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向晨的大伯早早的就去等待放榜了,好第一时间看看向晨的名次。向晨也来到楼下。等待着。虽然嘴上说不紧张。可是向晨知道这一刻的自己害怕了,害怕落榜而归,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的。过了好一阵,向大伯回来了。“中了,中了。哈哈哈晨小子你中了甲科第二名。哈哈哈。太好了。”
中了。向晨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出两分钟,报喜的人打着锣来到客栈报喜,向大伯给了报喜的拿了赏钱。
周围的人都过来给向晨贺喜。一时间向晨成了客栈的主角。
因为排名前十的考生都要参加谢师宴,所以向晨就和这些人告别了。大家也都理解,没有挽留。向晨回到房间换了件衣服就出门去参加主考官举办的谢师宴了。
谢师宴上,向晨见到了第一名,二七八岁的年纪,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高龄考生了。
“你是向晨?”
向晨带头一看竟然是考官大人,急忙行礼“学生向晨,见过大人”
考官大人虚扶起向晨。“我看多你的答卷,写的很不错。小小年纪,确有大才,。”
“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呵呵,不用谦虚。说来咱们还有过一面之缘,昨天在街上,你小小年纪就能明白万事莫强求,尽力而为之这个道理。这可是很多人都悟不出来的”原来此人正是那日听见向晨和大伯对话的老人。
“学生惶恐,竟不记得同大人见过面,请大人原谅则个”
“无妨、无妨。我很看好你,继续努力。”
“学生省得”
待大人走后,其他学子也过来和他聊天,有试探的,也有示好的。
“在下张梓锦,江城人”第一名过来同向晨搭话
“向晨,青林镇人”向晨回礼的同时也打量起此人。
“向兄小小年纪就有此成就,真是让在下自愧不如啊。”
向晨心想你要是把你脸上羡慕嫉妒恨的表情收收我还能信。
“巧合而已,巧合而已,还是张兄胸有沟壑,大才也”
“非也,非也。祝向兄能一鼓作气再创高绩。”
向晨谢过,就被一名考生解了围。
“在下泸县陈志峰,童生时第二名,屈你之下”
“陈兄,你好。”
“张梓锦此人的话,向兄不要在意。免得误了心情。”
“小弟晓得,谢谢陈兄提醒。”
“哎!举手之劳。乡试的时候还可以相互关照关照”
“一定,一定”
陆陆续续的和这些学习都聊了聊,好不容易熬到谢师宴结束。
谢师宴结束后,向晨两人也要准备回青林镇了。来时怕耽误时间,匆匆忙忙的赶路,回去后就可以不用太着急了,向晨和大伯商量着回去的时候顺路到县城看看,府城的花销太贵,所以两人收拾收拾就搭来时雇的牛车回去了,同行的还有沪县的陈志峰和他的两个同窗。
向晨同他们聊过后觉得这几人都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虽然有些读书人的清高,可是并不让人反感,向大伯也乐得向晨多交些朋友。自从晨小子上回掉到水里发了病以后变了很多,也不再和那些同窗出去玩耍。现在终于不再想个小大人了。
先不说向晨这面如何的高谈阔论。远在京都的向远此刻却有意见很郁闷的事。
原来向远那天和阿爹谈完后,向建心里虽说不希望儿子去,可是也知道大儿子的选择是对的。起身来到主屋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和向爷爷说了,向爷爷敲了敲烟袋说;“孩子大了。有了想法,我们不能拘着,而且晨小子有你岳家帮衬着以后差不了。远小子是老大,这些年为了供晨小子读书本就亏待了,要是晨小子以后发达了,远儿以后和他差距太大再离了心也不好,远小子的身手我信的过,让他去闯闯挺好,让你家的给那面带个话,让他去吧。”
向爷爷发话后,家里的女人虽说舍不得,可也明白道理,林玉秀对儿子再不舍也要认同孩子的想法。连夜给京都去了信,劳烦汝国公府把林家府邸安排好又给了向远两张五百两的银票(这是汝国公当时给林家的房契时一起的)准备好行囊,把林家的一些信息都告诉了向远,向老太太又给向远带了些银两。
向远拜别了家里人,来到镇上。原想去看看弟弟,可想了想还是没有去。怕误了他学习。直接来到驿站买了匹马,就像京都走去。
出了镇子的一刹那,向远回头看了看青林镇的方向。心里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家,抓紧马绳,扬长而去。
向远风尘仆仆的到了京都后,简单的在一个小摊上吃了点东西。打听到了林府的位置后,牵着马来到了林府门前。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狮子虽然看上去年头很多,可是依然威武,这就是阿娘的家么?向远平复了心里的惊涛。扣响了门环。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老者。
老者观望了向远一阵问道“您可是向大公子?”
向远颔首回到“大伯。在下向远。林玉秀是我母亲。”
“真的是公子爷啊。老奴是林三,原来林老爷的小厮。”
“林三伯,叫我向远就好”
“使不得,使不得。公子爷快进来。福管家,福管家,大公子爷回来了。公子爷回来了”
林三伯迎着向远,对着园里喊道。
“哎,时间真快啊。当年小姐才双七年华。现在公子爷您都这么大了。”
“公子爷。老奴林福见过公子爷”迎面来了一位老者,见面就给向远跪下。
向远急忙扶起“福伯快起来。您这不是折煞小子了么。”
“公子爷,万不可这么说。您是主,我是仆。万不可让人轻看了你。”
“好,好吧。可福伯,您也不可再醒着吗大的礼了。”向远也明白福伯的意思。这里不是青林镇。这里是京都,天子脚下。代表的是林家后人。
向远和福伯来到正厅。待向远坐下后。福伯同他介绍起眼下的情况
“公子爷。当初我们是林家的家生子。我父亲是林府的前管家,我们都在林府侍候。我还有一个弟弟原在大公子处。后来林府遭祸。我们多数都被流放了。平反时汝国公的人找到我们把我们接回林府。可是那里艰苦,就剩我和两个不争气儿子,还有林三两口子了,其他人都没熬过去。汝国公把林府被查抄的东西找回来后都放到库房,让我代行管家之职。后来找到了小小姐。汝国公就命老奴买些人手。扩充府邸。等主子们回来。因着主子们的情况,也没留几个人,现在厨娘是林三家里的。又买了两个婆子整理内院。还有两个粗使丫头。和三个汉子。公子爷您一会休整休整,我带着他们来给您见礼。”
“福伯。先不用,我休息后就去拜访外祖,剩下的事慢慢再说。”
“好的。正好收到小小姐,不对现在该叫夫人了。收到来信后,我们将荣辉院收拾出来了,您住在那,您看合适么?”
“都可以”
“大郎,过来。见过公子爷。”
“林大郎见过公子爷。”
“公子爷。这是我大儿子,以后跟着您。您给赐个名吧。”
向远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汉子。应该也是有把子力气的。问道“你可会武?”
“回主子,会一些。”
“那你就叫林武吧。以后就跟着我吧。号了,起来吧。”
“福伯,我先去休息了,府里的事还要您费心。”
向远休息好后。和林武带着福伯给准备的礼物来到了汝国公府。因着向远本身并不熟悉京都大家族的流程,还是昨天福伯告诉的先递拜帖。今天才顺利的进到了汝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