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餐间絮语 ...
-
取回外卖后,两人之间的氛围已经完全不同。沉甸甸的牛皮纸袋被安奕琛接过去时,他的指尖不经意擦过姚星荟的手背,带来一阵微妙的电流。之前的暧昧试探被一种更深沉、更亲密的情感连接所取代,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将他们紧紧系在一起。
共享这个关于资助的巨大秘密,让他们感觉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安奕琛小心翼翼地将餐盒一个个取出,摆在姚星荟那张光洁如镜的餐桌上。贵州菜的香辣气息渐渐弥漫开来,为这个过于整洁的空间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我来吧,”姚星荟接过他手中的餐具,指尖相触时两人都微微一顿,随即相视一笑,“你去开瓶酒,酒柜在那边。”
安奕琛点头,走向她指的方向。打开酒柜,里面整齐排列着各色葡萄酒,标签显示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他挑选了一瓶口感较为柔和的黑皮诺,回到餐桌时发现姚星荟已经摆好了菜和餐具。
“想不到你还备有这么齐全的餐具。”安奕琛注意到餐桌上摆放的是一套精致的骨瓷餐具,而非一次性餐盒。
姚星荟轻笑:“都是设计师配的,平时没什么机会用。今天...”她顿了顿,眼神柔和,“今天很特别。”
安奕琛的心因这句话而微微颤动。他熟练地开瓶,为两人各倒了一杯酒。深红色的液体在晶莹的酒杯中摇曳,映照着顶灯柔和的光线。
“为我们奇妙的缘分。”安奕琛举起酒杯,目光灼灼。
姚星荟与他碰杯:“为奇妙的缘分。”
第一口酒下肚,气氛更加放松。安奕琛夹了一筷子酸汤鱼放到姚星荟碗里,动作自然得仿佛他们已经这样相处多年。
“尝尝”他的眼神温暖,带着显而易见的关怀。
姚星荟尝了一口,点点头:“确实不错。”她抬眼看他,眼中带着好奇,“说起来,你刚才提到在伯克利时半工半读,那时候很辛苦吧?”
安奕琛放下筷子,眼神变得深远:“是啊,虽然有你母亲的资助,但伯克利的费用很高。那笔钱覆盖了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但我还想多学些东西,买更好的设备,所以就在校外找了份工作。”
他抿了一口酒,继续道:“我在一家爵士酒吧做兼职琴师,每周三和周五晚上演出。有时候下课赶过去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在后台啃个三明治。”
姚星荟想象着那个画面,心中泛起一丝心疼:“那时候你多大?”
“十九岁,”安奕琛微笑,“刚开始确实很难适应,学业重,工作累,有时候在台上弹着琴都能睡着。但那段经历让我成长很多,不仅磨练了技艺,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他眼中闪着光:“记得有一次,酒吧来了位音乐制作人,听我演奏后很欣赏,给了我一张名片。那就是我后来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人。”
姚星荟托着腮,听得入神:“你从没在采访中提过这些。”
安奕琛耸肩:“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他停顿一下,声音低沉了些,“而且我不想让人知道我受过资助,那时候年轻,觉得是件不太有面子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安奕琛觉得自己当年的想法很幼稚。但姚星荟理解地点头:“我明白,年少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骄傲。”
“是啊,”安奕琛感慨道,“后来我才明白,接受帮助并不可耻,重要的是不辜负那份善意,并将它传递下去,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我啊。”
两人边吃边聊,安奕琛分享了更多在伯利克的经历——如何平衡学业和工作,如何在异国他乡克服孤独感,如何从一个小镇青年逐渐成长为自信的音乐人。姚星荟听得专注,不时提出问题,眼中满是欣赏。
“说起来,”安奕琛忽然放下筷子,眼神变得格外认真,“荟荟,我真的等不及想去拜访阿姨,亲自说声谢谢。你能帮我安排吗?什么时候方便?”
这个问题让姚星荟的笑容慢慢淡去。她低头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米饭,闪过一丝犹豫。
“奕琛,”她终于开口,声音轻柔,“有些事情,我想告诉你。”
安奕琛立刻察觉到她情绪的变化,轻轻握住她的手:“你说,我听着。”
在安奕琛的真诚感染下,姚星荟进一步敞开心扉。
“其实我和我爸妈的关系,不是很亲密。” 姚星荟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安奕琛耳中,“我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七岁就被送到寄宿学校。假期不是参加各种训练营就是跟着父母出差。我爸妈都很忙,我爸忙着打理公司,我妈忙着学校的教学和公益,很少有时间陪我。”
她顿了顿,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我小时候也盼着他们能陪我过生日,盼着他们能去学校接我放学,可每次都失望。慢慢的,我就不再期待了 —— 他们的耐心都献给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留给我的,只有‘你要优秀’‘你要争气’这样的要求。”
姚星荟的声音平静,但安奕琛能听出其中的一丝苦涩,“即使是当时从国外回来的原因,很多人以为我是为了我爸的事业,其实不是。我是考虑了国内娱乐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星辰公司的实力,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并非单纯为了帮助父亲的事业。”
她看着安奕琛,眼神里带着几分自嘲:“说起来,我爸妈不是合格的父母,我也不是合格的孩子。他们不太会做家长,我也早就忘了怎么对他们撒娇、怎么跟他们倾诉。现在我们很少联系,我妈还在全球跑,忙着她的音乐公益事业,有时候半年都见不到一次面。”
“那你…… 埋怨他们吗?” 安奕琛小心翼翼地问道。
安奕琛紧紧握着她的手,拇指轻轻摩挲她的手背,给予无声的支持。
姚星荟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迷茫:“我不知道。有时候看到别人和父母亲密无间,会觉得有点羡慕;但更多时候,觉得这样也挺好,大家互不打扰,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在背调时发现你是我妈资助的对象,后来又看到你在音乐上的才华和努力,我开始有些理解她了。”
她抬眼看向安奕琛,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感:“看到你如此感激她,看到你因为她的帮助而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好像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她选择的那条路的价值。”
“她可能不擅长做妈妈,却把温柔和耐心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的事业,或许比我想象中更有意义。”姚星荟微微勾起嘴角。
安奕琛意识到自己提出见面的需求可能对姚星荟有些困扰,但他更把这个巧合当做是俩人的契机。他思考片刻,然后认真地说:“荟荟,我知道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复杂,不是外人能简单评判的。但我觉得,你的妈妈可能在她成长阶段亏欠了你,但她把我送到了你的面前。”
他故意在姚星荟面前卖萌,眨着眼睛:“你看,我就是她派来的天使,替她来爱你、照顾你的!”
