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66章 是大喜 ...
-
李长渊静默,已经做了决定,他不想用假话来哄她。
姜鸾便也不再出声,两人都知道这一回没有别的选择。
既然改变不了,姜鸾便不想让他日后在战场上还牵挂自己,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道:“那我在宫里等哥哥凯旋归来。”
纵使三年后发生的事提前到了现在,可他是梁帝李长渊,前世统一南北,强势驱逐乌斯和北境,成为天下共主的李长渊。长驱万里,蛟龙腾渊,他定会凯旋而归。
姜鸾想了清楚,心里也松快了不少,她扬起几分真切的笑,在落日的余晖中,明媚耀眼。
“哥哥别忘了答应过我,每年的生辰都会陪我过。”
李长渊眼波随她而动,听到她的话,心里被狠狠撞了一击,他准备了许多安慰她的话,半个字也没有说出来,她便已经安抚好了自己。
他的阿鸾,永远都是这般知事明理,无论是当初从长安离开,还是这会儿要去南面,她都设想好了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好。”他喉间艰难地滑动。
“明年生辰,我定归来。”
姜鸾唇边还留着清浅的笑意,她驱策踏雪重新扬起马蹄。
风过,衣袂扬起。
从御马苑回来,姜鸾和李长渊都有意揭过此事,李长渊邀姜鸾共浴,吓得姜鸾先去看了翻雪,逗弄了好一阵 ,才去了净房。
等她沐浴更衣后,李长渊早已身着单衣靠在在榻上,她走过去,极为自然的偎进他怀里。
夫妻二人说起小话。
前些日子,闲鹤居让人送了一批账册让姜鸾过目,账册走水路送到清河,还是差使了牧九手底下的暗卫从清河送到了梁都。
姜鸾在看账本时,忽然突发奇想,清河虽在大魏最南,却并不是水路的终点,若是能直下扬州,又会省上几日。
她在李长渊怀里蹭了蹭,道:“哥哥,你知道我有一条船道,能从兖州走水路到清河,但船只也只能停靠在清河,我想延长这条船道。”
李长渊大概猜到她想做什么,自从知道她是崔九后,他对她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倒是没什么惊奇。
眉峰微挑,他道:“九老板想怎么扩大,说来听听?”
“哥哥,若我猜得没错,楚阳江氏应该有条船道,能从清河到扬州。”她仰眸看着李长渊。
李长渊眼里闪过讶然,楚阳江氏有条船道的事,除了历任江氏家主,外人无从知晓。
从长安回来后,舅舅想要将这条传道给他,说是外爷临终前的交待,他也才知道这条船道。
楚阳地处扬州,亦是江氏本家所在,江氏虽在大梁朝中落寞,但毕竟是名门望族,有条船道也不足为奇。
老安国公临终前不仅将这条船道留给外孙李长渊,甚至玄九卫也是他的遗愿,他告诉江行舟,他们已经放弃过李昭一次,必要平安将他从长安接回来。
若他想争那个位子,楚阳江氏便以全力相助,若他只想安稳度日,楚阳江氏也要保他万事无忧。
老安国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心中对女儿和外孙的愧疚。
江行舟自然没有异议,但他没有想到,李长渊除了收下了玄九卫,其他的一概没有收,甚至他登上皇位,都没有靠江氏半分。
但让李长渊惊讶的是,姜鸾竟能一猜便猜中。
“我想同楚阳江氏做个生意,哥哥会介意吗?”姜鸾问。
原来是这件事。
李长渊大手揽过她的楚腰,道:“阿鸾,我虽心中有结未消,但江氏是我母族,舅舅永远都是舅舅,他们不是仇人,你想做什么便放心去做,不必担心我会介意 。”
姜鸾凝视着他眼中的平静坦然,便知他所说便是他心中所想。
他也许怨过江氏,却从未恨过,他还当他们是亲人。
“好,那等船道日后赚了银子,我分哥哥一成。”姜鸾故意说着,不过是想让他高兴。
李长渊闻言,果然轻笑一声,“你与江氏做生意,打算如何分成?”
