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愉悦” ...
-
我希望自己能快乐,能像窗外的人一样自由,一样愉悦。
可是这是“我希望”,跟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这个假设只隔了一个世界一面墙甚至三个字,但它依旧不可实现,不能发生在我身上。
窗外风光无限好。太阳像一颗鲜红滚烫的心脏,跳动着,散发着生命该有的光芒,麻雀自由飞在蓝天下,随意地在屋檐又或是电线上来回飞跃又或是歇息停留,小孩子追赶在道路上,他们只管自己的欢声笑语,浑然不知背后追赶的家长有多担忧。人们尽管惬意地生活着。
我可能和他们不同吧,我生来可能不配拥有人类应有的放松。到了这个年纪,我脑海里依旧只剩早就编辑好的“数据”和那些被硬塞着进脑子里的“道理”。
“悦”这个字其实拿起笔往纸上挥出正确的笔画就能完美地写出来,可是我却又怎么也写不好,怎么也写不尽、写不进。它就像一种奇怪的诅咒,束缚着我找寻快乐。
而这些小事本不能算什么。
我真正感到奇怪的疑惑的是:“为什么我是一个抑.郁.症?”我在一个完美的环境下成长,结果染上这狠毒的病。我也经常自问:为什么?凭什么?
抱着腿坐在窗旁,靠着窗户的身体好像感受不到冰凉。落地窗映出的不是光芒不是“新的一天开始了”是楼下恐怖的嬉戏吵闹,与扎眼的阳光。可能感受不到地板与玻璃窗冰凉的原因就是,我看着楼下的快乐自在,比起物理上的冷,我的眼睛和我的心可能更冷。
“为什么我得不到?”
有时候也会羡慕那些人,有时候也会嫉妒那些人,我羡慕他们比我单纯无心思,我嫉妒他们能那样单纯那样天真无邪。可是外界却无数次提醒我:“你必须比他们成熟,必须抛去纯真,不因为什么,只是因为你要做最优秀的。”
就是那样,看着楼下的人们快乐着,心里飘来千万思绪,就那样发呆着,神奇的是我竟然没有嫌弃蝉鸣声吵闹,没有大骂楼下为什么玩闹声那么大,就是那样麻木地呆滞地盯着他们,仿佛也在看着“逝去的自己”。就连眼泪什么时候流落的都不知道了。
“站在至高点的人为什么要做出软弱的表现?”这是我在地上睡着后给自己的自责,我没有理由去软弱和哭泣。
我被迫在很小的年龄学会了很多必要的道理,因为“时间过的很快,你现在不知道以后要吃了苦才会明白”以至于和同学站在一起也很不合群——我的思想与她们全然不同。
也许她们还在想怎么攒钱买东西,可是我就在想怎么挣钱买东西,因为我给父母带来的麻烦太多了。也许她们还在想怎么精心打扮,我就已经在学怎么在别人面前“打扮”。也许她们还在想怎么与外人交流,而我却已经在网络上与许多人结交为朋友。
我超前了好多,可是我怎么觉得,我已经被埋没了。她们都话题总是得我去想,才能接得上,而我的话题她们都是一知半解,又或是“说人话!”。
她们培育我,教我领先,可是本该为自己高兴的我,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甚至,开始羡慕同学们,又开始嫌弃同学们。
她们总把我当“优秀的人”看待,却忘了我也是一介13岁的凡人。
也许她们在教我这些的时候她们也没想过,我会变成现在的糟糕模样。
——来自13岁的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