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老太太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好,虽说那是宫中来的人,可她顾氏既然能请来,那多教一个孩子也没什么。
罗玉容也是一阵兴奋,在花会的时候就有夫人向顾氏打探教养嬷嬷的事情,若真能让自己跟着学规矩,自己定能学好,二妹妹不过是比自己多学了几年,便能得爹爹夸赞,现在想来,这嬷嬷的能耐可真大。
顾氏倒是被婆婆的话吓了一跳,别的不说,月儿的教习嬷嬷是已逝的大长公主亲自挑选的,自己和月儿生父还未和离时,侍郎府阖府上下都把这位嬷嬷当成半个主子对待,哪能颐指气使又丢个孩子过去?
不过顾氏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这个婆婆进京时间短,不了解这其中的事也是有的,想通这一点,顾氏脸上又端起了笑,抚了抚衣袖,道:
“母亲有所不知,那位顾嬷嬷是月儿她外祖母挑选的,不仅要管着月儿的起居,也是琳琅园里掌事的,平日已十分忙碌,若此时让玉容过去,耽误了孩子可怎么办?若母亲信得过儿媳,儿媳想着请宫中女官林氏女云佳来教导两个孩子,也让玉容和月儿多接触接触”。
说到这,顾氏停下喝了口茶,又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角
“说到底,都是一家人,儿媳当然不会厚此薄彼以至于让外人看了笑话,您说呢?”
言罢,端坐高堂的老夫人倒也不惊讶,叶月装病之事的始末还是没瞒住,不过她倒也不害怕,因为她太清楚一个道理:自己活一天,这“孝”字就能压顾氏一天。
至于这种彼此心知肚明的压制,老太太看了一眼身侧听到林云佳名字后就变得兴奋不已的孙女,叹了一口气,到底还是稍稍妥协,随即又转头看向顾氏:
“我自是信你的,也知道你做事周全,又孝顺贴心,如今我这老太婆虽然年纪大了,却断不会让旁的事伤了家里人的心”。
这番包含承诺的话让顾氏舒坦了不少,只是面上少不得惶恐,
“母亲辛苦”。
寿安堂的这番明枪暗箭在女客们登门前终于落下帷幕,叶月再撩开帘子进入时,厅内已是一派和乐的样子,她半低着头,小鹿般灵动的眸子也半阖着,站在顾氏身边,乍看像幅精致的仕女图。
罗玉容也走到顾氏身旁站着,先是瞄了一眼叶月的站姿,然后也有样学样,老夫人瞧见了这对比鲜明的两人,免不了又是一番无奈叹气。
不过还不等这气叹完,门外的丫鬟便通传有客人到了。
先到的是老太太的娘家人,不过前些年朝堂动乱连带着乡间也不甚安生,和老太太血缘亲近些的也都死的死、散的散,哪还有什么正经的亲戚在,如今来的这位身着玫瑰紫肩挂子的邓氏是早些年迁到京城住的旁支,按辈分应唤老太太一声姑母。
却说这邓兰先是亲亲热热地唤了声“姑母”,又将精心挑选的生辰礼双手奉上,哄得老太太眼都眯成一条缝了,又连忙给顾氏见了礼,对着老太太说
“姑母有所不知,去岁宫里中秋宴侄女还与嫂嫂说过几句话,只是那时候没想到竟是这么有缘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以后‘妹妹’’是叫不得了,只能唤‘嫂子’了。”
这话一出,刚才热热闹闹的气氛倒是一滞,老太太年纪大了,话也没听太明白,照旧笑眯眯的,可其他人哪还笑得出来,毕竟大家都清楚,去岁中秋时,顾氏和那叶侍郎还未和离,邓氏见了最多唤声“叶夫人”,怎么能“妹妹”长“妹妹”短的,且这厅里伺候的下人大多是从长公主府陪着顾氏一路过来的,众人拿不准主母心思,只是暗自揣度着邓氏出身到底是没什么底蕴的人家,也太心直口快了些。
顾氏倒没什么太大反应,先是笑了笑没接这话,又偏着头整理了下叶月的小坎子。
邓氏见自己没套成近乎,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赶紧拉出了身后的女儿给老夫人请安,只见一容貌清丽的女孩缓缓走上前:
“宝音祝姑祖母日月昌明,松鹤常青”,说罢,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晚辈礼,礼数周全,倒与她母亲的冒失全然不同。
老太太仔细瞧了瞧这宝音,只见她模样虽比不得叶月,可这番行礼却是能瞧得出是好好学了规矩的,又见她与玉容差不多大,便问道:
“是个好孩子,今年多大了?”
