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她只说了一个字 ...
-
‘‘二哥,怎么这么晚还不休息啊,别把身子熬坏了呀。’’乌日汗轻轻走进岱钦的大帐。
自从苏和与莫图战死他乡,岱钦已经很久没睡一个安稳觉了,再加上新大汗登基,事务不断,几乎每一晚帐内的烛光都亮个通宵。这一切乌日汗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岱钦温柔的对乌日汗笑了笑,‘‘没事,王兄没事,只是近日下面怨声不断,再加上大战过后,国库亏空,实在是让王兄心力交瘁啊。’’
最大的问题还是与大安今后的矛盾走向,只是岱钦想一个人承担下来,不想让乌日汗一起难过罢了。
"再累也要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呀。国库的事王兄不必过多担心,近年来我漠南水草丰美,无大灾,无天祸,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还会是漠南最强的一族。"
岱钦听后笑了笑,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王兄,是有什么话不能让我知道吗,吞吞吐吐的这么迟疑?"
岱钦刚张嘴,又合上了,到嘴边的话还是没说出来,转头再看一眼乌日汗,吞吞吐吐的说了出来:‘‘王妹,现在能救我们黑乌一族的恐怕也只有你了。’’
“王兄,你不用说了,为了族人,我去。”
其实不用岱钦说什么,乌日汗也明白他的意思所在。帝王将相家的孩子从小便知道和亲这种家族伦理观念,何况乌日汗天资聪慧过人。
自古以来,女性很少有自主婚配的权利,皇家贵族也不例外。况且,出生在王室贵族里的女性身上负有神圣的责任,可谓是一人联二国。
乌日汗也像中了邪一般,从岱钦大帐出来,随便叫了两个护卫,骑上马就来到了苏和的坟茔。今晚的月亮在这一刻好像不圆了,更像是一把弯刀,斜挂在灰色的天上。
乌日汗一个人坐在苏和的墓碑前,不断的喝着那壶只有漠南才有的烈酒。她知道,自从第一次随父王进京,那个白衣少年就深深的刻画在了心里。然而事到如今,为了族人,为了江山社稷,她要抛弃一切杂念,迈出这最艰难的一步。
此刻,乌日汗只敢把这些说给苏和听。苏和是谁,一个没有生命的人,她逝去的父王,最疼爱她的男人。
"父王,乌日汗恐怕以后再也没法来陪你了,可能今日一别我们此生都不会再见了吧。要是你在,你一定会什么都如我意,不会让我有一丝一毫的委屈吧。可是在我心里,也只有那个白衣少年啊。我好希望你不是大汗,这样的话大哥也不会死去,你也不会,大哥二哥也不会这么敌视,我们一定是多么有爱的一家啊。"
乌日汗的这般苦楚,只说给了两个没有生命的人听,一个是苏和,另一个便是今晚的月光。
漠南的天总是很快,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一晚。只有繁星点点,映着黄沙,时不时传来远处的几声狼吼。
"各位头领,我族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士本来就少,再加上与大安的一战,十损七八。再加上国库亏空,兵力稀少,现在我族犹如一座死城,北有大安随时可以乘胜追击,南有克旗骑兵自古以来跟我们都是死对头,现在趁虚而入,极有可能对我族发起冲击,一举将我们吞并,再加上东海势力日益壮大,族内已有怨声,腹背受敌。老大汗在位的时候,虽是暗地与大安不和,表面上还有休战约定,谁都不会打破。可如今一战过后,天下格局大乱,大安毋庸置疑实力是最强的,我们也只有这一把保护伞保住族人安危了。"
"说吧,大汗,我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的命令说一不二,就算是掉我们的脑袋,我们这几个老骨头也不会有一点怨言。"文官都在考虑策略,只有这几个武官还以为又要打仗。
是啊,现在帐中这几个文武能臣不是看着岱钦长大的,就是岱钦亲手举荐上来的,全是他的心腹,忠心耿耿。
"众头领说的是哪里的话,你们对本汗是什么样,我全部记下了。只是,本汗决定和大安和亲,这个任务就让乌日汗去吧,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黑乌一族。本汗会让文臣拟好书信,择日派使臣送到漠北。今日召各位头领前来,只是想商议是否还有其他特别约定。"
众头领一听,十分气愤:"大汗,如果无路可走,那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就带兵杀出一条血路,就算全部战死,也不能委屈公主啊。"
"你以为我想吗,那是我的妹妹啊,可我有什么办法,就凭你,凭你还是凭你,凭们的几万人马吗,我们怎么和大安去拼?"岱钦眼神直勾勾的瞪着一个个头领,气氛的指手画脚。
"战死又何妨,不过人头点地,可是让公主和亲,怎么对得起老大汗,怎么平族人的心。"
"别说了,本汗心意已决,没什么事的话,就退吧。"岱钦露出了很久未见的坚毅的眼神,只是等将领们都撤退的时候,岱钦的眼睛里才流出了那滴泪,似是有情,又似是无情。
将领们从大帐出来,正好看见乌日汗一直躲在大帐外,狠心的摇了摇头便离开了。
看见乌日汗进来,岱钦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痕,本以为天衣无缝。只是不料这一幕恰巧被乌日汗看见。
"我知道你心里装着漠南,装着天下百姓。可能我很快就要走了吧。二哥,不如你陪我再去街上转转吧。"
大街上摆满各种各样的胭脂水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街还是那条街,只不过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吧。
"王妹,你想要什么,二哥全都给你买。"
乌日汗看来看去,最后只挑了一块绣着黑乌图腾的手帕。或许日后等她想家了,她可以拿出来看看。
"王妹怎么选了这个?"
"正好帐里缺一块手帕罢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谁都清楚心里想的什么,只不过他俩的心中都想着黎民百姓,一人换几十万人的安全,这笔买卖谁都算的过来。
最后,这条街也快逛完了。
"王兄,我们何时出发?"
"给大安的书信我已经递过去,这几日已让帐里的察天司观天象,探吉凶,待选一个黄道吉日,王兄亲自送你出嫁。"
"好!"
乌日汗只说了这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