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五、扶弱鞭 ...

  •   承煦四年九月,时值金秋收获季。秋高气爽,皇后按例往京郊出席秋日礼,感恩上天一年来的授予。又前往大慈恩寺还愿,会上,僧人取秋收新麦作寿面,取栗子、木耳、冬菇等作素食。随同的贵人们尝之见喜,害喜多日的皇后也难得多添饭食。皇后正准备与主持问话,腹中突然疼痛起来,有早产之象。随行的医女连忙上前,一旁僧人伏跪,在场贵人低头回避……大慈恩主持口中吟诵,副住持紧急命僧人将皇后引入内室,置备热水。我在皇家庄园得知消息,当下坐立不安,便草草结束秋狩,改道大慈恩寺。
      我刚走近大慈恩寺,便听闻婴儿啼哭。我快步上前,从宫女手中接过瘦小的婴孩。在场僧人和宫女唯恐我发作问罪,早先一步跪下。医女及太医连忙上前诊断,熟稔的乳母更是试图当众脱衣哺乳,侍从颤颤巍巍从我手中接过,把孩子浸入热水中清洗……她却抗拒医师触碰,将乳母的奶水吐出,浸在热水中仍张嘴哇哇大哭。正当一旁的副住持也膝盖颤抖,忍不住要向愤怒的我请罪时。一旁神定自若的主持上前,从婴孩的鼻孔中掏出堵塞的黏液,又亲手将孩子裹紧干净的布匹中。孩子瞬间平静下来,手摸主持手上的佛珠缓缓睡去,在场众人由此松了一口气。我十分不解,向主持虚心请教。主持不紧不慢地答道:“公主早产本就该多加仔细,如今出生在这杀伐之秋,陛下又是从狩猎场赶来,众人碍于天威与您的愤怒紧张得手忙脚乱,只想着赶紧应付,自是难以观察到公主的问题所在了。”我顿时恍然大悟,惭愧不已,当众表明不会追究随同宫人的错误,众人连忙谢恩。主持口中呢喃道:“此亦人之常情,吾皇贤明,乃国之大幸,善哉善哉”。

      荣淑是我的二女儿,也是宗琮和宗琼的同胞妹妹。因荣淑出生在杀伐之秋,恐其戾气重,故取名“淑”。《尔雅》中云“淑,善也”,孟子亦言“淑艾”之人。我希望这个孩子成为美好,善良的人。妻子怜惜早产瘦弱的女儿,担忧其早夭,故取小字“寿”,乳名“寿娘”,希望她健康成长。
      荣淑尚在襁褓时,和其长兄一样,十分活泼大胆。宗琮一贯喜欢亲近弟弟妹妹,作为长兄,各宫的公主皇子没有不被他逗弄过的。这让各宫有孩子的妃嫔十分苦恼。诸子中,属大公主荣嘉最为排斥。荣嘉一岁方学会走路时,十里之外,闻听大兄匆匆的脚步声,便会埋头乳娘怀中,闭目示睡。待宗琮由宫人告知大公主已休息,失望离去后。荣嘉便会悠悠转醒,继续活动。后来宗琮发现妹妹的计俩,向宗琼抱怨此事,宗琼反而拍着他的肩膀大笑:“大妹妹聪颖,面对大兄时狡黠又不失灵慧。三弟尚幼,好哭闹,不轻易见人。这下,我可以放心了。”宗琮哭笑不得。

      荣淑出生后,妻子在照料上比之宗琮和宗琼时还要仔细。更考虑大儿子的脾性,特命左右轻易不得让其靠近。一时宗琮郁闷不已。一日,宗琮见奶娘抱荣淑坐在廊下。庭间草木春深,有宫女拿小巧的玩具逗弄荣淑,有宫女在公主面前表演歌唱,又有宫女吟诵民间传说…….而荣淑皆不为所动,几欲昏昏欲睡。时宗琮路过廊下,见同胞妹妹,灵机一动。他屏退左右,跑到荣嘉伺候的宫人面前,故作摔倒。伺候二公主的宫人连忙上前将大皇子扶起,引至廊下察看伤口,宗琮由此获得与荣淑亲近的机会。奶娘碍于皇后之令不欲让二公主与大皇子接触,将荣淑紧锢怀里,荣淑因此大哭起来。她用力挣脱,奶娘一时不稳,松开手。正当荣淑要摔落到地下时,宗琮飞扑上前接住了荣淑。周围宫人正准备上前哄受惊的二公主,不料荣淑停止了哭泣,反喜笑颜开。宗琮定眼一看,就地坐在芳草上,将荣淑轻轻推离身边,又让其重新落回怀里。一来一回,荣淑笑得更欢了。宗琮亲昵地蹭着妹妹的脸颊,大笑:“妹妹肖我。”有宫人反应过来,要将二人分离。荣淑紧攥宗琮衣襟不放,手脚并用自宫人怀中挣脱,用四肢挪回宗琮身边。很快,二公主早慧过人,学会爬行一事传遍各宫。荣淑也成为诸子中唯一一个在年幼时主动亲近长兄的孩子。

