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启程荣庆 ...
-
荣庆市的秋日总是带着几分清爽的凉意,可随着安奕琛全球巡演首站的临近,整座城市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热流。距离演唱会开场还有三天时,所有提前购票的观众手机里,都收到了一条来自售票方的专属推送 —— 标题 “荣庆站观演指南:赴一场星光之约” 格外醒目,点开后满是贴心的细节。
信息首页清晰标注着观众的座位信息,不仅有场馆平面图,还附带了不同入口的推荐路线;公共交通部分更是细致,从市区各主要地铁站、公交站到场馆的换乘方案一目了然,甚至标注了演唱会结束后的夜间接驳车时间。
最让观众惊喜的是,推送里还附带了一个 3D 链接,点开后能以第一视角 “走进” 场馆,跟着虚拟指引找到自己的座位,连座位周边的卫生间、补给站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句 “每位到场观众都将收获专属小惊喜”,更是让粉丝们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纷纷猜测 “惊喜会不会是安老师的手写卡片”“难道是定制周边”。
此时的安奕琛,正坐在 25 楼公寓的沙发上,看着手机里粉丝的热议,嘴角忍不住上扬。姚星荟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平板,正在核对黄果娱乐与光启投资的最新洽谈资料 —— 唐立杰已经对光启抛出的“橄榄枝”紧抓不放,显然已经一步步走进了许彻之设下的局,就等他最终落定。
安奕琛见姚星荟看资料看的专注,扔下手机,埋在姚星荟的颈窝里,像只大型犬一样蹭来蹭去。
"荟荟,你真的不能提前一天过来吗?就一天..."他的声音闷闷的,带着明显的撒娇意味。
姚星荟的手指穿梭在他浓密的发间,语气无奈却纵容:"你知道现在正是和黄果娱乐谈判的关键期,唐立杰那边迟迟不肯签字,我必须坐镇。"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舍,“明天就要去荣庆了?”
“嗯,团队已经提前三天过去了,我明天一早的飞机,去跟他们汇合,做最后的彩排。” 安奕琛说着,伸手将姚星荟揽进怀里,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委屈,“可是我不想走,还想跟你多待一会儿。”
"胡说,"姚星荟轻拍他的脸,"这是你的全球巡演首站,多少人的心血在里面。你必须去,而且要比任何一次都成功。"
她知道这场演唱会对安奕琛的意义非凡——不仅是事业的新高度,更是他献给家乡的礼物。
安奕琛长叹一声,重新将脸埋回她的肩颈:"可是没有你在台下,我会没状态的..."
姚星荟轻笑:"少来这套,安大明星什么时候需要靠我一个人来找状态了?"她顿了顿,声音柔和下来,"我答应你,一定会赶在开场前到。无论如何,我不会错过你的重要时刻。"
这句话让安奕琛的心情明显好转,但他仍然借机"耍赖",争取更多温存时光。他环住她的腰,细密的吻从额头一路落到锁骨,每一个触碰都充满了不舍。
"我会想你的,"他在她唇边低语,"每时每刻。"
姚星荟回应着他的吻,声音模糊在交缠的呼吸间:"我也会想你...所以,要好好表现。"
夜色渐深,两人缠绵良久,仿佛要将分别数日的思念预支殆尽。安奕琛的手指与姚星荟的交缠,在昏暗的灯光下形成亲密的剪影。
"记得按时吃饭,"安奕琛突然想起什么,叮嘱道,"我不在的时候,别又只顾工作忘了休息。"
姚星荟失笑:"这话该我对你说吧?巡演期间最累的是你。"
"那不一样,"安奕琛认真地看着她,"你对我来说,比任何演唱会都重要。"
这句话让姚星荟的心柔软成一片。她知道,在外人面前光芒万丈的安奕琛,只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这样孩子气又深情的一面。
安奕琛抵达荣庆当天,粉丝们聚集在机场和酒店外,举着灯牌和手幅,热情洋溢地迎接他们的偶像"回家"。
