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爹爹。皇宫里会有好多好多漂亮娘娘吗?”
“嘘!”
御史中丞董晁渊坐在车上紧紧拉着夫人的手不让她掀帘张望。一队队的车驾现在都在匆匆赶往皇城,街上的百姓们也看个热闹,一时间街上人潮涌动。
“大人,后面是国公府林家的车驾。”
赶车的小厮朝里面说到。
“快快相让!”
中丞大人对赶车的小厮高声喊道。
国公府的车驾一辆接着一辆的从身旁驶过,中丞大人听着外面的动静想着也该走完了,他好奇的掀开帘子的一角看到,只见林家的拉车的马匹都不同凡响,面前跑过的两匹白马形体俊美健壮,马蹄声轻快有力后面跟着的车子也是由两匹油光水滑的枣色骏马引着,驶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只听见前面错杂的人马声也消停了,想来也都在避让……
毕竟这次宴会的主角除了皇上便是林家,如今林家威风,家中的女儿也是当朝的贵妃,在京城正是势大。
“刚刚我瞧着那掀帘的好像是他家的孙辈,这浩浩荡荡的一路子,怕是全家都来了,人家都能带这么多家眷,你好歹也是个四品官,怎么就只带着翠儿,连正儿都不带着?”
“妇人之见!他一个还要抱着的孩子来干什么,莫要说正儿,就是你,我也是不该带着,但是皇恩浩荡,准了你个妇人入宫。这满上京城中达官贵人有多少,你数都数不清,莫说四品官,就连那正一品的大员,在这种场合,谁又敢放肆!”
董中丞说起话来,胡子都拧到一处,他妇人也是个相貌不好的,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出了车子在一群贵妇中,也显得无比粗俗。
董夫人说道:“还要走多久,咱们的马拴的也太远了吧!当时你也不说往前走走,一会席散了好出去。”
董夫人拉着孩子只管往前走,董中丞是急忙将她往后拉。
“住嘴呀!你个粗鄙婆娘,你还想拴到哪去?”
“我只是瞧着这么多的车,凭什么他们国公府占鼎好那排,他们家只是个贵妃尚且这么大的势力吗?”
“你!粗鄙!林家北定中原,带来了多少祥和安宁,你这个喽啰,啥都不懂!”
董中丞气的满脸通红,只是这么大的场合,走在长巷里他不敢放肆,只是暗暗说了一句:“早知如此,当时就不该让你这妇人也跟来!便说你病了,也好过让你到这里丢人现眼!”
“我丢人现眼?”
妇人尖声叫到,四周的人齐齐看来,就连林家的小七郎林平川下轿子时都被吓了一跳,定睛向这边瞧着,小儿不过几岁的年纪,生的却是尊贵无比,两眼炯炯有神,周身的公子气息,举手投足,压足了威严与规矩。身边女眷们都掩面笑着,中丞羞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却又不能现在便将她丢了,左右为难之际还是女儿拉了妇人一把,小声劝到。
董中丞见自己女儿如此,心中难得宽慰,这满城的达官贵族,他一个靠科举上来,如今无甚根基的小京官哪敢造次。初入官场,虽中探花郎,奈何家世单薄,到了婚嫁年纪也只能娶了一个武官家庶出的闺女,那闺女也就是他如今的夫人,甚是泼辣,大字不识一个的,没有一点规矩……
便是刚刚的国公府中人听见她如此的言语,不计较还好,若是计较起来……董中丞想到这里不禁又觉得心中一颤,他原就是丞相门下弟子,如今这婆娘京中一席话若被有心人听到参自己一笔,自己前途事小,性命事大。
董中丞想到这里,不禁觉得越想越怕,步子也止不住的慢了下来……
如今这大周有五大世家,林家算一个,其他四家分别是琅琊王家,江南尹家,东昌府沈家和京城舒家。只不过舒家因参与四皇子叛乱已被灭族,此事还涉及了京城其他几个豪门大族,是非干系,新帝仍旧在追查之中,一时间京城贵胄无不人人自危唯恐被牵连进去。
且说林家,战乱起身,满府忠骨,林家老祖宗早年随太祖皇帝东征西讨,与皇室情谊深重,如今京城林家便是林家老祖宗的后裔,满府的功勋,为李家打天下守天下的,位列朝臣,应为五大世家之首,却不是。