      荣淑刚学会走路时,总会亦步亦趋跟在宗琮身后。宗琮牵着她的手奔跑时,荣淑总会竭力跟上兄长的脚步,即便再累也不松开。宗琮抱起荣淑时,即便力有不逮差点摔倒,荣淑也不曾放开搂住脖子的手。直到宗琮试图教导荣淑爬树,荣淑差点摔下来受伤,这样的亲近与放纵才稍稍得到缓解。宫中皆知二公主少而聪慧,当时皇太子宗琮与二皇子宗琼已经开蒙,二人尝在荣淑面前讲学,荣淑皆过目不忘。已成为储君的宗琮十分喜欢妹妹,不仅亲自教荣淑执笔写字,还喜欢跟她讲述自己所学的种种的道理,并尝试教授所修习的种种技艺。荣淑不负所望,每每有感想,宗琮便如获知音,兴奋地拍案而起。
      荣淑不足月而生,随侍荣淑的人都非常小心。荣淑与宗琮性子相似,模样也相似。皇后不愿意让荣淑过多劳累,总会吩咐左右限制荣淑在户外活动,荣淑为此懊恼不已。花朝节时,窗外有蜂蝶飞舞,有尚小的宫女耐不住性子出去扑蝶玩乐被呵斥。荣淑羡慕不已,一时计上心头。她吩咐奶娘要吃蜜汁蜂巢糕,一面顺势让大宫女去采花,一面支使小宫女去扑蝶,故作春困,回到内室。糕成后,奶娘听闻二公主已睡,无人看护,一面轻手轻脚将糕点放在桌上,一面转身朝外呵斥宫女的吵闹。荣淑趁机换上宗琮的衣服,作男装打扮,怀揣糕点,摔下瓷盘。屋外一众小娘子闻听此声,忙跑过来。荣淑装作下学的皇太子站在胞妹房门前,用宽大的衣袖的掩泪,以皇太子的身份呵斥众人,言称二公主肚痛,究其责,一时众人首先跪伏,莫不敢上前。荣淑窃喜,趁机一一吩咐众人忙碌,或找太医,或烧热水,或备稀饭。后荣淑以亲自汇报皇后为由,命剩下的人先原地跪罚。走出宫门时,侍从疑惑道:“殿下,您什么时候回来的?”荣淑呵斥道:“皇太子的行踪不是你该过问的。”侍从连忙放行。荣淑穿着宗琮的衣服到达御花园玩乐,正逢宗琮下学,楚谬侯世子是皇太子的伴读,他看见花丛中的人影,忙拉着宗琮走过去。楚谬侯世子大呼:“你是什么人?”荣淑正欲呵斥道:“大胆,我是皇太子。”宗琮笑着站出来帮腔道:“哈哈,你是皇太子,那我又是谁呢?”荣淑扭头一见兄长,忙智上心头:“我听说山里有狸猫精,会趁花朝节时变幻成人下山扑蝶捕蜂,而凡人不能辨别出其中的区别。”宗琮听了,自岿然不动:“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圣人曾说‘性相近,□□’。即便狸猫装扮形似,其与人的出入习性是不同的。言语是用来抒发他胸中的志向和感情的,人与人之间是拥有真情的,这一点无法掩饰。所以遇到狸猫精,先看他说的话,再考察他的行为。为非作歹的狸猫精无法将人的真情用言语表达出来,轻易就能辨别真伪,这和任用人才是一个道理的。”他指了指掉落的点心屑,笑着摇摇头。周围蝴蝶和蜜蜂闻到蜂蜜的味道蜂拥而来,衔起荣淑的袖子。荣淑脸红起来,退后一步恭维道:“这正是皇太子应有的端肃,小妹不如您贤明,旁征博引,为己所用,甘拜下风!”宗琮拿出手帕亲自替她擦嘴角的点心屑:“为兄可比不得你形止出格,‘招蜂引蝶’,虚构杜撰。”之后,他没好气对左右笑评道:“寿娘慧黠远胜于我。”而荣淑也愈发仰慕其长兄,常常伴随左右,比之双生子的宗琼还要亲密。

