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契阔不浅 知己既遇 ...

  •   济州司仓参军任上第四年,王维依然如故,任劳任怨,于他而言恬然自适于山水田园令他快意。
      好友祖咏来了,二十多年的好友啊,王维欣喜异常。
      王维在《赠祖三咏》中说: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想必是难得的知己。
      王维留宿祖咏,时祖咏擢第授官后准备东行赴任,途过济州。
      王维和祖咏煮茶,彻夜长谈。
      祖咏说:“谪居济州,还适意吗?”
      王维说:“随遇而安。”
      祖咏说:“看你似乎憔悴许多,宦海沉浮是官场常事,我此番授官将去,不知前路如何,但能兼济则兼济,须独善则独善。”
      王维说:“行藏由我呀。”
      祖咏说:“你济州任四年将尽,应当会有新的安排。”
      王维说:“闻说将予我官淇上,我今闲散如在江湖,此番离任去往淇上恐怕会更加寂寞。我有想于淇水归隐。”
      祖咏说:“许多贤达也做终南山之隐,但终生求取仕进机会,所谓终南捷径,相信你有了好机会也依然不放弃为官。”
      王维说:“无可无不可啊!”
      一宿长谈终究要送别了,如此深情都写在《齐州送祖三》: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果不其然,二十八岁的王维赴任淇上不久,就弃官隐居起来了。
      王维觉得仕途失意,但山水诗意是种慰藉。对于自己的“失意”和“诗意”,他在《不遇咏》中细细道来: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做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袖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弃官隐淇上不久,王维即往长安闲居。
      开元十六年春,四十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滞留长安,打算本年冬回襄阳,行前与王维相会。
      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的常客,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浩然与王维可谓志同道合,相处十分愉快,彼此都认为对方是自己难得的知己。
      孟浩然果真如何呢?他有一位重量级的粉丝,就是李白,曾写诗赠他,诗曰《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此诗写得孟浩然十分超然。其实后人常说,王维是仕隐两得,而孟浩然仕隐两失。真是如此吗?
      孟浩然有两首诗,说明他进与退的不得已。
      诗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向张九龄毛遂自荐这或许是“仕”的初心。而另一首则是“隐”的初衷。
      诗曰:《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咏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南山是孟浩然的归属,仕途不济是他的宿命。但是安然认命,看破放下未尝不是一种勇敢的决定。
      面对闲居长安的隐士王维,他觉得他们眼下的命运十分相似。他选择在鹿门隐居,这成了他抚慰自己仕途失意的宝所。
      他离开时写诗赠予王维,诗曰:《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中三个“寂”,或许就是隐居情况的简单总结。显然,孟浩然是很赞许王维之隐。而王维呢?这场长安相遇,王维要对孟浩然说什么呢?
      且看王维赠诗,诗曰:《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显然,王维和孟浩然想到一块去了,隐居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孟浩然与王维在长安短暂相聚,彼此拥有了知己般推心置腹的深厚友谊。
      孟浩然离开的第二年,王维依然在长安闲居,他从小笃信佛教,频繁与僧道往来,他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收获甚大。他愈发淡泊,愈发智慧。对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他知道佛教从未教人弃世,而应该在五浊恶世间砥砺前行。
      闲居长安期间,他与妻子檀栾相处融洽。
      妻子檀栾贤惠,深知丈夫的内心追求,是的,他认为他是有追求的人,终究是不会一直隐居不仕的。
      一日,妻子感觉身体不舒服,就医,得了喜讯已有身孕。
      王维知道了十分高兴。
      自从妻子有身孕以来,王维细心照顾她,几乎寸步不离。
      一日妻子檀栾和王维聊天。
      檀栾说:夫君,我知道你喜欢山水田园间静谧,但也有胸怀仕进的隐衷,能进退裕如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你觉得你是不是呢?
      王维说:我经常造访溪山,渔隐者很多,清贫度日是他们所习惯的。世界这么大,退隐者都有容身之地。我从渔翁那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屈原行吟泽畔,渔翁劝他与世同流。屈原却坚决要做个寂寞的独醒者。我所羡慕的是屈原的人格。我还听渔翁说,江淹一生坎坷,《恨赋》《别赋》种种凄楚,虽遭贬谪,但他不放弃仕途,一生也清清白白,至今被奉为醴陵候。我觉得他们两者都是进退裕如的人,换句话说都是“求仁得仁”者。
      檀栾说:渔翁的见识高远,夫君我希望你也不要放弃仕途。有机会尽可以毛遂自荐。
      王维说:会的,我在等待时机。我想向张九龄丞相毛遂自荐。
      檀栾说:那就好。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所作为。
      檀栾的产期越来越近,王维小心照顾着。
      命运终究没有眷顾王维,檀栾难产,不幸过世。
      王维痛楚万分,王维时年三十一岁,檀栾也才二十九。
      丧妻之后,王维没有意向再娶,日日形单影只,青灯古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