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父皇并未表示不赞同。”慧王回过神来,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再说了,都是自家兄弟,兄长多年未曾回来,弟弟来接也是应该的。”
宋文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似笑非笑,“有劳。”
“不敢。”听着他如此温和的语气,慧王非但没觉得放松,反而更加紧绷了起来,常言道,慎王为人最是反复无常,堪称笑面虎转世投胎,可能上一秒还跟你称兄道弟的,下一秒就能让你全家上下鸡犬不宁。
宋文下一句果然没出他所料,“人也接着了,兄弟也见面了,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
说着就要放下车帘。
“大哥,稍等。”慧王急忙拦住他,“大哥一路上风餐露宿,想必甚是疲乏,弟弟明日在府中备宴,为大哥接风洗尘,还请大哥务必赏脸。”
“不去。”
宋文的回答十分干脆利落,带着冷淡和厌烦,连个解释都没有,就好像刚刚对他表现出来的温和都是慧王的臆想。
不过慧王到底是在朝堂上跟太子斗了小半辈子的人物,到了现在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甚至自己都给他找好了理由,“大哥既然另有要事,那么弟弟就不打扰了,等大哥有时间了,咱们再约。”
天知道宋文能有什么要事啊,左不过就是进宫给皇上和皇贵妃请安,然后就是一个人窝在慎王府清修,摆弄他那些阴诡之术,甚至到了现在,慧王都不知道,他老爹千里迢迢的把他大儿子招回来干什么。
马车里传来了一声模模糊糊的哼笑声,等慧王再次抬头之时,马车已经走远了。
而毓庆宫里。
太子冷笑的把一本书扔到了桌子上,
“他的胆子倒是天大。”
慎王此人最是翻脸无情,宁可从不在他面前出现,也不要轻易的引起他的注意,不然总有一天犯到他的手上,只怕连个好死都难。
“太子,万一慎王真的跟慧王交好……”东宫幕僚王骞有些忧虑。
“你当慎王那副心肠是泥捏的?旁人说两句话就能动心?”太子跟慎王也就是前后脚出生,生日相差了不过一个月,这两个人才算是真正的从小争到大,只不过从一开始,慎王就没把他放在心上过而已。
“我一直把他当成我最大的对手,这个世界上,就连皇贵妃都没有我更了解他。”
“可是,慎王命犯五弊三缺,又不得皇上喜欢,做不得皇帝啊!”王骞小声的提醒。
“他做不成皇帝,可他却能决定下一个皇帝是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一击即中的把握之下,没有人愿意直接跟宋文对上。
“慎王心是冷的,肺是冷的,老三想去讨好他,只怕被他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慎王进宫了。
皇上正在批奏折的手稍微抖了一下,一滴红色的朱砂不小心滴到了折子上,朱福全见状马上掏出帕子,小心翼翼的把奏折踏实干净,但最终上面还是留下了一点淡红色的印子。
“他现在到哪儿了?”不舒服只是一瞬间,皇上马上恢复到了平时的样子,高高坐在皇位上,脸上的表情喜怒不定。
“慎王现在正在皇贵妃的钟粹宫里。”朱福全小心翼翼的说,“估计等他给皇贵妃请安之后,就该来乾清宫给您请安了。”
“他给我请安?他不把我气死我就已经是谢天谢地。”皇上拿起了另一本奏折,眼底全是冷漠,只是下笔又重了几分,“他从钟粹宫里出来之后,你立马派人把他截住。让他到这里来,就说朕有事要找他。”
“是。”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苏氏还有有些别扭,她拢了拢宽大的袖子,看向这个令自己纠结又复杂的大儿子。
当初宋文出生是时候,她也是给予厚望的,她儿子是长子,天生就占着优势,可是到最后,却因为魇镇被皇上厌弃,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看父皇那边怎么说,”宋文撇了撇茶杯上面的茶沫子,饮了一口,顿时唇齿留香,他眼睛一亮,“这是武夷山那边进贡的大红袍吧,一年也不过几两,没想到在母妃这边喝到了。”
苏氏没好气的说,“先别管那个茶叶了,你倒是想想办法,翠微山如此清苦,你也是天潢贵胄,何必在那个小山沟里蹉跎一生?”
相比她,宋文就淡定的许多了,“有什么急的,翠微山上面的大相国寺也是香火鼎盛,儿子平时跟老方丈谈论佛理受益颇多。”
苏氏听了这话,气的恨不能把手里杯子扣他头上,“怎么?你还真准备出家当和尚?”
