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家常 ...

  •   牛村正晚上跟自己娘子夸奖说:“五侄儿真能做。” 村正娘子说:“那么阿大不去了?” 牛村正道:“怎么不去?阿大也要去,五侄儿也要去。让阿二嘛读书去好了。”
      村正娘子说:“我听阿二说,族学里先生老是老的来,只要打瞌睡。他们都是大学生教小学生读书写字,也有念的,也有不念的。个么好不好让惠能侄儿教我们阿二读书,你说好不好?” 牛村正道:“他今年才十四岁,比阿二还要小,怎么教阿二?” 村正娘子说:“啊哦哟,小么不要紧的呀。三叔叔是进士呀,他是进士的儿子呀,就教一个阿二么有什么教不来的呀?阿大么不要说他了,牛心左性,天生不会读书,叫他还是做庄家好了。阿二可有什么不好阿?族学里先生都说他聪明伶俐。”
      牛村正道:“你说的对。我明天跟五侄儿讲讲看。这你可不要跟人家说了,我先说,行嘛行,不行你也不要闹。”村正娘子道:“惠能侄儿可有什么不行呀。”于是夫妇二人乃各自睡下。
      次日,牛村正果然与惠能讲说此事,惠能慨然允了,又说:“侄儿年幼,书亦不熟,教导儿子万万不敢当。左右我每日也当读书,便与二哥作一处吧。”于是议定,惠能与牛阿大二人白日轮流同牛村正去照管田地,晚间便同牛阿二一起读书。
      村正娘子不识字,只晓得阿二聪慧,却不晓得阿二打小在族学上没有教导好,伶俐不在读书上,坐又坐不住,听课略多听两句就要走神。说给人取外号,传闲话,记鬼怪故事的偏会,背书、作文章就是七窍里面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
      惠能无奈,只好将书本上的事都编了故事,一天讲一个半截,又把书上的话串成歌儿讲给阿二听。许了今天背会了书,就讲下文,不然就没有。阿二被逼不过,又想要听故事,从此书本也背得,上面的字也认得写得了。
      村正娘子方才晓得族学误人。背后大骂了几天。
      渐次稻米已经收毕,牛村正忝为村正,同着保长、约副一起坐催秋粮。其时国朝正供所需不多,向来是十税一的,只是那些大户人家仗着有靠山,都找各种理由不肯缴纳。官们无可奈何,只好逼着那些中户、小户们替大户上粮。
      牛村正因从前长房势大,亦不敢招惹,也科派过许多小户。去年长房族长太爷死了,几房分家,他们做官的老爷又吃了官司远流,今不怕了长房势力,又有牛丙火不仁在前,怀抱着怨气,说:“今朝廷的法度,官绅一起纳粮!我们家兄弟作个六品京官,姐姐是当今的太嫔娘娘,尚且不敢违背,都好好的完了粮。你家现又没有为官的亲戚,有功名的举人,如何敢不纳粮?”一五一十的叫他们上了正供,又要折派杂税捐输。
      长房的族长听说,请了牛村正去,好言求告,又与了牛村正五十两银子,牛村正才吐了口。只除正供不敢少纳,捐输、杂税都蠲免了许多,不叫他们出人服徭役。
      牛村正出了这口气,心中十分得意。却说牛丙火被族长叫去着实的训斥,吃了这样的亏,不由得咬牙切齿。
      牛村正得了银子,得意洋洋的回家炫耀。村正娘子冷笑道:“你么做个村正,这点银子就买住了你的嘴呀?你这村正也太便宜了。” 牛村正道:“我们有话不要说尽,有势不可使绝。只要出了我这口气,还不就风转蓬,难道真要跟族里做起对来不成?他们今年缴了正贡也够了。这五十两银子,冬天里多买些肥灰,好好养养地也好。今年桑叶不好,养的蚕,出的茧子都不行,不知明年如何。”
      村正娘子道:“李大头家今年亏了本,说春上不养蚕了。难道你去养?” 牛村正道:“我养就我养。不然,我卖桑叶!” 因叫:“阿大呀!阿大呀!”牛阿大一路答应着从门外跑进来。
      牛村正因问:“你和尚兄弟呢?” 阿大曰,和尚兄弟一早出门往寺里去了。村正道:“他往寺里面去做什么?” 阿大道:“不晓得呀。”村正娘子道:“喔唷!不是又想去寺庙里头住着吧?” 牛村正道:“姆妈不许呀!” 村正娘子道:“早晚要去的么。” 牛村正嘿然不语。良久又问:“要办酒请佃户们吃饭的呀,你备办的如何了?” 村正娘子说:“还等着你问?这几天累得我腰都断了!幸而和尚的奶娘阿德嫂是个能干顶事的。阿大媳妇又有了身子,不能劳动,要不是有了她,我早就躺下了。”
      牛村正道:“问你事情办的怎么样,你又牢骚一大堆。” 村正娘子柳眉倒竖,呵道:“我牢骚!我抱怨!我么是天天不像你在外面不着家!我早晨一睁开眼,多少事情等在那里!咱们老太太说今年需要大办,又不给钱,那么大办拿什么办?我牢骚! 肉铺,酒铺,点心铺,多少账目欠在那里,你拿银子来结清了去?你说有五十两!”
