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边角料也能雕成玉珠子,当今凉侯谁敢小看 ...
-
云雨胡来,这赵府的大人也不避讳,非要挑这日子里纳妾。
这是赵大人的第几个妾了?
数不清了,这赵大人,怕是除了习武纳妾也没其他的爱好了。
你说,这大刀已经挥不动了,纳妾还行吗?哈哈哈哈~
“酒楼的杂碎们说话真是不堪入耳,申兄,你也觉得我爹如传闻这般荒淫?”赵家小公子问道。
申程不语,头微微一点,举起酒杯与对面之人相敬,示意他不要生事。
赵小公子可气坏了,“申兄,这你也叫我忍?”
申程笑笑,“赵小公子,嫉妒二字你可知道怎么写,他人愿笑任他笑,可那奇人之福,这些人却享不得。”
赵小公子翻个白眼给他,“嘁,人家怕是笑话他七老八十了 ,还这么恬不知耻吧。”
申程摇了摇头笑着说,“哪有你这么骂自己高堂的,赵世伯真是把你宠坏了”
赵小公子夺起酒杯一饮而尽“哼,怪不得哥要和他断绝关系,真是,他如此行事,我们一家都抬不起头来”
申程又笑道 “你以为你哥是多好的名声吗?”
赵小公子也无奈笑道“唉,那倒也是,我们赵家啊,早就臭名远扬了”
他瞥了申程一眼,挑了挑眉毛,靠近问道:“所以,这世家子弟中,没几个看得起我,你怎么就瞧得上我呢?”
申程握着酒杯的酒一松,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肉,缓缓嚼了起来。
这可急了赵小公子,拿起扇柄就拍打申程的胳膊,“你倒是赶快说啊,是不是在想什么借口啊”
申程一把抓住了扇柄,“怎么,怕我攀附你们赵家啊?你们赵家再得宠,我也不想沾一身浑,不过是看你冰清玉洁,才与你交心,这答案满意吗?”
赵小公子一脸嫌弃,把扇子甩给了申程:“嘁,谁信你?若我哥不是凉侯,我赵府不是先帝册封的燕国公府,你还愿与我在此共饮?”
申程撇了撇嘴,似笑未笑道看:“小二,结账!傻小子,你知足吧,生来含着金汤匙,就算赵家失宠了,还有你哥护着你们,你每天这么怅然若失,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受了多大委屈”
不料赵小公子还真是一脸小娇妻的样子,委屈巴巴的,“你,就是你,欺负我”
小二看这二人相谈正欢,站在一旁不知该怎么收银子,只好试探问道“二位,谁,结账啊?”
谁承想,两人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彼此,小二一愣,“这……”
赵小公子一时急了,结结巴巴道,“我哥给我的已经…花完了,你不是有俸禄吗,你来付”
申程无奈摇摇头,“吭,你美名其曰来邀我吃酒,不过是为了从家里逃出来吧,既然如此,哪有再让我请你的道理?”
赵小公子见状,耍赖道,“怎么,我没有银两,你一个四品的官员也没有银两,要吃霸王餐?”
申程也不打算和他多计较,留下了银两把他拉出了酒馆,“小屁孩,说真的,你当真不打算去考功名了?”
赵小公子听闻功名二字,立马严肃,“且不论我考不考得上,你觉得圣上会重用我吗?”
申程一时语塞,“那你,就要这样一直碌碌无为下去?”
赵小公子生气道,“申程,你明知故问,那些仕子们,写文章抨击世家大族,每每举例,都是我赵家,可偏皇上还爱听,怎么,我也学他们,真的骂我父亲不成?”
申程看着他着急的神情,眼神躲闪 ,叹气道,“当年你出生,谁人不艳羡?你这燕国公的嫡出公子,现在看你这命数,真是焉知祸福啊”
“所以,你就教我武术,好吗?”赵小公子见他心软了,赶紧追问道。
申程再一次无奈看向他,“赵小公子,你就不要为难我了,你哥是当朝凉侯,又受教于前朝大将军,要说当朝武术,谁又能比得过他?你去请教”
申程还未说完,却见赵小公子一下子跪下了,闹市人群中,来往的人不由向这二位投来异样的目光。
申程立马慌了神,赶忙蹲下,“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你快起来”
赵小公子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威胁道,“你今日若不收我为徒,教我武术,我就不起来”
申程无奈至极,终于松口,“好好好,我考虑考虑还不行吗?你先起来,你起来,我就考虑收你为徒”
赵小公子闻言,这才起身,这一跪可是把申程尴尬得耳朵都红了一半。可话已出口,还怎么反悔。
凉侯府内,侯爷的心腹江七回话道 “侯爷,小公子今日在闹市中给申大人跪下了,听闻是要向他习武”
侯爷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待下人都离开了,他才走出了府门。他曾立誓,再不入赵府。所以,只能唤赵府的老管家带小公子出来见面。
老管家听闻侯爷的吩咐,赶忙去找小公子,可这小公子却是任凭怎么拉都拉不出门,只听一声大吼,“我偏不出去,你能拿我怎么样,有本事你进来啊!”
