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李存勖给李廷鸾作诔,还这么情真意切,真是讽刺啊。就跟唐太宗把自己儿子给隐太子为嗣子,把自己和巣剌王妃的儿子给巣剌王为嗣子,一般讽刺而已啦。政/治/人/物在所难免的。
【注】(睢阳保卫战当然惨而伟大啊!)正史上,李克用真的拿战亡将士的尸首,充作军粮。
【所有为了生存而做的事情,都应该被宽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等等这些这些,都不是作者君的看法,是小说人物的看法。请读者朋友学会区别啊。作者君不是李存勖更不是李乾宁等人。
①正史上李克用哭得不是特别多,1.李落落(小说里的李廷鸾)死了,他哭了。2.他自己要死了,魏国夫人说自己会出家给他祈福,他也哭了。其他李克用好像也没啥哭的。所以这个李落落(小说里的李廷鸾)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是长子还是比较有能力的长子【虽然不一定比得上李存勖,但也可算是半斤八两吧。李存勖除了靠自己真的有本事有才华得李克用喜欢外,他还有两个爱他的母亲,并且这两个母亲还是很得宠的,在李克用面前几乎说一不二的。】所以勖哥才想着要赶紧解决掉他老哥,文中的李廷鸾还跟李克宁和李存灏搞在一起,搞七搞八的,历史上李克宁很厉害也很得李克用信任,他的节度使和兼领的某州面积老大了,位置也很重要,仅次于李克用。
正史上李克用爱的是谁?秦=晋=魏。真的分出个一二来,那就是秦>晋=魏。真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的话,(作者君)感觉魏国夫人才是他有爱情的人,所以小说设定也是魏国夫人。虽然晋国夫人处处记载是专宠,还至少专宠了十几年。但无论历史还是小说,这三个女人其实都差不多。
段文楚小妾(李韶华妈)和张夫人在哪儿打酱油啊?都说了是酱油了,那就能有多透明就自觉多透明吧。
②这里场景,抄《红楼梦》,因为觉得《红楼梦》说黛玉躲假山偷笑,像鬼……单纯这个场景挺无语的……但是乾宁嘛,一直说乾宁坏、恶、像鬼,就直接拿来用了。
而且后续黛玉跟宝玉说说笑笑,说晴雯的诔文啊,死啊活啊的,没什么太好指摘的,虽然死了个人,还是个美人、好人,但不能要求过路人都感同身受吧,难道“你”家二十里地外死了个“你”打过照面的熟人,“你”晚上就不开黑了吗?虽然宝玉很伤心,也不能要求黛玉对“男朋友”“好朋友”的熟人,感同身受(道德绑架)吧。
所以红楼宝黛“说笑胡侃”这段,本文拿来借鉴了。
即使是李廷鸾死了,也不能要求乾宁对老公的兄长感同身受、感到惋惜吧。何况这个兄长还是老公的政/治/敌/手,而且他的死几乎是自己和老公一手促成的。没有“窃喜”,就算是这夫妻俩人格没有极其崩坏了,还要他们“感同身受”,可拉倒吧。
【虽然这个兄长也算是救过她;乾宁还知道他喜欢自己;虽然这个兄长也对乾宁……日常没啥交流,但总体还行;虽然这个兄长李家玉树,着实令人扼腕、惋惜;但是这不能“道德绑架”,而且乾宁本来就“没有心”。】
当然黛玉和乾宁的行为,不应该被谴责,但也不属于啥多情善感性情中人,这个性情中人参考“阮籍”等(阮籍猖狂、阮籍哭邻女早亡等等),所以没有贬低黛玉的意思,当然路人和红楼粉也可以理解为“贬低”黛玉,毕竟有些路人确实是性情中人。此话都是字面意思,无任何讽刺。
③李袭吉是李唐宗室,有风疾,文采很好。
④李夫人之词里应该有这个梧桐、月的(很多年前看的了,应该有的,没有也当有吧,桐阶、月暗这意象很多词儿都有,我总不能抄个句子,还得查个出处吧)。潘安悼亡词有绿衣的。这两句都是抄红楼梦的,把后一句的绿衣句改了一下而已。
⑤【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再次暗示、明示,他们俩确实是“我本无缘”,确实是李存勖薄命,都没给他全尸给埋黄土,直接给他给烧了。
但这里乾宁说的是:黄土垄中……这句不雅,黄土句太俗气、太‘便宜’了。所以兴致勃勃地要改悼亡词儿、修饰悼亡词儿。就是觉得黄土句俗气,要把黄土这句改成意思相近的。
当然这是人物乾宁说的“俗气”、“便宜”。不是作者君说的,作者君觉得这两句很好,极好,而且大俗大雅,很契合整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