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大音希声 ...


  •   再度行至鸿都门,卓章已然摇身一变,从白丁变成了讲师。
      王武还欲拦他,李思却先眼尖看见卓章配的黑绶,提前挡住王武,向卓章拜道:“卓大人。”
      王武闻言震惊,他知晓今日有新上任的博士,谁知竟是前天闹事的小子。
      李思则喜上眉梢,自觉自己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于是亲自领着卓章进入内堂。边走边对卓章介绍道:“今日当值的是师良师宜官大人、沈初沈太/安大人和方石方阳明大人。三位大人中,师大人擅写八分书、沈大人擅辞赋、方大人博有辩才。”又对卓章介绍了三位大人的喜好,最后谄媚道:“卓大人少年英才,必然能和三位大人相处融洽。”
      卓章笑道:“那便借李兄吉言了。”

      进入内堂,卓章打眼一看,屋里只两位:一青年儒生正伏案奋笔,头也不抬,另一中年文士羽扇纶巾,面孔周正,放下书卷起身相迎。
      中年文士上前拜道:“阁下便是卓章卓大人吧?不才方石,久闻大人盛名。卓大人芝兰玉树,真乃人中龙凤也。”
      卓章亦拜道:“方大人折煞我也。大人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小子佩服。”
      方石听闻卓章夸赞,面有得色,道:“你我同朝为官,当相互勉励。”
      卓章称是。
      方石又冲着伏案奋笔的青年看去,介绍道:“这位是师宜官师大人,师大人酷爱八分,常常沉浸其中,倒是对卿无礼了。”
      卓章道:“师大人乃真性情,何来无礼之说?”
      方石点了点头,对卓章的回答颇为满意。他初见卓章年少,恐怕他年轻气盛,难免恃宠而骄,会与他们生隙。而今发觉对方谈吐有度、颇为谦虚,这才放下心来。
      他们这些在鸿都门当老师的,与太学讲师不同,大多都是凭借书法、文采、画工提拔上来的,多数人也无世家背景,是以对新同僚不会太过打压。毕竟新人胜旧人,谁也保不齐皇帝最近是喜欢行书还是偏好隶书,因此得知有新同僚入职,方石等人不过是好奇罢了。

      见师宜官依然沉浸忘我,一时半会儿不能与卓章见礼,方石便将卓章带到座位上,又对着他旁边的空座道:“这是沈太/安大人的座位。太/安兄正在讲学,他以辞赋见长,很有才华,我们都自愧不如。”
      卓章道:“沈大人高才,章亦有所耳闻,愿切磋一二。”
      方石又与卓章说了会话,大略摸清了卓章的脾性,才道:“石还有文章要写,我见庭中梅花正好,贤弟若有雅兴,可前去一观。”
      卓章称好,去前院转了一圈,回到座位上随意挑了一卷《春秋》,看了起来。

      沈初讲完课,回到内院,就看见邻座新来了个年轻的小子。那小子见他看他,直起身来拜见道:“不才卓章,见过沈大人。”
      沈初摆了摆手:“你我同级,无需见礼,卓贤弟称我太/安兄便是。”
      卓章于是道:“太/安兄。”
      沈初又看了看依然还在奋笔疾书的师良,见他沉醉,心道不好,问方石道:“宜官写了多久了?”
      方石道:“约有一个时辰。”
      沈初闻言摇头:“看来我又得代‘师八分’的课了。”
      方石道:“宜官近日得了王次仲的碑拓,兴奋不已。只恨我书法平平,只能辛苦太/安兄了。”

      沈初叹了口气,师宜官这位老弟确实有才,却经常沉迷书法耽误上课,方阳明不善书法,于是三人同班时只得由他代课。
      沈初正在懊恼,方石却眼珠一转,道:“我怎把卓贤弟忘了。”
      沈初闻言一愣。他刚被那些个不通文墨的小子气过,心里很不愿再面对学生。听方石这么说,他这才想起卓章刻书巨石一事,喜道:“妙哉!卓贤弟之书如行云流水,教那几个小子自然不在话下。”
      卓章犹豫道:“章初来乍到,恐怕……”
      沈初却不给卓章推拒的机会,直接拉着他就往后堂走去,边走边说:“贤弟不必妄自菲薄,以贤弟之能,教几个学生自然不在话下。”
      卓章无奈,只得答应。
      沈初将卓章送进后堂,对众学子介绍道:“这位是陛下亲封的博士卓章,卓大人少年有才,你们应当虚心求教。”又嘱咐了学生几句,喜滋滋地告辞了。

