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上任 ...

  •   “出来了,出来了!”不只是谁喊了一句,四周便探出些许脑袋来。
      待老伯出至拐角处,都纷纷围过来,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询问起来。

      “二爷,新老爷如何?靠不靠谱?”
      “二爷,新老爷可是请您用饭了?”
      “二爷,新老爷是好官吗?若不是好官,俺便找人来赶他们走。”
      ……
      本就疲乏的老伯,被这群人吵的脑子发疼,可他想来好脾气,从不对乡亲们摆脸色。

      便调整自己,无奈地道:“好好好,一切都好着呢,咱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狗蛋啊,明日隅中,召集大家到宗祠堂大厅,俺有话要说,每家每户务必都要人到场。”

      “哎,二爷,我立马去告诉大家伙。”说完,名叫狗蛋的小伙子快速跑开,一会儿便不见踪影。
      “都散了吧!散了……散了……”老伯嘴里念叨着,在孙子的搀扶下,半踮着脚,慢悠悠往自家走回去。

      第二日一早,宗祠大厅站满了人,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讨论,场面分外热闹。
      老伯从大门入,场内顿时鸦雀无声,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这种感觉算不得特别好,“咳咳!”老伯尴尬地咳了两声,来缓解这份怪异的感觉。
      “二爷,您来了呀,大家伙都等着您呢!”

      “是啊,听闻您有事说,大家伙都积极着呢!”
      哎,这一个地方,总有那么几个有眼色的人,猜你所想,解你尴尬,当真令人心下舒坦。

      “嗯,”老伯一副严谨模样,随便寒暄了两句,便进入正题。
      “此番召集大家,主要是与大家说说咱们新来的县老爷。”

      “俺活了大半辈子,看人从未走眼,是个会干事的,人也不错,踏实。”
      老伯根据自己的判断,说了许多夸赞潘金科的话,乡亲们半信半疑。

      他们只是昨日与潘金科打了个照面,还不熟识,听到老伯如此夸赞,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
      但老伯在凉城乃德高望重之人,信誉度高,向来不回乱说话。

      “二爷,新老爷当真有您说得那般好?”沉默之后,还是有人沉不住气,问出口。
      稀稀拉拉小部分人连忙附和,毕竟这也是他们想要问却不好问出口的,有人当这个出头鸟,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老伯温和一笑,回道:“三柱啊,俺知晓你心中如何作想,不过这好不好,不是老朽一个人说得算。”
      说到这,老伯停下,眼神扫过众人,接着道:“乃大家伙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俺也不跟你们绕圈子,此番请大家伙过来,是希望大家伙今后都能积极些,配合新老爷办事。”
      “咱们边干边观望,若老爷真心办实事,受益的还是咱们,若有什么坏心思,咱们这凉城许多乡亲,还怕一个外乡人不成?”

      老伯说得有理有据,大家听得认真,也有在思考可行性。
      “二爷说得对啊!”有眼色的热心乡亲又出来了,“凉城何等情况,大家伙难道还不清楚?”

      “是啊,是啊!”另一人继续出来附和,“乡亲们,咱们凉城前年饿死的还少吗?”
      “即便今年天公作美,咱们也是勉强裹腹,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二爷愿意出来说话,说明新老爷还不错,何不试上一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
      一番话下来,大家明显已经被说动了。

      “二娃子说得对,咱们便试上一试。”
      “二爷,劳烦您跟县老爷说说,有何吩咐,找俺铁牛,俺绝不推脱。”叫铁牛的壮小伙,拍着胸脯保证。

      “还有俺……”
      附和声此起彼伏,老伯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
      当天下午,百姓们纷纷围到衙门口,拜见潘金科,表态要跟着他大干一场。

      潘金科大为感动,顿时觉得干劲十足,热泪盈眶。
      说到这些往事,潘金科依旧感慨不已,整个人激动地略带颤抖,用了许多言语,与玖娘二人描述百姓拜见的场面。

      玖娘二人虽然没能亲眼见到那一幕,但听到如此生动的描述,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感。
      同时也为此感到疑惑,特别是阿拓,本就好奇心极强,现下更是忍不住插嘴。

      “爷爷,这不是挺好的吗?”问完不忘打量潘金科老爷子。
      按理说得到百姓的支持,自己又有干劲,有目标,齐心协力,结局也不会差。

      “唉,是挺好的。”潘金科略有些失落,神色逐渐放空,好似又回到那令人回味的峥嵘岁月。

      ……
      百姓们的支持,让潘金科倍受鼓舞,接连一个月,早出晚归,奔走在凉城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连日劳累,风吹日晒,让他变得又黑又瘦,可整个人分外精神。

