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端阳比武 一触即发 ...
-
五月初五。皇宫大内。
校场上一片空旷,旗帜被风吹的呼啦作响。
看台上各等官员们看着还空着位子的两府,小声议论今天的比武。
赵佶总算还知道在比武前叫了两府的主事人在书房交待几句。无非大家观赏为主,不伤和气,点到为止,佳节之日,不能见红。
蔡京答的倒爽快:“一定一定,两府人员就武学技艺切磋切磋,让众官员开开眼界,鼓励官员们多加锻练,强身健体。”
赵佶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一行人摆驾校场。
一行人出了大殿,碰到前来请安的方小候爷。
赵佶邀了他随侍作陪,于是方应看跟随皇驾和蔡京无情等人一起前往校场。
方应看故意落后,无情目不斜视,仍不可避免的和方应看视线一触,方应看对他笑笑,径直走过,和追命擦肩而过时,方应看轻声道:“追三爷,加油哦。”
追命一愣,回头看时方应看已至队尾。
各路人手准备就位。宣布了比武规则后,米有桥尖着嗓子,喊道:“第一局。六扇门林捕头对太师府护院张大。”
单打独斗,胜方不轮下场,无论胜负,双方每局派出不同的人。
五局三胜。蔡京说为大家看的尽兴,建议五局三胜,皇上当然乐意。
张大的双刀很猛,出刀迅急如电,步步紧逼,但他急进,邀功心强,林捕头虽然武功路数普通但稳扎稳打,沉心对垒,应变能力强,加之平常抓贼捉犯人,所以很会近身缠人,张大可能少遇很近身的缠斗,双刀的威力未发挥出来,两人暂时打个平手。
无情的目光一一从众人脸上掠过。
对面的蔡京笑眯眯的看比武,时而和身后的人评论一下;童贯猫着腰在皇上边指指点点;傅宗书没表情的坐着;靠边的朱月明吃着小食,其他官员也都各有姿态。方应看呢?刚才还在。
周边的人叫好了一声,无情收回视线,场上的林捕头一拳打上张大面孔。
追命低声道:“大师兄,小林撑不过五招。”
他们商定神候府的人暂不动,六扇门的人赢了,对于以后办案来往更能增加威慑力,没有露面的神候府高手还是少出面。所以第二局根据对方是谁来定是铁手上还是追命。
无情看到蔡京的管事走到一人身边说着话,他面白高鼻,形容消瘦普通,手里拿剑,束着头巾,书生打扮。
看他眼中神采,无情知道他是下一个上场的人。
冷血也发现了,对无情道:“我去。”
无情轻轻摇头。
这时,铁手走过来,“大师兄,凌锋回来了。”
无情回头,跟在铁手后的凌锋上前一步。“公子,我回来了。”
无情点头。“世叔?”
“先生让我回来协助公子。”
无情心思一动,问他:“你看对面那人,拿剑的书生,你有几分把握。”
凌锋看了两眼,道:“打的过。”
“好。你要赢,以最快的速度。”
刚把凌锋的名号报给来要第二场名单的小太监,就看到小林堪堪避过头上一刀,还来不及回防,下一刀挟着风劲已至下盘,小林竭尽全力翻身后退,刚站稳,那人的刀已横在他颈上。
御座上的赵佶拍掌:“好!精彩!”
蔡京起身,“圣上,手下人的粗浅功夫让圣上见笑了。”
“太师的护院身手不凡,看来太师的安全朕不用担心了。”
“好!好!好!”赵佶边鼓掌边叫好。
蔡京听着这话,不知是多想了还是怎么了,怎么听怎么觉得有点别扭,忙行礼道:“劳圣上挂心,微臣惶恐。”
赵佶又对无情说:“你们六扇门可要加紧了。”
无情低头:“皇上批评的是。”
米有桥高呼:“第二局。太师府黄有源对六扇门凌锋。”
两人均是使剑之人,上场后各自亮剑。
无情开始还有点担心凌锋托大。但当两人一交手过了几招,无情知道凌锋胜券在握。
对方头扎纶巾,一副书生打扮,凌锋因自小家境优厚,虽入神候府,但仍习惯富家少爷穿着,是以他的衣衫从不朴素。此时台上两人,衣袖飘飘,头巾飞扬,剑光流动,加之两人身法的相交和长剑划空的势头。场边各官员、侍女太监何曾见过,均看的目瞪口呆,心叹一个妙字。
凌锋的剑法虽凌厉但意态风流,挽花捞月,行云流水,形和式优美无比,他完全不同冷血的剑,冷血的剑法赢在快及狠,不讲究花式,几招之内必伤对方重处,若对方不伤,必会被对方重伤,他的打法就是不惜命。多人评价,他不是比剑,是比命。
第十招后,无情知道不出三招,凌锋就可拿下对方。
赵佶高呼道:“好!漂亮的剑法!好漂亮的比剑!”
