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来犯 ...

  •   “我没。”
      看着高照脸色古怪,琼娘问,“你怎么拒绝的?”
      高照像吞了一只苍蝇,“我说我心悦薛姨娘,不相信薛姨娘会谋害宝哥儿。”
      “她们可信了?”
      “信了吧,后来王妃说自己年纪大了,我自己院里的事儿,让我自己处理。”
      “那三个退回去了吗?”
      “退回去了,我说我和你都是喜静之人,不想院中丫鬟太多,大嫂同意了。”
      琼娘静静的听着,高照歉意的看着她,“是我不好,没有保护好你们。”
      “这怎么能怪你,我也没保护好宝哥儿,有一件事儿要跟你商量。”
      “什么事儿?”
      “你不能随时随地的陪在我们身边,我呢出了月子,王妃和嫂嫂们召我我也是要随时出去的,玉书要陪在我身侧,剩下王嬷嬷一个,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就像今天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所以我想让薛姨娘好了之后,陪在王嬷嬷身旁一起看着我们宝哥儿,夫君觉得可行?”
      高照眉头紧紧皱着,琼娘仔细的觑着高照的神色,“夫君担心什么?薛姨娘对你并无想法,对宝哥儿也无歹意,她还会些功夫,正好可以帮我们保护宝哥儿。”
      “你确定?”
      “我确定,女子喜欢一个人,眼神是藏不住的,同样的,恨意也是,起码在我们身上,她没有这样的情绪。”
      “我在府外给你找一个靠谱的来,像玉书一样陪着你。”高照眼眉低垂,说了这么一句。
      琼娘知道他这是不同意,只得暂且按下不谈,虽说薛姨娘救了宝哥儿,但当时见薛姨娘嘴角渗血,活像吃人恶鬼一般,别说高照,就是她闭眼梦见那样的场景,也不是能轻易的忘记的。
      玉书突然从外面禀告,“十七爷,夫人,王爷和世子爷回来了,急招各位爷去议事。”
      高照和琼娘对视一眼,将宝哥儿递给琼娘,对着铜镜整理好仪容,匆匆离去。
      当高照迈进父亲的书房时,放眼望去,除了会文出门的四哥八哥不在,剩下的都在,跟随父亲巡视的大哥等几位哥哥,跟父亲一样兵甲未卸,一身肃杀的站在书房中,皆是一脸严肃。
      他最后进来,悄悄的站在最末,和其他人一样低眉垂眼的眼观鼻鼻观心。
      满脸风霜的高王爷脸上法令纹明显,眼神凌厉,不怒自威,魁梧的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仔细看着站满一屋子的儿子们,最小的二十一才八岁,站在最末,一双眼睛好奇的看来看去,察觉父亲投来的视线,连忙低下头去。
      书房中的气氛压抑沉闷,好武心急的二少爷忍不住开口,“父亲,弟弟们都差不多到了,有什么紧急军务要儿子们去做的,父亲吩咐便是。”
      不同于二爷身穿黄金铠甲,一身常规儒白衣衫的世子爷皱了皱眉开口,“老二,父亲还没说话,你怎么好催促父亲?”他朝着父亲恭敬的躬了躬身,“父亲,四弟和八弟我已经派管家去将他们叫回了。”
      高照笑,哪里是嫌弃催促父亲,是嫌弃二哥抢先他这个世子爷说话,还真是兄友弟恭啊。
      高王爷脸色一沉,年纪最小的二十一顿时一个嘚瑟,眼圈泛红,只听高王爷生冷坚硬说,“最近匈奴频繁扰边,我预测他们不久就要有大动作。”
      说道匈奴,众位兄弟齐齐向高照看来,高照视若无睹的目视父亲,仿佛正在认真听取父亲说话,高王爷的目光也落在高照脸上,看他态度认真,偏移了视线,继续道,“你们皆为朝安大好男儿,又是我高延昭的儿子,正应该秉承父志,顶天立地,保卫家国,死守边疆。”
      二哥被激起胸中豪气,上前跪在父亲面前抱拳,“父亲吩咐便是,必为我朝安抛头颅洒热血。”
      高王爷满意的看着老二,很是欣慰。
      世子爷暗骂老二,谁说他一根筋,你看看这多能讨的父亲欢心,他连忙跪在老二身前,拱手道,“我们皆为父亲的儿子,国家有难,自该为父亲尽孝,为国家尽忠才是。”
      身后的弟弟们全部跪下,重复世子爷的那句,“为国家尽忠,为父亲尽孝”那就话,声音浩大传出书房外,有小厮愣愣的听着,被守在外间的管家呵斥,脸色红红的走开。
      高王爷严肃刻板的脸色柔和很多,苍老的眼睛迸发出星光,“皇帝陛下曾于我说,羡慕我有这么多的儿子,我当时还不解其意,方才明了,你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意志的传承,家族的希望。即使有一天,你们看见为父为兄为弟战死沙场,我不希望看见你们有任何一个人成为逃兵,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这才是我们高家的好男儿。”
      屋中兄弟们齐齐应诺叩头。
      高王爷继续道,“你们回去,跟你们的娘亲妻子说,擦亮好你们的铠甲,磨砺你们的武器,明天一早随父出征,攻打匈奴人。”
      兄弟几个退了出来,一个个脚步飞快的回自己的院子,同母亲和妻子好好告别,还要准备出行的行装,高照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十五哥,也跟在众位哥哥身后急急的赶回自己的紫阑院。
      同四哥八哥一样喜文胜过于习武的十五脸色变得苍白,他最近新纳了一个丫鬟,新鲜劲儿还没过,这才没跟着四哥八哥出去会文,此刻听闻要跟随父亲出兵打仗,恨不得要哭了出来,他从小就身娇体弱,怎能受得了军营生活,别说杀人了,就是让他杀只鸡也不成啊,他会吐的啊。
      高王爷书房内,还站着一位长须,身穿蓝色粗布衣衫的中年人成先生此刻脸皱的比高王爷还显老,忧心忡忡的道,“家翁,皇帝陛下不同意您攻打匈奴,主张派公主议和,您这样不怕皇帝陛下对您心生不满吗?”
