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转业? ...

  •   深秋的夜晚,天已微凉,秋风习习,月色清朗。几个孩子已经熟睡,程歆作为媳妇一边给顾清北收拾行李,一边暗自纠结。

      她在纠结该不该劝顾清北现在转业。原书中顾清北转业已经是改革开放,商机遍地的时代,可现在不过七四年,转业回来未必有在部队好……

      “我和清许交代过了,后续有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去找他或者大伯。”顾清北自觉交待,“之后上梁想请客的话,可以请请家里人吃个饭,帮工那边我说过了,全部给工钱,不用请客。”

      “嗯,家里你不用操心,房子盖好了我给你写信,包里我放了棉背心和护膝,尤其是护膝,你腿伤刚好,天冷一定要穿着,在部队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她倒是不担心房子的问题,主要是忧虑顾清北,顾清北驻扎苦寒之地,原书中顾清北看着健壮,一次次的受伤累积,年纪一大身体就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腿疼,程歆以为是长期待在严寒之地患上的风湿病,现在她觉得和这次腿伤也离不开关系。

      “好,家里有什么事你也写信告诉我。”顾清北听着媳妇关心自己,心里还是暖洋洋的,想了想,“爹娘那边……受了委屈也不必忍着。”

      不知道上次顾清北和顾清贵出去一趟之后说了什么,除了三哥一家,程歆极少和其他几家联系,顾老太婆也许久没来找过茬了。程歆天天忙着都快把老太婆给忘了。

      搁以往的时候,顾老太婆总要借着照顾孙子的名义,时不时来家里或多或少拿点东西,占点小便宜,如今倒也沉得住气。
      就怕顾清北一走,老太太故态复萌又想拿捏她们母子几个,她不是原主,当然不会受委屈,只是想象以后反反复复难免有点烦躁。

      “你天高地远的,写信告诉你有什么用?老太太天天嚷嚷着这不舒服那疼的,也不知道真假,要伺候,要掏钱治病,我还能不拿不干吗?”

      “……”顾清北不懂媳妇莫名其妙的火气,也有点无奈亲娘的做派,“你要是实在不想和那边来往,我升了副营长应该可以申请家属随军。”

      “……”程歆没搭话,随军她是从没想过的,光是天寒地冻的,她就受不了,而且她从没想过要附属顾清北生活。她也知道自己不该向顾清北冒火气,收拾好东西,默默吹灭了煤油灯,轻手轻脚上了炕。

      两人同床共枕半个月了,程歆也没有扭捏,身边紧挨着顾清北。

      一片漆黑中,程歆感觉身后男人的一只胳膊搭上自己的身子,耳侧也传来男人温热的呼吸声。

      “顾清北,你有没有想过转业?”
      “……”

      没有听到回答,程歆继续开口,她突然想明白了,她是准备和顾清北过日子的,没想着当个活寡妇,而且在几个萝卜头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应与母爱同等重要,孩子们和她都需要顾清北。

      “之前在爹娘面前说的,我和孩子们是真的害怕你哪一天像这次一样,甚至比这次更严重。我没有什么伟大的家国情怀,只想要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满满的。”

      “……这只是特殊情况,以后应该不会了。”

      里侧的小承昱突然发出梦呓般的低喃,小手扑腾着搭上程歆的脸,程歆忙不迭侧起身轻声拍哄,压低了声音,

      “你看,上次回来的时候,家里还没有承昱,炕还睡的宽敞,如今就得难受地挤着,一年年的,孩子们眨眼就大了,你不想陪伴他们长大吗?”

      “而且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冒死才升了副营,再过多少年可以有晋升?如果没法晋升,年限满了你还是会退役的,再说了……正好,你现在立了大功,在首长心里还有个名号,说不定首长照顾转业后还能安排个好工作。”

      听着媳妇轻柔缓慢的声音,顾清北有一刹那晃了神,承认自己有一点被说心动了,可还是理智大于情感,“我转业回家,顶天了可能在县里担任个小副职,空降没有经验,比在部队以后的发展空间只会更小,现在工作紧张,县里不一定有工作。而且,以后承安几个大了花销更大……”

      “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也是可以养家的。”程歆顿了顿,“该说的我也说了,只是提议,想着我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你可以好好想想。”

