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第一世:落难的摄政王 ...
-
待到姗姗来迟的摄政王出现在皇帝及百官眼前时,皇帝已经调整好了表情。不说如何欣喜,庆祝摄政王平安归来,但至少,没有了种种不满。
摄政王到了跟前,只是下了马,也不行礼,只是朝着皇帝拱了拱手。皇帝心里来气,偏又不好说什么,毕竟先帝遗命摄政王免了跪礼。
“皇叔这番遭逢大难,平安归来,朕心甚慰。不如趁此机会设宴太和宫,以示庆祝,皇叔觉得如何?”皇帝抬头看着面前身高超过自己许多,身材健美挺拔的摄政王,心里难掩嫉恨。虽然嘴上说着设宴庆祝,可实际上,不过是想要败坏摄政王的名声罢了。
“多谢皇上的好意,只可惜,本王有伤在身不宜饮酒,设宴就免了。如若皇上一定要庆祝,不妨将设宴的银两用于边关百姓的抚恤,不知皇上意下如何?”面对皇帝如此低劣的刁难手段,若是从前,摄政王连抬眼看的兴致都没有。
可是遭逢一场大难,摄政王的心境早已不似从前宽和,眼下皇帝送上门来的机会,摄政王就要好好跟他清算一番。
他之所以离京,全是因为边关告急,百姓惨遭血洗。因着提前派了莫风前去稳定大局,才未曾酿成更大的惨祸,可是,仍旧有些百姓因皇帝的一己之私送命。眼下摄政王旧事重提,也算是众目睽睽之下,逼迫皇帝将抚恤银交出了。
哼。跟在摄政王身后,全程闭嘴的莫风忍不住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当初若非王爷当机立断让自己秘密前往边关协助守城,这会只怕早就京城告急了。要知道,国内一马平川难有险要之处,一旦攻破边关,外族的铁骑顷刻之间便能抵达京城。
莫风的小动作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摄政王。他垂眼斜睨了莫风一眼,让他不要太过,就听见卫国公跳了出来。“王爷这番遭逢大难,幸而及时得救,方才化险为夷。本官听闻,王爷的那位救命恩人也一同前来,不止本官是否有幸一睹芳容?”
“卫国公管的也未免太多了吧?”摄政王斜睨着卫国公,态度倨傲,“国公爷要是闲着无事,不如去往边关守家卫国?也算得上是对得起卫国公这个称号不是?”卫国公府说是国公府,可实际上,整个府上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都没有,全是歪瓜裂枣。也是,若是有出息,那里会着急着献上女子,以期晋升?
摄政王向来不开玩笑,说送卫国公去边关就送去边关。可是,是个人都知道,边关一直掌控在摄政王的手里,也是因此,摄政王才能在朝堂站稳脚跟,否则早就被人拉下马了。
这卫国公被送去边关,还不跟肉包子打狗似的?保不齐哪天就小命不保,也因此卫国公不敢应话。好在皇帝尚且舍不得这个助力被摄政王给弄死了,于是出言道:“皇叔说笑了,卫国公如今领着兵马司的职务,拱卫京都也是保家卫国。”
“原来如此。也怪本王不好,本王离京好几个月,京中形势竟是分辨不得,倒叫国公爷跟着担惊受怕了。”有胆子谋求兵马司,就要有胆子面对自己的报复。
兵马司这个位子向来掌握在摄政王的手里,眼下皇帝趁着刺杀,谋夺了位置,也不傻,知道这个位子虽然不起眼却十分的重要。
摄政王没了继续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兴致,只是对皇帝拱了拱手,表示自己有伤在身久站不得,这就直接回府了。
皇帝当然奈何不得摄政王,不仅奈何不得,还要送上各种补品药材绫罗绸缎等等物件,来表达皇家对摄政王的倚重。
且不提皇帝心里憋着多少气,回宫之后摔了多少瓷器,只说摄政王,连马都不骑了,改乘马车,就是为了跟映雪腻在一块。
回王府的路上,自然又是一番连哄带骗。而映雪,虽然无甚反应,但是摄政王心里明白,映雪定然是将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了。
摄政王是先帝的最小的弟弟,对于当时还是太子的先帝来说,这个小小弱弱的弟弟,丝毫不能影响到他的地位,也因此格外疼爱。可以说,先帝这个当哥哥的,是以养儿子的方式养大了摄政王这个弟弟。
因此,先帝钦赐的王府,占地十分广阔,王府内钩心斗角,雕栏画栋,真正做到了一步一景,比之皇宫丝毫不逊色。
因为王府风景优美,摄政王就带着映雪逛了起来。边逛还细心的替映雪讲解景色。