姚星荟被他的表情逗乐了,一把推开安奕琛的脸:“恶心死了!”但她的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心里非常接受这个说法。
安奕琛趁机抓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我是说真的。命运以各种方式将人连接在一起,有时候看似不幸的安排,最终会引领我们到达应该去的地方。”
他注视着姚星荟的眼睛:“你母亲选择了资助我,而我最终遇到了你,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循环吗?也许她无法以你期望的方式爱你,但她通过帮助我这样的人,间接地表达了她对这个世界的大爱。而现在,这种大爱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到了你的生活中。”
姚星荟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她很少听到有人这样解读她与母亲的关系。多年来,她一直将母亲的事业视为一种对家庭的逃避,却从未想过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你真会说话。”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
安奕琛摇头:“我不是在说漂亮话,我是真的这么认为。你看,如果没有你母亲的资助,我不可能走上音乐这条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更不可能遇见你。而如果没有你,星辰娱乐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我也不会有现在的舞台。”
他微笑起来:“所以我们俩能坐在这里,共享这顿晚餐,某种程度上都要感谢你母亲多年前的那个决定。”
姚星荟沉思片刻,终于露出了释然的微笑:“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样。”她反握住安奕琛的手,“谢谢你,奕琛。你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安奕琛温柔地拭去她眼角隐约的泪光:“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母亲,也谢谢你选择了我。”
晚餐在温馨的氛围中继续。两人分享了更多关于家庭、成长和梦想的故事。安奕琛讲述了他如何在音乐中找到自我,如何用旋律表达无法用言语诉说的情感。姚星荟则分享了她在商界的奋斗历程,如何在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建立自己的地位。
“其实,”姚星荟在晚餐接近尾声时坦白,“刚开始接手星辰时,我很没有自信。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说我是靠父亲的关系。”
安奕琛惊讶地挑眉:“怎么会?你是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CEO。”
姚星荟微笑:“谢谢。但现在我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吗?”
“毫无疑问。”安奕琛坚定地说。
饭后,两人一起收拾餐具。安奕琛主动承担起清洗工作,而姚星荟则在一旁擦拭。这种日常的协作让他们感觉像是一对相处多年的伴侣,自然而舒适。
当最后一套餐具被放入橱柜,安奕琛转身,发现姚星荟正倚在厨房门口看着他,眼中有着柔和的光。
“今天谢谢你,”她轻声说,“不仅是为了这顿饭。”
安奕琛走近她,轻轻将她揽入怀中:“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告诉我关于你母亲的事,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姚星荟靠在他的胸前,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声,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宁。在这个通常冷清的空间里,因为有了安奕琛的存在,终于有了家的温暖。
“奕琛,”她抬起头,眼中有着决定,“我会联系母亲,安排你们见面。不过她经常在世界各地跑,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安奕琛的眼中闪过惊喜:“真的吗?太好了!帅女婿要见丈母娘了!”但他随即又体贴地说,“不过不急,按照她的时间安排来。我能等。”
姚星荟假笑道:“你在胡说什么我听不懂!”
安奕琛感动地低下头,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荟荟,你真好。”
两人相拥片刻,享受着这难得的亲密时光。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而在这个位于二十五楼的空间里,两个灵魂因为一个跨越多年的秘密而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安奕琛轻轻哼起了一段旋律,即兴而作,柔和而动听。
“这是什么歌?”姚星荟好奇地问。
“刚刚想到的,”安奕琛微笑,“就叫它《缘起的乐章》吧。讲述一个关于资助、音乐和相遇的故事。”
姚星荟闭上眼睛,靠在他的肩上,聆听这专为她而作的旋律。在安奕琛温暖的怀抱和柔和的哼唱中,她感到多年来围绕母亲的心结正在慢慢解开,被一种新的理解和接纳所取代。
而这个夜晚,只是他们共同故事中的一个章节。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此刻,他们知道彼此不再是孤独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