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图书馆中的文学社 ...
-
1.
这天夜里,当黑石因醉酒安然酣睡时,飞鹭悄悄起身,坐在窗边听起了录音。对酒局谈话内容的好奇让她的神经处于异常的兴奋状态,直觉告诉她,这其中必有关键信息。
她一边听,一边在心中默默记录。飞鹭从不把酒桌情报转换为文字或任何可以被其他人发现的证据,因为这份谨慎,她至今未在Z城官员中暴露真实身份。待她将情报梳理完毕,再当面向游鲸转述其中的重点,她们一直是如此交流。
豹因为三十年前的案件升迁?三十年前由豹判决的大案,难道就是福利院的案子吗?不对,三十年前,豹或许还不是法官,需要先核实他当年的身份。这部分是让游鲸调查,还是自己直接问黑石?疑问在飞鹭脑海中盘旋。她继续听下去。接下来是黑石和下属们向老警察和法官发牢骚,埋怨检方的态度。真是丢人,估计也没什么有用的话。她快进略过无关痛痒的插科打诨,直到嘉兰的名字出现,立马停下,调大音量,仔细听了起来。
“那个记者吗?她怎么了?”是豹沙哑的嗓音。
“哦,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您或许也知道她。暗花网的嘉兰,一个棘手的家伙,在我们眼中,就像苍蝇一样恼人。”
“嚯,我也记得这个人。不过和她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大约十年前,我判过一个劳动仲裁的案子,当时她也很年轻,看上去初出茅庐,宣判后她在法院外记者堆里一个劲往前挤,冲到我面前,举着话筒问我是不是收了被告企业的贿赂。可笑至极。”
“就是啊!她有时真让人感觉缺根筋,到处无事生非,说实话,横冲直撞到今天才被人教训,已经算烧高香了吧?”
“什么?她被谁教训了?”
“只是警方内部的流言,说怕不是惹了道上的人,现在被关起来了吧……啊,您还不知道吧,这个嘉兰,上个月失踪了。”
“……失踪了?”
“对,失踪了。她同事早就报案了,之前我们也在调查。暗花网一直在渲染此事,所以市民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令人头疼啊。”
“然后呢?人找到了吗?”录音中豹的声调突然提高,飞鹭感觉整个酒桌的气氛霎时间冷了下来。无人应答。紧接着是豹突如其来的呵斥:“这么大个人,在这么小的地方,人间蒸发了?开什么玩笑?!你们警方连这么个人都找不到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办案水平,也别怪市民们对你们失去信任了!”
令人尴尬的沉默蔓延。约半分钟后,黑石才勉强开口道:“大法官,并非我们没投入警力去找,实在是没有线索啊,何况紧接着又出了H大学那个案子,那可是确确实实的凶杀案,同尚未确认死亡的嘉兰比,怎么也有更高的优先级吧?”
豹冷哼一声:“于是呢?你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的凶杀案,不也没结果吗?”
“那是因为……唉,那不是检方从中作梗吗?您也能猜到这个情况吧!我们其实早就有怀疑的对象了!”
“嘘……”有人在一旁小声提醒黑石噤声,他便没再说下去了。
“……话说回来,”另一个老成的声音传出,飞鹭回忆片刻,应该是老局长起了话头,“豹大法官为何突然对嘉兰的案子如此上心呢,感觉不太像您的风格呀,呵呵~”
“怪我刚才不小心激动了。我并不想给警方找麻烦,只想友情提醒各位,办案还是得分轻重缓急的。”
“……”
“那个女人的事,绝对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她失踪的原因,也很可能不是你们想象的。她是个有破坏力的角色,你们得盯紧了,现在是我们在明,她在暗,可别等某天她突然现身,带着一堆攻击公检法的证据闹事,让她把主动权给夺了去。”
“您言下之意,嘉兰现在是主动躲起来,避风头?”