      皇后听闻此事,既欣慰于二人兄妹感情,又担忧荣淑行事随兴而至,过犹不及,伤人伤己。她特地为荣淑寻求世家中最娴雅端静的贵妇人作为公主蒙师,并命一众姿仪得体的贵女作为玩伴,相伴左右。荣淑由此收敛脾性,不敢在廊下肆意奔跑,即便面对尊贵的长兄也保有公主应有的敬礼。荣淑面见宗琮时神色怏怏不安,皇太子宗琮对此十分担心。他不经传召闯入皇后的寝宫,来到皇后的面前。当时二皇子宗琼正站在皇后身旁聆听垂训,见兄长匆匆前来,未等皇后问责便先一步站出来对宗琮说道:“大兄,凡事讲究先来后到,我近日读书有所不解,正准备向母后请教问题,可否稍等片刻?”宗琮停下脚步,好奇:“是什么问题呢?”宗琼转过身,对皇后行了一礼,看着宗琮说:“我近日读史书,发现贞观之时,文德皇后长孙氏一生备受荣宠。帝后之间琴瑟和鸣,心有灵犀,彼此相得益彰。唯有一事,太宗与文德皇后有分歧。相国长孙无忌,是文德皇后同胞兄,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与太宗是布衣之交,他为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一直是太宗的心腹幕僚。后受到太宗的重用,出任重要的职位。然而文德皇后却屡屡劝太宗不要给予自己家族过分恩宠,更说服其同胞兄让位,导致长孙无忌这般雄才大略之人在太宗一朝多年位高权轻。我实在不能理解,春秋时尚且有晋国祁黄羊举贤不避亲。文德皇后一贯爱护忠良贤才,为何对同胞兄长孙无忌这般的人才却如此苛刻忌惮呢?”皇后闻弦而知雅意,笑了笑说:“太宗与文德皇后青梅竹马,少年夫妻,曾共患难,不离不弃,感情深厚。所以文德皇后能够在太宗面前维护诤臣魏征,亦能够在太宗面前为谋逆的异母兄求情。太宗亲近文德皇后,信任自己的妻子,亲疏有别,由内而外,以此善待整个天下。但亲疏有别之外,尊卑却不可不分。她深知兄长与太宗曾共历生死难关,亲如手足,多次予长孙家族恩准逾制,已是僭越了尊卑。倘若只要亲近帝皇,取得信任便能僭越礼制,统治者政令该如何施行?天下又岂能长治久安呢?文德皇后劝兄长让位,不仅是深知盈满亏损的道理,还是在为朝廷统治深谋远虑。这正是一代贤后的风范呀!”宗琮听完后,却并不赞同皇后的说法:“祁黄羊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举贤不避亲’的美名,是因为他本就是贤人,所以能够推举与他相似的人才。太宗皇帝听从文德皇后对贤才的建议,是因为文德皇后本就具有仁德,所以太宗才愿由内而外,推己及人。君子不应以亲近去度量信任,而应以贤明作为结交友伴的标准。为君者只有持身以正,才能吸引君子辅佐,亲近的臣子才会是有仁德的人。反之,为君者无德无才,即便避亲避嫌,贤才真的会聚拢?仁德真的便能推及天下人吗?”他施了一礼,向皇后告退。很快,皇太子与荣淑嬉闹而捉弄陪伴贵女的流言传来。朝堂上有言官出列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分,贵贱有等,方为正道。今皇太子与胞妹过分亲近,不分你我,不得不让我们对未来感到担忧。”我因此狠狠责罚了宗琮,而他依旧我行我素。
      皇后对此忧心万分,为荣淑派遣了更多的侍从,却依旧防不胜防。她对小儿子说:“难道尊贵的人就是这样的吗?他们不听从亲人逆耳的良言,不计较亲密之人对礼数的僭越,不顾及男女有别的区分。”宗琼摇摇头,安慰道:“恰恰相反,正因为知道是良言所以选择维护,正因为知晓礼数的严苛而不忍,正因为顾及男女之别而让自己以皇太子的身份面对流言。尊者,是承载一切之尊呀!”皇后一时无言,不知如何是好。
      宗琼回到寝室,贴身侍女清瞳不解地问道:“殿下,汉时,馆陶长公主与景帝一母同胞,彼此感情十分深厚。她不仅能随意出入宫闱,为夫家谋求荣华富贵,她在景帝面前的进言更是影响到了朝廷的立储。当初在皇后面前,您为何不用馆陶长公主和陈皇后之故去劝谏太子殿下,反而用祁黄羊作例子给善于雄辩的太子殿下留下可乘之机呢?”宗琼回答说:“如果有人群聚街头,呼朋唤友,携伴从闹市而过,你会怎么看他呢?”清瞳不假思索答道:“群氓结党,聚众街头,即便未生事端,也应该受到惩罚。”宗琼又问:“如果是我这么做,你又会怎么看呢?”