皇上赞叹的话刚落,就见凌锋长剑抖动,直刺向前,对方只来得及回挡一下,众人眼前一花,凌锋已回身而立,剑指咽喉。
众人均愣住,不相信这么快就结束了,才刚开始没多久嘛,正看的兴起处,而对方也傻站着一脸茫然不置信。
直到蔡京啪啪几掌把众人的神魂拉回来。“妙,妙啊。六扇门里果然能人辈出,高手如云!”
“夸的是,此剑法甚是美妙!”赵佶看着台上的人,由衷赞叹。
追命听闻蔡京此番夸奖,翻个白眼,心道:才看到一个人,就说我们高手如云,读没读过书啊,比我还差劲儿。
接下来第三场比武,无情准备让府里的另一捕头上。
可刚刚那场比试,皇帝没看过瘾,颇有些不舍。皇帝一看座下各人对刚刚那场比试都颇为赞赏,意犹未尽,于是就发话了。让凌锋二人再比试一场,让大家看个清楚,看个过瘾。
皇上这样一说,无情自然同意,本来担心对方派的人功夫太高,他就只能让追命或铁手上场了,现在这样省一人倒是好。
蔡京道:“黄有源不敌凌锋,为了更有看头可否换个人比试?”
赵佶喝着茶,闲闲道:“多给手下人一个机会,不一局否定会让太师你更受欢迎。”
蔡京忙道:“是,皇上训的是。”
场上的凌锋望向无情,无情朝他点点头。
凌锋的意思是全力以赴还是拖延一下,给对方留个脸面。
蔡京势大,六扇门并未与之撕破脸,不好让他太难看,也不好露出更多的强势。无情同意凌锋在台上练练剑。
又是一番缠斗,对方那书生因之前一战失手,此时更是步步紧逼,丝毫不放松。
剑光凌厉,剑气森然。
凌锋小心应付,该防时防,该进攻时也不手软,如此二十来招,那人怕是急了,剑身几抖,内力猛催,像要为此招一搏,凌锋虽然一直有把握但并不大意,避开此招锋芒,再迅速扬剑进攻,可对方那剑势已老,没想剑气却未散。凌锋虽然小心,但毕竟圣上有谕,点到为止不见血,是以凌锋未料对方为求胜剑气如此放开,凌锋进攻时未防,剑气瞬时划破长衫,同时间凌锋的身体和剑仿佛溶为一体,缠绕一起后同前。此时对方的剑尖直指他的胸口,台下人看的惊心动魄,就在众人惊呼未出口时,对方的剑尖被凌锋缠在胸前的剑直挡回来,然后长剑回弹,凌锋的身体舒展,长臂一挥,顺势旋身贴过对方的剑、手、手臂,落下的凌锋紧贴对方背后站立,右手执剑正好搁在对方的颈上。
风一吹,划破的衣衫飞扬起来。那搁在对方颈上的剑,那种预知危险的应对,那股临危不惧的风范一下子震到了未见过世面的大小官员和宫女太监。
蔡京傅宗书童贯等人或含着意味不明的笑或垂了眼睛或不以为意,一边的朱月明拍了手夸张的大叫:“好!皇上,这剑比的好!”
又对无情道:“六扇门的高手胖子我佩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他人未看清其中的厉害,他们几个可是看明白了。对方使那一招,灌住了全身内力,剑气无形,若是凌锋反应稍慢就会被剑气所伤,且后面的剑指胸口同是,凌锋在那瞬间让内力游走全身,横在胸口的剑不仅挡住了剑的进攻,还挡住了剑气的侵入。这可是胸口大穴,万不可大意,要不是十足的把握,哪有人会把胸门大开等着人来刺的?
