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粉丝效应” ...

  •   我们不算真正意义的相爱过。
      尽管我们都知道这是爱情,却从来没有承认它的存在。

      不论是身为公众人物的爱惜羽毛还是从个人来讲的事业为主,个性和思维注定了我们都不会为了对方去放弃一切,飞蛾扑火。

      甚至是引来嘲讽和谩骂。

      于是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我在心底与自己和解。

      彩排春晚的日子,我们会像当年一样准备首饰,也会在聊天的时候很有默契的不提丈夫。

      春晚宣传的时候,官方发了一组图,较为特殊的是第一次将我与她并列放在中间。

      评论区有人直呼cp感,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我们的cp粉,而我也是后来才知道,cp就是夫妻。

      刚开始那几个月还好吧,大家也就起起哄,领导也有意暗戳戳的推崇一下。
      甚至办公楼里的同事们有时候还会打趣我们俩是小两口。

      嘴上不说,我心里也有一些涌动。
      如果现实的人生不可以相守,那在平行的世界里被网友如此称呼也别有一番风味。

      起码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传我们交恶,我觉得这个定位已经足够温柔。

      16年5月的嘉兴下着雨。
      我又一次在雨中摔倒,而她站在幕后。

      透过她皱起的眉头,问切的语气,我开始了解我在她心中的分量。
      足够了,我愿意随着她走来走去,到地角,到天涯。

      可是了解的不止我一人,刚刚说过了,我们有了很多追随的粉丝,嘉兴的现场她们也在。

      大量的微博涌现,向全世界诉说着她多么偏爱我。

      央视堂堂大领导,为了护下属,成了众人口中的司马昭之心。

      女主持摔倒,领导却拒绝补录,大言不惭说道:
      “这是你们的问题,跟我的主持人没有关系。”

      6月,我们主持了一场庆祝建党95周年的文艺节目。

      录制那天的上午她去参加了一场婚礼,回来后整个人就很释然,又很留恋。

      领导提醒我们现场存在的粉丝,我们默契到整场下来谁也不看谁,可是她那天那么愉悦,愉悦到让我不知所措。

      没人的地方,我问:你就不怕?

      她笑了又笑,问我怕什么。

      我摇摇头,不知道说什么,看着不远处立起的摄像机,和成群结队的姑娘们的摄像头,直觉告诉我,这种日子很快要结束了。

      果然是预料中的样子。
      一张候场时刻普通照片,几段大家录制的视频,我们被推向舆论高潮。

      一些当下的事情,却又牵起那么多的往事,一幕幕一桩桩的被人挖掘和查证。

      我收到她短信,“年底之前会离开央视。”

      我立刻打电话过去:“不是明年再走吗?”

      她早就跟我说过的,明年会离开央视,跳出舒适区,去实现一些自己还未完成的理想。
      但怎么会如此突然,我想大约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舆论问题。

      电话那头传来她的声音“本来是想帮你弄完朗读者的,但那头催的太紧了,抱歉啊”

      我抢在她挂掉电话前说,
      “知道了,放心吧,我一个人也可以做好。”

      其实我不在乎外界怎么评价,我相信她也不在乎,我们更看重的是家庭的和谐和社会地位的稳固。

      本来就遮掩不住的心意,却要在摄像头里放大百倍的推敲。

      最好的选择是远离镜头,可是工作性质却注定了我们躲不开。

      我们便不再同台,到如今,已有五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