清瞳思索片刻后答道:“殿下或许在视察民情,施行仁德,与君子结伴而游。”宗琼哈哈大笑起来,清瞳连忙解释道:“只因我知道殿下不是结党营私,危害社稷的小人。”宗琼也解释道:“我也知道清瞳是忧心社稷,有才华的女君子,而不是双重标准,恶意揣测的小人。所以我不会把我的妹妹与馆陶长公主作比,更不会将我敬爱的长兄与易弦更张的君王相提并论。”清瞳了然:“这或许才是祁黄羊举贤不避亲,太宗皇帝亲疏有别,由内而外开贞观之治的道理吧。是故君子先修身自持,再了解身边的人。首先是亲人,是谓齐家。再由内而外推举与他品德相似的人,是谓治国。治国的贤才间又相互层层举荐,国家由贤明仁德的人才治理,天下可安。”宗琼点点头:“正是这样的道理。”清瞳又问:“为何不亲自向太子殿下说清楚呢?”宗琼笑而不语,他说:“这是清瞳需要领悟的道理。”清瞳由此向二皇子请求暂时调往二公主身边任职,宗琼欣然应允。

      荣淑本性活泼,尝与长兄执手授骑射之技。荣淑于武艺一道天赋异禀,握力异于常人。含章阁女先生刘暮云是荣淑的书画老师,荣淑执笔写字,每每力透纸背,执笔易折,墨汁在白纸上氤氲,其字若春蚓秋蛇,画如信手涂鸦。虽然荣淑努力练习,几番下来,仍让刘先生不禁向我感慨:“二公主怕是此生与书画二艺无缘了。”我哭笑不得,只得降低对荣淑书画的考核要求。荣淑对骑射十分感兴趣,含章阁没有为公主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三皇子宗泽与二公主同岁,恰逢宗泽善工笔而不善骑射,在皇太子的密谋下,宗琮一面安排幼弟随同自己上书画课,一面让荣淑扮作三皇子与自己一同上骑射。未得行,便被身边随侍的贵女所暴露。教授宗琮的梁将军向我禀报公主男扮女装一事时,我忍俊不禁。赶到坤宁宫时,早已得到消息的皇后正惩罚女儿面壁思过,素来受宠的皇太子更是跪在庭院里。听见我的声音,往日亲近我的孩子们,在皇后准允前都不敢主动回头向我行礼。皇后很是着急:“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公主修习骑射,更从来没有过公主偷拿兄弟的衣服扮作男子上课,如此逾矩之举,不知陛下有什么看法。”我上前亲自牵过小女儿的手,附和道:“理当惩罚,加强他们的礼仪训导。但却不可让皇太子跪坐庭院,让公主面壁思过,战兢至此,连皇父的行礼都踟躇。难道这便符合礼的规范吗?”于是皇后脸色稍霁,她一面命长子起来,上前给我行礼,一面又与我商量征召更多的贵女命妇看管荣淑。我对妻子要求无有不应,牵着女儿的手走出坤宁宫后,我却带着小女儿走到校场。梁将军正在锻炼宗琼的骑射。二人见我,连忙上前行礼。我命梁将军日后也一同教授荣淑,梁将军面露难色。荣淑连忙规矩行礼,表达自己对骑射的喜爱之意,言辞之恳切,让作为粗人的梁将军也动容。荣淑由此成为梁将军唯一的女弟子。荣淑喜笑颜开,转而又不解道:“父皇明明刚刚答应母后增加监督我礼仪的随侍,转头又告诉我大胆地去上课吧,难道不是口是心非,双重标准吗?”我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天子的承诺,又怎么会如此轻易改变呢?我既应允你的母后给你增加更多尊贵的随侍,自然言出必行。但是这与我允许你学习骑射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后性格谨慎,容易思虑过重,若问我对你当如何是好?我若不应允其建议,只怕她会一面担忧你的身体,一面忧心你的名声问题。而你打小性子烈,又与长兄亲近,若问我对你如何是好?我的回答便是堵不如疏,与其阻碍你学习,让你和琮儿与皇后闹出更大的矛盾,还不如顺了你的意。”在一旁观看的宗琼调笑说:“这和子路和冉有问孔子情形是一样的呀,他们问题相同,但孔子面对他们的态度不同,给出的建议也不同。”荣淑明了,也笑着说:“那我就是故事里那个向老师提问的公西华吗?”宗琼指着梁将军说:“拜师求学的道路上,做一个不懂就问的公西华又有什么可羞耻的呢?”荣淑点头称是,向梁将军虚心学习起来。
