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九相图的诞生 ...

  •   古时,东瀛固然有风葬的习俗,将尸体放置在山崖、洞穴、树上等露天场所等待尸体自然腐烂,然后对遗骨进行收集整理,有些地方还用水或酒等对遗骨进行清洗,但主要出现在冲绳、奄美群岛,如明治时期,官方曾以不卫生为由禁止冲绳保留这一习俗,引起了当地民怨怼,但风葬只是盛行于平民之间。达官贵族受唐国儒家文化影响,土葬这一丧葬方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使在平安时代佛教在日本大兴,在一定时期里,日本贵族阶层盛行佛教法式送葬,最后火葬,如大宝二年的持统天皇就是第一位采取火葬方式的天皇。平安时期,木材珍贵,也确实只有贵族才能进行火葬。奈良时代又有公布薄葬令,平民不能有坟墓,因此,只有当时的庶民才会盛行风葬这一习俗。

      即使举行风葬,也非随意找个地就丢弃尸体。如京都传统的风葬之地,河原、鸟边野、化野,顾名思义,都是在山野河川边举行。

      所谓檀林皇后的遗言,都是为了平息[身为一国之后、身为贵族却采用庶民一般的丧葬之礼,是否太过不成体统]、[羞辱太过]等纷纷流言而编造出来的理由。

      檀林皇后的尊骸被丢弃到帷子辻后,人们传言会在那不时看见神似檀林皇后的尸体,那尸体曝晒荒野,犬兽黑乌争相啄食,蛆虫爬满其全身,仿若无间地狱之景再现人间。

      被弃尸于那地的并非只有檀林皇后,在历史上,京都每逢劫难,就会将尸体丢弃到周边地区,无数尸体横列于此,帷子辻往西直通化野一带更是有名的乱葬场,当时人们深以为惧,都不敢靠近这魔窟鬼地,嵯峨野的化野念佛寺的八千石塔下就因埋葬了很多这种无缘佛而著名。

      后来画家所画的一系列九相图,都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现实中取材的。

      『帷子辻』这一处地方,集合了不净污秽之物,更兼皇后的怨愤、人们对此地的害怕,于此地『生成』了一极强的『妖魔』,这『妖魔』不断吞噬着人心中存在的畏惧而壮大。

      小野小町,“出羽郡司”小野良真之女,平安时期著名的和歌歌者,“三十六歌仙”之一。这位女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天资聪颖,美丽异常,堪称绝代佳人,是当时名震京华的美人,同时,也是一位咒术师。

      她的身份并不简单,是著名的『野狂』歌者、汉学者小野篁的孙女。小野篁除了担任遣唐使以及朝廷其他各职,还是一名强大的咒术师,其孙女小野小町也传承了小野篁强大的咒术资质。

      小野小町奉命前往祓除『帷子辻』这一处的『妖魔』,可是,作出「花の色は移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我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間に」(好花转瞬即飘零,只恨空空渡此生。伤心红泪何所以?连绵细雨不能晴。)这般和歌,会念及自己年老后容颜如花枯萎凋零,因而唏嘘叹惋的女子,如何真的能勘破『朝有红颜夸世路,暮成白骨朽郊原』这般『生死』和『无常』之理,最终败于『帷子辻』,心生魔障,咒术尽毁,嫣然惑人的脸庞也迅速衰老,终成为了一位普通女子,自此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后来,据说其死前彻悟,留下和歌「我死なば焼くな埋むな野に捨てよ飢えたる犬の腹を肥やさん」(吾死后勿烧勿埋,曝于荒野,供那饥犬得一饱),其友人在原业平为此感叹,作诗“每逢秋风过,亡人眼欲穿。小野今不在,芒草自犹生”,遵照了她的遗言,身体放置于『帷子辻』,但业平终究怜惜曾经的一代佳人身陨如斯,让其下土厚葬。可是,咒术师的尸体不经过特殊处理,是有几率化为诅咒的,小野小町的尸体被放在『帷子辻』,反而促使了『帷子辻』成长的愈发强大。

      这便是『帷子辻』的来历。

      生于腐尸的咒灵,却渴求着『活』的气息,因此,在这等『末法时代』产生了反『咒灵』本能的『爱』这样的情感,还真是.......不可思议。

      可能是小野小町的影响......不,说不定是诅咒,小野小町虽然看似不近人情,却以恋歌闻名。

      她有不少情意浓烈的诗,就是为其爱人深草少将而写。

      此生今已惯,再会永无期。

      唯有心头恋,缠绵至死时。

      宪伦运用咒术将『帷子辻』强行收作式神,抹除了其意识,之后令其与女子进行非正常的□□。由于母体排斥婴儿,短短十月之内,女子九度姙娠、九度流产。

      最终,女子还是诞下了咒灵与人类的混血。

      也因多次堕胎,哪怕宪伦一直用各类方法吊着她的命,最终女子还是气力耗尽死去了。

      但女子的身躯被他用特殊的方式保存了下来,之后也派上了用场。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净即是污,污即是净。

