,谁也没瞧见,顾夫人转身时脸上出现的阴柩之色。
“呵,还有人找她推牌儿?昨儿我家老爷还跟我说,他们家如今已经走下坡路啦。那孩子流落在外十几年都不见她同意接回去,如今拿一亩地买回了人,鬼知道她打什么主意~”
城东农村里。
一个瘦弱的少年正光着脚丫背着箩筐顶着烈日往家里赶。
少年叫李败财,就这名字,还是他养父李大柱绞尽脑汁想的。
路面的石子儿被晒的滚烫,李败财尽量踩在泥巴上,一踩上去,竟有些分不清脚跟泥巴的颜色。
回到家,将背篓放在小屋前,饶了一瓢凉水,洗干净了脚,穿上一双破了几个大洞的布鞋,动了动露在外面的两个大脚趾,觉得像极了螃蟹的眼睛。
小屋是用黄泥堆砌而成的,看着好似一场大雨就能淋成一摊,可这十几年里,除了塌过几次房顶,倒也没真的被雨冲走。
“秧插完了?”一个粗壮的男声响起。
李大柱正坐在屋里的板凳上,低头点着手里的碎银子,右手上只有两根手指。
李败财记得那是几年前,赌坊的人砍得。
当时讨债的上门,李大柱害怕断手断脚,便要将他抵押给赌坊。
若不是他奶奶以死相逼,他如今搞不好就已经被卖进了窑子里。
听了李大柱的问话,李败财只嗯了一声,便转头准备去做饭。
“你那是什么态度?!你真当自己成了顾家少爷了?劳资白养了你十几年!”李大柱抓着钱,腾出一只手拍了拍桌子。
白养吗?
李败财心里想,这些年,他算不算的上是被白养。
想了许久,才回了一句:“没有。”
也不知道这句没有,是在回复哪句话。
“哼,我就知道你那死娘当初跟我别有用心,感情是肚子里装了货,让我做接盘的!以为怀了顾家的种就有好日子了?人家照样没要你们,如今把你接回去了,你也别乐意,你只是一个一亩地买回去的少爷,以后指不定还不如在这儿的日子。”
李大柱一个劲儿开始自言自语的数落。
那又怎么样呢?在那儿,至少能读书吧?只要能读书,那就比这儿强。
李败财低头生着火,一言不发的听着。
“还做个屁的饭,我等下要出去,你也滚回顾家去。”李大柱见数落半天也得不到回应,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根木棍就要赶人。
李败财没躲开,肩膀挨了一棍,疼的直皱眉。
“怎么的?你还想要等着顾家来接你不成?做梦呢,自己找去。城中顾家,好找的很呢。”
“我想跟奶奶道个别。”李败财站在灶台边,说了句长话。
“你奶奶早被我送去你姑妈家了,不然你以为我卖的掉你?快走。别给我找麻烦!”李大柱又撵起了人。
李败财深深看了一眼那破旧的房门,转身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过头。
城东偏远,徒步走到城中,成年人就得走上个大半天。
李败财走了好久,才终于累的瘫坐在路边,靠着个大树,打算小憩一会儿。
不多时,便听见马蹄落在地上的哒哒声。
一个步态优雅又傲气,面容俊美又冷漠的青衫男人走在马前,身后跟着个牵马的小厮,那小厮穿的也是顶好的。
李败财想,这样的好衣服,他也见过的,每年秋天赶集的时候,总能远远的瞧见几个穿成这样的人。
只是那些人,没有眼前这人好看。
那男人路过少年时,扭头看了一眼,停了下来,问了句:“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李败财是最不喜被人叫成小姑娘的,因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那怎么也晒不黑的冷白肌肤,儿时便总是被村民们打趣说要指给谁谁谁做媳妇。
“我不是小姑娘,我是男人。”他昂着头,目光灼灼。
男人望着李败财的眼底,那双眼里,藏着冬日梅枝上的积雪,像黄山壁上的松树叶,看着尖锐,但如果有人敢去摸一模,那其实是软的。
男人动了动衣袖下的手指,嘴角扬了起来,笑道:“男人?你个奶娃娃知道什么是男人吗?”
“我十五了。”
男人看着李败财那清澈的眼底流露出的坚定,若有所思。
身后的马似乎有些不耐烦的发出了重重的出气声。
男人拍打了一下马头,嘴里笑骂了句什么话,李败财没有听清,这会子他光看马去了,那马又高又大,黑黝黝的,十分威武。
而后便见着男人骑上了马背,扬长而去。
原来人骑马是这样的,真好看,比那些骑大牛的村民要好看太多太多了。
男人骑着马,行至一府邸前,府邸门口忙跑出几个小厮,牵马的牵马,扶人的扶人。
府邸上赫然写着‘敬亲王府’四个大字。
原来男人便是敬亲王古砚尘,也是当今四皇子。
回了书房,躺在软塌上,古砚尘想起了那少年,嘴角带着笑意的嘀咕了一句:“是个小狼崽子。”
站在一旁的王忠瞧着古砚尘那笑脸,很是纳闷。
自家王爷的笑,分两种,一种是发怒前的笑,阴沉的让人不寒而栗。
一种是应酬的笑,三分敷衍七分冷淡,总是不达眼底。
如今这种,倒是没见过,王忠形容不出来。
小叶紫檀木的书桌,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木香气。
王忠磨着手里上好的墨块,墨香与清木香混在一起,有几分檀香的味。
古砚尘沾了沾墨,画了一幅画。
王忠又看见了那陌生的笑容,有些好奇,便往画上瞧去。
只见画上,一颗参天古树立于林中,树下一只小狼栩栩如生。
原来王爷喜欢狼吗?
“王爷若是喜欢,我带人去抓几只回来养着吧。”
古砚尘笑着将画压平,没说好也没说不好,看了一眼王忠问道:“王忠,你跟我多久了?”
“七年两个月了。”
“我记得你刚跟我时,也是十五岁吧?”古砚尘又问。
“为什么你十五岁人高马大的,而有的人十五岁却跟十一二岁的娃娃似的?”
王忠有点想知道这个‘有的人’是谁,可他没问,这么多年,他习惯了不多问。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有一个护卫跑了进来,说:“王爷,恭亲王从西关收兵了,说两月后便能抵达京都,这是给您的信。”
古砚尘拆开信,看完后,便将信烧成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