      皇后听说后,又向我责问道:“陛下总是乐于容忍孩子们的怪癖奇异之处,难道不担心勋贵们学习您对子女的纵容,士大夫批判您对儿女的宠溺,天下百姓效仿孩子们的无礼吗?”我说:“何至于把兄弟姊妹间的戏耍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呢?若干年后,留下的不过稚儿的一时捉弄秩事罢了。”皇后摇摇头:“陛下莫要轻视天下悠悠之口才好。”我亦皇后:“皇后也不要杞人忧天,圣人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圣人弟子三千,无不因材施教。既然前所未有,未尝不让他们开辟新的格局呢?”皇后对此仍抱有疑虑,而我坚持己见。

      少时,荣淑学习武技,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不曾喊一声苦,道一声累。当时京都府尹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整治巷市,划分出各色功能区。一时集市街头的交易兴盛起来,走来闯北的商人将货物统一交由市场归纳,由朝廷出面第一时间出资购买货物,再交由市集商贩们统一批发。生鲜的蔬果因此能及时贩售,时新的货物借由南北运河第一时间抵达京都,人民生活富足,即便养在深闺中的小娘子们也兴起了走街串巷之风。有流氓子弟趁机调戏非礼,京都府尹让各布市纠察队保障女性安全。又有勋贵子弟趁机兴起猎艳之风,碍于他们背后的权势,府尹甚为苦恼。二公主荣淑从喜爱深入民间考察的二皇子口中听闻此事,煞是气愤。她自幼擅弓箭,兼修习鞭法。她命人将出宫的马车车头打造为獬豸之首,用鲜艳绸缎布匹装点马车,让宫女前拥后簇,招摇过市。巡视间,见有为非作歹的勋贵子弟荣淑便会一掀幕帘,出手教训,再交待纠察队移送官府。一时街巷秩序大安,女子皆仰慕二公主的英姿。平民百姓为二公主的彪悍所震慑,却因为她锄强扶弱而备受拥戴。勋贵之间一向不待见二公主,却又忌惮她尊贵的身份和强悍的武技,故称其为“刁蛮公主”。有热心肠正义之士不满他们的诋毁,将二公主过市罚人的鞭子称之为“扶弱鞭”。而荣淑从始至终对传言都不以为意。
      承煦十九年深夜,我接到边境蛮族入侵急报。敌军占领了我国地势险要关口,养马之原陷落。事情发生后,我昼夜难眠,时值皇太子方下江南查贪腐一案,去岁曾大旱,更有科举舞弊一事发生。内忧外患,朝廷的威信遭受巨大的考验。前朝时我族与蛮族对抗,败多胜少,众卿对蛮族来势汹汹感到畏惧,有上了年纪的人当场摔倒在地。朝廷武官正值青黄不接,一众功勋赫赫将军廉颇老矣,不少官员提出送公主和亲,安抚他们后再徐徐图之。我迟迟未决,正在这个时候,我一贯宠爱的二女儿闯入朝堂。一众言官还未来得及弹劾公主仗势逾矩的无礼之举,荣淑身着鲜亮的骑装,背大弓,一甩赫赫威鞭对百官说道:“这不正是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的时候吗?我身为皇家子弟,又作为梁将军的弟子,一众兄弟姐妹中,武技和兵法仅在大兄之下。现在兄长下江南,正是我为兄长和老师分担责任的时候了。”我又问荣淑该当如何应对,荣淑回答得条理分明,头头是道,连身为师父的梁将军也面露欣慰。遂力排众议,一面命梁将军统帅,一面命荣淑监军。后到战场以后,荣淑一方面监察内军行兵后勤,另一方面在对峙中,大胆巧用其女性身份,以和亲名义,诱使对方大开营门。在新婚之时,拿出装作编绳的鞭子,作势起火,里应外合,夺回整个国家的养马草原。蛮族从未见有女子上战场,大火中,将挥舞长鞭的荣淑视作天降惩罚的神女,将其潜伏火袭视为呼风唤雨的巫术。求和的议书八百里加急放到我的书案前,近侍在我耳边汇报回关的将士队伍中,一位使鞭子,锄强扶弱的玉面将军的秩闻,我便知道那一定是我的孩子。