“这只是我的猜测,信不信随你们。”
“我倒是觉得您多虑了,一个小小的记者,能翻起多大浪来?她也才三十出头吧,都没经历过Z城的至暗时刻呢……”
“嘉兰的出身,”豹直接打断了前任总局长的话,飞鹭的心弦也不由得绷紧了,“你们调查过吗?她可是那个福利院出来的人。”
“……福利院?该不会……不对,我早就看过她的档案,她双亲的登记信息,我都还记得!”
“曾在新闻局就职的那对夫妻吗?呵呵……”
“不对吗??”
“所以说,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多做点功课吧。”
接下来谈话的主题便一转方向,再也不提嘉兰了。似乎是福利院这个关键词让所有人刻意回避了起来。果然不简单。飞鹭由此确信,嘉兰为了调查福利院案件的真相,正独自避人耳目地收集证据,而豹非常清楚这一点,说明豹是此案的直接相关人,绝不会有错。问题是,嘉兰在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手段调查?不弄清这点,就不可能找到她,帮助她。
以我的身份,不方便直接与她接触,还是早点告诉游鲸为好。飞鹭这么想着,删除了录音,猫一般轻盈无声地回到了床上。黑石翻了个身,抱住了她。
2.
第二天一早,珊瑚与文竹约好分头前往H大学。根据事先与校方确认的内容,珊瑚以收集学生们的参警意向为由再次进入,文竹的身份则是与警方合作的随行记者。
“上次宣讲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反响,这也有赖于各位新闻界人士的正面宣传,因此这次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位记者同行,也是为了更好地反馈学生们的心意,毕竟,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们希望的话语,就是眼下Z城民众最佳的强心剂了吧!”珊瑚如此解释,虽然理由蹩脚,但校方许是碍于警方的情面,还是勉强答应了。
“这次之后,就不要随意出入我们学校了,毕竟警察频频造访,对我们来说也很困扰呢。何况,凤凰的案子,不是还没有眉目吗?总局的人也经常来呢。唉,真不知何时是个头啊。”
珊瑚明白,H大学是在埋怨警方办案效率低下。然而眼下也只能接受他们的不满,暗中推进调查。她与文竹在校门口汇合,向安保出示了彼此的证件后,安静入内。
“我一直很好奇,”文竹与珊瑚并肩走在校园里,两人步子都很快,若是与其他人同行,多半会被要求走慢些,然而此刻她们颇有默契地以闪电般的步调同行,“Z城公安的科学调查组半年前解散了吧?那珊瑚警官这样的研究员,不是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了吗?”
“小组是解散了,但我们依然是警察,只不过被编入了不同分局,我也是在半年前来到贝叶分局的。”
“那现在会频繁去现场吗?分局的工作与之前实验室的工作,有很大区别吧?”
“说实话,我觉得解散科学调查组是个错误。当初警局总局以为建立了DNA数据库就万事大吉,不需要再在实验室里进行复杂的取证分析了,所以安排前研究员们转为各个分局的鉴证专员,只留下少数技术人员直接编入总局。我们组里半数以上成员,都反对这个决定,如今看来,果然如此。凤凰被害案正因为缺乏能直接比对出DNA的样本,导致现在劳神费力地调查。如果科学调查组还在,肯定会利用现场遗留的其他证据,进行多方取样和实验,更准确地定位嫌疑人的特征。”
“看来您对过去在科学调查组的工作非常自豪啊!”
“确实,虽然许多跑现场的刑警无法理解,但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的思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多言无益,既然身在分局,那我也会尽我所能做好鉴证工作的。”
文竹点点头。她很欣赏珊瑚果敢的性格,不管外界条件如何,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现在她们正按计划前往H大学的图书馆,一路上珊瑚向学生们问清了文学社的活动地点,是图书馆内的一间空教室。
“就是不知道现在教室里会不会有成员正好在呢……”这么想着,文竹轻敲教室门,缓缓推开。外表青涩戴着眼镜的女孩从书本中抬起头,看到文竹和珊瑚两人,忍不住“啊”了一声:“两位是……?”
