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道士 ...

  •   “宋兄弟来京城也是为了投考?”子虚饮茶的模样亦是很文雅,我忍不住多瞧了几眼,忽听他这么问,于是想也没想,就脱口道:“我是来找人的。”
      因说的是实话,我看向他的眼神里也是一片诚恳。
      “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原来是要寻什么贵族富家的亲戚啊。”小厮一口扒着饭,还挪出一口气来说话。
      子虚面色沉了一沉,压着声道:“小北。”
      小北撇了撇嘴,嘟嘟囔囔道:“那话本子里不都这么写着的嘛,又不是我信口开河…”
      子虚的神色已有些冷,小北立马噤了声。
      凡间的话本子我素来看的不少,听这小北哥提起,脑海里瞬间已经翻起多数的片段,这情节其实很主流,很多话本子里都参有一段,什么蓝姑千里奔袭、王珍珠苦守寒窑千里寻夫,数不胜数。
      而我眼下的这番模样,确实有点寒碜,外加风尘仆仆,我又说是来寻人的,俨然就如话本子里描写的苦命人儿一样。
      在加上所寻之人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只怕进了死胡同,看不到曙光了。
      身体和心灵双重受创,也担得起这个苦情味了。
      一想到此,这翡翠大虾在我口中也就淡了滋味。
      “不知道宋兄弟所寻何人?”子虚话至一半顿了一顿,复又道:“若是京城人士,或许我能帮得上一二。”
      我很是感激他的热心,只是这毕竟是仙家的事,随意透露很可能坏了凡人的气运,损了福祉,于他无益。
      既然如此,也就不好劳烦子虚公子,我搪塞了一句:“我大致已经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个人了,多谢子虚公子。若能有缘再相见,我定报答这一饭之恩。”
      他眼中勾出一抹清亮的笑意,举着茶盏饮了一小口,慢慢道:“恭候。”
      茶足饭饱,连日的奔劳似乎都是长久以前之事。
      小重抬手施礼,有模有样,再加上软糯糯的那一声“谢谢公子大恩”,子虚听了又弯了弯眼,那双眼睛里似乎藏了一屋子的星星,亮得不行。
      我看得心欢喜,大方对他道:“子虚公子,若你日后有事所求,只要带上此珠,我定帮你实现。”
      “我家公子那可是…”小北话未说话,便被子虚冷然的眼截了话头,心不甘情不愿地收了声。
      子虚抚了抚垂落在腰侧的琉璃珠,眼中神色亮了一亮。
      他这踌躇、欲言又止的模样,看得我心有几分焦急,哎哟,凡人所求之事,只要不违背天规仙律,也只是折损点自身修为罢了。他总要表露出很欣喜很感激的神色,才能显得出本上仙如此大方啊。
      小重悄悄拉了拉我的手指,充满期望的眼睛凝着我,暗里传音道:“大仙姐姐,我也想要那颗珠子。”
      我回他:“糖葫芦还是珠子?”
      他吞了吞口水,不假思索道:“还是糖葫芦吧,要十串。”
      默默算了算,十串糖葫芦可能就是压垮我荷包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风不大,我却冷得抖了一抖。
      子虚对我微微笑了一笑,极清净的嗓音道:“这顿饭,很值得。”
      我二人在味珍斋门口上演着依依惜别,子虚公子这般模样又着实有点惹眼,临别的话已冒在嗓子眼儿,可却像吃了冰一样冻在喉咙里,硬是挤不出半分。
      可能我内心,亦是多有不舍吧,萍水相逢的缘分,如同那朝阳与露珠。
      师傅经常说离别是常事,既然是常事那么经历的时候就要洒脱。
      我终于酝酿好洒脱的姿态,却远远瞥见一群蓝衣灰褂的道士风风火火地走来,来势汹汹。
      “禅言道的人又来了。”人群里的声音充满了恐惧与担忧。
      子虚的眉眼微微皱了一皱。
      “这店里有邪物,晦气甚重,不宜对外迎客,老板在哪里?”声音冷硬疏离,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北嘀咕着:“他们最近出来的可真勤,三天两头的,不知情的人都要以为他们是缺银子使了。”
      “谨言慎行,你倒是一样都没做到。”子虚无奈地轻叹了一声。
      小北悻悻然垂了垂首,“我这也不是看不惯他们拿着鸡毛当令箭…”
      我完全摸不清楚状况,也未来得及道完别,就见着那一片蓝影朝我们这个方向急急挪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浓眉粗眼的道士,冷然着一张国字脸,看着就不面善,而且周围的人似乎都很惧怕他们这一行人,见他们走来早都避让出了很宽敞的空间,规规矩矩地立在旁侧。
      那道士腰板挺得直直的,一手摸了摸那两簇小短胡子,另一手扬了扬拂尘,那拂尘差一点就碰上子虚的面颊。
      “哦,真是对不住了,华大人,这块清玉白坠略沉了一些,差点就因拿不稳这拂尘而扰了大人。”道士的脸上显出恍然大悟之色。
      “无碍。”子虚虽嘴上这么说着,身子却已不动声色退到我的身侧。
      道士接着道:“华大人好雅兴,竟还在此处用膳,这如今太上皇龙体欠安,圣上国事繁重忧民思甚,我等臣子皆心急如焚,时时刻刻就盼着能为太上皇、为圣上、为黎民百姓排忧解难,分担苦楚,以期我陈国国祚能永享太平昌盛。”
      这一番话,说得很是有水平,但是这道士周身围着浊气,怎么也不像是一位得道高人。
      按照司命老君所说,上天选定了人间天子之时,有时为了扶正命格,会安排人间有仙缘的修行之人适当辅佐,而这也会记录在他们的修行功德之上。真正的修行之人是不会像这个道士一般浑身充满浊气的。
      更何况他还自称为臣子,修行之人最忌讳的就是贪恋尘世浮华,而贪恋权势则是最坏修行的。
      那道士忽然一道寒光射来,冷幽幽地道:“这公子面生的很,不知是哪里人氏,家住何处,又去往何方?”
      “…”突如其来的诘问,如寒风迫人。
      “静安道长,这位小兄弟是我的朋友,他与幼弟是来寻亲的。”
      道士抽回寒光,复而一笑:“既然是华大人的朋友,贫道自然也没这个权力仔细查究。不过今日你们遇到贫道,也算你兄弟二人有幸,这张符经我施法开光,得了慧灵,你且拿着,必然能助你兄弟二人寻到亲人。”
      神仙要符做什么?
      黄色的符搁在我的手心里,蓦地惊出我一丝汗来,小重伸了手想拿去看看,我立时弯了手指将符紧紧地纳在掌心。
      这符有古怪,小重修行不过三百来年,定然受不住这上面的法力。
      这道士,莫不是看出了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