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赶大集 ...

  •   萧家这边。
      萧父吃着卤大肠,感叹这简直比他爹以前从馆子里拿回来的都好吃。
      萧母和小麦没吃过,就是感觉比自己家做的好吃,没有一股子腥臭味。
      萧父以前有一次年底杀年猪,要了一副猪大肠,萧母也洗的干干净净的,但就是有一股子屎味,之后萧父再也不往回拿了。
      两个小家伙就在萧家吃了点浸满汤汁的玉米面贴饼子和卤大肠,就给萧父送回来了。
      第二天,天没亮小麦就敲响了童媛家大门。
      童媛穿上衣服就给开门道:“咋了,小麦,这么早过来?”
      “哦,嫂子,俺娘叫俺问问你,赶大集去不?”
      童媛想起,一到冬季农闲了,个个生产队就把队里的农副产品和队上闲时做的东西拿出来换,没有东西拿钱票也行,毕竟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也不是倒买倒卖。
      都是十月到二月的二十号才可以出来摆摊,赶集,其他时间只能把东西送到供销社,要不就当投机倒或者把抓起来。
      小麦又说:“娘说你去的话就把小雄小莺带咱家去,俺爹看着!”
      童媛想着当然得去啊,她还没见识过呢!
      拿上筐,童媛就给两个小家伙穿上新做的里衣,外边套上旧的,穿上棉鞋,包上棉袄把门锁上就跟着小麦往老萧家去。
      小麦看着自己三嫂那看着一折就能段的腰,麻杆似的腿,抱着两个孩子。
      就说:“嫂子,我给你背着苞米面吧。”
      童媛说:“没事,不沉,快走两步就到了。”
      童媛不知道小麦是自己这么看自己的,知道的话绝对感叹一句“自己这是标准的肤白貌美大长腿!”
      “好吧~_~!”就是还是有点瘦,自己身高怎么也有一米六五左右,也就八十多斤,估计好好补补还能长高,毕竟二十三还窜一窜呢!

      到萧家萧母已经在等了:“咱先不吃饭,拿两个饼子路上吃,两个小的一会醒了跟你爹一起吃。”
      萧母就给放进被窝了。两个小家伙穿衣服时候就迷迷糊糊的,现在又睡过去了。
      出门发现队里的人也都出来往县道上去,都背着筐,看着筐里都沉甸甸的。
      毕竟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没有钱,都是拿自家菜地出的换,像童媛这样拿苞米面换的也有很多,都是拿出来换低价的土豆的。
      土豆饱腹感强,顶饿,一斤细苞米面能换三斤土豆,跟棒子一起磨的也能换个二斤。
      路上萧母就带着童媛跟小麦吃了两个苞米面饼子一起往县道上去,走的一点也不慢,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饼子童媛是难以下咽啊,咬了一口一直嚼一直嚼,就是咽不下去 ,就借着袖子挡住,咬一口放空间一口,最后才伸伸脖子把嘴里这口饼子咽下去。
      到了县道,童媛感觉都惊呆了,也不知来了多少个大队,马车牛车驴车,好有拖板车和扛麻袋的足又二里地,卖啥的都有。
      还有县城里的穿工装的,凑热闹的,换粮食买东西的,啥人都有。
      光荣村上道就在集中央,进去就跟萧母和小麦分开了,约着一会再在道口汇合。
      看见上河村买梨的,童媛拿二斤苞米面换了十斤梨,看见是二八参的,上河村队长就让多给了一个。
      毕竟这梨不太甜,还挺酸,虽然冬天晚上冻上也好吃,但是这玩扔吃完能多吃一家能多吃半斤粮,这谁能受得了啊,也就是给小孩甜甜嘴。
      但是童媛爱吃啊,冬天坐在热炕头吃着化软和的冻秋梨,简直是人间享受啊!想着就又换了十斤梨,后河村人看她像个傻子!
      一路上卖筐的居多,基本冬天每个生产队都能编点,编多就有一个坏处,就是卖不出去!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但每个生产队在集上都能卖出去十多个,毕竟也有东西换多没有东西装的不是。
      童媛就拿一斤苞米面换了一个筐,把梨放进去了,走着走着就看见卖碗的。
      蓝边白底的碗,带着浓重的时代色彩。
      童媛用五斤苞米面换了六个碗,又换了人家打磨好的筷子擀面杖木头勺用了一斤面。
      今天把家里的苞米面都背来了,有四十多斤,现在还有三十五斤。
      看见有卖山楂的,拿二斤面换了四斤。
      有卖柿子的,也换了点,毕竟是东北,柿子时间长了也不坏,还甜,冬天冻了更好吃。十斤苞米面换了三十多个柿子,也有七八斤了。
      有隔壁县来卖黄桃的,现在黄桃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也吃不下多少,毕竟买罐头的人在少数.
      满满一拖拉机,前边都是换桃的,这桃也就能放一个星期,时间长了就烂了,所以也便宜。
      童媛围过去发现,听周围都是要拿回去买的给自家孩子解解馋,即食不放糖也是很甜的。
      也用一斤面换了二斤黄桃,就出来了,毕竟桃也就比鸭蛋大点,就没换多。
      看着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就往回走,想着还有二十斤苞米面没消化,想着回家熬几回疙瘩汤吃了,毕竟饼子太干了,虽然扎脖拉沙的,但是哦而吃吃刮刮肠油也行,但是现在肚子里哪有油啊!
      这时一个看见一个穿工装的老太太晃悠几圈,估计是买粮食,也不知道嫌不嫌弃苞米面。
      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毕竟这么多人都不是傻子,个人跟个人买东西又不是没有被典型的。
      光荣村更是耳提面令不让干投机倒把,偷鸡摸狗搞破鞋给村里抹黑的,因为都是一家人,除了有婆娘鸡毛蒜皮的小事,整体风气正的不能再正了。
      童媛把两个筐扣在一起,就在路口等萧母和小麦。
      差不多九点钟集就散了,萧母和小麦也满载而归,萧母看见老三家的已经在等了赶紧快走两步。
      看童媛背起来,筐的麻绳都摇摇欲断道“你这都换啥了这么沉。”
      “ 没啥,就是多换了点土豆子和黄桃买回去给他们两个甜甜嘴。”又转移话题“娘,你这是换啥了?”
      “这不是看你那棉花好吗,就买了点棉花,给小麦做身大棉袄留着结婚时候穿。”
      小麦当即红了脸,大街上别提多不好意思,老萧家结婚都晚,小麦这都十八了,萧母这才要给嫁出去,毕竟就这一个小闺女。
      小麦是萧建邺五岁的时候生的,所以比较疼着。
      响应国家政策,萧家村的孩子结婚都比较晚,这也是改大了一岁才能领的结婚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赶大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