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熙州之行在即,薛家已在榷茶司购置好了茶叶,并募集了经验丰富的脚夫运送。自醉春居回来后,姜宓没再见过薛珑钰,也不知是不是真被当日的凶神恶煞给镇住了。

      温凤仪闲来没事就跟她聊茶马互市的事情。羌人逐水草而居,不论男女身材健硕高大,盛唐时茶叶传入了羌地,喜食肉、酥油的羌人发现茶能解腻,自此后开始一日不可无茶。羌地特产良马、药材、皮草,唯独不适合茶叶种植,而中土大量产茶却苦无天然的养马场,便开了互市互利的先河。羌地条件恶劣,特别是到秋冬水草枯黄之季,羌人频频骚扰边境打家劫舍,大小战不断,导致互市多度中断,又由于在产物上的互补,即便中断也会因为民间的呼声而重启。

      对没去过北境的温凤仪来说,那是片全然陌生的土地,迥异于江南的风土人情,不变的是人心莫测。平静的语气下,汹涌着的是对开疆拓土的强烈渴望。

      姜宓懂她的渴望,所以总是耐心地听着。

      府里安排了赵管事随行。赵主事长着张方脸,一字眉,黝黑壮实,袖子常年撸到手肘以上,比起精明的管事倒更像个庄稼汉。据说他还是毛头小伙时,就已跟着薛家走南闯北。

      见到赵管事第一眼,姜宓和温凤仪交换了眼神:越是看着憨厚之人,最防不胜防。

      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薛府上下沉浸在紧张且期待的气氛中,唯独一人在出神。

      薛倩茹脑子里反复重现昨日温凤仪的话语。

      “不知此番妳历经险境,薛家赏赐几何,左不过是些银钱。姑娘若愿随我去熙洲,我能许的不是银钱,而是东家之位。”

      “听闻姑娘令堂早亡,尚有一弟,在县里的私塾读书,姑娘这个当家的实在令在下敬服。只是这县里的先生,终是比不过蜀都的先生。所谓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不同水平私塾出来的学子,到底是眼界不同。不过,这些对于一个蜀都的东家来说,皆非难事。”

      温凤仪没有急着要答案,神情从容自若,好像方才说的是“走,去茶楼吃茶”那般稀松平常。这一点,也不知道是温凤仪学的姜宓,还是姜宓被温凤仪影响,抑或俩人本就在各自所长里游刃有余。

      这番话犹如平地惊雷,炸得薛倩茹耳聩目昏。

      前朝家仆如奴隶,卖身契都在主人家手里,碰到凶狠跋扈的,打死个奴仆官府也是不管的。当朝则风气开明,家仆是受雇去到主人家做事,遇上主人家待人不合情理,也有胆子大敢叫板的。然,家仆再得主人赏识,也不过是领管事的差,仍是听令于主人家。温凤仪口中说的“东家之位”,等于和主人家平起平坐,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何况她薛倩茹只是个女子?

      这话换作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薛倩茹只会觉得对方异想天开,白日发狂。可偏偏这个人是温凤仪。薛倩茹亲眼所见,姜宓如何布局,请君入瓮,这个中,是过人的胆识,和博弈中对于对手的预判。连智勇双全的姜宓都愿意追随之人,那该是如何的足智近妖?

      想起姜宓看温凤仪的眼神,她心里又泛起异样的感觉。她一个外人瞧得清清楚楚,在各自领域惊才绝艳的俩人搭档起来那是一个珠联璧合,一旦有什么情仇纠葛,是会相互拆台还是老死不相往来?若真到了这田地,她又该站在谁那一边?

      她权衡再三,敲响了那道门。

      ……

      “倩茹请命前去熙洲。”

      她行了个深深的礼,等待着可能的疾风暴雨。

      半晌未有回应,就在她犹疑不定,想略微抬眼时,头顶传来苍老的声音。

      “倩茹可还记得,是何时来到薛家?”

      薛倩茹垂下了眼,恭顺道,“记得,那年倩茹十一岁。”

      薛倩茹自小就得了重症——穷病。

      她本姓苏,阿娘生产时血崩,拼死诞下了苏家的香火便撒手而去。家里只有几分薄田,是从薛家租佃来的。少了一个劳动力,这田里的粮食交租给薛家后剩不下多少,经常是饿得她去挖野菜,捡别人家运谷时掉地上的谷粒回家下锅。待到弟弟会说话认人时,阿爹将姊弟俩托在邻家大婶家,狠下心去外闯荡。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她向邻家大婶借了牛犁地,学会了插秧,这才勉强糊口。

      常年劳作腰整夜整夜地疼,她时常疼到咬着被角无声地哭。别家小孩个子蹿得快,她却被重担和食不果腹压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两岁。

      手里好容易攒了点铜钱,兴高采烈带着弟弟去买了两个肉包,弟弟不小心将她手里的包子打掉在地,她愣了半天,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弯着腰将包子捡起来,擦了擦灰,塞到嘴里时眼泪大颗大颗地掉出来。

      穷病,除了钱外,药石无医。

      邻家大婶心善,眼见两个娃娃太苦,便托了关系,趁薛家招家仆时把她塞了进去。

      到了薛家她才第一次吃上饱饭,嘴巴甜一点,跟厨娘打好关系,可以将餐余带回去给弟弟。常年劳作锻炼出她麻利的手脚,察言观色,学着年长的仆人如何做,她很快站稳了脚。

      第一次领月银时,她兴奋得瞪着眼睡不着。早已想好为弟弟置办些什么,花钱时才发现,距离她想要的生活,尚远远不够。

      第一次见薛族长。薛族长正在为薛大小姐读书的事头疼不已,如泼猴转世的大小姐气跑了几个先生,王管家提议给小姐安排个伴读,有个同龄人一块好歹能坐得住。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同时被传唤。薛族长捋着山羊胡,目光在俩人脸上来回逡巡,挑中了苏倩茹超龄的稳重。

      伴读的第一天,大小姐又要大闹课堂,忽然被一双覆着茧的小手拉住,一双泪盈盈的眼睛,看得大小姐心里一阵发虚。

      苏倩茹声泪俱下,哭诉家道贫寒,好不容易能沾小姐的光识上几个字,希望小姐成全。

      薛珑钰皮归皮,也挡不住这种柔弱的攻势,竟然在学堂老老实实地坐了好几年。

      借此,苏倩茹得了薛族长的赏识,赐了薛姓。家里终于宽裕了一些,阿爹也不需要再常年外出,在乡下寻了其他的营生。她也成了薛家最年轻最炙手可热的家仆。

      若没有温凤仪这番话,她会顺着这样的轨迹生活下去,攒够嫁妆嫁个良人,生儿育女,安稳度这一世就够了。

      可当这样一个可能摆在她面前,她好像又回到第一次领月银的时候,觉得尚远远不够。

      人心,一旦豁出个口子,就必须想办法用其它物事填上。

      薛倩茹抬起头,目光坚定,带着孺慕之情,“没有老爷赏识就没有倩茹今日。倩茹是薛家的人,深知此行对薛家重要非凡,正是如此更要为薛家出这份力。我虽是女子,也不惧奔波与凶险,否则何以报老爷的恩情?”

      “妳有这份心,也是个重情义的孩子。”

      可惜不是男儿身。薛族长到底没把心里话说出口。

      “也好,那妳便同去吧。妳这孩子自小稳妥,表公子那边若有需要帮忙的,妳也须多劳神注意。”说到这,他眸光一沉。

      薛倩茹心领神会,“倩茹明白,定不负老爷所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