回酒店的路上,安奕琛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思绪飘远。荣庆这座城市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童年、青春、音乐的启蒙,以及那些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岁月。
最让他挂念的,是住在城西老居民区的母亲。
安妈妈是荣庆钢铁厂的退休职工,丈夫早逝后,她一度陷入深深的悲痛和萎靡。那段时间,她无力兼顾工作和照顾年幼的安奕琛,经济上的拮据和生活上的无助让她倍感煎熬。钢铁厂的工作已经足够辛苦,下班后她还要做零工补贴家用,对安奕琛的照顾自然不够周全。
好在母子俩都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候。安奕琛从小就懂事,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甚至还会帮母亲按摩因长时间站立而肿胀的双腿。音乐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他找到的出路口。
安奕琛成名后,多次想接母亲同住,却总被婉拒:"我在这里住惯了,邻居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你去闯你的,妈在这儿给你加油。"
更让安奕琛遗憾的是,母亲从未参加过他的现场演出。
除了不想让儿子分心照顾自己之外,安妈妈内心一直存有对儿子的愧疚——看到安奕琛如今成功的模样,总会让她想起那段无力给予儿子足够关爱和支持的痛苦时光。演唱会上光彩照人的儿子与记忆中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默默练琴的瘦弱身影重叠,总是让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于是,安奕琛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场演出后,都会让团队将现场录像精心剪辑,加上幕后花絮,制成专属DVD寄给母亲。这是母子间心照不宣的默契——以另一种方式,共享荣耀时刻。
但这次不同。
这是在家门口举办的演唱会,安奕琛早在一个月前就给母亲送去了门票,而且是好几张——"妈,您可以邀请李阿姨、王阿姨她们一起来,您不是常说当年我学琴时没少麻烦她们吗?"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安妈妈没有拒绝,接过了门票,但眼中却有着复杂的情感:"好啊,我也该去看看我儿子在舞台上有多威风了。"
安奕琛还特意安排了专人接送,选的是稳重可靠的老司机和舒适宽敞的车辆,以免母亲感到任何不适。
排练间隙,安奕琛与团队反复确认每个环节。舞台设计融合了荣庆本地元素,音乐编排中也巧妙加入了儿时熟悉的旋律。
"惊喜环节准备得怎么样了?"安奕琛问执行经纪人。
"全部就绪,"对方肯定地回答,"十三万份惊喜礼物已经入库,会在开场前由工作人员放置在每个座位上。都是按照座位区域定制的,绝对不会出错。"
安奕琛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期待:"这是我给家乡粉丝的一点心意,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事实上,这个"小惊喜"是安奕琛亲自参与设计的——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定制版的纪念票根、一款以巡演主题设计的LED手环,以及一份带有荣庆元素的徽章,这个徽章是安奕琛亲自设计的。
更贴心的是,现场准备了不同的应急用品,如清凉贴,湿巾,一次性毛巾,甚至还有急救药物,各出口设置了志愿者集合点,观众们可以根据需求到集合点去领取。
排练结束后,安奕琛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明天就要演出了,您准备好了吗?"
电话那端传来安妈妈带着复杂情绪的声音:"早就准备好了。"
安奕琛听出母亲语气中的异样,轻声问道:"妈,您是不是...不太想来?如果您觉得不舒服,没关系的话..."
