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中元节 ...

  •   八月尾声,月亮终于摆脱了轮椅。
      其实早就可以站起来了,只是成公子和轻轻都不太放心,硬是请了三轮大夫坐诊后,方才勉强同意月亮拄拐。
      脱离了轮椅,成夫人的补药也断了。
      开始换成各式各样的骨头汤。据长安城八卦第一人轻轻说,成夫人近日痴迷看话本子。话说,有一穷书生,自小热爱读书,为了看书,每日要行百里路去山外一朋友家临摹书本,步行回来挑灯夜读。家中寡母为了让书生安心读书,白日在一富贵人家处做厨娘帮手,到了晚上,便捡那主人家剩下的骨头回来给儿子熬汤补身体。
      皇天不负有心人,五年后,书生中了榜首,做了地方官,回家欲好好孝顺母亲,宰猪杀羊,置备了丰盛的一顿饭菜宴请四邻。母亲却不动筷子,只在晚间,按惯例煮一碗骨头汤给儿子。书生咂摸咂摸明白了,母亲是在提醒他,不忘前日苦,珍惜今日福。
      后继续贯彻勤俭节约的家风,两袖清风的官风,成为了当地人人称颂的好官。
      成夫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过去十八年过于放任成渊自由生长,如今,该履行为人母的责任了。
      但现在也没法让儿子步行百里去临摹书贴,因除了王宫,这大卫藏书最多的便是自家儿子的书房。而自己去厨房当帮厨的那一天,厨娘王妈妈险些被她吓出了病,颤颤巍巍的把糖撒成了盐,让成夫人吃到了三十六年人生中最难吃的一块桂花糕,留下了不少阴影。
      成夫人大概是觉得既然过去的时光已经补不上了,那补上过去的骨头汤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从那以后,鸡骨汤,牛骨汤,排骨汤,轮番上桌,而后逐渐出现了鹿骨汤,马骨汤,蛙骨汤。饶是月亮是个不挑食的,面对着每次不知从汤里能捞出什么动物骨架的风险,也常常食不下咽。全将军府,大概只有成将军能美滋滋的喝夫人做的汤,还能笑嘻嘻的觉得自己是大卫第一有福气的夫君。

      也正是在成夫人大施母爱的这段时日,成渊频繁的带月亮出府下馆子。
      也因此,认识了大卫世子,未来的卫王厉明怀。

      那是八月二十二,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早在八月初,轻轻便和月亮普及了长安城中元节的热闹:祭土地,祈丰收,吃鸭和河灯渡孤。
      彼时,成渊在屋内看书,叫阿德过来道:“给母亲递个信,就说今日我带月亮出去瞧瞧新鲜,醉福楼新出了醉鸭,我们就顺道吃了再回来,鸭汤...就不必给我们留了。”

      长安城素来是节日氛围浓厚的城市,夜晚的主街依旧是灯火通明,除了一些卖烧纸的铺子外,还有卖糕点的,卖首饰的,卖艺的。
      沿街的湖面飘了半湖莲花状盛开的灯。街上更是人声鼎沸,轻轻带着月亮穿梭其间,一会儿瞧瞧捏糖人,一会儿捧着糯米糕。月亮拄着拐,周围的人都尽量免得冲撞。在这拥挤的大街,竟逛的格外舒畅。这会儿,两位姑娘正凑在卖花灯的铺子边,好奇的盯着摊主灵活的双手,将一个竹条拉扯成型,粘上纸裁的莲花瓣,三下,两下,一个漂亮的花灯就现了雏形。
      摊主是个年轻人的手艺人,他把做好的灯放到月亮的手上,笑意问道:“姑娘的花灯是放给何人?”
      月亮小心翼翼的捧着花灯欣赏,闻言微愣:“放给何人?”
      “姑娘是外地人吧,竟不知这花灯典故?”,月亮觉得好笑,这摊主明明二十出头的样子,举手投足却透露着年逾四十的老成,他像模像样的轻咳一声道,“这七月十四,正是夏秋交替之际,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放鬼魂归家,看看人间的亲人,享用祭品。团聚的时间过了,该回去了,家人怕鬼魂找不到回地宫的门,便放花灯在河里,请花灯引路。”
      人间的亲人?月亮不由抬头望着成渊的方向,他正在另一家摊位前仔细的挑拣什么,时不时拈起一颗石头询问摊主,阿德则静静的站在他身旁。回过头来,轻轻蹲在她身侧,认真的嘟着嘴,慢慢的将手里的竹条弯折成一个弧线。
      她轻轻的把花灯放回摊位,冲摊主略带歉意的一笑:“这位师傅,那这个花灯我不要啦。在那阴间,我没什么牵挂的人。我在意的人们,都好好的活在这世间呐。”
      “哎小姑娘别走,那你更要放一盏了,”花灯重又被塞回手,月亮愣住,“我们长安人呢,每每祭祀完了,会把一些祭品洒在门口街道上,希望过路的孤魂野鬼也有口吃的,不至于凄凉的来去。如果你的灯不知道放给谁,那不若就给了那孤魂野鬼吧,权当给自己积累福报。”
      福报?月亮轻笑,她向来不信天地因果报应,若是让她信福报,那便要信恶报。
      她的恶报,实在是太多。
      可她还是接过灯:”那便谢谢这位师傅了。“