“抱歉打扰同学你看书了。请问你是文学社的成员吗?”文竹上前,用若无其事的轻快语气笑眯眯地打招呼。
“是的,不过我是大一新生,刚加入文学社不久……”
“没关系,我们只想了解下几天前的事。”珊瑚向学生出示警官证,随即站在文竹身边,“我是警察珊瑚,这位是记者文竹,之前贝叶分局来贵校做了一次参警宣讲,我们今天想收集学生们的意愿。”
“哦,是那次活动呀,不过那天我有课,所以没去报告厅听宣讲,不好意思……”
“没事啦,我们也不想打乱你们正常的课程安排。不过那天你也来过图书馆吗?你似乎很爱看书呢。”
“嗯,算是吧……有一位很关照我的学姐推荐我加入社团,其实我以前对这类集体活动没什么兴趣,可加入文学社之后,发现前辈们对文艺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受她们影响,我也开始看以前没接触过的作品了。”
“比如什么样的作品呢?”文竹习惯性地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和迷你笔记本,又想起自己面对的是刚进大学的雏鹰,还是别给她压力,又合上了本子。
女孩向文竹和珊瑚展示了正在读的小说封面:“《地球尽头的温室》,是科幻小说,我以前几乎不看这种题材的作品,不过这本书十分温暖有趣,我很喜欢。我也看过比较冷酷的设定,比如《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这是阿特伍德的代表作吧,你怎么会想到看这么严肃沉重的书呢?”文竹冷不丁插了句,似乎自己不久前才在哪里看到过阿特伍德的名字,随即她迅速回忆起,是那篇匿名发表的帖子。女孩的回答印证了她的猜想。
“因为凤凰学姐喜欢。她每周都来图书馆借书,在社团两周一次的活动上,也喜欢和我们分享她读完的小说,其中她提及最多的就是《使女的故事》。我想了解她,所以也看了这本书。凤凰学姐拥有与清秀外表不相称的热情内心,在大家因为对犯罪的恐惧而瑟缩在温暖的校园里时,她却屡次申请外出,我一直不懂她为何如此……社团中不少成员也劝过她,不要频繁离校,她却说她想成为未来的检察官,直面真实的世界,没想到真的出事了……”
女孩低下头,哽咽起来。文竹的脑海中浮现出在现场看到凤凰尸体瞬间的巨大冲击,她因痛苦紧紧闭上了眼。此时耳边传来珊瑚冷静的提问:“凤凰那天,是因为什么原因离校的,你知道吗?”
“我……我不太清楚,之前有记者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只说大概是约见了关系好的读者网友,但现在想来,也许并非如此……”
“等等……”几乎同时,文竹和珊瑚开口打断了女孩的话,她们对视一眼,珊瑚做了个请的手势,于是文竹点头,继续道:“你说的那个记者,是在参警宣讲那天来的吗?”
女孩纳闷道:“您怎么知道的,但的确如此……”
“她外貌上有什么特征?或者说话语气,行为举止上?”
“这个嘛……她戴着粗框眼镜和鸭舌帽,我的描述也许没那么准确,但声音的话,是略带沙砾感的厚实声音。我记得还问了句您是不是感冒了,她说她原本就是这样说话的。”
错不了,虽然嘉兰经常会改变自己的语音语调,但她声线中天生自带的金属磨砂感,在暗花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引人注意的声音,她曾经告诉文竹,她给官员去电都会使用变声器。
“她还和你提到过什么吗,比如后面会如何报道凤凰?”
“她说她会把凤凰的事发到网上,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了。对,我想起来了,她还说……说万一有别的记者同行来找她的话,就给对方捎个话。文竹姐姐,我想我应该告诉你。”
“……什么话?”
“‘请放心,我在最安全的地方。’她是这么说的。”
3.
“讲讲凤凰最后一次离校吧,刚刚你提到,约见关系好的网友,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对吧?”
