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节 大结局上 ...

  •   直到解放前,秀枝就这样和安正有着书信往来,并且,安正升任连长以后,照例给李家汇款。而且安正说的一些事情,秀枝就将这件事情按在李清和的身上,二老也一直没有察觉。
      就在那年的夏天,安正来了最后一封信,写道:
      嫂子:
      我们打了败仗,准备撤到南部,今晚就走,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不用回信,等我们再次归来,我就来找你们。
      弟安正
      敬上
      五月

      收到信已是一个多月以后了,秀枝还未听到什么风声,所以不知道安正所谓南部是哪里,直到后来才知道是海峡另一端,可这时的秀枝,无法顾忌其他,李父因为身体原因,已缠绵病榻,两个月以后,李父撒手人寰,李家留下李母和靖安,由秀枝一人照顾着,她的负担变重了。
      这些年,安正寄来的钱,她一分都没花,总共换成了三块银锭放在家里。
      好在,李母身体还好,李国宏也上学了,不用她多费心,她一个人在学校的工作,养活着一家人。李母虽然身体硬朗,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已不再给别人做工,只管在家帮衬着秀枝。刘家也是处处帮忙,他们一直记着饥荒时候李家的救命之恩。
      由此,安正和李家也彻底断了联系,秀枝一直打听,如何能知道那边的消息。
      不过这样一来,她给李母说,李清和就跟着部队一起去了台湾,李母虽然哭了好几天,但是总比知道儿子牺牲更好一些。
      李母年纪大了,不太回村里的老宅去,秀枝就每年回去一回,打扫一下屋子,维修一下倒塌的院墙。
      直到解放后的第八年,李国宏已优异的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成为李家,乃至李家整个村子里的第一名大学生。去北京之前,秀枝拿出一块银锭出来给了儿子。
      “这是你干爹寄来的钱,我换成了银锭,这么多年,即使家里再难,哪怕就要揭不开锅了,我都没花过一分。现在你考上大学了,我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供你,你去换成钱,这就是你大学期间所有的费用,想必是够了,希望你不要辜负你干爹的心意。”
      “娘,为什么家里除了爹的一张照片外,这么多年你从没给我说过我爹的事情,也没有来信,或者寄钱来,知道今天,我才知道这些钱是干爹寄来的,却不是我爹?”此时的李国宏已是一个眉目清明的大小伙,更是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天之骄子。
      秀枝看看四周,没有婆婆的身影,拉着儿子进了他的屋子。
      自从李父去世之后,秀枝和李母住一间,将原先她住的那间收拾出来给儿子。
      她小声说道:“这么多年,我瞒着你祖父母,没有告诉他们实情,希望你听过之后也能保守秘密。”
      李国宏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秘密不能让奶奶知道,于是顺从的点点头。
      秀枝这才轻轻的说:“其实,你的父亲早在十多年就牺牲了。”秀枝边说边看儿子的表情,继续说道:“在你未出生的时候,他就被抓去当壮丁,加入了抗日的队伍。那时我已经怀上了你,他去当兵的第四个月,你就出生了,所以你爹甚是都没有见过你一面,只是见过照片。那时他在部队认下了一个弟弟,就是你的干爹,安正。他也在解放前夕,跟着去了台湾,后来因为两地不通信,我们就断了联系。”
      直到现在,李国宏还是平静的听着,但是他已泪流满面,就这样听着母亲讲述父亲的故事。
      “这些钱,都是他帮你爹寄来的,自从你爹牺牲以后,他就隔几个月随家信寄来一笔钱,我本想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我见到他,将钱都还给他,只是后来,他去了台湾,我想一时半会我没法见到他,你又急用,等到你能见到你干爹的时候,由你将这笔钱再还给他。”
      “那奶奶那里,不知道我爹他?”
      “不知道,我一直告诉她,你爹和你干爹一样,没有办法去了台湾。你爷爷那会又病着,半年多撑着,就是想看到胜利那一天,等到你父亲,只不过他没等到。现在你奶奶也年纪大了,我怕经受不住这么重的打击。”
      李国宏懂这个道理,于是握住母亲的手,哽咽道:“娘,这么多年苦了你了,我一定争气。”
      秀枝轻轻擦掉儿子的眼泪,欣慰地说道:“你已经很争气了,这么多年,娘带着你一点都不觉得苦。现在,娘也算是对得起你爹,你这么优秀,我相信他在天上一定会看见的。”她说到最后也是泣不成声。
      这时李母在院中喊道:“秀儿啊,快来,我买了一条活鱼呢。”
      秀枝慌乱的擦掉眼泪,嘱咐道:“千万不要露出马脚。”然后就脆生生应道:“哎,娘,来了。”
      看见儿媳从孙子的屋里出来,还红着眼睛,打趣道:“你看,儿行千里母担忧,下个月靖安就要上学去了,你这舍不得吧?”
      “是呀,长这么大都没出过家门,我得好好嘱咐他一番。”
      李母是知道家里的情况的,一脸愁容,悄声问道:“这生活费,路费可咋办啊?娘也能做工的,一个月,至少咱能挣出个路费,剩下的钱,咱问刘太太借点,慢慢还成不成?”
      “娘,你别担心,我心里有数。”
      李母只当儿媳安慰自己,还要说:“你能有什么数,家里这情况……”
      “娘,清和寄来的钱,我都没花过,现在给靖安上学正好。”
      秀枝本来不想说的,一说李母就要感伤一番,只是这次,李母只是点点头,说道:“这下好了,靖安能安心去上学了。”
      说完,就进屋去杀鱼了。
      李国宏知道事情的始末,也原谅父亲这么多年没有回来过的埋怨,体会到母亲的不易,更是感念安正的帮扶。
      原来,他看别人都有爹,他没有,母亲说父亲打完胜仗就回来了,等到驱逐敌强,他又问母亲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母亲还说等父亲打完仗就回来了。
      到后来解放,建国,李国宏还是没有见到父亲回来,以为父亲是被打败的那一方,只是不知,父亲早就在打日本人的时候就牺牲了,一直是母亲扛起这个家。
      等到李国宏去上学的第三年,秀枝在学校的工作已经交接给新来同志,自己退休在家,和婆婆两个人在家,她闲不下来,仍旧接一些缝补的活,其余的时候就是照顾李母,她年岁大了,行动不太方便。
      李国宏争气,用安正给的那一块银锭,不仅读完大学,还成功考上研究生,成为那个年代,学历极高的人,也是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了自己现在的太太,一年半后两人要回家办喜事,笑得李母合不拢嘴,不住的说道:“真是太好了,秀儿,真是太好了。”
      秀枝再拿出一块银锭出来,交给李国宏:“这算是你干爹给你办喜事的钱。”李国宏很明白这锭银子的意义,拒绝道:“娘,我有钱,芬芳也不是贪慕虚荣的人,我们的钱够了。”
      秀枝坚持,说道:“并不是钱多少事情,这些给你,一是你已成婚,家里难免会遇到要用钱应急的地方。二是这算你干爹给你的念想,怎么用全在你。”
      半年后
      此时的李母仍旧盼着有一天儿子能回来,出现在自己面前,只不过,到她闭眼的那一刻,也像李父一样,没有盼到儿子的归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