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初二晚 ...

  •   书房虽小,五脏俱全,左边有一扇窗户,靠墙摆着一方檀木桌子,上面摆着砚台,纸张和毛笔。而右侧放了一整面的书,书架上间或的摆着一些木质摆件,整体朴素淡雅。

      韩意妧走向书架,取出了一本泛黄的字帖,把它放在了窗前的书桌上。

      磨好了墨后,提笔开始练字。

      岚烟将沏好的茶水放在了书桌旁。退下后,拿了个小杌子在书房外侯着,做些针线活,不时的替换一下茶水。

      一个时辰后,韩意妧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自己的手腕,活动了一下身子。端起旁边的茶,入口还是温热的。

      她将字帖放回了书架,然后收拾好桌上的散乱的纸张。

      抬头看向门外,看见岚烟正低着头,认认真真的绣花呢!悄悄走进一看,图样像是一只云雁。

      “岚烟,你这是绣给谁的啊!”韩意妧调侃的说道。

      岚烟听见声音,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向韩意妧行了个礼:“小姐您怎么也不叫我一声啊?吓了奴婢一跳。”

      韩意妧笑了笑:“见你绣的入神,便没叫你。快说说这是给谁绣的啊。”

      岚烟在韩意妧的注视下不由得红了脸,“小姐您明知顾问。”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其他人呢?”见只有岚烟一人,韩意妧疑惑的问道。今日除了早间,好像没见着湘兰和墨衣的身影。

      “揽月在厨房做点心呢。湘兰和墨衣被太太唤了去,说是有事吩咐。见小姐那时睡得正熟,就没叫醒您。”岚烟解释道。

      又看了看屋外的天色,说道:“看这时辰,两人也该回来了。”

      韩意妧突然觉得耳朵有些发热,揉了揉它。心下想,不知道谁在背后说我。

      ——————————

      正院泽信堂

      韩仁安刚下值回家,杨氏在为他更衣。

      屋内安安静静的,周围服侍的下人见老爷脸色不好,也不敢出声。

      “你们先退下吧。”韩仁安突然出声道。

      杨氏顿顿了,手上动作不停。

      服侍的下人们下意识的出了口气,行礼告退。

      韩仁安转身握住了杨氏的手,叹了口气,沉重的说道,“今日重明告诉我,陛下多半会把阿妧许给靖王。”

      想到谢重明告诉他那些话,韩仁安心里的那一丝侥幸也消失了。

      “靖王!真是他?”杨氏心情复杂的说道。

      杨氏看着丈夫的神色,人瞬间没了力气,只能靠在韩仁安身上。

      无力的说道:“我昨日就有了预感,心理也有了准备,可还存着一分希望。”

      有看向韩仁安,带着几分希冀的问道:“真的定了吗?”

      看着妻子这副伤心的模样,韩仁安点了点头,说道:“十之八九,谢重明从不无的放矢。”

      “安娘,现在想来那日陛下出现在汉阳郡主的花会上不仅仅是巧合。”韩仁安说着,又将杨氏扶着坐在了床上。

      杨氏平复了心情,回忆道:“我记得那日花会上多是翰林院的官眷以及谢家交好的几家。”

      韩仁安将他想到的都说了出来:“翰林清贵,谢家诗书传家,而与谢家交好的几家在朝中也是出身清流。

      靖王虽手握兵权,身后站着镇国公,侧妃云氏也出身勋贵,但他身后缺乏文臣清流的支持。而陛下若真属意靖王,肯定会为他补足。”

      “可为什么是阿妧呢?为什么是我们的阿妧?”杨氏低垂着头,语气平静的说道。

      见妻子此番故作平静的样子,韩仁安心中一痛抱住了她,摇了摇头说道:“是谁都可以,只是阿妧恰好入了陛下的眼,各方面都很适合。”韩家寒门出身,家世不显,但在文臣清流中又有几分声名。

      杨氏有些发愣,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只是如此?”

      “只是如此。”韩仁安重复道。话音刚落,杨氏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无声痛哭。韩仁安安抚着妻子,憋会了眼中的泪意。

      待妻子心情平静后,韩仁安继续说道。

      “我韩家虽然从父亲起才有人做官,底蕴不深家世不显。”韩仁安叹了口气说道,“可父亲生前官至正三品大理寺卿,我还曾担任了六年的国子监祭酒,和现在不少的年轻官员有些师生之谊。”

      看了看妻子,安抚的拍了拍她,又说道:“而安娘你出自弘农杨氏,虽是旁支,可也是世家出生。而岳父在北地开办豫章书院颇有名望,在文人中也素有清名,教导出了不少英才。”

      听得夫君的分析,杨氏不解的问道:“若要为靖王增加筹码,陛下直接下旨赐婚就好,何必绕一大圈呢。而且谢家虽没有适龄的女儿,可朝中有比阿妧更合适的啊。”

      “我官职低,直接下旨没什么,可陛下想要的不仅仅如此啊。”韩仁安感慨道,“靖王已有正妃,而那些真真心疼孩子的人家,又怎么会让自己千娇百宠的女儿去做妾呢。这次花会就是陛下放出的一个信号。”

      停顿片刻后,看着妻子说道:“所以花会不久,陛下便下令选秀。”

      本来选秀按例就是三年一次,只是当今考虑种种原因停了三次而已,但并没有明令废除选秀。

      杨氏面露苦笑:“若你再迟一年起复,或谋求外放,阿妧就不会参加这次选秀了。”

      建安十八年,韩仁安因父母亡故丁忧,三年守孝期满后,却迟迟未能起复,直到半年前才在翰林院任了侍讲,正五品。

      虽比之前的官职低了半品,但想着长子明年要参加会试,在京也方便为儿女操办婚事,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可现在想来还不如外放呢,毕竟此次选秀只在京内挑选。

      只能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啊!两人内心俱是五味杂陈。

      “事已至此。”韩仁安无奈的说道,转而问起了女儿,“阿妧怎么样?”