凌锋撤了剑,朝御上一拱手后走下来。
追命迎上,拍上他的肩,“好样的,凌少。”
无情望着他,“辛苦了。”
在座的各官员中也有诸葛的门生。其中一人不平道:“皇上,太师府上的高手不听皇命,妄动杀念,要不是凌大人武功高强,怕是已惨遭毒手,请皇上评判。”
赵佶想起刚才惊险一幕,也颇为怪责蔡京:“太师,我嘱托过你们,佳节良日,不可见血,点到为止,你是怎么管教下人的?
蔡京忙上前行礼:“是微臣管教不当,差点伤了同僚,请圣上责罚。”
见他态度尚可,赵佶道:“好了,朕也不责罚你,你过去道歉。”
蔡京身形一顿,低声道:“是,微臣这就去。”
“相爷的脸这次丢大发了。”人群后的一人轻声道。
“是啊,居然要跟死对头道歉。”另一人答道。
随后两人相视而笑。其中一人道:“方小候爷,这话可不能乱说。我看太师和诸葛神候好的很。”
“是吗?王大人这样认为吗?”方应看挑眉回看。
“是啊。难道方小候爷不这么认为?”
“呵呵~~,王兄真是高见。”方应看呵呵笑着,看着蔡京带人走向无情。
听到赵佶要蔡京道歉时,无情本想说不用了,仇不能结的这么表面、明显,可再想想也不能表现的太软弱。
见到蔡京过来,无情迎上前抱拳行礼:“太师。”
蔡京拱手道:“无情公子,手下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伤了同僚,老夫在此陪过了。”
“太师说哪里话。武场打斗,一时失手,在所难免。”无情回礼。
“还不给凌大人陪罪?”蔡京冷着脸对身后的黄有源道。
那黄有源上前几步,对凌锋道:“在下一时失手,差点伤了凌大人,无心之过请大人大量海涵。”
凌锋道:“兄台客气了。我无碍,只是兄台日后小心些,像我这般好心的高手实在不多。”
追命在旁听到凌锋如此一说,差点笑出声来。这家伙,给鼻子上脸了。
无情无意抬眼一看,就见对面人群后方应看和另一人站在那儿。
方应看身形挺拔,一脸笑意,他旁边那人面容秀丽,风姿非凡。
两人有说有笑的谈论着什么。
心里就咯登一下,蔡京他们后来说了什么,他也没听清。
接下来第四场比试,铁手上场了。
铁手忠厚老实,不会戏耍人也不会设局,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虽然对面那个道士功夫不弱,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可他对上的是铁手,铁手的拳是实打实的,铁手的招式也是实打实,且在铁手强大的内功支持下,那道士几次袭击都未得逞,有一次还伤到自己。
到五十招时,道士已是支撑,勉勉强强撑到六十招,铁手一记铁拳连打,把他击得步步后退,差点摔到一边的宫女身上。
众人一阵哄笑,那道士恼羞成怒,蛮干起来,突袭上前毫无章法的挥拳踢腿,铁手本已收拳结束,一阵乱拳斜挥而来,伸手拨开,接二连三的拳脚直击面部,铁手好脾气的一一化解,出拳震开那道士,那道士仍是不依不侥的上前,众人在旁见此,皆议论有词。
米有桥看到赵佶皱起眉头不悦之色尽现,忙使眼色给蔡京。
蔡京示意下人上前把人拖下来。道士被拖下来后对蔡京道:“请太师再给次机会,请太师再给次机会。”
赵佶摇摇头。
追命也摇摇头,这蔡京家养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功夫不好可以再练,姿态很重要,姿态一旦丢了就没了,武功打不过也算了,姿态还如此不好,实在是太没品,还丢了相爷的面子,你说呢,小候爷?”王将明摇摇折扇,问身旁的方应看。
方应看呵呵一笑,“那是。看来太师回去得发脾气了。王兄还是离远点好。”
“那是当然,我和太师嘛也没有多好,兄长我跟童枢密更亲昵一些。”说着,王将明走到童贯席前拿了一碟小食回来,递给方应看。
“晚上一起去童枢密家吃粽子吧?”王将明自己拈了块桂花糕。
方应看也拿了一块放入口中,丝丝滑腻从舌尖漫延,清香的气味,软糯软糯的口感象极了某人给他的感觉。“不了,晚上有美人相伴就不打扰你们了。”
王将明听闻,斜飞他一眼,就这一眼,象是桃花开了满天,极纯美又媚丽,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意味。
方应看心道:这世间怕是没几人能经的住这一眼的风情。
他定力如此强,经这眼一扫,心也怦怦跳。突然就想到要是无情也这般的飞他一眼,不知有多美?