“七三分,我拿七,他们只是出了一半船道,但商人运送货物用的是我的船只和人,凭的闲鹤居的名声,我能分给他们三成,还是看在了哥哥的面子上。”姜鸾随意说道,指尖缠绕着李长渊松散下来的墨发,在他怀里蹭来蹭去。
若届时楚阳江氏不愿意这般分成,她便去寻别的船道。
李长渊原是打算放过她,但她显然没有察觉,在他身上撩拨。
“阿鸾要分我一成,我自然乐意收下,只是我想换个方式。 ”
“什么方式?”姜鸾疑惑望着他,撞进幽深的眸光中。
这夜,还是叫了水。
姜鸾早已累得沉沉睡去,还是李长渊抱着她去了净室。
夜半,姜鸾便觉得大腿有些发酸,小腹也有些微微坠痛。
她疼得睡不着,翻了个身。
李长渊本就没有睡着,听到姜鸾的动静便睁开了眼睛,见她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
“阿鸾?”
姜鸾没想到吵醒了他,解释说:“许久未曾骑过马了,忽然骑上一回,腿有些酸胀。”
至于小腹的微微坠痛,她算了算日子,她的月事快已经推迟了好几日,想必是快来了,便将那痛归到了月事上,没有在意。
“你睡吧,我替你揉。”李长渊道,他伸出手,抚上她的小腿,不轻不重地缓慢揉着。
他的力道比姜鸾自己揉的更合适,姜鸾便任由他来揉了。
没过多久,姜鸾便又睡着了,这一次,睡得很是安稳。
次日,天光大亮。
姜鸾轻颤了颤长睫苏醒过来,腿上的酸胀已经缓解了不少,但小腹的坠痛还在,她眉心蹙了下,看来这次的小日子又不太好过。
“来人。”她出声唤人。
钟灵和知意推门进来,伺候姜鸾更衣绾发,素喜已带着宫人将膳食摆好,只等姜鸾坐过去。
今日的膳食有一道鱼,往常姜鸾是喜欢吃鱼的,但今日刚动了两筷,便吃不下了。
她不打算勉强自己,放下筷子问:“姑姑,今日可是换了厨子?”
素喜愣了下,道:“不曾换过,娘娘,是鱼有问题吗?”
“我怎么吃着,今日这鱼,腥味比往常要重些,熏得人难受,让人端下去吧。”姜鸾蹙着眉道,腥得她用帕子捂住鼻子。
“是。”素喜挥手,宫人忙将桌上的那道鱼端了下去。
但姜鸾还是没有忍住,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直犯恶心。
“娘娘这是……”素喜毕竟是有经验的姑姑了,她见姜鸾这幅模样,心里有了猜测。
只是她话还没说完,便听钟灵道:“主子,可还难受?”
姜鸾摇摇头,拿下帕子道:“这段日子都不要再让膳房做鱼了。”
这鱼腥味实在是太冲了,她暂时是不想再吃鱼了。
“是,奴婢去跟膳房说,日后膳房若再出这般差错,必要严惩。”钟灵看着姜鸾难受得再吃不下东西,便气愤地说。
姜鸾终是没了胃口,什么也没用,便让人将御膳都撤了下去。
素喜在一旁观察了许久,确认了心下的猜测,她看向钟灵问:“娘娘的月事多久没来了?”
钟灵下意识便回:“娘娘的月事已经推迟了好几日了……”
她话音未落,便反应过来,她虽然没有经历,却也是见过的,宫里的娘娘们有身孕前都是先停了月事,再胃口不好。
这不就是主子现在的情形。
几人将目光落在姜鸾身上。
姜鸾也有些发怔,她抬手抚上平坦的小腹,那处还有微微的疼传来。
若她真有了身孕,那小腹传来的疼便不寻常,想到昨日她先是骑了马,又历了房事,必须要让大夫来瞧瞧,她才能放心。
她道:“传太医。”
“是。”钟灵的身影窜了出去。
素喜见姜鸾变了脸色,想到帝后昨日去了御马苑骑马,便问:“娘娘可是哪里不适?”