      牛村正被太座逼问,无可奈何,只得从怀中掏出那五十两银子来,说道:“你不要一花花没了。我还要用的。” 村正娘子快手夺过银子来,一壁往怀里放,一壁叫牛阿二:“你去叫一客汤团来,老太太们好吃的。” 阿二乃领命而去。
      再表惠能因见家中农事已毕,想到不好把寺中事丢在一边,因打点了些点心、炸果等物,自己挑了食盒,又往法元寺中来。那法元寺地处偏僻,香火也不十分盛大,只好靠着临近几个村落请经、打醮、放焰口为生。寺中倒也种有几十亩田地,雇几个长工,多还是几个师兄弟们下田劳作。
      彼时收了秋,和尚们正在寺前空地上碾稻子,见他挑着两个盒子来了,知客僧笑嘻嘻迎上前来,道:“惠能师弟,你来了。” 惠能连忙放下盒子,合十道:“见过圆明师兄。”圆明引他往僧房中坐了。
      惠能把食盒交与小沙弥,再三致歉说祖母不舍之情。圆明只管牛家因他常与布施,哪里管他住在哪里,笑嘻嘻道:“师弟不要说了。老夫人一片爱孙之情哪好阻拦,你只管在家住着不要紧的。”惠能十分含愧。
      圆明因问:“师弟今年多大了?” 惠能道:“小弟七月初三的生日,今十足十四岁了。” 圆明笑道:“哎哟,看着可不像,我当你有十七八了。”惠能笑道:“小弟长的高些。”圆明道:“寺里还有两个师弟子只比你小些,个子可矮多了,怕不只有你一半?”惠能只憨笑不语。
      良久,圆明道:“师弟可要在寺中用饭?” 惠能推家中有事辞去。这里圆明往厨下去看,见满满一大盒蒸点心,又满满一盒素油炸的果子,大喜叫道:“今日可要打牙祭!”因报与主持,主持若有如无的道:“他既然送来,就是他的好意。你们只管吃就是了。”
      惠能从寺中辞出,匆匆归家。恰好牛阿二买得汤团来,惠能便亲自捧着送到上房。原来惠能无事时也常常在牛老太太膝下承欢,牛老太太仍然脾气不大好,看了惠能的光头十分不高兴,常常与来串门的约副家韩老太太抱怨说:“作孽哉!好好一个人,剃掉了头发! 我就不知道佛爷怎会好好的叫人剃头发!阿弥陀佛!”
      韩老太太是虔诚信佛的人。闻言很是不忿于牛老太太对佛祖不敬,跟伊争论了许久观音大士是否灵验,如来佛祖又如何管理众生。伊们不仅争论,还要惠能这个佛前弟子前来评理,咄咄逼问,使人为难。
      惠能无奈,只好拿出佛经上的那些故事来当作平话讲给老太太们听。他的佛学是路上恶补的,常常记串了行,只好拿前世洪荒修真小说改了充数。且喜老太太们随和不争,他说的痛快,老太太们信的着实。
      今日韩老太太亦来听平话,因惠能不在,正在上房与牛老太太一长一短的说闲话。见惠能端着两碗汤团来,就把闲话掩过,先来吃这汤团。这汤团乃是乡间粗制,只有糖花生一样,其馅料磨的不细,韩老太太吃的呜咋有声。惠能生怕老太太们噎着,不敢出声,唯在一旁伺候,直到二人食毕,又奉茶饮,又亲自收下碗去。
      牛老太太乃问其何往,惠能实说往法元寺中去,牛老太太又瘪起脸,韩老太太在旁劝道:“牛家太太,不是我说你嘛,五少爷出家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情呀。就譬如做好事,舍米舍饭记一功,有家人出家做了比丘,全家人要立地成佛的喔!” 说得牛老太太就不言语了。惠能掇其心思,立即委婉进言,曰既已落发出家,常住家中彼此不便,况且有碍修行等语,牛老太太若有所动。
      因韩老太太在侧,惠能不便深谈,静听两个老太太拉家常,又讲了一个九色鹿佛本生变的故事,老太太们相与赞叹一番。至饭时,韩老太太乃请辞,惠能送至韩老太太家中,拜别而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