      善即是恶,恶即是善。

      女子生下九子,这九子也是『帷子辻』的后代。

      新生即临死亡,故而命名为——

      『九相图』

      九子中只有七月龄的血涂相、八月龄的坏相、九月龄的胀相勉强有形,保留了『活着』的特性,可以发挥作用。

      那名女子最开始所生的死婴——

      女子在到达佛寺后接触过加茂宪伦顿感到不妙,就抛弃了死婴这一累赘,将其放进篮中顺水随波,追逐着浪泱送走,当机立断的决定翻墙逃跑。

      可惜,一介弱女子如何逃的出恶魔的掌心。

      不论是最开始的死婴……亦或是不成形的九相图,都是人类的形态。

      宪伦看着虚弱垂死的婴儿胀相,心中若有所思,看来以人类的形态诞生的话,他们是无法存活的。

      拥有庞大咒力的人死亡后,在一定条件下,其残骸可化为『咒物』。

      因此,宪伦将九子做成了特级咒物『九相图』进行保存。

      这也意味着——

      他所认为的可能性终结了,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到了极限,走进了死胡同。

      宪伦在进行『九相图』的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深刻意识到——

      『奇点突破』失败了。

      『奇点突破』常见的例子是:一台计算机能够设计出比自身更先进的计算机,或者一个程序能够产生比自身更为强大的程序。

      然而,由他所创造的东西,最终依然为他所局限。

      这样是没法看到那个更高的境界。

      因此,男人放弃了[加茂宪伦]的身份,开始了另一条线路。

      处于尽在掌控的状态,是无法创造出他想要的,就让一切脱离他手吧。

      正好,百年后,是天地混沌之时,万物生灵都将陷入这混沌中。

      男人想要模拟一种极端的自然演进,重新唤醒一个咒术全盛的时代,甚至超越千年前平安京盛世的时代,这种境况,人类才有可能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由量变产生突然的质变,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的状态。

      “死灭洄游……”京极喃喃着重复了一遍男人提到的词汇。

      【日本海的日本群岛一侧,流淌着来自对马海峡黑潮的支流——对马暖流。该暖流从位于北海道南北的海峡流向太平洋和白令海。因此,生存在暖于太平洋一侧海洋中的生物分布向北方扩散。】

      【然而,即使在全年流动暖流的日本海域,冬天的气温也会下降,所以一些乘着海流而来的南方海洋生物因不可抗力顺着黑潮游到了不该去的海域,最终因为低温而死,这类鱼只有不到一年的生命,因此被称为死灭洄游鱼。】

      【但这死灭洄游并非徒劳无益,若是地球变暖,或是它们中的一部分侥幸到了漂移目的地顺利过冬,就能在其他鱼类之前占据新的巢穴。】

      【看似异常的自然现象,实则是生物行为的一部分。】

      大部分人的一生不也如这死灭洄游鱼一般短暂?

      但是,若是提供一个契机,那就是一次占据先机的进化?

      “被『拣选』出的人们,在『死灭洄游』里经受洗礼,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就能放大。”

      ……

      “那样就有可能到达新世界。”

      到达新世界?是指化为崭新整体的人类集合形成的世界,还是说真的有相较于现在更加高维层次的世界呢?

      眼前的男人,是京极所遇到的难得的不好揣度的存在。

      京极想起来,红皇后定律里有一条本质的观点:假若突变的个体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成就,也就是『双倍奔跑』,这个突变的个体要么跳出原来的整体,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跟随这个新的整体奔跑,要么影响了原来的整体,改变了所处的环境,逼迫并带动原来的整体跃上新的层面。

      异能『凭物落』,是极其特殊的存在,特殊在它完全模糊了这个世界里两种力量体系咒术和异能的区别。

      咒术师和异能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京极如此认为。

      因此,咒术师哪里谈得上什么新的层面呢?

      终究还是停留在人类的范畴嘛。京极内心暗自嗤之以鼻。

      但也并非毫无意义,至少,若是整体都来到了一个更为高级的层面,或许就有一些可能去追寻到『理怪』?

      作为狂言,值得消遣。

      那么——

      “Kamokun,让我看看吧,你所说的新世界的降临。”

      古旧之人能做出何等疯狂的新意之事,老夫可是好奇的很。

      “那就先烦请京极先生去一趟这个村庄吧。”男人拿出地图,指着一处寻常地图上不会标示的偏僻山村道。

      那是——

      高专二年级生夏油杰不久后收到的任务里提到的目的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九相图的诞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