姜鸾这个时候也不再避讳,道:“姑姑,从昨天夜里到现在,我小腹一直在微微的疼,我以为是月事要来了,便没有放在心上。”
素喜也吓了一跳,她扶着姜鸾坐到榻上,摸着她冰冷的指尖便知她此时心里的担忧。
她安抚道:“娘娘别怕,若只是微微的疼,应该是动了胎气,好生休养,不会有事的。”
姜鸾点点头。
没过多久,钟灵带着太医走了进来,姜鸾免了太医的礼,伸出一截手腕搭在脉枕上,由太医诊脉。
太医反复试着脉象,片刻后松了手,微有蹙眉道:“是喜脉,娘娘大喜,已有月余身孕。”
听到是喜脉,姜鸾有了心里准备,没有意外,她轻抚着小腹,问:“太医,可有不妥?”
“娘娘可是有腹痛?”太医问,见姜鸾点头后,他又道,“娘娘腹中胎儿月份尚浅,此番是动了胎气,臣会为娘娘开几副安胎药,娘娘这几日需要安心静养。”
“只需静养吗?”姜鸾问。
知道腹中的孩子无恙,姜鸾也松了口气,心里涌出无限的喜悦,这是她和哥哥的孩子。
她和哥哥要有孩子了。
虽然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最好的时候,爹爹要去打仗,不能陪在身边,但既然来了,她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孩子,一起等哥哥凯旋归来。
太医道:“娘娘还需禁房事。”
姜鸾没想到太医会说到这事,脸颊染上绯色,点了点头,故作镇定道:“本宫知道了,太医,本宫有一白狸,可有避讳?”
她将目光望向知意怀中抱着的翻雪,翻雪已经对她认了主,每日都衔着不知道从哪个池子里抓来的鱼,送到她面前。
“娘娘可与白狸相处,但切记莫要被咬伤挠伤,或是冲撞,若是避免不了,还请娘娘在生下小主子之前,尽量不要再见白狸。”太医道。
钟灵将太医送了出去。
姜鸾躺在榻上,摸着平坦的小腹,嘴角扬起弧度。
“娘娘,为了小主子,娘娘还是用些吃食吧。”素喜道。
姜鸾这才想起她还没有用膳,刚刚以为是鱼太腥没了胃口,现在知道是肚子里这个小家伙不喜欢吃鱼。
“嗯,姑姑让膳房做些清淡的送上来。”她道。
素喜应下,转身正要退出去,却见钟灵匆忙跑进来,愣愣地盯着姜鸾,面色惨白道:“公主,皇上方才下令,要御驾亲征,即日启程。”
素喜停下脚步,回身望向姜鸾,却见她依旧垂着眸子,仿佛注意都在小腹上,对钟灵的话丝毫不在意。
娘娘有了身孕,皇上却要在这个时候御驾亲征,这可真是不凑巧了。
姜鸾缓缓抬眸,看向钟灵道:“嗯,知道了,喝口水缓缓,怎么跑成了这样?”
“奴婢是想让……娘娘早就已经知道了?”钟灵睁圆了眼睛。
姜鸾点点头,得知要为人母的喜悦逐渐平缓,她平静道:“不必担心,此事本宫与皇上商议过,刚好我留在宫里养胎,等皇上回来,给他一个惊喜。”
“娘娘是不打算让皇上知道吗?”知意问。
“不想让朕知道什么?”李长渊的声音由远及近传入殿内。
知意忙噤了声。
姜鸾瞥了她一眼,没有再出声。
这时,李长渊匆匆走了进来。
他原就是听牧九说青鸾宫传了太医,这才赶了过来,这会儿见姜鸾躺在榻上,心下担忧,大步走到榻边,打量着姜鸾问:“阿鸾,哪里不舒服,怎么传了太医?”
姜鸾静静看了他一阵,忽然拿起他的手放在小腹上。
李长渊起初以为姜鸾想要让他提她按揉小腹,却见姜鸾唇角藏不住的笑意,不由疑惑地看着她。
“阿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