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五里堂 ...
-
五里堂,顾名思义,地方不大,只有五里。
但这里常常人满为患。无论是游人散客,还是文人雅士都会在此地驻足。要说起为什么,答案就在天书楼身上。
天书楼,传闻中黄帝时期就存在的藏书之地,在这里什么书都可以找到,哪怕是禁书,一旦进了天书楼就不再归朝廷管理。即便是在战乱时期,交战双方也会把天书楼当作圣地,因此这么多年过去,除了雨雪风霜在这栋楼上留下过痕迹外,没有丝毫人为破坏。
在门口听洛娴介绍那么多后,本以为这个地方很难进,没想到守楼人看到她们二人后不仅没有将她们赶走,反而恭恭敬敬点点头,迎进去了。
大小姐就是不一样,杨梓纤看着洛娴的背影想。无论她在家处境如何,出了丞相府,谁都得给她三分薄面。
天书楼总共有五层,一楼有个木桌,桌子上全是卡片。来访者可根据自己要找的书名去往合适的楼层。说白了就是现代的索引处,方便看书。
杨梓纤盯着那书架好一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当选什么当关键词,末了决定随便看看,便奔着三楼去了。洛娴倒是目的性很强,上了二楼便与她分手,自己找起来。
她爬到二楼看着一排排书架,不禁感慨这要找到猴年马月。忽然眼睛捕捉到几个字——天地日月——杨梓纤心想穿越时空多少都离不开点仙术秘法,说不定道家的书能帮上忙。于是撸起袖子开始翻。
众所周知,古文没有标点符号,找起来相当麻烦,费眼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看串行。杨梓纤自觉呆了半个时辰,查阅的书却不过三本。
“杨梓纤,你可找好了?”洛娴在楼梯腰上问。
“啊,这,快了,再等我一刻钟。”杨梓纤把书放回书架,心想大不了明天再来,反正守楼人见过自己,即便洛娴不跟着,应当也是好进来的。
这么想着,她随手抽了一本书读起来。名叫天理地文。本来没想过这本书能有什么,只草草翻了两页过去,却忽然扫到了什么。她打开那一页仔细看,眉头时紧时疏。
“下来了。”洛娴说着,“可找着什么宝贝没有?”
杨梓纤将表情一换,有些心不在焉地回她。方才那书里之说苗疆人善法善蛊,却不知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然而苗疆离此地千里之远,在现代不过几个小时的飞机,古代却要很久很久的车程。
这可如何是好。
洛娴朝她看一会也不再说话,二人并肩走在大街上,竟是相顾无言。
“夜里我去做法,你可来看么?”洛娴问小贩买了最后一串糖葫芦,递给杨梓纤。
“啊,去。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她接过糖葫芦,道了声谢就吃起来。她此刻满心都是对未来道路的规划:如何搞钱、怎么去苗疆、怎么回现代、回去了怎么解释等等。
正当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时,忽然听到洛娴和自己说话:“过了清明便要回去,我想好了,就同家里说你是我娘那边送来的人。可好?”
闻言她杨梓纤盯着手里的糖葫芦看了一会儿,慢慢抬头冲洛娴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脸说:“好诶!就这么办吧!那我是不是得学一点礼仪之类的?不能给你娘家丢脸嘛......”
她在说什么洛娴已经没在听了,她眼里只看到这个人方才还布满云雾的脸现下亮得仿佛开了花,叽叽喳喳地说什么自己也听不见,只觉得带她回去自己似乎能够应对府里的人了。
“谢谢你啊洛娴,我刚还愁呢。”
洛娴看她这样快乐,也没问她是在愁什么,只小声说:“我才该谢谢你。”
任葵她们回来吃了午饭便又要走,洛娴因为夜里要演出便去楼上睡了,杨梓纤闲得无聊,只看书打发时间。
没有现代技术的日子,过得很慢很慢。窗子外边就是大树,不知道已经长了多少年岁。鸟叫声穿插着清脆有规律的打铁声传来,让杨梓纤想到很久以前自己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她才十八岁,有无限的精力和青春去挥霍,她把一切热爱都奉献给中医药,除了农田就是实验室,除了课堂就是图书馆。医学的道路长得没有尽头,她也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在治病救人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然而如今却生变故,自己被困在这个时代。
说不思念现代是假的,杨梓纤也有父有母,虽然朋友不多但都是关系非常好的。自己在这里呆着,他们在做什么呢?这些日子过去了,他们有没有给自己打电话?一想到这个杨梓纤便有些急,是呀,现代通讯的发达程度可是古代根本比不了的!若是家里人给她发消息,见她一直没回,会不会起疑心?虽然杨家父母一直都是散养小孩,但偶尔的关心还是有的,倘若恰好出现在自己没办法回复的时候岂不是完了!