脑中想象着勿自就笑出声来。
耳边传来王将明凉凉的声音:“小候爷,这是想到哪个美人笑的如此浪荡?”
方应看回神,笑道:“被王兄这一眼勾的,三魂七魄不知跑哪儿去了。”
王将明轻笑一声,“小候爷,您讲话就是好听,不像兄长我小地方来的言词粗鲁,怪不得所有大人都说您最会讲话,最讨人欢喜。”
方应看自谦:“哪里哪里,都是前辈们抬爱。”
无情看着对面的两人喜笑颜开,看着那人递了点心给方应看吃,看着两人亲密无间的说话打趣,情绪翻涌,复杂难言。
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样不用担心日后的交锋。这样了断很好啊。
为什么这么难受?难受的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发泄一番。
无情感到有什么东西迷了双眼,糊糊的看不太清对面的人事。
“大师兄,大师兄?”追命在叫。
“怎么了?”无情垂下眼睛。
“皇上要现场叫人跟二师兄比。大师兄,你怎么了?叫你几声都没反应?”
“没事。现在是谁?”无情抬头时,眼神已回复清明,眼睛清澈透亮,神情决绝,让追命很不解。
御座上的赵佶东看看西瞧瞧,找谁来跟铁手比呢?
然后他看到了人群中英俊挺拔的方小候爷,他和一个相貌俊美的官员在人群外延聊天,赵佶定睛一瞧,那人好像是王将明。
就他了。
有次曾听到官员们议论王将明的功夫不错,这次回京述职也呆不了几天,正好看看他除了治理一方地界颇有政绩外,还有没有其它好玩的本事。
赵佶示意米有桥:“王将明。”
米有桥一愣,疑惑询问:“圣上是说王将明王大人?”
“对,叫他上去跟铁手打。”赵佶颇有气势的一挥手。
米有桥表情为难:“可,可王大人是文官啊。”
“怎么?文官就不能比武了?”
“圣上,这王大人是文官,他不会武功,老奴也没听说他会武功。”
“哦?朕可听说了,朕还听说他的功夫不错呢。你赶快叫他上来,朕问问他。”赵佶颇为疑惑。
米有桥并未像之前那样大声高唱,而是指使身边的小太监叫王将明过来。
王将明听到小太监来唤他,不解的与方应看对视,是什么原因使圣上注意到边上的他们了?方应看也不解,跟着人来到圣驾面前。
众人一看皇上叫了回京述职的一方大员和方小候爷,都停下了议论。
“王爱卿,在京城这几日还习惯吧?”赵佶对于他在京城的生活表示慰问。
“谢圣上惦记,微臣住的好吃的好。”
“那就好,今天这番热闹你也来凑了,就凑到底,上去跟铁手打一场,让朕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王将明就疑惑了,抬起头,“圣上是叫微臣去比武?”
“是啊。”赵佶肯定的答道。
看到王将明为难的样子,以为他怕输了难看丢面子,便道:“王爱卿放心,只不过随手试试,点到为止,无伤大雅,能跟铁手打即使输了也是高手,何况也不一定是你输。”
蔡京米有桥等人也不解,他们都知道王将明不会武功,也看不出有练功,皇上是打哪儿知道的?还是说要他难看?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
王将明皱着眉头,一脸为难。他又不会武力,怎么上去比武?上去还不被打的满头包?皇上是有什么目的?
方应看盯着王将明,心想如果王将明会武功,那真是高手了,不仅瞒过了蔡京童贯等人还瞒过了米有桥,又想想不可能,即使他能瞒过蔡京童贯,也不可能瞒的过米有桥,米有桥深不可测,不可能看不出一个人有没有底子。自己的忍辱神功虽然才开始练,但以目前功力也绝对看的出一个人的内息和功底。王将明明明是普通人,从未习武。皇上又是玩的哪出?
