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并非匆匆 ...

  •   大名鼎鼎的A城一中,坐落在市中心,取闹市一处静。校门口不远处便是十字路口,天桥上从来不缺行人,正像这所学校从来不缺人才一样。一中的历史已逾百年,校史墙上的一张张画像兹可印证。远可以追溯到与共和国同龄的杰出校友,近可以出一则接一则高考状元花落一中的年度新闻。
      对于初三生的家长们而言,一中的优秀是常态,进了一中不是一只脚踏进重点大学,而是双脚稳稳落地。
      这么一所古朴中透着优越的学校,倒也劲儿劲儿的。校舍已于前年翻新,但在翻新前,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问卷,征询大家的意见,允许保留部分特色之处。于是,在全校师生七嘴八舌谈论之下,一中保留了不少有趣的旧景儿:装着一片绿意的“鸟笼亭”,钉着古早荣誉证书的“一中墙”,小卖部旧址前的樱花树。意见得到采纳,一中学子自然也很有主人翁的态度,当年高考又替母校斩获了状元殊荣,这也成了近年来的一段佳话。若是只凭成绩成为市民眼中的翘楚,那一中也是不肯服气的。每年为艺术类院校输送人才的艺术班,就有不少本市主持人的播音校友。文体不分家,一中的田径队也常在中学生运动会中夺牌。
      这样一所德智体全面发展,还散发着一丝民主气息的重高,自然会让很多人一进校就带上了厚厚的滤镜,以一中人而自豪。不过,这滤镜却没影响到郇然。原因是,实在是太挤了。
      当郇然和其他高一新生一起挤进校史馆的时候,她内心没有了任何名校滤镜。放眼望去,尽数是黑压压的人头,压得她喘不过气。
      画像上的校友们冲着这些小萝卜头微笑,但却没有一个人顾得上细细端详,只得随着巨大的人流,迅速走向那个窄窄的出口。郇然刚从镇上释放回来,自然不习惯这开学第一天的拥挤人流。她双手抱在胸前,微微颔首,嘴里吸进一口夏天的人气,憋屈得紧。打定主意,选定一个方向,她像小鱼一样往左游出去,总算挤到了一个校史馆中庭的小角落。
      “呼,好累。”
      她靠着墙小憩,长叹了一口气,顿觉世界重又清爽。略站了站,她打算赶快走完这段历史长廊,便又扎了进去。
      沙丁鱼罐头车重新出发,不过这一回,众人各自的低语轻了,前方传来的声音明晰了起来。
      “这是一中百年校庆的时候,校友会编的一本诗集。有兴趣的学弟学妹,以后可以在图书馆的3区找来读一读。”
      由扩音器传开来的男声十分清晰,不紧不慢地介绍着前方陈列的诗集。
      在家时刻不离耳机的郇然,立马被人声吸引了注意,全副身心听着。
      “这一面墙就是在海外的校友纪念,身在海外,心系一中。去年校庆的图片,在Twitter上的转发量就达到了两万。”
      那声音的主人不着急吐露更多的信息,而是一句过后,给听者留足消化的时间,再接上话茬。
      郇然安静地听着,也无意伸长脖子一探真容。录入脑海中的男声多了,她凭着直觉拼凑出了一个游刃有余的形象出来。这副嗓子极清爽,连扩音器也阻挡不住内里的韧性,气息也很稳,丝毫没有因为人多而自乱阵脚。看来,十有八九是学校电台的某一号人物。郇然的身边没有小灵通,也没有人窃窃私语着与这男声有关的任何信息。不过,郇然从初中听闻了一种套路,那就是学校风云人物的套路:某方面拔尖的人物,定会在开学之时,给万千少女吃下一粒“哥哥在看我”的错觉定心丸,哄骗着小女生们纷纷以为自己是恋爱台本中的一员。却不知,其实此人天生长了一双多情桃花眼,看一朵花也是如此,更遑论将目光放在人身上了。
      人群拥挤,但也有好处,让郇然隐身其中,好好观望这风云之声。当郇然随着前一位头顶冒汗的哥们,走到声音发源地时,她昂起头,定定地将目光放了过去。一双盛满了好客意味的大眼睛,从左往右扫视着,力图与随走随停的人流有那么一霎时的交集。
      眼睛以下的鼻子和嘴巴,一静一动,甚是和谐。高挺的鼻子,让整张脸有了起伏,加之正在解说的嘴巴有条不紊地动着,这男生的长相就和声音一样灵动。他抬起左手,擦了擦额前的汗。不经意间,目光与郇然相遇,没有太多的情绪,只短暂地停留了几秒,便继续去招呼其他听者了。
      “看来,风云人物的眼神套路,并不适合这一位。”
      郇然自语道,被后面的人流推着,向那窄口走去。窄口越来越近了,但她的心情好像已经寻到了豁口一样。内中好似有清凉的水流,缓缓淌入了山谷。
      “这大夏天的,怎么有一种清凉的味道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并非匆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