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参白居易与释道林于香山鸟窠偈 ...
-
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道林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道林禅师以偈语答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白居易与释道林亦师亦友,同苏东坡与释了元一样。是道友,是同修,何尝不同时师事于世尊,其境界并无高下,而观者心有分别,于象执着,遂有是非论断,判说贻误也。
空门与衙门,释道林居处皆如九华山,地藏菩萨与阎罗王众,如何不问浮生事,如何不悟梦中人。释道林者,地藏王菩萨示现比丘身也。九华山,应有金翅鸟,应有腾蛇乘雾。所谓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空门之谓其苦其空同于衙门之苦空。
契机契理之法,即是无分别法。
白居易之踪迹遍南宗北派,禅门之洞山指月,白居易亦如释道林知之甚多。
白居易中隐于佛门内外,然则佛门有内外乎?维摩诘经中罗汉曾咨决疑惑于世尊,维摩诘从何处没而来此娑婆世界?
维摩诘答曰,无没。
上方世界香积如来国土,即在虚空,并无国界,东方琉璃同于极乐世界,所谓中天教主者,即名如来,何须更到东土而方为如来。
由斯证知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国土与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白居易之菩萨净土,同于释道林之菩萨净土。
众生较量,自迷东西。白居易释道林于香山禅谈,非空非有,离于言说,生于净信,诸善喜圆成,诸恶愿断除。
白居易之智同于释道林之慧。所谓: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