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披甲后人之又为披甲后人 ...
引 子
(八月的牡丹江)
诗人吴兆赛被发配宁古塔后,给母亲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宁古塔纪略》里也有所记载“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向日照灼不用。” 往年,宁古塔的情况卑劣,天气异常,及其冰冷。好在今年的八月天气不算寒冷,牡丹江江面很平静没有湍流的暗涌。
又为披甲后人
顺着江水向下游飘走的小木盆没有上下颠簸起伏,里面的女婴许是先前啃吃了些奶水,睡的还算安稳。到了午后时分,或是饿了,或是湿了被子,小女婴大声哭了起来。虽是早产儿,可这女婴的啼哭声甚是洪亮,回荡在江面上传出老远。江中不远处缓缓行驶过来一艘小船,船舱中坐着一个手持绣花撑子的女人,隐约听见了婴儿的哭啼声,挑帘出了船舱,立在船头张望。一眼看见江中漂浮的木盆,急忙命船夫打捞上来,接到手中。掀开小棉被的一角,甚是怜惜地看着盆中的婴孩儿。取出抱在怀里急急回了舱中放在床榻上打开布包。一位正在给二三岁模样俊俏的男孩子喂饭的老嬷嬷起身跟到床前看着,“是个女婴!” “嗯,嫲嫲,这孩子许是饿了,先喂喂她吧。”女人麻利给女婴换好了沾着胎屎的被子和红色的小肚兜,递给了嬷嬷。小女婴像是听懂了话,原是闭着眼睛使劲地哭着,嬷嬷接过孩子抱在怀里后,随即停止了哭声,吧嗒着小嘴,正努力地要睁眼“张望”。嬷嬷笑着说:“这可是个‘人精’呀,这么小看着就是刚出生的,怎就听懂了话。”走到桌边,随手饶了一勺米汤,递到女娃嘴边,在饥饿中找到了“饭碗”的小女婴,瞬间小嘴使劲地抿着米汤,竟也抿出了吧嗒吧嗒声。这时,挑帘进来一位身着青布棉袍、魁梧健壮的男子,对着女人说到“夫人可是想好了要留下”。“这兵荒马乱的不知是那户人家为保其小命丢到了江里,就收下吧”女人一脸柔和地说到。“好吧,又是一个没了爹娘的苦命孩子,那就留下吧,也和佑君做个伴,进来时想好了一个名字,叫她佑平可否。保佑这次战事早些结束,保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尽快到吉林老家。”女子点点头算是应允了下来。就这样,这个命硬的小女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算是又找到了自己的一处归属。虽没有延续生父张坤举的姓氏,却也延续了同宗“张姓氏”,并有了自己的名字----佑平。至此,在这世上再也无人知晓这个孩子的身世,只知道张校队家里多了一个女儿-----张佑平。
船上的这户人家是从瑷珲城逃难出来的“披甲人”张校队一家,只有其夫人袁氏和二岁的儿子张佑君及乳娘马嫲嫲随行在船上。1900年8月4日,俄军开始从南北东三面进攻瑷珲郊区,三四百名英勇的清军士兵顽强抵抗,直至战死,个别幸存者宁愿自尽也不愿投降。当天夜里,清军主力撤离瑷珲,8月5日俄军入城,逐屋巷战,守城清军与阵地共存亡,终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已解甲归田的张校队一家就住在瑷珲城郊外的一处小宅子。战火燃起,张校队与清军共同参战守城。终因城池失陷,带着一家老小驱车避难,走了陆路,后改水路撑船顺江而下,想回吉林老家重操旧业。
作为“披甲人”,张家人祖上三代从吉林移居边疆,帮助清王朝镇守边城。曾祖父、祖父及父亲皆是披甲人,战时披甲上阵,冲锋陷阵杀敌,各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军人,却都战死沙场。家里亲人也因战事,天灾所剩不多。二十五岁那年,已是“孤家寡人”的张校队,按照分封娶了不知是何缘由发配到瑷珲的流放犯妇袁氏。近太平时期,按照些许规定张校队便自行提出解甲归田。在瑷珲城郊外购了一处小宅子,安顿下落,干回祖业狩猎,成了地道的猎人。只因瑷珲战事一起,破城后不想过颠沛流离、任人鱼肉的生活,便做出决定带着一家老小,回吉林老家。一家人行至牡丹江河东屯下游处,许是上天安排,巧遇了漂浮在江中木盆里的小女婴。
张佑平是早产儿,身子本就弱,这一路颠簸、车马劳顿。袁氏怕其身体无法承受,就与张校队想尽办法让小家伙吃上“奶”,能上岸休息的时候,就到附近有奶牛和母羊的人家讨要些牛奶和羊奶;要不就省下白米、小米熬粥,给两个孩子喝。歇歇停停,多行了十多天的路,小家伙也算是省心,较欢实着,没闹什么毛病。
在回吉林的路上因战事和孩子的原因,从陆路到水路再到陆路走走停停,行了一月有余,一家五口才最终到了吉林老家张家屯。为了安全起见躲避战事,也为了狩猎方便,张校队避开了镇村屯,在当地祖上相识的老猎户的帮助下,带着一家人住进了深山老林子里原猎户已搭建好的一处木屋子里安顿了下来。一应日用物件,原有置备的,又用积攒的银两填了些仅需的日常用品。重要的是张校队早早托人买了一只刚产仔的母羊和一只公羊,还有两只小猎狗牵回家里,为两个孩子备了“饭碗”,备了“护院”。木屋依山傍水搭建的,即结实又保暖,周围景致也不错,一家人甚是喜欢。山里人的生活都是就地取材于自然,就这样张家人平平稳稳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日子。
张校队捕猎本领很高。四季皆能打猎,出猎的时限不定,短则半日,长则数天,能根据野兽的踪迹,追踪数十里,独立杀死过一头猛虎和一头黑熊。用狩猎的皮毛肉类换取银两,购得日用。那袁氏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飞针走线,琴棋书画也算是样样精通,呆在家里相夫教子,绣花制衣、缝补浆洗、贴补家用,这日子过得也算丰足,两个孩子在张家夫妇的呵护下,渐渐长大。
如果失去所有的亲人,没人知道你缘何而来。如果有幸被好人收养,你便延续了别人的姓氏,别人的血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披甲后人之又为披甲后人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