      高王爷沉痛的闭了闭眼,无奈的道,“皇帝陛下真的老了,顺心日子过得久了,再不复当时守土开疆的雄心壮志,忘记了匈奴的凶狠和野心,岂是一个天家血脉的公主就可以满足的。是眼前的富贵日子遮住了他的眼睛,我是陛下的肱骨之臣,陛下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我要看到,为陛下守好疆土,为百姓争取平安日子更长一些。”
      成先生敛衣下拜,“家翁是大德之人,忠义之士,是我拙见了。”
      “先生不必如此,”高王爷站起来亲自扶起成先生,来到卧榻之上,亲自斟了一杯热茶递给成先生,成先生谢过,听高王爷继续道:“我已六十,不知这身体能为陛下再守北疆多少年,不如带着儿子们攻打匈奴,暂保朝安几年太平。也利用这个时机,看看我的这些儿子们哪个更适合保卫北疆?先生可多帮我留意着我的这下孩子们。”
      成先生睁大眼睛,不是早已经立好了世子了吗。
      看成先生如此模样,相处三十几年的高王爷岂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老大今年三十了,性子已经长成,并不具备守土开疆的性格,将这北疆交到他手里,守不了多长时间。”
      原来家翁虽然常年在外,但是对自己的儿子秉性还是很清楚的,他又道,“二爷很有将帅之才。”
      “老二吗?”高王爷笑了,笑容中又有几分晦涩,“是为将的材料,但不适合做王爷,无法应对庙堂之高。”
      成先生将年纪大的爷们一个个想了一遍,发现王爷儿子虽然众多,按照王爷的要求,竟无一人符合,心下也跟着这苦茶变苦,想不到家翁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子嗣却无一人可以继承衣钵的,心下顿时无限唏嘘。
      高王爷看着成先生的苦瓜脸,释然一笑,“以前我总以为我还年轻,上次见到老态龙钟的皇帝陛下,才知道我们竟然都已经这么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总有使不完力气的少年人了,先生不用为我忧心,从现在开始,从这些儿子们中,我好好培养一个就是了,我看二十一就不错,机灵,稍加调教,这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二十一爷是不是年纪太小了些,他是知道家翁的身体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硬朗,常年征战在外的人,哪一个身体是好的,再说还有陈年旧伤在,他不由感叹廉颇老矣,只得安慰道,“家翁目光如炬,二十一爷果然机警聪明。”
      高王爷哈哈大笑,满意的点点头,“成先生,从现在开始,我把二十一交给你了。”
      “必不辱命。”成先生恭恭敬敬的承诺道。
      紫阑院中,琼娘正在逗弄睡醒的宝哥儿玩,听闻外面脚步声,玉书正要打开房门接人进来,房门已经先一步打开,进来的高照满脸笑容的看着琼娘,“琼娘,父亲让我随军出征了。”
      并没有预料中的欣喜,等候这一刻多时的琼娘此时才知道,她有多么的不舍阿照,甚至想自私一点,不想报父母兄长之仇了,她只想阿照留在她们身边。
      高照察觉她表情不对,正想上前一步,她听见自己的冷冷清清的声音,“好”,旋即绽放一个笑容,“我为你整理行装。”
      又吩咐玉书,“去将王嬷嬷叫来看一下宝哥儿。”
      玉书不忍看夫人,急急离去。
      琼娘走到红漆的橡木箱子前,打开锁扣,从里面拿出一套熠熠生辉的金银铠甲放在桌上,用蘸湿的手帕仔细擦拭,这是她嫁给阿照唯一的嫁妆,她将娘亲留给她的嫁妆全部换成了这一副金银铠甲,为的就是有一天,阿照穿上这一身铠甲,为她父母兄弟报仇,而这一刻,终于等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