      我亲自出城迎接,慰问劳累的官兵。飒飒旌旗,领头一人带着红翎,着银甲,面白无须,红唇点绛,端是秀丽帅气的小将军。近至前,方见其水眸杏眼,下马摘翎,秀发散落,见君父,欲行福礼,方辨雄雌。我制止她的行礼,对她说:“我来迎接将军。”于是她改行军礼,我受了后将她扶起,对众人说:“我不仅来迎接我的女儿,更是来迎接本朝第一位女将军。”众官兵心悦诚服地拜服:“参见将军!”想来说书人,将引以为奇。

      当初,荣淑碍于皇后之威,遵母命,拜贤淑的贵妇为蒙师,一举一动受到随侍贵女们的监视和报告。荣淑循规蹈矩,唯恐言行逾制,动则受到身边贵妇的呵斥。她既欣喜见到兄长,又担忧连累其责骂而疏离。日日规行矩步,夜夜辗转反侧。不久,京中传言二公主性柔甚嘉,言行是为贵女典范,与大公主荣嘉的放浪形骸形成鲜明的对比。荣淑与荣嘉一同修习舞技,对姐姐的才华十分钦佩。她听得赞誉,反为不喜,对身边的贵女贵妇说:“我又有哪一项比得过大姐姐呢?论才艺,大姐姐的琴艺可与大兄一同拜陈英座下;论对诗书的理解,我更是远远不及;论舞蹈,姐姐早已自成章法。我不清楚我凭借什么获得这样的美誉?”身边有贵女出列说:“《六韬·农器》‘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紝有尺度’,大公主固然才华横溢,却没有皇室子行事应有的尺度。天下之治,首推皇室。皇室行止无尺度,勋贵如何效仿?百姓又该如何推崇呢?社稷又怎会安定呢?”荣淑不解,追问:“以何为尺度?”教导荣淑礼仪的贵妇出列:“以尊卑为尺度。是以周天子定下严苛的礼法,尊卑有等,尊贵的人有尊贵的人需要遵守的礼仪,卑贱的人有自尊者处索取的教化,由此天子治下稳定长安。”荣淑听罢,不曾赞同,反问:“我和你们相比,谁更尊贵呢?”众人答道:“自然是您更尊贵?”荣淑笑了:“既然如此,对尊贵的人规行矩步,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离间兄妹之间的伦常,这就是你们侍奉尊贵之人的道理吗?”贵女贵妇们当即变了神色,还要解释,荣淑便自作主张解散了他们,身边的近侍由此能够重新回到荣淑身边服侍。皇后听说了这件事,气愤地向我禀报荣淑的出格之举。一时京中流传二公主骄横无礼的传言,而又碍于皇后的威严只敢在私下窃窃私语。我一边安慰妻子,未等我在养心殿召唤荣淑,荣淑便主动向我汇报此事。我看着毫无愧疚之色的女儿,询问道:“如今勋贵中流传着你骄横的传言,你怎么看呢?”荣淑大方回答说:“若以尊卑为尺度,那么公主尊贵的身份便远远轮不上他们非议。这并非我轻视礼法,而是我深知在父皇治下,我若触犯礼法,一定的定夺皆有朝廷和父皇所定礼法为度,而不以勋贵们的尊卑论定夺。所以一时风言风语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哈哈大笑起来,顺便提醒左右:“这样的话你们可千万不能传到皇后近前去。”
      清瞳闻之此事,特地来到宗琼面前说:“这未必是好事。”宗琼知道她有所警觉,问:“为什么不算好事呢?”清瞳答:“贵女与贵妇固然禁锢二公主的天性,却也应贵者之仪应有的矜持,赋予二公主殿下行事应有之尺度。现在公主将她们撤去,公主的生活便是要以个人喜好为尺了呀。”宗琼又笑着说:“既然有担忧的地方,那么为主君分忧不就是您该做的工作了吗?”
