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赵家对于向林和赵春红的来意感到很惊讶。两人好说歹说赵大娘才收下大门带来的东西。
“他嫂子,去烧点热水过来,别一点眼力见没有”赵大娘看见儿媳妇眼睛恨不得长在那些东西上口气也不好起来。
“丫头。你说你俩带这些来做啥。你们也不是不知道,你那嫂子是个眼皮子浅的,到时候不定给你找啥事呢。”
“娘。东西是我和大郎给您的,和她啥关系。具体的我也不好和您细说。你就放心就行。这也是我婆婆让我给您的,还有家里要起房子了,和您借点家伙事。”
“这还用你特意说。明天我左右也没事,我去你家帮着忙活忙活。”
“娘,水来了”找大嫂把水端过来,也没看婆婆的颜色就坐里下来。
“你该干啥干啥去。别在这看了。东西是你妹子孝敬我的,怎么你还想要走咋地”
“娘。您说的我可不爱听,我可没那意思。我走就是了”
赵大嫂走后,赵大娘叹了口气“哎,这几年你这嫂子越来越不像个样子了,我活着还能拿捏着她。”
“娘。您也别上火,怎么没看见我二哥么?”
赵春红也知道自己嫂子啥样。可是终归是自己嫂子。索性少来往就是。
“你二哥么是个勤快的,他说趁着天气好。多编点竹筐,到集上能多卖几文钱。你爹、大哥、二哥也跟着一起在后院弄呢。”
“二哥么肚子快四个月了吧。没事么”
“谁说不是呢,他自己不娇气。我们也没辙,只能让你二哥多看着点。”
“时间也不早了。娘我和大郎就先回了,还要给云哥儿收拾东西呢。”
“快回去忙吧,我这没啥事”
向林俩人刚走,赵莲儿就过来了“奶,娘说小姑来了,怎么没见到人。”
“回走了,这天也黑了,你去后院把他们都叫回来歇着吧。”
赵大娘把赵莲儿吩咐走。回屋把女儿带来的东西放起来,刚取出点心看见底下还有一个小包。打开一看是一对银镯。赶紧又包起来。锁到柜子里。心里惊讶的不行,回想女儿的话,知道这东西不是女儿能做主的。可还是震惊于向家的阔气。
也深深明白女儿以后的日子好过了。
“老婆子,你在屋里做啥呢。”
“没啥。老大,老二。你妹妹妹夫今天来给带了点镇上的点心。老大你拿五块,给两个孩子。还有你那媳妇一块。这块你在这吃了。老二你也拿五块。这两天我看言哥儿胃口不好你给他四块。你吃一块。”
“还有老大,你家那婆娘你也好好管教管教。把那眼皮子浅的劲收收,别到处丢人”
“娘,放心吧。我会的,您别生气。”赵家老大回答
“明天你妹子家要起房子。没啥事你们兄弟过去帮着忙叨忙叨,都回去睡吧,也晚了。”
。。。。。。
天刚蒙蒙亮,家里就来了很多人。都是过来帮工的。赵家的两兄弟,村长家的赵海也都在里面。向林带着他们来到了规划好的地方。另一面向建带着向晨和云哥儿去了镇里。向晨认了下们,就急忙赶到书院去了。先不说向晨和云哥儿在镇里过得如何。赵家村这面也如火如荼的忙活了两个多月,向家的大院终于盖完了。为了能赶在冬天前完工,一共找了50多人干活,虽然人多,但是成果也是好的。
这一天。向晨刚刚下学回来。就看见大伯过来了。知道家里的房子建好了,向晨的嘴巴都快变成O形了。在他的年代盖你个大院落也要三到四个月啊。这里怎么这么快,在惊讶过后。向晨和云哥儿赶紧收拾下和向林回了村里。
向家的老院子是正常的品字形。现在变成二进的四合院样式。北面是正房,两侧有耳房、东西两边是厢房,南面还有倒座房,一进的正房是堂屋和两间客卧、向爷爷住在二进的正房。一进的东厢房住的是向林、西厢房是云哥儿。二进的东厢房是向建。西厢房是向远和向晨、东西厢房后面还留有牛棚。鸡圈。向晨看见新家的样式很欢快的拉着云哥儿到处看。
向家的房子建好了,向家的日子也平静下来。可是向远的心里却不平静,他还记得在弟弟无助时的话,反复的考虑了几天后,向远找到了阿爹。
“爹,我想去当兵。”
向建顿了一下问道:“当兵???你咋会有这个想法?”