      白天踩点跟乡亲们交谈,了解凉城地域条件及各种情况;晚上翻看当地史册,了解各种天灾人祸。
      “夫君,夜深了,歇下吧!”王燕端着茶水走进来,她担心丈夫的身体,但也知晓他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定然是不听劝的。

      “我还有些公务未做完。燕儿,你不必等我,先去歇着吧!”潘金科看见自家夫人走进来,忙迎上去。
      “你身体还未痊愈,又整天忙着打理家事,着实辛苦了。”

      潘金科心有愧疚,当初答应了恩师,要照顾好夫人,如今却让她跟着自己受苦。
      “夫君说得什么话,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要同心协力,将来的日子总不会太差。”

      王燕的体贴,让潘金科更为歉疚,回头看了案桌一眼,到底是吹了蜡烛,牵着王燕回房了。
      毕竟,他可以熬,但见不得他家夫人因他受累。

      翌日,潘金科早早便出门,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王燕,内心更加坚定了,蹑手蹑脚地离开,连早饭也没吃。
      殊不知,他刚离开,王燕便睁开眼,忍不住捂嘴咳起来。

      一股热流从喉咙处,最后吐到捂嘴的手中。不用看,她也知晓是什么。
      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早已告知答案。
      王燕看着窗外微亮的天,不禁苦笑。

      “想来,那日子越来越近了,还真让人舍不得呢。”她小声嘀咕一句,默默地起身收拾自己。
      孩子还小,她想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多一些陪伴,给丈夫多一些体贴,也算是成全了这一世亲缘。

      又过去了一个月,潘金科更忙了,他正领着乡亲们开沟挖渠,引虞河之水。
      据史料记载,凉城几乎每八年经历一次大旱,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而今年距离上一回大旱乃第七个年头。

      更不必说百姓们的生存问题,食不果腹,什么草根树皮,也能引起哄抢,饿死之人数不胜数。
      而且潘金科发现,大旱蝗灾过后,对当地来说,即便之后再无旁的灾难,幸存者想要恢复生产,也需两年以上。

      如此这般,应当防患于未然,提早做好准备。
      如若不然,不仅老百姓要遭殃,连他自己也难辞其咎,亦或是客死他乡。
      这些都不是他想看到的!

      故而潘金科计划一提出,便得到了老一辈人的支持。这些人都是有过相关经历的,那与畜生无异的日子,不堪回首。
      “大人妙思,若真能带领大家伙躲过这一劫,乃是积了大功德,于我等也是大恩啊!”

      歇息之余,一大叔望着不远处太阳底下的潘金科,感慨道。
      对于七年前的惨烈情状,至今记忆犹新,他也很庆幸自己活下来了。

      此话一出,大家伙都沉默了。
      “干活去吧!”不知过了多久,一人开口,大家都没有反驳,也没有偷懒,他们比谁都更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开沟挖渠乃大工程,朝廷没有款项拨下来,全靠凉城百姓自觉,都自发利用农事闲暇时间参加。
      两月后,竟然已经完成一半,这大大出乎潘金科的意料。
      这也让他更加笃信自己能实现抱负,做个对百姓有用的好官。

      “大人……大人,不好了,不好了……”二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神色焦急,话也说不利索了。
      一把扯过潘金科就要往回跑,只是她年纪尚小,单薄的小身板压根拉不动潘金科。

      二丫是老乡家的姑娘,自愿跟在王燕身边,用她父母的说辞,便是希望能跟让她在夫人身边。
      一来解决温饱问题,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能够读书识字,将来做个知书达礼的大姑娘,也能寻个好人家。

      “丫头别急,有话慢慢说。”潘金科并不知晓发生何事,不过想着家里夫人搭理着,总不会出什么大事,故而也不必着急。
      见潘金科如此,二丫更着急了,眼泪哗哗流下来,舌头如同打结般,怎么也捋不直,但执着地想要拉着潘金科走。

      “大人,孩子这般急,不如回去看看,这边有俺们呢!”旁边的大叔小声劝说着。
      潘金科点点头,跟着二丫小跑回去。还未进院便听到儿子大哭,并大喊着“娘亲”。

      他顿时心中一揪,不好的预感由内而生,步伐不自觉地加快,沿着哭声跑去。
      拐弯一入主院,便看到王燕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儿子趴在其身上,哭得撕心裂肺。

      来不及多想,潘金科立马将王燕抱起来,往房中走去。
      大声吩咐: “二丫,去城南找苏大夫,快去,快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上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