看王将明为难,方应看对赵佶道:“皇上,应看和王大人相交,一直只道王大人才华横溢,是个贤人,却从不知他会武力,皇上为难王大人了。”
“不会武力?怎么可能?我明明听人说王爱卿的功夫不错啊。”赵佶有点讶异。
王将明忙道:“圣上明鉴,微臣的确不会武术,微臣乃是文人出身,从未舞刀弄剑。”
“哦?”赵佶想,难道是我记错了
童贯在一边道:“王大人文采不错,但的确不会武功,皇上改日可以考考王大人的诗书棋画,这最后一场比试,铁二爷也在场上多时,皇上还是另找一人和铁二爷比试比试。”
看着方应看挺身而出为王将明解围,无情心里更是难受,曾经他也是这样站在他身边,给他支持,为他解围。如今却已变了,无情一面难受一面又狠狠的唾弃自己,谁叫你信他的?他这种人你也信?自作自受!活该如此!!
赵佶看到铁手在台上如塔般屹立坚不可摧,再环视一圈台下的人,就那气势和感觉上还真找不出与之相对的人。
派谁呢?赵佶的目光又扫了一遍众人,当略过面前这几位时,赵佶停住了。
就你了!方小候爷。
就你看上去还有点样。
方应看看到赵佶的目光停在他身上,望着他笑吟吟的。心里不由哀嚎:不要啊~~,千万不要点我,要是和铁手打,他还要不要接近无情啊?他可不想和无情对立。
赵佶开口了:“方小候爷,朕听说你的功夫不错,想起你小时候练功也颇为刻苦,还听说外面的江湖送了一个雅号给你,叫什么神枪血剑小候爷,是吧?”方应看想辩解,赵佶不等他开口,继续道:“这满朝文武,只有你,朕觉得能和铁手过上几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啊。”
“大师兄,怎么办?小候爷要和二师兄打了。”追命很担心。
“没事,只是比武,点到为止。”无情虽这样说,但心也高高的提起来,此时在他眼里,方应看的态度很重要。
“我哪是担心这个,我是说那小候爷的功夫你我都见过,不知道二师兄的铁拳管不管用。要是被小候爷那样挨上一掌或者刺上一剑的,伤的可重了。”追命知道铁手的性命倒不至于担心。
“重要的是你和小候爷的关系会不会因为这场比武不来往?”无情听到追命这样说,正待喝斥他几句,又听他道:“还有,如果二师兄真输了,我们六扇门的面子往哪儿搁?”
“如果世叔知道我们输给方应看了,指不定怎么生气怎么罚我们。”
无情忍无可忍,叫道:“追命。你胡说些什么?”
“大师兄,我,我担心嘛。”追命看他一眼又移开目光。
方应看欲哭无泪,使眼色给米有桥,米有桥非但不理会,还笑着劝他:“方小候爷,既然圣上想看,你就和铁手过上几招,是输是赢都不重要。佳节嘛,大家涂个痛快。皇上,您说是吧?”
“是,小米子说的对,赢或输都不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比武呢。”赵佶以为方应看怕输了脸面难看,安慰起来。
此时方应看心里对米有桥咬牙切齿:你这老奸巨滑的东西,还不是想我出面和六扇门拉开对立,并以此窥伺我的功夫到哪个火候了?
方应看心里虽然恨极,可面上仍是一贯的笑意盈盈。
“皇上说的是,既如此,应看给各位献丑了。”说着朝众人一拱手,走入了场中。
无情看定追命的眼睛,对他道:“第一,一朝之相都可以输,我们输了又有什么?输的坦荡又有什么可耻?已经赢了几局,何况也不一定会输。第二,我和方小候爷没有任何关系,以后不要再让我听到。”看到追命有点怕怕的望着他,无情不由软了语气:“第三,世叔不像你这么孩子气,不会因为一场比武输了就罚你。明白吗?”
追命点头:“明白了,大师兄。”
无情回头看向场中的两人。
此时,场中的方应看和铁手各站一边。
方应看道:“铁二爷,请。”
铁手还礼:“方小候爷,请。”
铁手是高手中的高手,大宋没几个人抵的住他的铁拳,高手对战,若不全力,怕是输的很难看。米有桥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吧。这个不死的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