      果然,严苛的贵妇和贵女们离去后,近侍们总是揣摩着荣淑的心意讨好。很快荣淑变得骄纵起来。她喜欢鲜艳颜色的衣服,衣食住行无一要求精细,更仗着我和兄长之间的宠爱讨要各种贵重首饰。她提拔身边的宫人随心所欲,对自己喜爱的人履加赏赐,冷落试图劝阻管束的宫人。皇后对女儿的变化很忧心,却又碍于我的坚持而不敢多言。清瞳奉宗琼之命随待在荣淑身边,因为荣淑对宗琼的尊敬而备受信任。一日,她奉命替荣淑向两位一向讨好的小宫女颁下赏赐。清瞳故作遗忘,先赐予二人一半的赏赐,并对她们说:“这是基于这些日子的表现奖励你们的东西。”二人面面相觑,谢恩离去。过了两天以后,清瞳将剩下的一半再赐予二人,依旧对他们说:“这也是基于这些日子的表现奖励你们的东西。”有周边的人戏谑她们获得赏赐不过他人的一半,二人心有异动,面露不满起来。两位小宫女讨好公主时不再积极,服侍公主时也有所懈怠。荣淑为此惩罚了她们,她们趁此向宫内放出流言:“二公主严苛吝啬,对身边的人搞区别对待。”荣淑十分不解:“我一贯对身边的人赏赐有加,她们怎么会传言我吝啬苛刻呢?”清瞳解释道:“是因为前些日子我向她们赐下您的赏赐时,有所遗漏。过了两天以后,我又将遗漏补足,重新颁下。而她们不过因为一时得不到与他人相同标准的赏赐,又碍于您的威严,还有您对我的信任,不敢堂堂正正与我对质,便暗搓搓行这种小人之计了。”荣淑恍然大悟,点点头,仍有不解:“可是即便一开始有所遗漏,我对身边人的赏赐比起其他兄弟姐妹已经高出了一大截,为何认定我是一个吝啬的人呢?”清瞳解释说:“殿下,大方和吝啬不是多少来论的,而是相较而言的。比起一般的侍从,即便只有一半,您对两位小宫女的赏赐也可谓大方了。但比起往日您对身边侍从的奖赏,仅有一半的赏赐可谓吝啬至极。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西汉时贾谊论秦灭六国的原因,便是由贿秦之举导致的。秦蚕食六国城池,六国却以为绥靖之策可以让秦停止侵略。于是今日一城,明日一池,侵略的欲望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胃口越来越大。今天的殿下也一样,一味地满足侍从的胃口,终有一日会对您有所僭越。随心所欲的行事,举止的边界不断扩大,最终带来的是对社会规范的践踏。”荣淑仍有些踟躇,自信地说道:“我不会这样的。”清瞳笑了,她说:“那么殿下要不要和婢子打一个赌?婢子虽然卑微,但蒙受公主殿下的宠爱,身为大宫女也有两三个日常使唤的小厮。殿下一贯有吩咐侍从办事便随手给予奖赏的习惯,我请求殿下先停止一周这样的举动。在此期间,我们各自吩咐身边的人办事,看谁完成得更好?”荣淑欣然应允,随即停止颁发赏赐。一开始时,身边的人都没有什么问题。一周过后,当荣淑吩咐侍从上传下达时,侍从们开始懈怠。当荣淑向他们提出玩乐的要求时,有侍从开始告假。甚至连照顾荣淑日常生活起居的宫女在使唤时都懒散地趴在桌子上。一时荣淑的日常生活乱了套,幸好清瞳唤来她常用的几名上不得台面的杂务宫女,荣淑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荣淑输得心服口服,而向清瞳请教原因:“我用人的能力没有你强,到底是为什么呢?”清瞳后退一步,向荣淑行礼说:“殿下,这与能力的强弱没有关系,我驱使这两三个杂务宫女并不像殿下一样能随时颁布赏赐,不过时时关心她们的日常生活,遵照宫中的规定调遣,偶尔指点她们做事技巧罢了。她们愿意听命于我,一是殿下的施恩,二是我读史书,最初秦也不过函谷关里的一个小国,亡秦的陈涉也不过是要赶去服役的罪犯,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汉高祖也不过一亭长。而最终秦灭六国,是因为商君变法,六世君王励精图治,民众奉行法令,军队纪律严明,从弱国转变为强国。陈涉灭秦,在大泽乡振臂一呼,群氓无知者能对强横秦王朝根基造成打击,无他,是秦二世失了仁德,天下人心悖逆罢了。