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麻烦 ...

  •   第四章麻烦

      余路看着这条信息,有点恍神,沈树文的微信名余路没改过,所以名称那里只有简简单单的“S”,头像是一个很有设计感的门,微光透着门缝挤进来,就像刚刚沈树文给他的那句话一样,对余路来说是非常具象的符号,代表着一点点希望。余路盯着头像看了一会儿,才把手机揣兜里,找了个快餐店打开电脑刷网页。
      临近中午12点,沈树文没有传来任何信息,微信群里也没有动静,在一中院两个门口蹲守的记者们渐渐失了耐心,干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起来。老刘和崔恒问了余路的位置,赶来快餐店一起吃起午饭。
      “我刚刚问了里面被邀请旁听的一个人大代表,听说上午没开庭,你们下午还蹲吗?”老刘开了瓶可乐,问身边另外俩人。
      “不蹲?到时候别人都发了,就你漏一大新闻,你敢不蹲吗?”余路说。
      “要不你俩蹲守,哥们儿先回去发一个小稿,到时候开没开庭告诉哥们一声儿。”老刘夹了块肉给崔恒。
      “我也不守了,漏稿就漏稿吧,你们晚报现在差不多截稿了,就算下午2点半开庭,你还能发啥?下午5点报纸都印出来了,你现在就踏踏实实吃完饭回家睡觉去吧。”崔恒说。
      “也是,我不发,你们也悠着点,别第二天发个整版出来。”老刘说完,快速扒了两口饭,站起来告辞了。
      崔恒也没有多留,他们日报晚上7点截稿,他还有两篇资讯小稿要处理,吃完匆匆回报社了。

      嗡,手机震动了。
      正在饭后遛食儿的余路解锁屏幕:
      S:吃饭了吗?上午没有开庭。
      “吃了,庭审下午开吗?”
      S:肯定开,押送犯罪嫌疑人的车赌在高速上了,下午到了就开。
      S:我去吃饭了,下午告诉你庭审情况。

      其实,肯定不止余路一个人在打听庭审,没有进门的人,每个都在动用自己的关系网打听庭审情况,而进去的四个记者中,虽然大多不是跑口记者,但同行之间,想要个电话太容易了,甚至不用第三个人就能攀上关系,再者说,被请去旁听的人大代表里,更有不少与媒体的关系匪浅。所以,注定这个庭审内容不会成为某个媒体的独家,关系好到如余路和老刘、崔恒这种,大家有了消息也会在群里共享。
      所以,余路在“媒体狗”群里把沈树文的消息分享出来:“犯罪嫌疑人的车堵高速上了,下午肯定能到,崔恒你没走远就赶紧回来,庭审结束咱们去堵堵被告律师。”
      “行,刚走了两站地,这就回。”崔恒秒回。
      “卧槽,我们江北交通就是牛逼,给丫堵着晚点来受罪。”出差去上海参加互联网大会的《信息早报》记者李欧在群里冒了个头。
      “我把截图给编辑了,现在谁也不能阻止劳资滚回报社交稿,再不交天窗了,编辑要杀人。”老刘附议。

      整整一下午,余路或站或坐的徘徊在一中院北门口,2点前后,押解犯罪嫌疑人的车开进法院,4点左右,沈树文把庭审焦点整理出来,发给了余路。另一边,崔恒也把人大代表发给他的庭审信息发在群里,老刘就没有找人再去打听庭审焦点,而是根据现有信息,打电话采访法学专家发表观点。
      下午5点,江北晚报电子版已经上线,余路习惯性点开江北晚报网站查一查当日新闻,没想到被法治版头条的标题逗笑了——肩题是:《X部高官系列贪腐案江北开审押解遇堵车庭审延后 》,主标题是:《“领导”,江北人民只能帮您到这了》。
      余路把稿子链接发到群里:“老刘牛逼,题目绝了,哈哈哈哈。”
      “客气客气,题目编辑改的,看完我都笑了。”

      其实有了庭审焦点,稿件就基本成了,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文章第一部分写现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写庭审争议焦点,第四部分采访法学专家,就罪名和争议焦点进行解释,如果运气好堵到被告律师,对方又愿意谈谈,就再补充问问他的观点。
      所以6点左右,庭审结束,守在法院门口的记者们也都准备散了,今天一大早过来蹲点干到现在,谁也没有再聚一起吃个饭的力气,余路收拾了书包,准备搭夏音的车去地铁站时,接到了沈树文的语音电话。

      “走了吗?”对方低沉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一点点性感,累了一天的余路听到后竟有一点提神,大脑都跟着嗡一下,清醒了。
      “没没没,您那边结束了吗?法院不请吃饭?”伴随着这句话的动作是,余路又打开了车门,跟夏音摆摆手,给了他一个“你先走”的口型。
      “嗯会请,你忙完也早点回去。”沈树文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见余路没答话,他又加了句:“那我挂了”,随后挂断了电话。
      余路一脸问号,眼睁睁看着夏音把车开走,自己还傻站在原地。
      原来走没走这句话,不是想表达“那一起走吧”而是“那你赶紧走啊”,有什么毛病,气人。

      过了一分钟,沈树文又传来一条信息:犯罪嫌疑人堵车没赶上庭审,是一中院副院长告诉我的,也只告诉了我。

      卧槽!
      这句话什么意思,余路稍微转一下脑子就想明白了,堵车的事,余路以为是法院把一票人拉法庭里坐了一上午,最后没开成庭,给大家的一个解释。这个事儿如果所有旁听人员都知道,那没问题,说明法院认为可以公开。但只有一个沈树文知道,他又告诉了自己,自己又发到了媒体群,就已经危险了,更危险的是,江北晚报把这个堵车的事还拟成了法治版头条的标题,还是这么可笑的标题,交管局领导看完估计要气冒烟,冒完烟说不定还会去政法委那诉诉苦——你看看兄弟单位搞宣传,怎么还拖我们下水,踩着我们扩大自己影响力。

      “我是不是给您惹麻烦了?”想了这么一圈,余路冷汗都冒出来了,赶紧给沈树文回信息。
      “看来你挺明白。”
      完了。
      “对不起对不起,您什么时候有空,我请您吃顿饭,也给您当面道个歉吧。”
      “行,我等会出来,想想去哪吃。”
      ???
      “现在?”
      “方便吗?”
      不是说法院要请吃饭吗!什么情况到底!我走还是不走!什么意思!余路心里腹诽不耽误嘴上认怂:
      “方便方便,沈老师,我还在北门,我在这儿等您。“
      “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