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林斯言做了个梦。
梦里她被刘庆一求婚了109次,上山下海都逃不掉,每当她以为安全了,终于可以一个人躲起来时,刘庆一就会捧着一大束香槟玫瑰,手里拿着DR营销一生只送一人的戒指,面带笑容地出现在她面前。
10点就被这破梦折腾醒了。
想起昨晚说过给一天时间让刘庆一搬家,打电话给物业小哥,请他们帮忙留意房子的情况。
凌晨才回家的公关部员工已陆陆续续地来了。
长信的考勤宽松,大家在公司待久了,深知事有轻重缓急,今天还有钉子户事件的舆论需要持续监控,便来得比较早。
林斯言为此深感欣慰,带队伍太有成就感了。
匆匆洗漱后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敲门声起。
“林总,启源集团品牌部调整了权重,从此我们负责的所有项目,都要由陈总裁亲自把关。”客户总监赵之城刚进门,立马直击重点。
林斯言点头表示知道了,看到赵之城还站在一旁,问:“还有事吗?”
“林总,陈总裁是不是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啊?”赵之城有些迟疑地问。
“回去翻翻表单里的客户评分表。”林斯言一脸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在专业上,我们首先要自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陈总裁亲自过问只是表达他们在战略上更加重视品牌价值了而已。”
“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好了没其它事的话,你出去时通知张彦,10分钟后开会。”
10分钟后,会议室,林斯言的助理姜江在投影上放出一张舆论监控曲线图。
图上详细标注了这次的舆论指数、舆论关键词。
林斯言站在投影幕前,双手撑着桌面,问张彦:“后续怎么安排的?”
“就目前形势来看,暂时压下去了,长尾处理还需要两三天。”张彦整个背靠在椅子上,面色不见凝重。
林斯言用激光笔点向其中一个关键词:“互联网没有记忆。”
张彦神色立即整肃,知道林斯言接下来还有话说,身子立即坐直。
“接下来,我们会面临三个局面,一是竞争对手联合媒体炒作我们这次对弱势群体的网络暴力;二是当事人仍然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启源采取法律措施应对时,在舆论上形成欺压弱者的形象;三是我们舆论失控时形成的反弹,每一种情况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和客户沟通。”
“那启源那边的态度是?”张彦问。
仿佛知道张彦要说什么,林斯言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没有启源让步这个选项。”
张彦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服务启源4年以来的历史,立即反应过来:“4年前的启源可能像其他开发商一样,反正只剩这一户,一边拿钱息事宁人,一边控制媒体舆论,陈大总裁掌控下的启源,却没有这种可能性,”
林斯言向张彦投去一个勉强认可的眼神,然而具体怎么做,张彦却没有更好的方案。
昨晚高强度加班太晚,根本没时间思考后续方案。
他一面指望有林斯言兜底,一面不希望林斯言直接拿出方案。
事事都要老板亲自出面的话,他这个公关总监也显得太无能了。
但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网上风向每一分钟都在改变,即便每天有各种娱乐圈新闻吸引视线,也不得不防。
最终,张彦端正态度,求助地看向林斯言,林总那里永远有planB,即使她和公关部所有人一样熬过大夜。
“接下来关注本土自媒体的动向,一旦有模糊视角,将事件引向卖惨方向的,立即站出来道歉,注意,是针对普通人被过度关注后,造成的生活困扰道歉,保证事件真实性是我们的底线。”
如果不是事情太多,林斯言真有心去现场看看这位郭大爷。
尽管2015年的网络环境比起从前好了很多,广大网民依然像草原上奔跑的群羊,但凡有意见领袖带带节奏做个头羊,立即撒丫子开始奔走起来。
****
郭大爷家并不安宁。
自打太阳底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痛骂开发商的视频喜提热搜,郭大爷再也无法出门。
郭大爷所在的小区位于建设路,搁30年前,算得上光荣的工人聚集区,近十年来C城向南发展,城东的开发便停滞下来。
城东人最羡慕城南的人喜迎拆迁。
幸亏2013年以后,城南的开发速度变缓,开发商终于想起三环内主城区还有城东城北这一片江山没打呢。
城北的城市界面太差,GDP指标大区域——金荷花贸易市场就在城北,每年纳税全靠这一片撑着,没有合理产业转移的话,开发商没有谁敢动。
可乐坏了城东的人,盼星星盼月亮判来拆迁。
启源的项目协调人早上8点过就已来到郭大爷家附近,距离正式动工的日子只剩5天,该搬走的住户早已搬走,因此小区显得特别凄清。
破败的80年代砖石结构楼房,墙面上一簇一簇的油烟痕迹,铁锈与蛛网混杂的防护栏,青苔与雨水侵蚀过的暗灰色墙面,就是这个小区的全部颜色。
然而郭大爷所在的那栋楼,正围着一群人。
这是一场持久战,因此现场有人抽烟、也有人搭着折叠凳坐在树荫下聊天。
只等郭大爷出门。
启源项目协调人自然也进不了门与郭大爷沟通。
只好拨通郭大爷电话:“郭大爷,请问您对补偿方案还有哪些地方不满意?”
那边声音嘈杂,听得出郭大爷的声音有些强壮镇定:“我要的也不多,我儿媳妇的一套房加100万,你们解决了就搬家。”
“郭大爷,您家户口上一共四口人,按这次的拆迁补偿政策,为您分得五套房,其中两套三居室,两套二居室,额外补偿200万,咱们小区都是统一标准,要是多为您分一套房,对其他已经搬走的人不公平……”
“我儿媳妇不是人吗?我老郭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谁不知道她是我儿媳妇?你们凭什么不给她分房?”
“按照户籍登记信息,您儿媳妇的户口不在这里,因此我们没办法为您多分一套房。”
郭大爷毫不让步,一口咬定不搬家:“你们要么给房,要么开上推土机从我老郭身上碾过去。”
这些话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车轱辘般说了无数回,启源负责拆迁的协调人换了好几波,郭大爷始终态度如一:我不搬家你能咋地?
又将是无功而返的一天。
不远处,轻微的“咔嚓”一声,郭大爷小区前成群记者围堵的场面被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