      “那丫头心大的很!”杨氏说起女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宠溺。

      “阿妧不是心大,是性情豁达,想得开。”韩仁安反驳道。

      “有区别吗?”杨氏苦笑不得,“这事儿想不开又能怎么样!我们在这儿为她苦恼,她说不定还在那安心练字作画呢。”

      “这样不好吗?不会钻牛角尖。”韩仁安认真的对着妻子说道。

      “是啊!”杨氏喃喃道,“这样更好,这样更好。”

      ——————————

      同一时刻的宜春伯府,书房内传来一声怒呵。

      “跪下!”

      云天赐抖了一下,不情不愿的跪下在了中年男子的身后。

      “爹,我没犯什么错吧!”云天赐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听管家说你抢了人未婚妻,还打伤了人家的腿。”宜春伯转过身来,面无表情的说道。

      云天赐听到他这么说,站起身来激动的喊到,“爹,冤枉啊!我是那种人吗?”

      “跪下,我叫你起来了吗!”

      额!云天赐咚的一声跪下了,低着头龇牙咧嘴的发出抽气声。

      “爹,我请了媒婆上门提亲,怎么能说是抢呢?之前我叫刘顺去查了的,我又不知道她订了亲。”云天赐不服气的说道,“再说了,订了亲怎么了,我又没威胁她家去退亲。至于伤了人,又不是故意的,我让人请了大夫的。”

      “这么说,你还有理了?”宜春伯冷笑着说道。

      云天赐看着老父亲,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怂怂的道,“我事先不知情,可不可以轻点罚啊!”

      宜春伯被他气笑了,“给我滚去跪祠堂。”

      云天赐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看这儿子的样子,宜春伯深深的叹了口气,为云家的未来担忧啊。

      “来人!”

      “老爷,有什么吩咐。”进来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普通的中年男子,恭敬的说道。

      “云福,你把少爷身边的人都换了,挑些稳重懂事的。”

      云福应了一声,就退了下去。

      ——————————

      韩府蘅芜院

      屋外夕阳西下,染红天边的云霞。

      三月的京都还带了一丝寒意,微风吹过,韩意妧感到了些许凉意,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她前脚刚进门,后脚揽月就提着个食盒进来了。

      这是因为适才出书房的时候,岚烟叫小丫鬟通知了揽月。

      揽月将食盒放在桌上,拿出了一碟将刚做好的红枣糕,和一盅汤。

      揭开盖子,汤盅冒着一股热气,散放出诱人的香味。

      “小姐,先喝点鸡汤,暖暖身子,我炖了一下午呢。”揽月拿勺子舀了一小碗,递给了韩意妧。

      韩意妧接过碗,用汤勺舀了一勺,缓缓的吹了几口气,送入口中。

      不一会儿就喝完了一碗。

      韩意妧看了一眼期待的盯着她的揽月,笑着说道:“你的手艺越发好了,离了你,我可怎么办啊!”

      “奴婢不会离开小姐的,除非小姐不要我了。”揽月坚定的说道。

      “那如果我真的不要你了呢?”韩意妧想到选秀一事,半真半假的说道。

      揽月瞪大了眼睛,小脸憋的通红。

      岚烟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小姐!不要总是逗揽月。”

      揽月哼了一声,“我去厨房看看。”

      韩意妧无辜的眨了眨眼。

      湘兰和墨衣刚回来就看见了揽月气鼓鼓出去的身影。

      两人好奇的问道,“谁惹那妮子生气了啊!”

      岚烟朝韩意妧努了努嘴,两人瞬间心领神会。

      韩意妧见湘兰和墨衣回来后,询问道,“母亲找你们吩咐什么事儿啊?”

      湘兰、墨衣向韩意妧福了福身,说道,“太太让奴婢们这段时间跟着杨嬷嬷,多学点东西。”

      杨嬷嬷是母亲的陪嫁丫鬟,一直没有嫁人,在韩家帮着母亲打理琐事,深受母亲的信赖。

      韩意妧的四个婢女里,湘兰和墨衣都是杨嬷嬷一手调教出来的,怎么现在又要学东西?

      随即她反应了过来,毕竟现下不同与往日了。

      “嗯。”韩意妧点了点头,“去吧,多学点好。”

      两人点了点头。

      一刻钟后,揽月带来了晚膳。

      用完膳后,韩意妧又去书房画了会儿画。

      之后就回房休息了。

      三月初五,采选的内监验看了韩意妧的身份无误后,就带她去了接人的马车。

      上马车前,杨氏叮嘱道,“万事当心!”

      韩意妧回身抱了杨氏一下,对着爹娘和长兄幼弟说道:“等我回来。”

      然后一个人上了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初二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