这边话刚一问出,还不待宝音答,邓氏便紧着插嘴:
“姑母,宝音比玉容大一岁,今年十一了。”说罢,又装作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继续说道:
“这丫头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侄女免不了偏疼些,本是想着规矩都没学全,不打算让她来,后又觉得女孩子家总要见见世面,就让她跟来开开眼界,省的越长越小家子气。”
自搬入侯府,玉容也搬了自己的院子,老太太身边是一日比一日安静,故越发喜欢这些活泼孩子,看着安安静静站在那的宝音,心想:虽说这邓氏是嘴碎了点,可是这孩子是养的真不错,便说道:
“和我家玉容年龄相仿,日后可多要来府里走动,也好让她跟你学学,收敛些泼猴气性。”
邓氏一听这话便眉开眼笑,要知道这定远侯府现在可是正得圣心,多少人想要攀关系都攀不上,今儿算是叫宝音歪打正着了,这以后不论做事办差还是孩子说亲,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呀。
而这边罗玉容却皱了眉头,原本看来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就免不了升起比较之心,又见她姿态端然,还让祖母再三夸赞,心中更加不忿,偏不能发作,只能不情不愿的回了老太太:
“祖母说的是,孙女日后好好改自己的脾气,不叫祖母担忧了。”言罢,低头撇了撇嘴,捏了下衣角,留下一片褶皱。可还没等收拾好心情,就听到宝音说:
“玉容妹妹活泼可爱,又孝顺有加,姑祖母您也不必太过忧心。”
这番话说的罗玉容瞬间舒坦不少,也让老太太熨帖不已,遂又招手让丫鬟将邓氏母女的位子摆近些。
那边亲亲热热,这边顾氏在一旁静静瞧着几个人你来我往满不在乎,老太太要抬举个女孩没什么,邓氏想要攀亲戚也没什么,横竖闹不了多大水花。现在要紧的是忠勇侯府怎么没动静,这帖子可是管家亲自送过去的,虽说新臣旧臣关系没那么亲密,可不至于连个小厮都不派过来吧,正当顾氏疑惑,门外丫鬟传话:忠勇侯夫人到了。
这倒是让顾氏惊讶不已,要知道,大历开国不过三百年,第一位得皇帝钦封的忠勇侯可是跟着太祖在战场上列阵杀敌的,后代子弟中也少有纨绔,他们不需攀附于人,也最好不要结交大臣,省的平白惹来猜忌。想到这一点,顾氏倒也没那么惊讶了,因为真要说起来历代忠勇侯手握重权仍得圣心的原因,大概是他们身上除了军人的坚毅,还有百年来位居高者的温和风度。
念及此,顾氏赶紧打起精神:毕竟是旧臣派和新臣派第一次后宅交锋。
那边忠勇侯夫人秦氏已见过老太太,见老太太和身边的丫头聊得热络也没再多说,她知道定远侯是眼下最得盛宠之人,也没什么多说的心思,想着和顾氏见过之后便借口离去,毕竟家里还乱做一锅粥。
“秦夫人近来可好?府里才置办好人手,各处都匆匆忙忙的,倒是让你看笑话了。”
顾氏不是性子热络的人,如今主动相谈不只是因主人的身份而问候,更是对这位心直口快的秦夫人有着好感,去岁叶裴停棺,族里几个泼辣的婆娘言语中带着对自己命格的质疑和无子摔盆的嘲笑,是秦夫人看似无意提到长公主在世时对族中小辈多有照顾,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思及此,顾氏脸上的笑更真切了些。
“府里各处井然有序,顾夫人不要自谦——”刚准备借口回府时,又看到了两个女孩伴顾氏左右,左边的女孩更加出挑,看着身量好似比去年丧礼时又长了不少,就是比那时更安静,便开口道:“夫人好福气,两个花一样的女儿陪着,这是月儿吧,咳症可轻了些?”
顾氏见秦知云还记得女儿咳症,越发觉得这位秦夫人比旁人多了几分真心,便让叶月上前见礼。
“劳您记挂,月儿已好了大半,大夫说平日里注意些便是了,不必再用药。”小小的女孩,明明还未长开,却在静立时让人惊讶其气度,便牵来自己身前细细问着,
“我看你母亲对你很是爱怜,你也须快快好起来才是,待开春了,你来我府里赏海棠可好?”秦知云育有三子,到了这个岁数也没了再生的心思,眼下牵着别人女儿的小手,倒是羡慕不已。
叶月不知道秦知云的心思,也没有因为“赏海棠”便对开春有所期待,不过见到母亲暗暗点头,便也应了这位秦夫人。秦知云看着软糯的女孩言语中透着倦意,又思及她的处境,不免在心中叹了口气,只是不能在面上显出来,一时间只是拉着叶月的手,没有再言语。
这边安静着,那边罗玉容却站不住了,脚尖这里点点,那里晃晃,细微的响声惹得顾氏皱了眉,也让秦氏回了神。
“这位可是玉容?瞧着比月儿大几岁。”说着,便褪去手腕上两只红玉镯子,一只递给叶月,一只又让丫鬟递给罗玉容,又朝顾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来的匆忙,也没带了给女儿家的见面礼,这两只镯子是我表妹随表妹夫在蜀地游玩时寻来送予我的,倒是配年轻女孩的好气色。”
顾氏还未开口,罗玉容自顾自走向前行了礼,又把镯子套上自己的手腕,这般作态实在让顾氏动了气,恰好丫鬟来报女客皆至,只等主人家开宴,又让顾氏将这口气咽了回去,今天是定远侯府的大日子,任何事都耽误不得。
主人家即将开宴,秦氏也不好此时借口离去,纵使焦心府中之事,现下也只得派人回去等着消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