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姑娘的心思你不懂 ...

  •   姜羽沿着集市往前走,不久便到了书贩们的摊位那。

      书贩们早就听前面说季舒淮来了的消息,踮着脚尖往那边瞧,好容易见姜羽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便一下子涌了上来。

      书贩们又与农人不同。他们以卖书贩书为生,书对于他们来说是糊口的营生,书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进项的银钱。如果说农人们对季舒淮是单纯的敬慕的话,那他们无异于将季舒淮当做半个衣食父母。

      “季公子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真玉树临风器宇不凡呐!”

      “季公子的字十分刚劲,力透纸背,颇有大家风骨啊!”

      “季公子的文章写的恁好,县城里王家私塾的教书先生见了都直说好!”

      “季公子……”

      书贩原本并不识文断字,却因与读书人打交道多,一张口说出来的话都带着文绉绉的劲,同时又混合着市井的味道,虽有些四不像,可对他们而言已是极限了。

      一开始有些说文话没这么利索的书贩还不敢上前,生怕惹得季舒淮不喜,再讨不到他的文章,后来见他眉宇间并无不快之色,才敢慢慢地凑上前来。

      季舒淮一一应付了这些人,待他们稍稍散去后才从怀中将书掏出来:“这是上次抄完的书和受人之托所写的文章,不知是哪位主家的?”

      书贩中一位个子略矮,颌下留着一撮短短小胡子的男人搓着手,满面笑容地拨开人走上前来,如接圣旨般双手接过这摞书卷,略带谄媚地道:“不敢,有劳季公子了。”

      他十分爽快地将银钱从袖中掏出来,放到已经张开手的姜羽手心:“这是酬劳,姜姑娘点点看?”

      姜羽早已换过多回书了,手指一摸就有了数。她笑着把铜板收起来:“不必了,我信得过李老板。”

      她接着说:“这次我们来,一方面是还书,还有就是想问问,有没有新的书和文章带回去?”

      “有,有。”李老板忙点头,眉开眼笑地把两人往自家摊位上引,“公子写的文章总是要的最多的,旁人抢还抢不到呢。”

      “哎哎哎,季公子,我们这也有。”另一个摊位的老板上前一步伸手虚拦在两人身前,“而且我出的价比他高多了。”

      “谁说的,我的价才高呢。”

      “你们都闪闪,我的书好!”

      “季公子康康我。”

      于是好容易脱离包围圈的两人又被商贩围了起来。

      姜羽有些难为地看着挤在她面前的一溜书,转头朝季舒淮求救:“公子来看看哪本书好?”

      “你选,我信你。”

      姜羽只觉得平息下去不久的脸颊又有烧起来的趋势,忙回过头去老老实实选书,不敢再看他。

      最终姜羽选了三本书两篇好文章拿了回去。往家走的路上,她翻着手里的书,喃喃道:“是不是选的太多了。院试日子将近,公子可莫要在这上面费太多心神才好。”

      “不妨事,抄书时也能温习一遍。”季舒淮对现阶段自己拾起来的知识很有数。

      姜羽听了半开玩笑道:“公子若是府试再中了榜首,那便是三榜了。等成了秀才,公子的文章就要洛阳纸贵了。”

      季舒淮一本正经地颔首:“到那时许就不用抄书了。”

      对于写文章编纂成册卖书一事,季舒淮并不推崇。这种事在应届的学子中不罕见,甚至攀比成风。不少人自童试始便早早的开始出书,以求搏个好名声能入学政或主考的耳,将来或能多一分照顾。故替人代写文章一举,一是能补贴用度,二为能显出名声,是许多读书人的上佳选择。

      两世为人,季舒淮依旧对此风颇为反感,只是如今的心态大有不同。若说以前的他只因生活所迫,那现在的他有了余力,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教导世人,激励后进学子。

      写文出书,固然有营利搏名之嫌,然只要把握好这个度,便可引导文风向上,将自身之理念传给读书人,再播散至平民之间,或可给予读书人以启示,正文坛风气,教化世人。如此,写出的文章才有意义。

      姜羽看不到这么远,只赞同地点点头:“我想等明年开了春,买些种子来在院子里辟一块地自己种点菜,再买几只鸡仔养着,也好省些开支。”

      季舒淮记得上辈子的她也是这样做的,便顺理成章地答应了:“你看着置办就好。”

      姜羽高兴地“嗯”了一声,觉得今天的天气格外好。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搭着话。农人们在道旁的田地里面朝黄土劳作着,田埂上三三两两坐着擦汗的汉子。日头渐高,送饭的妇人孩子多了起来,常常是相熟的几个伴着,往地头去给自家丈夫儿子送吃食。