赵府大得很,这声音又传不出去,老管家只好愧疚前来说明情况。
侯爷听闻,摇摇头叹了口气离开了赵府门外,没走两步,却是碰见了赵斌,他的二伯,此人从前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富商,只不过当年赵家被抄时,他也被牵连其中,家产全部充公。后来,就成了满江楼一记账先生。
“拂儿”赵斌上前一步,想拉他的手。凉侯却是后退一步,躲开了他问道“二伯,您是来造访燕国公府?”
赵斌摇摇头,气冲冲说“你父亲,早就不认我了,我还来此地做甚,路过!”
“听闻他今日所纳小妾是满江楼对面的姑娘,那姑娘好似和二伯也认识,二伯莫不是来找那姑娘”
赵斌像是被人戳中了心思,不敢承认,又神色慌张,前言不搭后语地否认,“谁认识那个,哼,她算个什么东西,我还认识她”
凉侯心下了然,劝解道,“二伯,有些人,看清楚了就不值得计较”
赵斌气恼,可也不敢当着凉侯的面多生事,毕竟那老家伙还能活得这么风光,全是拜了面前此人的庇护,只好示弱道,“好侄子啊,二伯知道,你也管不了那老家伙,可你得明白,你终究是他的儿子,他做下的错事,最后都会回报到你身上啊”
凉侯笑笑,“二伯有心,我知道,我的报应,只会早不会迟。既然二伯没什么事了,小侄就先告辞”
赵斌也没想到凉侯这么不给面子,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侄子已经走远了。
回到府中,凉侯就去了书房,那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他觉得安心的地方。书中总有宽慰之语,哪怕是让他遁入空门也好过现实惨烈。
书桌上有一本泛黄的习本,纸已经变得薄脆,感觉一碰即碎,可他还是忍不住翻开,那上面赫然布满三个字“赵玉珠”,这个像女孩子一样的名字,就是他自己。
他的外父本是名雕玉的工匠,当年带着女儿来赵府做活,可怜妙龄姑娘还未嫁人,就被那表面正人君子背地猥琐小人的赵信给玷污了。女儿还被这小人蒙在鼓里,坚信自己可以嫁入赵府当夫人,暗暗怀着这孩子等着一朝飞上枝头成凤凰。
可谁知道肚子大了起来,被祖母发现之后,赵信坚决不认账,就要把女子沉湖,祖母是信佛的,不愿平造杀戮,于是,答应让女子生下孩子就离开赵府,永生永世不得回来,这孩子也会送给庙里。
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先帝看了赵府呈上来恭贺皇后大寿的玉雕,甚是欢喜,大赏赵府。祖母感恩,说这孩子也许是府里的福星,就留下了他。
不过,后来也有老仆人说,当时老太太看到是个男孩,才改了主意。
老太太让临走的母亲和外父给这孩子起了名字,外父嫌弃得看了一眼这个连眼睛都不肯睁开的小家伙,叹气道,就叫“赵玉珠”吧!
在场的人听闻这名字,都诧异得很,这么壮实一个男娃,怎么起了一个女孩的名字?还这么俗气!
外父道,“这孩子能来赵府是他的福气,可惜生而为玉,却是边角料。边角料,也别把他弃了,琢一琢,说不定能成一串玉珠子”
外父此言话外有话,老太太了然,答复道,“既是起了女儿家的名字,老身自当珍掌于心”
于是,8岁之前,他便一直被唤作“赵玉珠”,后来他的父亲取了正妻,还有三四个小妾,他也有了两个弟弟五个妹妹。
祖母当年应允外父的那句话,算是做到了,可也算不上真正做到了。他能在赵府吃饱穿暖,可却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哪个弟弟妹妹不笑话他,指着鼻子骂他,“玉珠,玉珠,不是大姑娘,是个大猪头”。
下人们也爱看这伙孩子打闹,这些奇怪的话,他们却是听得津津有味,丝毫不知道这话有多伤人。
祖母看到一次,也只训斥道,“小孩子,不可行此粗鲁言语”。
不过,他也不怪别人,他知道自己和弟弟妹妹不一样,就算是庶出的弟弟妹妹,也有娘亲相护,他谁也没有。就连读书识字,练剑也没有他的份。
用祖母的话来说,“我答应你外父,把你当女儿一般养,你便不用学那些男儿们打打杀杀”
可他心里清楚,祖母是觉得他见不得人,才不希望他有出息。
弟弟妹妹笑话他是个大猪头,也是因为自己蠢,不懂事,偷了祠堂供奉的猪头被抓个现形。
这个家,总是让他觉得孤独的。他一个另类,或许连街上的流浪汉都不如,至少他们是自由的,他常常这样自嘲,可每次看到那些流浪汉为几口馒头犯愁时,他又觉得自己有吃有喝,生活无忧已是万幸。
可就是这样本该凑乎过的一生,直到遇见了那个人,他突然心生期待,希望自己能像其他男儿一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