"怎么会"安妈妈打断他,声音突然坚定起来,"以前是离得远,我懒得出门,这次就在家门口,我怎么能错过..."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变得自然,“明天我自己就能去,不用派人来接我……”
安奕琛心里一紧:"妈,别,您的认路水平,我不敢恭维……"
电话那端沉默了片刻,安妈妈的声音一梗:"有那么差吗……"
挂断电话后,安奕琛站在酒店窗前,望着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霓虹闪烁间,他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背着旧吉他,穿梭在小巷中的少年。
如今,少年已然成长,带着满满的成就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而这一次,最重要的人将在台下见证他的辉煌时刻——尽管这份见证,对母亲而言,或许伴随着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
演出前一晚,安奕琛在确认完所有演出细节后,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涌上心头。他拒绝了助理的陪同,独自戴好口罩和帽子,在酒店门口拦了辆出租车,报出那个刻在记忆深处的地址。
车窗外的荣庆市华灯初上,与记忆中那个灰蒙蒙的工业城市已然不同。但越靠近老城区,熟悉的街景便越多——那家开了三十年的面馆还在营业,街角的报刊亭变成了便利店,小学门口的文具店依旧亮着温暖的灯光。
车子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口停下。安奕琛付钱下车,深吸一口气——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带着回忆的味道。他压低帽檐,快步走向最里面那栋楼,楼梯间的声控灯还是老样子,忽明忽暗。
站在那扇熟悉的绿色铁门前,安奕琛忽然有些恍惚。门上贴着的福字已经褪色,但依旧端正。他抬起手,正准备敲门,门却突然从里面打开了。
安妈妈穿着一身鲜亮的运动装,正急匆匆地往外走,差点撞进儿子怀里。她惊讶地抬头,待看清来人后,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琛琛?你怎么回来了!”安妈妈的声音里满是惊喜,她立即张开双臂紧紧抱住儿子,像小时候那样拍了拍他的背,“也不提前说一声,吓妈妈一跳。”
安奕琛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温暖了心房,他也用力回抱母亲:“想你了,就回来看看。”他注意到母亲罕见的运动装扮,“妈,您这是要出门?”
“哎呀!”安妈妈这才想起正事,却还是舍不得松开手,又抱了儿子一下,“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今晚社区有广场舞比赛,我是领舞呢,快迟到了!”
安奕琛被母亲的话逗笑了:“您都当上领舞了?这么厉害?”
“那可不,”安妈妈得意地扬扬下巴,随即又关切地问,“吃饭了吗?妈给你做点吃的?冰箱里还有你爱吃的酱牛肉。”
“我吃过了,您别忙了。”安奕琛心里暖暖的,“您快去跳舞吧,别迟到了。”
安妈妈犹豫了一下,看了眼手表,确实时间紧迫。她伸手整理了一下儿子的衣领,眼神里满是母爱:“那妈先走了啊,你自己在家玩会儿,冰箱里有水果,茶几底下有你爱吃的零食...”
“知道啦,您快去吧。”安奕琛笑着打断母亲的叮嘱。
安妈妈这才风风火火地出门,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喊了一句:“客厅电视遥控器在沙发缝里,wifi密码没变过!”
安奕琛看着母亲匆匆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即使是大明星回家,也阻挡不了妈妈跳广场舞的热情啊。
关上房门,安奕琛站在熟悉的客厅里,深深吸了一口气——这里还保留着他记忆中的味道,淡淡的茶香和一丝老旧家具的气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客厅正中央墙上挂着的一张黑白照片上。照片中的男人眉目英挺,嘴角带着温和的微笑,那是他父亲生前最喜欢的照片。
安奕琛缓步走上前,在照片前静静站定。他伸出手,轻轻拂去相框上几乎不存在的灰尘,动作轻柔而郑重。
“爸,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照片中的父亲依然微笑着,仿佛在静静聆听。
“明天我就要在家开演唱会了,第一次。”安奕琛继续说道,
他的目光在客厅里缓缓扫过——那些老旧的家具依然摆在原来的位置,电视机旁的摆件还是他小时候参加音乐比赛得的奖杯,书架上依然摆着父亲生前爱看的书。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您还在,会不会来看我的演唱会?”安奕琛的声音轻了下来,“应该会的吧?然后还会跟邻居炫耀,说'那是我儿子'。”
他想象着那个画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安奕琛坐在沙发上,看着父亲的相片,渐渐沉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