      姜羽时而含笑与认识的婶娘们打招呼,时而被姑娘丫头们缠住要上门讨教针线活儿,时而有及膝的小儿欢笑着结伴跑上前来要糖吃。

      季舒淮耐心地等她,就这么看着她脸上那明媚灿烂的笑容,并未出生催促。倒是姜羽将膝边的孩子哄走,直起腰来,不好意思地抹了把头上的细汗:“让公子久等了。”

      “无妨。倒是想不到姑娘来的时日虽不多,却与村里人相处的极好。”若不是今日陪她出来,他竟不知她在村里是这样的受欢迎。

      起初他还担心因为她被买来这样不光彩的经历会让村里人低看她一眼,更担心她会因此生出自卑之心,现在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街坊邻里们都是很和善的人,平日对我多有帮衬,是我的福气。”姜羽很喜欢庄稼人的朴实,说起来时连眉眼都弯了起来,“不怕公子笑话,当日我父亲要将我卖掉之时,我再想不到还有今天这样好的日子。”

      两人说着不觉便到了家。季舒淮将买的东西放回屋中,闻言笑道:“我还忧心你这样出身书香世家的女子,会与字都不一定识得的村里人打交道会不习惯。”

      “不瞒公子,初时我也曾有此忧虑。只是儿时祖父尚在时曾教导过我,人与人之间是否能相处,端看一个‘理’字。若是明理,便是不识字亦能和睦;若是不明理,便是满腹经纶亦会让人敬而远之。”

      正如他父亲一般,虽算不上学识渊博,却也识文断字能作文章,不也为人哄骗染上了赌,更听信她继母的话要将嫡亲女儿给混混做妾?

      姜羽心中实是对父亲的作为不屑,只是碍于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不好言父母之过罢了。

      季舒淮听完深悔自己上一世只顾仕途,却看不到身旁藏着这样一颗蒙尘的明珠,心中更多了几分知己之意,由是问道:“依姑娘的意思,跟着舒淮过这样清贫的日子心中也并无不快?”

      “公子此话何意?”

      姜羽闻言敛了脸上的笑,正色道:“粗茶淡饭齑盐布帛又如何,锦衣玉食珠围翠绕又如何?公子敬我,不以我为贱婢,在我眼中便是锦衣华服也不及一二;倘有一日公子出将入相,有了更好的女子在身旁,再瞧不上我的出身,我便是日日琼浆玉粒定也味同嚼蜡,到那时我必然离去,再不污了公子的眼。”

      “若公子真觉得我嫌贫爱富,当初又何必赎我?任由我被胡三买了去作践便是了!”

      说着说着,姜羽的心中顿时委屈万分,垂下头,眼角竟泛起了泪光。

      季舒淮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无心之言竟惹得她这样伤心,一时慌了手脚。他赶忙从袖中掏出帕子来想替她拭去泪水,却又怕自己毛手毛脚地唐突了她,急得在原地打转,慌忙之下一股脑的把帕子塞到了她手里,连连作揖:“是我失言了,姑娘莫要往心里去,我,我给姑娘道歉,往后再不说这样的话了……”

      姜羽本有些气他说出这样的话来,手上却突然被塞了帕子,又看他平日这样温文尔雅的读书人竟急得直跳脚,觉得十分滑稽,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里的气也去了大半。

      她拿帕子沾了沾眼角,低声道:“我也知道公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公子救了我,于我便是有大恩,再苦的日子我也是甘之如饴的,可莫要再说什么快不快的了。”

      “是是是,姑娘深明大义,舒淮受教了。呃,那个……”

      季舒淮觉得自己真是白读了两辈子书,连句好听的话都不会说。他挠挠头,眼神胡乱瞟着,忽然看见上午买的那堆东西,眼前一亮,冲过去抱起来就往厨房跑:“姑娘走了一上午一定累了,那个,姑娘……姑娘稍歇,我去做饭,我去做饭……”

      姜羽愣愣地看着他几乎称得上落荒而逃的背影,掩着口低低地笑出声来。

      这个小公子,可真有意思。

      不过……

      她看着手中泛着墨香的蓝色帕子,攥在了手心里。

      自己有多久没这样使性子了呢?

      自从继母进门……不,也许是从阿娘去后,她便每日被家中繁重的家务所累,父亲又只知与外头那些人吹捧,她便没机会再任性了。

      后来继母进了门,她稍有脾气便会挨打,久而久之,便也就逆来顺受了。

      她那时候望着四方的天,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谁知这世上竟会有这样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她的生命,顺着她的性子,包容她的脾气,不恼不怒,只会有些傻地给她作揖。

      被亲人的所作所为寒了的心仿佛点燃了一簇火苗,逐渐地暖了起来。姜羽看着在被灶下的烟呛得直抹眼泪的少年,抿了抿唇,抬脚走了过去。

      这样的日子,就很好了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姑娘的心思你不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