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前言 ...
-
前言
我喜欢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就像有些人喜欢用嘴说出想说的话,有些人用嗓子唱出自已的歌,有些人用乐器奏出自己的心声一样。 我总觉得落在纸上的文字可以時常拿來翻看,久远了还可以成为一种回味的印記。 习惯与纸笔为伴,时间长了,积攒下大量的闲杂文字。 当翻阅那些旧迹时,我过去的所有经历都比不过八十年代年轻时,那个充满了跳跃和奔放的时代带给我心灵和精神上的颠覆来得更震撼。 我觉得我要以我们那个时代为背景留下点内心所要表达的一种真情实感,而选择北漂的话题,不仅适合当代年轻人的潮流趋势,更可以勾起我们那一代人心灵深处的那份自由的珍藏。
北漂的话题,现在的意义与三十年前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的北漂故事,那是整个一个时代年轻学子在京的奋斗记忆。 他们百里挑一,历经磨难,面对挑战,超越对手,才得以在京城生存发展。 一个北漂的足迹,写满了挣扎与痛苦,妥协与隐忍,失落与挫折。 他们的青春带着眼泪和伤痕,是一本用艰辛的厚重和经历的丰富书写下的奋斗史。 今日回望,三十年过去了,一切都还在那里,彷佛青春没有逝去的痕迹,我们依然年轻。
人到中年,总会喜欢在记忆中翻找那些让人留恋的最珍贵的东西,不论是令你遗憾的,还是让你感动的;不论它是悲伤的,还是喜乐的,总会有种冲动去重新抚摸一遍,让久置的记忆抹去浮尘再次拥有温度,甚至可能会又一次唤起你的激情,让你去重新发现,深度挖掘,彻底反思,充分理解。而人又总是在变化中,彼时所想所为,在今天看来或是幼稚,或是冲动,或是愚蠢,或是鲁莽,但那是那个时代的印记,有其跳动脉搏的韵律和轨道,抹也抹不掉。 那个唯一的,不可逆转的且不可替代的昨天,没有那些积累和沉淀,也就没有今天的精彩和丰富。
昨天的历史都值得,任何你所经历的事情都不可取代!
而每一个人物在你身边的出现都是在考验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想以八十年代那批大学生活为蓝本,写一本小书以飨己愿,把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留存在纸上。我一直在捕捉着一种情绪,酝酿着一抹心境,希望找个角落,专心且安静地写下去。毕竟距离上一次写书已经二十个年头,这中间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尽管丰富但总缺少点深度,乃至觉得生命需要一种反思和沉实的态度,好像停下来需要一种静窥,用一面镜子时常照照自己,然后知道自己的局限。
后来我选择去了伦敦,我住的地方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旧居很近,我常常清晨踩着他曾走过的足迹,去感受他所描写的大地和云朵,还有那浸透在空气中的浪漫和忧郁。 然后我回到房间里,常常坐在对着阳台的书桌前,打开屏幕,键盘上泉涌般的思绪,我终于有了灵感。 那时已经是冬末春初,疫情开始席卷欧洲,我一直在犹豫是否继续在这个书桌前停留下去,但现实逼迫我不得不回到亚洲,然后最终我来到深圳,在一个隔离酒店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十四天让我有了难得的与世界的整体隔断。 这种无人打扰的独处和安静,是一生难得的心灵干净。 十四天日以继夜,我在那里完成了这本书,当写完最后一个字,我心生感恩,如释重负。
我们常常说爱情就是一种感觉,在这种感觉下,我们情不自禁地会驱使自己做出很多的事情。爱情特别美好,拥有浓烈爱情的人又是特别的幸运。 因为毕竟在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轰轰烈烈的爱,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为爱牺牲。 但是在书中,我们却可以完成在现实中一种得不到的期盼和幻想,所谓的文字中的现实。而这本小说就是我的一种臆想,一些虚设的情景,一个创作的情节。希望它的面世让读者们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某些影子,然后重温年轻时的青涩和纯真,捡回那一篇失去颜色的乐章,重拾天真的笑容,抹掉被岁月侵蚀的不快。
2020年10月16日,深圳福田竹子林驿站隔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