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待嫁 ...
-
原书中
梁王世子大婚,不,应该是梁国太子殿下大婚。
要说这太子妃是何人物,引得太子殿下从战场千里奔袭回来,马不停蹄的要把人娶进门。
太子妃入府三月有余,这就要从四个月前说起。
梁王和梁王世子反的那天,刚好是太子妃及笄的日子。当时的梁王反了皇帝老儿,改国号为梁,世子又反了他老爹。
梁王世子大权尽握,却没有把他老爹赶下台,而是先把太子妃办了,哦不,先把娶太子妃的婚礼办了。
礼部个个忙的人仰马翻,好不容易在太子殿下规定时间内布置好大婚,结果南边小国作乱,边陲告急,太子不得不亲征,礼部气得吐血白忙活一场。
太子气势汹汹的杀向挡他娶妻的蛮国,把蛮人杀得片甲不留,哭爹喊娘的,又火急火燎赶回来娶娇妻。
太子走之前吩咐,太子妃先进府,吃穿用度全都按太子妃来,因此无人敢轻视这个东宫未来女主人。
要说这太子妃姓甚名谁,太子妃萧氏,闺名唤良言,其胞兄因避梁王世子梁策名讳改名为萧良谋。
萧父乃当世大儒,文武双全,梁王世子5岁拜入萧谆门下,梁策自幼聪敏,萧谆甚喜之,视他为半子,同年萧夫人得女,萧谆大喜取名为萧良言。
曰:上有良策,下有良言,老夫得此半儿一女,夫复何求?
按照剧情走向,梁策打完仗就要回来娶自己了。
萧良言表面上安安分分的扮演待嫁小闺女,背地里暗搓搓计划悔婚。
原主父母宠爱她,不会怀疑自个儿女儿换了个芯子。但原主的青梅竹马肯定熟悉这个萧良言到底是不是她本人。
万一露馅就糟糕了。而且她也不想这么小就嫁人。
萧良言借着在家养病,每日和萧父萧母撒娇卖萌不想这么早成婚,想多陪伴几年。
可惜被严词拒绝了,病还没好就被爹娘撵回东宫了,美其名曰俩人要过二人世界,不要女儿在跟前碍眼。
前两天还囡囡长囡囡短,怎么今天就碍眼了?
萧父萧母这么宠女儿,按理说不可能卖女求荣,且她还小,非要让她嫁人难道说萧家要倒台啦?原著也没写啊。
萧良言故意放话,非要让她嫁东宫,就别怪女儿不孝了。
自从穿过来每天快活似神仙,萧父慈爱,萧母温柔,让从小没有感受过父爱母爱的萧良言真顶不住。现在突然赶她离开家,换谁也接受不了啊。
崔挽枝怕女儿做出什么傻事,又觉得女儿大了没必要事事瞒着,遂把原委告诉萧良言。
起因是萧良言夜里睡不安稳,时常做噩梦说自己不是什么,要回去什么的。萧父萧母不放心她,又是请道士又是请医婆的,却始终没个结果。
后来萧母替她去佛寺求平安福时,受得道高僧点拨:小娘子是通了神通,忆起了轮回往事,又云小娘子将来贵不可言。可惜命里有死劫,要想平安度过此劫,需常伴贵气左右。
那可不,谁能想到梁王造了反呢,世子妃变成太子妃,将来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比帝王之气更贵的贵气了吗?
崔挽枝将高僧的话奉为圣旨,回来与萧谆一商量,只能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两人一拍即合,让女儿赶紧回东宫,只有东宫的贵气才压的住女儿的八字。
另一边写信询问梁策战事如何,暗示早日回来完婚。
既然高僧都这么说了且原来那小娘子不在了,她就顺其自然替她承欢膝下,尽尽孝道好了。
只是婚姻大事,能否再商量商量?包办婚姻要不得!
崔挽枝:女儿真是油盐不进。罢了,只能我们做父母的狠起心肠赶女儿走了。
萧良言在现代是个富商孙女。去过大半个中国,二十几个国家。从小到大学过各种乐器,会射箭会骑马冲浪滑雪攀岩,还玩刀收藏刀具那些。
极限运动那些只要她碰的她都会,而且她还皮肤白漂亮身材好,身高有1米74。追她的人能排到伦敦排到巴黎。
可惜她从小没有父母,是爷爷带大的,爷爷去后她再也没进过家门,叔婶大伯们一门心思争夺家产,18岁时她遭遇意外车祸来到这个世界,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长相也一模一样的萧良言。
“你在想什么?想起上辈子了?”倒挂在房梁上的沙雕冷不丁开口。
雕鸮她以前也养过一只,受过伤被她悉心照顾了几个月,那家伙赖着不走了,每天来讨要食物。眼看它体型越长越大,胖成了球,走起路来像只走地鸡,憨厚可爱。
巧了,这只沙雕也是原主捡回来的,据说是保护原主才受伤,因此在原主家中地位不低。伤养好了,也赖着不走就是了。
“不是。”
“那是什么?”
“小鸮儿,我在想男女主什么时候ooxx”
“……”
原书虽然没有描写,但是读者会自己脑补啊!
“我不叫小鸮儿!”
“那好吧。”萧良言很好说话的样子, “那就叫你大沙雕好了”
“大沙雕又是谁?!”沙雕摇头表示强烈抗议。
“谁答应我叫谁。”
萧良言小手轻轻地撸了撸沙雕毛茸茸的脑袋,沙雕舒服得没出息地抖开羽毛把头靠的更近,“我,不要叫大沙雕!”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呢。”萧良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