”小弟以后一定会继续往上考。咱家现在也不允许就这样与世无争,我想去当兵,然后成为小弟的后盾,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面对,正好现在还有外祖那面的关系,所以我想去。”
向建听了儿子的话,沉默了一会儿,也知道大儿子想的是对的,可是当兵是九死一生的事,向建说不出同意的话。
“你让我想想,我再和你爷爷他们商量下再说。”
“好的”向远没说的是,即使你们不同意我也是要去的。我要挣军功,然后保护好弟弟,保护好这个家。
这天向晨因为需要和父子讨论问题,并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等向晨知道的时候。向远已经走在了去京都的路上。
时光荏苒,向晨每日温习功课,自从向远走后。向晨的心思都放在念书上。
他的基础越发扎实。对书本的理解也更加通透。
终于迎来了院试的时候了。院式是在府城。所以需要和镇上的其他读书人一起赶考。同去的还有向大伯。赶了几天的路,终于到了庆都府,短短几天时间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可把向大伯心疼坏了。
一行人进了府城城门后就分开了。各自需找客栈。向晨和向大伯找了几家看上去挺干净的客栈都没有房间了,可是条件差一些的向大伯还怕环境不好影响向晨背书,最后还是向晨做主找个距离远点肃静点客栈就好。
两人又问了几家,选了一家性价比最高的,价钱也合理的。两人入住后,向大伯出去食物,连打听听情况。
他们歇了一晚,第二天去办理了文书和手续。也没有心思在府城逛逛,直接回了客栈。向晨白天看书。晚上早早睡觉,养足精神。
终于到了院式这天,院式要连考三天,中途不能离场。所以向大伯给向晨准备了驱虫草、几快干净的不巾,被褥等等。
进场前考场会针对考生的东西进行检查,防止作弊。也真的有带侥幸心里的考生,直接被轰出考场。但毕竟是少数,因为检查出来是要终生停考的。。考生陆陆续续的派对进入了考场。向晨跟着专人找到了自己的考号房,看见这狭小的地方,向晨呼了一口气。安慰自己。过了三天就可以出去了。
第一天考的是算学和帖经。第二天是诗赋和墨义、第三天是策论和律令。
向晨在经过三天的磨难后,走出了考场。看见考场外的阳光的时候脑子里只有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这句话。
向林早早的看见向晨。连忙叫到:“晨小子,这几天咋样?现在饿不饿,吃点啥,还是回去先睡会?”
“大伯。先回客栈吧。我觉得我要臭死了。”
两人回到客栈后,要了热水,简单的擦洗后,向晨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向大伯给迷迷糊糊的向晨喂了点温水后。就出去让店家给熬点浓稠的米粥。
等粥熬好后叫起了向晨。晕晕乎乎的吃完就又睡了过去,再睁眼时外面已经是第二天了。
院式后,除了等放榜也没有其他的事了,向晨休息好后,也有心情和大伯出去看看府城的风景。几天逛下来向晨买了不少家里面没有的新鲜物件,盘算着带回去送给家里人。再看旁边的大伯愁眉苦脸的。
向晨停下问到:“大伯,你怎么了?”
“晨小子,明天就要放榜了。你就不担心么?我看客栈里的其他考生都紧张的不行呢。”
“大伯,说一点不紧张不太可能,可是紧张有什么用呢,考都考完了,我已经努力了,现在只要等结果就好。虽说听起来是推辞。可是我在紧张在后悔也改变不了我的成绩啊。考上了我高兴,真的失之交臂,我就再努力争取下次考上就好了呀。”向晨对大伯说道。
向晨没有想到他的一句话被路过的人听个正着
“这个孩子看的倒是通透,前途无量啊”一位老人对着身后的年轻人说到。
“老师,学生观他也就十三四的年纪,能有这番感悟真是不可多得。”
“帮我查查看他是哪里的考生,让我看看这次他考得如何”
“好的,老师”
这个小插曲向晨并不知道,可能知道也不会在意。时间终于来到了放榜的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