“怎么可能?”苏氏一口气还没放下,被他一句话哽在胸口差点没噎死,“和尚可不能吃荤,儿子每日琼浆玉液山珍海味的,真要是当了和尚,怕不是不到一个月就得还俗……”
“没脸没皮的东西!”苏氏终于忍不住,一只杯子直接砸在了宋文的脚底下,但还是顾忌着隔墙有耳,压低了声音,“你就算是不能当皇帝,那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也不过分吧,你给我去看看史书,历朝历代,没有登上皇位的皇长子都是些什么下场!”
“可是我又不喜欢权谋之术。”宋文的表现非常淡定,“就算做了摄政王又能如何呢,封妻荫子?我可是连妻儿都没有呢。”
“那你就不能过继一个?”苏氏恨铁不成钢,“你自己不愿意生,本宫也不愿意逼你,宗室里想着过继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的,不然百年之后连个给你烧香烧纸,洒扫祭奠的都没有。”
苏氏是真的心疼自己大儿子,就算一辈子供奉佛祖又怎么样,百年之后佛祖还能把你接到西天极乐世界,永享香火供奉吗?
“这次回来了就不许再走了。”苏氏的声音里满是不容拒绝,“这两天本宫在宗室里好好给你寻摸寻摸,找一个乖巧聪明的孩子给你当世子。”
宋文拗不过她,胡乱的点了点头,“您看着办就好,记得找一个漂亮点的,聪明点的,最好父母双亡,要嫡子,不要庶子。年龄不要太小,我不喜欢小孩子,也不要太大,太大了都记事了养不熟。”
“行,本宫都记下来了,最好再给你找一个没出五服的。”苏氏最后还自己加上了一条。
宋文不用算都知道,要是真按这个标准去找,估计苏氏这一辈子都找不到了。
苏氏这边好不容易劝自己儿子准备过继一个嗣子,再加上皇上那边催的也急,要不留他吃饭了,急匆匆的就把人往乾清宫那边赶。
虽然嘴上说不待见自己的大儿子,但是,皇上还是借着批奏折,硬生生拖到了快午饭的点。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金安。”慎王恭恭敬敬的跪下,穿着朴素到了极点的缁衣,礼数一点不错,脸上带着皇上熟悉的安详恬淡。
“父子之间,不用这许多礼数。”名为父子,更像是可以利用的陌生人,皇上示意朱福全把人扶起来。
宋文也不客气,坐在下方的椅子上,“不知父皇此次招儿臣回来,是有什么事吗?”
皇上沉默了一下,让周围伺候的人都下去,说,“今年年初,朕害了一场大病,虽然好了,但做什么都有些力不从心,朕想让你帮忙起上一卦,看看大兴的未来。”
“大兴的未来?”宋文听到这话,不可思议的笑了一下,半晌才开口,“我没听错吧,父皇,你让我帮你算天下?你真把你儿子当神了?”
天下家国,家国天下。宋文从来不沾染这些,他一个摆弄巫蛊邪术的,去碰那浩荡国运,怕不是担心自己死的不够快?
“朕也不要你真的给朕一个明确方案,京畿大旱,你应该知道吧?”皇上摇了摇头,没有让他说话,“朕想知道,这场大旱,如何才能避免,赈灾人选谁最合适?”
宋文低下头,手指掐算了几下,脸色腾的苍白了一下,握紧了拳头,缓缓的压下喉咙里涌上来的腥甜,“天道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不能说。”
“那好,朕想问问,这场大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百年一遇,赤地千里,人皆易子而食。”宋文的眼睛看向殿外,看向天空,看向茫茫迷雾中,令人心惊胆跳的大兴王朝的未来。
“可会动摇我宋氏江山?”
“会。”
皇上听到这话,眉毛当即抖了一抖。宋元徽从少年时就登基为皇,为了江山,跟大臣斗,跟外戚斗,跟宗室斗,江山就是他的心血就是他的一切,他绝不允许有任何人任何事动摇他的江山!
“这是天道,你难道还能跟老天相争吗?就算你是天子,也不代表你真的就是老天爷的儿子了。”
相比皇帝,宋文的心就冷的很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视万物为刍狗的意思,“不过是一场能动摇江山的大旱,又不是要把江山给颠覆了,至于吗?”
皇上紧紧的盯着他,就像是在看着动摇江山的仇人,“大旱之下,尸横遍野,易子而食,若真如此,后世史书该如何记载?江山撼动,民不聊生,岂非朕之过错?”
皇上从座位上站起来,慢慢的走到了他眼前,就像一头苍老的海东青,哪怕视力退化,爪子驽钝,依然张开了翅膀,守护着整个天下,“朕知道,你因为五年前的事依然心生怨怼,可是,你身体里留着的也是我皇族的血脉,受苦的,是我大兴王朝亿万万的百姓,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一个皇上,如果在朝堂上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没得说,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跪下磕头请罪,可是放在宋文这里,硬是心肠如铁,
“天命如此,强求不得。”宋文闭上眼睛,再也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