汉高祖年轻时不喜下地,被父亲批评不善经营,他起兵灭秦后,能够胜过楚国后裔,又强横有力的西楚霸王,是因为他知人善用,外用张良,内用萧何,兵用韩信。所以所谓用人之道便是这么回事儿,仁德如马匹,法纪为缰绳,主君坐在马车里,任用的马夫便是人才,其驱使着马拉车向前征伐天下,这就是天子的王道。”荣淑恍然大悟:“我用赏赐作马,喜好由缰,驭人以宵小,如此,坐在后座的我又怎么能安心,又比得过其他人呢?”荣淑由此大受启发,当即停止颁布赏赐,立刻有贪婪的人蠢蠢欲动。荣淑趁机报给内务府,将这些讥搀小人都清除出去,重新重用品行优良的侍从。她亲自向皇后道歉,而皇后也得以重新与女儿亲昵。

      荣淑感激清瞳,打算给清瞳颁下赏赐,并对她进行提拔。清瞳感激荣淑的赐赏,却希望回到宗琼身边应职。荣淑挽留再三,只得遗憾地说:“我素来听闻您深得兄长信任,却不知是何原因。今日一看,恐是我不如兄长怀德,不能够留下您这般心明眼亮的女君子吧!”清瞳笑着摇摇头:“我侍奉二皇子,是因为我赞同二皇子所行的道路,所以甘愿以卑贱之躯成为其驱使的马夫。公主殿下又何必着急,您终有一天会如其他殿下一样找到自己的道的。”听闻清瞳回到自己身边,二皇子宗琼亲自走过来迎接。清瞳向宗琼行大礼,她感慨道:“殿下真是良苦用心!”宗琼亲自扶她起来,故意装作不知:“何出此言呢?”清瞳回答说:“我之前不解殿下为何不将公主殿下拿汉时馆陶长公主作比,是因为我对公主殿下还不了解,所以你派我到她的身边。我才知道二公主固然备受宠爱,骄纵非常,却也并非不听劝谏,更与兄长们感情深厚,我由此坚信在殿下们的引导下公主不会成为一位试图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的馆陶长公主。您派我过去,不正是为了这样的引导吗?”宗琼补充道:“不止如此,君子的仁德由内及外,推举贤才,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识人之明,更因为他们所结交的人都是与自己品性相近的人。一个人的身边如果都是尊贵的人,她很难体恤处在其下位的人。一个人身边都是讨好的人,她很难容忍悖逆自己的忠良。所以君子有义务引导自己身边的人,帮助他们也成为一名怀有仁德的君子。如此是否为自己亲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是我对祁黄羊由内而外,举贤不避亲的理解。”清瞳再拜:“这就是圣人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吧。我深得您这样的君子器重和肯定,愿士为知己者死。”宗琼轻轻敲了敲他的头,笑骂:“远远不到这样的地步,不过是让你践行‘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承诺罢了!”

      事后宗琼将此事禀报给我,我为这个宫女的聪慧与博闻强识所折服,与皇后慎重商量以后希望能够将清瞳提拔为尚宫职,司掌文书,正八品典籍者。清瞳刚开始不愿离开宗琼身边,后经宗琼劝导,在宫中担任官职。二公主荣淑素与含章阁刘暮云先生交好,听闻对清瞳的提拔,亦请求刘暮云先生将之收徒。此后经年,清瞳随侍在刘暮云身边,教导各宫公主。到今天,刘暮云先生返乡休养,她的学识才华都受到各宫皇子公主的尊敬,已成为我也要称呼为“先生”的女性了。听闻我作书诸子女的秩事,她感激于二皇子与二公主对她的知遇之恩,务必请求我添上这些行段。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关于二公主的秩事篇幅较之其他子女都要长的缘故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五、扶弱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