      “好,我会好好想想。”
      ……

      一夜好眠,第二天,程歆处理了最后一只母鸡,为顾清北送行,几个孩子知道爹又要走了,归期不定,心有不舍,小丫头因此还红了眼圈,顾清北留恋却不得不出发。

      顾清北走后,程歆接过盖新房的任务,又捣鼓了十几天,新房基本完成,只剩一些窗户家具之类的木工活。

      三间正房坐北朝南,高而大,气派且明亮,正房两侧是两间同样敞亮的耳房。

      为了光线问题,程歆特意让顾清北找了一些明瓦,加之屋子留的窗户也多而大,盖成之后,室内果然光线充足,视觉效果更显宽阔。

      前院,只在东侧盖了两间厢房,一间厨房一间澡房,没有西厢房。

      而正院门左右两旁,程歆是在顾清北走后加盖了两间狭长的平房做储物房,院门与正房之间是一条宽约两米的青石板路连接。

      程歆无法忍受直接在屋里烧炕做饭,四个烧炕口都被设计在后院,后院也有一排放置柴禾及杂物的后罩房,东北侧是一个青砖盖的的茅厕,西北侧的后门则是通向自家不大的自留地。

      顾清北不在家,上梁的时候程歆只请了几家亲近的亲戚吃了饭,顾大伯坐镇,人少却也办的热热闹闹,极为顺利。

      步入十一月,顾家村上交完公粮之后,进行了今年的最后一次分粮,按人头和工分,且每个人粮食额度是有限的。

      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村里工分多的可以换钱,而工分不够的可以掏钱换粮。

      程歆当然是属于掏钱的那一批人,她家除了顾清北五口人,程歆花钱爽快领了五十斤黄豆,一百斤红薯,还有两百斤玉米以及一些其他的粗粮堆在了新房里。

      新房轮廓完成,屋内家具却一无所有。程歆听着关爱梅的热心推荐找了村里经验丰富的木工父子俩,依照新房的格局及大小,模仿现代家具设计定制了不少物件。

      程歆念着全是纯手工,工钱给的不低,父子俩也厚道,家具制作的也精心,程歆整日看着,竟也跟着体会了一把做木工的快乐,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小玩具。

      除此之外,又在关爱梅的陪同下,去了听闻中的陶瓷厂搜罗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瓷器。

      程歆脚不沾地地忙活了近两个月,却乐在其中。房子以及屋里的家什,前前后后程歆花了两千七有余。虽然肉疼,但看到高大气派的房子在一众毛坯房中简直是鹤立鸡群,程歆倍感愉悦,还跑县城给顾清北寄了一封信。

      村里人看着顾清北家敞亮的砖瓦房,心里难免泛酸水,不过又想着人家欠着几百外债,心理又稍稍平衡了一些。

      关爱梅倒是没有嫉妒,好歹是大队长家,就一个儿子,去年娶媳妇家里也盖上了砖瓦房,可她看着程歆家怎么看就是比自家好看,尤其屋里的家具,和村里普通人家的大木箱子不太一样,摆在屋里却恰到好处。

      关爱梅在家提起的时候,苏梦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如果不是觉得费钱,她还想照着程歆屋里头的家具也打一套。

      ……

      程歆全部忙活完,已步入寒风凛冽的冬季,村里又杀了五头猪分了猪肉,人口多猪肉总量少,程歆有钱也不算数了,只抢着掏钱买了一些不用工分的猪杂大骨头之类的,猪肉就分到一斤。

      寒冬时节,刚下过第一场雪,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寒风呜呜作响,冷是程歆最深刻的感受。

      前几天小承昱满了周岁,小家伙已经会颤颤巍巍地走路,而且虽然口齿不清,但也总算会喊了哥哥姐姐。程歆和三个大的如今的乐趣之一便是教小承昱学说话。

      关爱梅和苏梦来的时候,承昱正朝着承安哥哥姐姐的乱喊一通。

      “大娘,梦梦,你俩咋来了?”程歆纳闷,苏梦是在程歆新房差不多完工的时候检查出来怀孕,如今还不到两个月,一家人惊喜又紧张,入冬之后,苏梦便极少出门。

      “李响家大小子壮壮,昨天下学天黑都没回来,村里出去找了一夜,今早天亮才发现掉深坑里了,被捞起来身体都冻僵了。哎呦~谁能想到有这一出事,抬回来他娘一看就晕过去了,真是可怜……”

      “……”从关爱梅的口中,程歆大致了解了事情经过,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表示同情。

      顾家村村东、西、南头分别是三个生产队,顾清北二哥就是三小队长,而李响则是二小队长。顾家村大多数人姓顾,但也有外姓人,李响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外姓人可以担任小队长,可见此人有点能耐,因此程歆也有点印象。

      顾家村自己是没有学校的,顾家村的小孩读书一般都是去隔壁村。而刚下过一场雪,化雪时天是最冷,农村娃上学三天打鱼两天嗮网实属正常,孩子不去上学学校也不会赶来询问。

      昨日李壮也闹腾着天冷不想去上学,而二队队长李响固执不愿意宠着孩子,孩子最终哼哼唧唧还是往学校去了,哪知道村里孩子们都下学了,李壮还是没人影。

      “唉~李响家乱成一片,你大伯和清许都去了,这孩子小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出事,尤其是天冷,你平日一个人千万得仔细些。”关爱梅扫了一眼炕上的几个娃娃,对程歆叮嘱道。

      “嗯,我知道,谢谢大娘!”程歆点点头,李壮程歆也知道,当时还帮程歆收过核桃,其实年纪并不小了,十一岁,人如其名,是个高高壮壮的大孩子。

      “唉~想想我们家承安明年都七岁了,清北还打算也给他送去读书,这学校这么远,万一路上出点啥事,真让人害怕。”

      “学校确实是离咱村有点远,下雨下雪路尤其不好走,真的有些危险。”这点苏梦是深有体会,她是学校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怀孕之后,家里宝贝,找人暂时替了工作,让苏梦在家安心养胎。

      “还没冬假,来的时候我还听后头老婶子不让铮子去了,得亏梦梦没去,路上就是滑一跤也不得了。”关爱梅心有余悸。

      “大娘,咱村自己咋没建个小学?我看村里女知青也有几个,教教读书写字应该没问题,梦梦也不用天天走这么远的路。”

      “去年不是商量过吗?后来村里买了辆拖拉机,哪还有闲钱盖小学,这事一出,我估计你大伯他几个又要开会,还是得有个小学,咱村这上学的越来越少,一大家子都一个大字不识,扫盲班越来越难办,咋能评上先进大队?”

      顾大伯去年学校没办成,时不时念叨惦记着,关爱梅也受其影响,奈何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读书和种田相比,当然是种田更重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转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