      卓章刚刚进屋时,便发觉无数人的视线正盯着自己。此时沈初走了,众学子打量他的眼神愈发明目张胆起来。卓章心思一动,一语不发,行至书柜前,随手挑了一本经卷,席地而坐看了起来。
      众人不免窃窃私语。
      近年来,灵帝偏宠鸿都门,鸿都学子早就不只是“寒门贵子” 了。有世家大族企图入主尚书台的,也会暗中举荐族中子弟、门生入学,是以有些学生远比寒门出身的老师背景大,这也是沈初先前闹脾气不愿再讲的原因。学生背景大了,老师骂不得、说不得,又看不上他们的拙作,只能忍气吞声。

      眼下坐在卓章面前的学子中,有消息灵通的,早就知道卓章是个什么来历。其中有世族子弟看不上卓章自我推销的行径,一早便将消息传了出去,说他装模作样、巧言令色。待卓章到任,学子们对他的身份已经了若指掌了。
      等卓章进堂,众学子一看,少年未及弱冠,面白无须,便都觉得他没有真才实学,轻视起来。
      学子中有人蠢蠢欲动,打算在卓章讲课时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谁知卓章却对他们爱答不理,连话也不讲,不免心中憋闷。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拐弯抹角大声道:“天下大儒,以郑公为首。可惜我们不能时常聆听康成公的教诲,反而要在靡靡之音中坚守初心,这是何等困难啊!”

      但见卓章,手捧竹简,恍若未闻。一会儿,他才对着竹简念道:“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恍然大悟道:“圣人言之有道乎!吾当自省。”
      先头说话的人听见卓章指桑骂槐,心下恼怒,又出言讥讽道:“吾常闻管幼安与华子鱼友,二人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华子鱼弃书观之,管幼安遂割席断义。管氏此举有圣人之风,非我道者,不足为友也。”
      卓章又拾起另一卷经书,展开,缓缓念道:“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又读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最后则道:“原来如此,吾可谓君子也。”
      那人听卓章如此大言不惭,气得冷哼一声,别过脸去不再看卓章了。

      另一位华服学子见状,心思一转,起身大礼拜见卓章,恭敬道:“山阴孔表拜见老师。”
      卓章一抬眼,仍旧没说话。
      孔表继续恭敬道:“先生之诗,文质彬彬;先生之书,翩若惊鸿。不知先生此番欲传何艺?”
      卓章依然没说话。
      孔表大礼拜着,卓章没受礼,他就不好起身。其实他与先前打开话头的学生一样想看卓章出丑,打算给他立个下马威。孔表不相信卓章有真才实学,认为只要逼他行文作诗便能拆穿他的无能。谁知自己以礼相待,卓章居然不受,反而使他骑虎难下,尴尬非常。
      要是换另一个沉不住气的学生,此时便会对卓章口出恶言了。然孔表出身山阴孔氏,乃孔子二十二世孙,自诩尊师守礼,这才不敢妄动。

      孔表未发言,有人却看不过去了。孔表之友谢恒怒道:“季野乃圣人之后,以师礼待你,你为何不受?”
      卓章这才缓缓开口,道:“章正在传授圣人之道,尔等莫非并未听见?”
      谢恒气道:“卓大人缄舌闭口,我们能听见什么?”
      卓章笑了。他说:“老子有云:‘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缄舌闭口,正是希望你们能明白‘大音希声’的道理。”又道:“沈大人令我教你们行书之法,须知字如其人、字怀其德,若想字体高妙,自然要从修身学起。大雅之音无声,有势之字无形,你们若是能悟到这其中的道理,书法自然可成。”
      说罢,卓章扶起孔表,道:“季野以如此大礼拜我,想来是体悟到了这其中的道理,是也不是?”
      孔季野被卓章擎住双臂,不禁头冒冷汗。他感觉到自己正被一股大力牢牢地定在席上,动弹不得,甚至无法开口了。孔表心下惊骇,他是孔子后人,少学六艺,哪里感受不到眼前之人力大出奇,甚至比家中教他射艺的先生还要力大十倍。
      卓章见孔表并未回复,笑道:“季野这是学通了,知晓了有形与无形的区别啊!”
      孔表又一次听见卓章提起自己的名字,努力张了张嘴,终于发出声音:“……先生说的是。”
      卓章微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大音希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