越想越心急,杨梓纤满脑子只剩下一个念头——回家。
一边揉眼睛一边下楼梯的洛娴,还没走到杨梓纤旁边就发现这个人背对着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身形摇晃还挺明显的,她将手搭在杨梓纤肩上,还没开口说话,坐着的人已经跳起来,手里还抓着张纸。
“你干什么呢?咦!想不到你这么大个人了竟然还吃手。”洛娴撇撇嘴,抬手扎着头发便在桌子边儿坐下了。
“没什么,我等你起床等得无聊,心想不如把上午看的东西写下来,省得以后忘了。”
“你是在默写?”
“嗯。”杨梓纤点点头,把桌子上的纸笔都收拾起来。
洛娴扎好了头发看着桌子上的纸,心觉此人一定不简单,那么点时间看的书都能默下来,还写了这么多。看来拉她在身边确实是个好主意。
然而实际上,杨梓纤只默写了一张不到就跑神了,谁叫书里的内容要提到苗疆?她看到苗疆就想起余秋雨,想到余秋雨就想到沈从文,接着是汪曾祺,随后陷入了“高邮的鸭蛋真有那么好吃吗”的思想怪圈里,也就是说,桌子上的三张大纸,除了第一张有一部分是默写用的,其他全是围绕“如何在古代吃到正宗高邮鸭蛋”以及“古代的高邮鸭蛋是否和现代差不离”还有“高邮在古代是哪儿来着”、“洛娴能不能带我吃到好吃的鸭蛋”展开的。
这两个人看看对方,随后都默默低下头,一个从眼里流出激动的泪水,一个的哈喇子快要垂到地上。
晚饭时节任葵她们便回来了。一群人做了一天的活,累得将店家的水缸都要喝干,饭也哇啦哇啦往嘴里灌,简直就像八百年没吃过饭但一直在见猪跑的饿死鬼从地府里爬出来一样。
洛娴倒是吃得少。问她为什么,她说:“吃多了待会儿跳不动。”于是只多抿了几口薄茶
杨梓纤端着碗点点头,三口扒完自己的饭,拉过她的碗,一脸痛心疾首地说:“粒粒皆辛苦,就让老衲帮你消了这业障罢!”随后猪八戒啃西瓜一般吃下了肚。
吃完饭天还没大黑,只是蓝,蓝得也不像海,倒像学生时代用的课桌,却又比那薄上三分。街上都亮了灯,不怎么暗。天上的星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让杨梓纤想起来自己的大学舍友,那是个非常喜欢天文的姑娘,她常常说如今的天不好了,星星也看不见。倘若穿越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看见了着天空,她定要跳起来去摸星星。
洛娴在她像头拱白菜的猪吃饭时便因要上妆进屋了,忽然杨梓纤听见身后有脚步声,知道是她来了,便偏过头去说:“你看这星星......”
她没有把话说完了。
你要去哪里,看什么星星呢?倘若在你面前的眼里就有大海,海上是星光闪、是月影浮。
好朴素的衣裳,好暗淡的灯火,好耀眼的美人。
“好美的天。”洛娴在她身边站定,抬头一看,笑起来。她的笑还没褪去,就像晚霞依依不舍。她低下头看杨梓纤,笑得更开心了:“好油亮的猪。”
“嗯?什......什么!”
是时任葵走过来递给她一张手帕,皱了皱眉说:“擦擦你的嘴,不像个黄花闺女,倒像个偷嘴猫。”
接过手帕一擦一看,杨梓纤羞得人比花红。
以后一定要及时擦嘴......她一边想着一边看那手帕,忽然发现手帕还是洛娴上次借她用的。
不是任葵的......
她猛一抬头,就见洛娴背着光冲自己笑。
“记得洗了还我。快来呀,作什么愣着。”
手帕被攥得紧。
都是在哪儿学的。杨梓纤红着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