这五大世家之首乃是琅琊王家,王家立于琅琊,百年风雨而不倒,代代传承到如今,大周多少地方的王姓都与之有些渊源了,王家家风严谨,儿孙各个长进却无一人入仕途。靠着战争那些年发的家财,过的也备受尊敬。如今王家当家的是十代嫡子王传应,冷面寒心,教育的底下的王家儿女也都是颇有风骨,家中广结天下文人墨客,族子们大有教书育人,撰写文集之辈,亦不乏云游天下篡书撰典之徒,家中有书阁十二座,疆朝年间保全天下书籍,功不可没。
鄞家原为商贾之家,是大周朝有名的盐商,富可敌国。家中之辈都是脑子灵活生财,乃是大商。文帝三年,北方遭遇干旱,许多百姓是颗粒无收啊!天下无粮,囤积粮食的商户们也是见势,两家跌涨,穷困人家卖妻卖子的都换不了三天的口粮。鄞家见势,盐价也跟着涨了起来,而且是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必须用米来换。当时的市场上还出现了以物易物之景,朝堂震荡。鄞家掌管天下盐商,天下之米都能换鄞家盐铺的盐,于是天下百姓也都能买鄞家盐铺的米。
此举看似为利,实则为民,百姓知道鄞家的大义,在鄞家老爷子被押解到刑场时纷纷含泪相送,各地万民书都送往了朝堂,又有林家的大力保举,鄞家才得以保全至今,虽然如今不复当年之盛,却也是混的中规中矩。奈何沧海桑田,如今舒家被灭,沈家因为是前朝罪臣后裔,如今也只是强撑着一副空壳。
先皇在时,非常宠爱舒贵妃与舒贵妃之子四皇子,因此四皇子自小便养在太后身边,颇受重视,已经到了拟为太子的地步。奈何先皇走的仓促,冷不丁的就言传最无甚存在的五皇子入宫侍奉……也是闻所未闻。
大皇子手握重兵,在边关戍守;二皇子是中宫嫡出,把持朝政;三皇子只知道舞文弄墨,家中小妾成堆的熬坏了身体……
先皇驾崩之际,说巧不巧的就只有五皇子在京城之中……
当时那四位皇子谁能忍受,便是以前各个斗的如狼似虎的,如今也因为共同的敌人都联合到了一起,新皇还未登基,四月初八那日,大皇子的虎啸军就已经直逼宫门;二皇子带着一群朝臣发难;三皇子知道五弟是个不受用的,自然也只能顺势而为。而四皇子就厉害了,玩阴的,直接捆了人家的妻子……却不知道如今四人面对的是怎样的幼弟。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五弟,自幼便是帝王之选,皇帝亲自起名李明暨,暨乃是社稷的稷。他是被隐藏在暗处这么多年,而不是在暗处多年,他的守拙,他的志向,从来也都是先皇所看中的。
位及太子,离天子就只剩下一步。皇上不只是皇子的父王,更是敌人,因为太子是要取代先皇代他再接受万民敬仰的人……
如此,先皇也知道太子之位,也只是自己催命符罢了。太子不立,所有人都不会前所未有的接近权利的正中心,彼此钳制,他才能安享天子之位。至于四皇子的拟为太子,都只不过是他为了削弱世家势力抛出的障眼法,皇家哪有什么恩情……连儿子都不过是他用来扳倒太后及舒妃母族的工具罢了。
暨儿,稷儿……
他到底不只是个满眼权利的……于19年前便埋下五皇子这样的继位者,流传万古,是每一个王朝共同的梦。大皇子莽撞,二皇子阴狠,三皇子不受用,四皇子过于依赖世家的力量,于国计无益。所以,他要一个帝王,一个完完全全的帝王,这也是他一手培养五皇子的的根本所在。
如此,成帝之成,才有成的资本。
便是这样一个人,自幼便向着帝王培养,被埋藏在暗处,只见如今的九五之尊坐在上面,满身的强者气概,一副王者皮囊,眼神平淡,却有让人不敢直视的力量,他扫视着下面,就像在睥睨自己盘中之餐食一样。
这五年他真正做到了掌天下人之生死,让人不敢反抗更不能反抗。
宴会安排的很好,皇帝赞赏的看了身边的新后一眼,新后腼腆的笑了,模样就像是新婚的小娇妻般,却在这权利场中略显憨傻……可到底如今的新后也只有19岁的模样,即使她再怎样端庄。
今日林家贵妃未到,众人未得相见,可是面前的皇后已经做到让人不得不赞叹。温柔仁爱,举止大方,眉眼温婉,让人见之,如沐春风。觥筹交错,皇后与众命妇们相谈甚好,言语得体,不禁让人赞叹。坐的远的臣子们随听不到她们在谈什么,但是看着这样的皇后,都不得不赞叹丞相府家女儿的大气,当真匹配的上这“一国之母”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