自女孩转述了嘉兰的话后,文竹就坐在一旁,陷入了沉默。于是珊瑚问起了凤凰案件的始末。
“关于这个,社团社长似乎有别的想法。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可以在这里等下,社长学姐的课程讲座半小时后结束,我让她来一趟。她说过,等贝叶分局的女警官来了我们学校,一定要通知她,她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你们。”
听了女生的话,两人自然选择留下,并让她联系社长。珊瑚宽慰文竹,嘉兰一定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们静观其变就好。文竹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说她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凤凰案的内幕,但珊瑚看得出,文竹的心绪早已离开这里。眼下也不能强迫她做更多了,珊瑚一边思索,一边在图书馆里查找文学社成员的借阅记录和读书笔记。
令人好奇的是,从事发前三个多月起,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中就没有凤凰的名字了。虽然也许是学习忙碌所致,但根据社团学妹的描述,凤凰每周都会借书,如此长时间没有记录,实在有些蹊跷。
“停止借书,会不会与频繁外出的原因有关联呢?难道凤凰过去每周来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借书吗?”
正这么想着,社团的社长来到了图书馆。珊瑚见到她时吃了一惊,因为这位女学生正是在她们宣讲当天举手提问,质疑司法系统腐败的人。
“珊瑚警官,能再次见面真是太好了。‘通往目的地的路从来不止有一条’,我还记得您那天的话。听说您会再来H大学,我总算有机会,告诉您我发现的另一条路了。”
她的双眼闪闪发光,珊瑚意识到,她对凤凰的深厚情谊,令她无法放下凤凰的死,想必自凤凰遇害那天起,她时时刻刻都忍受着身心的煎熬。
“我猜你想说的事,与凤凰在图书馆的活动有关。”
“原来您也发现端倪了?”女生略感诧异,随即露出了一个略带苍白的笑容,“不愧是警官,看来您也看过了凤凰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了。我一直很好奇,她每周都来这里,却连续三个月都没有借新书,以她的阅读速度,一周看完一本书绰绰有余,那她三个月来,都在这里做什么呢?您上次在我们学校的宣讲,令我深受触动,我便开始整理凤凰在社团内的遗物,包括她借阅的书籍,才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疑问,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是什么?”
“我需要您动用警官的权限,调查图书馆的加密主机。”
“你是说,这里有一台加密的计算机吗?”
“没错。作为学校公共财产,图书馆内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公用的,学生使用自己的域名便可以登陆专属的内存空间。但几个月前,我发现留存档案的那台计算机多了一个加密的域名,虽然没有人留意这件事,但结合凤凰这段时间的行踪,我不禁想这个域名会不会是她设置的?如果能够登陆,是否可以看到她的隐藏空间?”
“虽然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无法确定加密域名一定与凤凰有关,我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来调查你说的这台计算机。大学图书馆是否有监控录像?我想看下三个月前直至遇害前,凤凰在这里的行动轨迹。”
“我这就带您去找负责图书馆的安保人员。”
4.
珊瑚、文竹与文学社团社长三人一起来到保安室,申请调阅图书馆的监控,大学保安对此非常意外,不知她们是何用意。珊瑚不想节外生枝,便坦言这与凤凰的案子有关。
“之前总局的警官已经看过监控了,她和我们这里别的学生没什么两样,只是外出次数多了一点。”
“那图书馆呢?她每个星期都会去吧。”
“也许是吧,可学生去图书馆学习没什么不对的吧。”
“我需要看她具体使用的哪台计算机。”珊瑚斩钉截铁地说。“目前还不能断言,计算机一定与案件有关,但或许是个重要的线索。凤凰所在社团的社长说,她案发前一段时间在图书馆的行动很奇怪。”
“好……好吧。但希望你们暗地里进行,我们因为她的案子,受到了非常严肃的处罚。拜托不要把事情闹得更大了。”
“请放心,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会是你们的责任。毕竟保安也管不到每个学生在校内的动向吧?”
一番软磨硬泡下,珊瑚成功借出了监控资料,可惜数月前的原始录像已经被删除,她决定带回分局分析。
“我的一位警官朋友非常擅长修复视频,等我发现了确切的信息,会第一时间联系你。”珊瑚说着,与女生交换了联系方式。
“那就拜托您了。珊瑚警官,我这样,算是与您在并肩作战吗?”
珊瑚笑了,看来自己与雨燕的话语,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于她而言,没有比这更骄傲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