“王府的风景虽不如你之前住所那般精致,但也别具匠心,勉强可以一观,得些趣味。你在京中并无认识的闺中好友,我也不放心让你结识那些勋贵之女,你若烦闷,就来王府花园转转。”摄政王牵着映雪的手,一步一步挪到了王府的碧波池。
映雪动作缓慢且僵硬,摄政王耐心却是极好,牵着她的手,慢慢走,边走边替映雪讲解王府美景,一时间到是让他忘了先前城门口的不愉快。
突然,来到一片紫藤树下,映雪突然不肯走了。此时并不是紫藤的花期,树上只有树叶。虽然紫藤树形优美,却到底是略显光秃秃。
“怎么了?”这是自契约以来,映雪第一次主动,摄政王十分好奇,这是要干什么。
映雪慢吞吞的转过头,看着摄政王,缓慢的吐出两个字:“秋——千——”
“映雪的意思是,要在这里搭一个秋千?”摄政王突然想到,之前哄着映雪识字的时候有承诺过的,回到王府就替她搭一架秋千。没想到她不仅记得,还给找了地方。
“嗯——”映雪缓缓地点头。
“好,回头就让人给你打一架秋千。映雪还记得,真好,还想继续逛逛么?”摄政王对映雪可谓是有求必应。
答应了映雪给她搭一架秋千,看着映雪神色淡淡,隐隐透着一丝疲倦,摄政王想了想,还是送她去了他的院子。将映雪安顿在偏房,看着映雪沾了床就睡了,便知道就算不说,一天车马下来,依然十分劳累。
“王爷,将映雪姑娘安排在你的院子,不合常理,恐外人知晓会有流言。”说真的,莫风知道自己的王爷这么干的时候,两眼一黑恨不能晕过去。这孤男寡女,没名没分的,共处一室,且不说这流言对女子的伤害,就是这话传出去对摄政王也是损害啊。
王爷向来行止清正,如今可好,竟是多了一个好色的名声。这伤害太大了,也因此,莫风才会提出谏言。
“呵,如今要的就是这个坏名声。不然宫里的那个,只怕要睡不踏实了。”吩咐了心腹仔细照看映雪之后,摄政王慢悠悠的来到了书房。看着书桌上摆着一盆鲜活的碗莲,便伸出手,一点也不客气的将那朵尚未盛开的碗莲给掐了下来。“我虽因遇刺,未曾到达边关,但是边关的一些布置,也算是力挽狂澜。如今我完好无损,更是挟边关大胜之势回京。若是名声还跟从前一样,换你是宫里的那个,你会怎么想?”
莫风屏息,思考片刻,不情不愿地说到:“造反。”
“这不就是了?我若做的太好,只会逼迫宫里的那个手段越发下作。届时,若是冲着你我,相信都有应对之力,可若是冲着她……”摄政王没说完的话语,莫风听明白了。
宫里的手段下作非常,且向来行妇人之举,若是以太后的名义将映雪召进后宫,届时就算是摄政王神通广大,也难以救人。反倒是这般,打出名号,让人知道映雪乃是摄政王的心尖子,在尚未撕破脸皮之前,那些人也不敢在后宫对映雪动手脚。
毕竟,筹码要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才会价值最大。
“那位,可是什么手段都会使的。”摄政王将掌心的碗莲揉成碎渣,“也不知那女人在想什么,竟是将一个皇帝教得如此阴狠下作。身为帝王应当有所手段,可他学的那些,终究是小道。”
这个皇帝,算是废了。未曾出口的话语,让摄政王盘桓良久,最终化作唇齿间的一声叹息。
到底还是辜负了皇兄的嘱托。
“形势如此严峻,王爷打算如何?”莫风最关心的,还是摄政王的态度,是打算拨乱反正,还是打算以身殉国。
“呵,早几个月我的答案都要不同于如今。那时,我只是为了先帝的嘱托,若是实在无法,只要问心无愧,我也算对得起先帝了。”摄政王冷笑,“也是那位画蛇添足,非要行刺杀之策,让我认识了映雪的同时,也顺道,想清楚了。”
“本王绝不会束手待毙。”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天下百姓,亦或是那个正在昏睡的人。
“那王爷可有后续计划?”莫风,莫风都要激动死了。之前摄政王对于来自皇帝的刁难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就搞得他们这些属臣做事束手束脚,现在好了,大可摆开架势,放手施为了。
“当然是断其爪牙了。”头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卫国公。有胆子刺杀,就要有胆子承担后果。没有卫国公的挑唆,以宫里那个蠢货的脑子,根本想不出联合外族刺杀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