      月亮捧着一盏灯,和轻轻挤进了湖边放灯的人群中。
      轻轻接过月亮的花灯,和自己的并排放在一起,说道:“月姑娘,放花灯的时候要祈愿的,你看,像我这样闭上眼睛,双掌合十”,轻轻从怀中掏出一小块用手帕包裹的精致的糯米糕,认真摆好姿势,“然后就可以说说你想说的话。”
      月亮用手拨了拨冰凉的湖水,看着花灯摇摇晃晃的越飘越远。
      闪烁的花灯将湖面构成了星空,岸边的人向星星挥手告别,
      灯芯迁出一条雾般的细线,蜿蜒缠绕的牵着一个个飘渺的魂,向看不见的远处漂去。

      余光中却瞥见一双青白的手倏晃过,月亮凝神细看,是一个妇人打扮的女鬼,女鬼很怕她,急忙跳上了花灯漂远了。她的身影很快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鬼魂重叠起来,快要消失在边际时,却突然回头,深深凝望着轻轻的方向。月亮看到,她手里捧着一小块糯米糕,她和轻轻,有几分像呢。
      “走吧,月姑娘。”轻轻收回摆在地上的糯米糕,小心揣进怀里,“公子还在等我们呢。”

      却看到成渊在和一人交谈。
      月亮觉得成渊谈话的样子很好看。
      眼睛里盛满了光,不似那湖面漂浮的悠悠烛火,更像是天上的星光璀璨。
      成渊的眼神会不时的瞥向月亮,这一瞥,却对上了一双清澈的小鹿眼--那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子,正一手拄着拐,另一手里捧着半根糖葫芦,呆呆的看着她。
      这丫头,怎么傻里傻气的?他失笑,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
      看到月亮走近,成渊迎上去接过她手中物品,边叹气道:“可算回来了,拄个拐跑的比兔子还快,待腿伤好了,岂不要上天入地了?“
      月亮吐了吐舌头,明明是你成大公子看到那些好看的石头就走不动道了。
      成渊:“怎么,有何不满?”说罢晃了晃手里的半截糖葫芦,意思是我有人质在手。
      月亮委屈巴巴的道:“成公子若是想自己留着吃,我也只能割爱,”又吸吸鼻子,“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寄人篱下...”
      成渊:“....”

      有人扑哧一笑道:“我道什么人物能让大名鼎鼎的成公子一路从澧县请回来,还时时挂在嘴边,原来是这么有趣的一位小姑娘。”
      月亮才注意到说话的人,只觉得分外眼熟,却不记得在何处见过,直到轻轻惊讶的声音自耳边响起:“这这这,你不是那个卖花灯的摊主吗?你你你怎么认识我们家公子?”
      是了!月亮直想拍自己的脑袋,她就说怎么会这么眼熟。接着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慢慢的挪到成渊身后,敲敲他的背,小声道:“那个...买了个花灯...许是...忘给钱了。”
      说罢还不放心,又对着对面男子指了指成渊:“差多少,让他付。我...我帮他买的。”
      对方却笑了出来:“我几时说过自己是来要账的?要真是如此,我欠你家公子良多,不若抵了吧。”
      成渊惊道:“好你个厉明怀,你堂堂世子,整个大卫都是你们家的,送我们家月亮一个灯怎么了?”
      月亮惊讶,这人,是大卫世子?难为她只觉得人家行事老成,如此便是通达事理,成熟稳重了。
      厉明怀更惊道:“你堂堂将军之子,给月亮买盏灯怎么了?”转身便对月亮道:“月姑娘,这般寄人篱下真是辛苦了,不如跟我去宫里罢,别的不说,糖葫芦和花灯,管够。”
      月亮款款行一礼道:“月亮谢过公子,只是...” 她微微蹙眉,好似有心事却不知如何开口。
      “哦?月姑娘有事但说无妨。”
      “只是家中还有些重要的私人物品,能否回去收拾一番再走?”
      “喂喂喂,我还在这里!!!”成渊气结。这月亮哪里是天上的明月,简直比乌云还黑。
      “哈哈哈哈哈,”厉明怀大笑,“成小公子也有今日。既如此,那便...”
      成渊悠悠插话道:“想起和明怀兄一同读书的那段日子,不知帮明怀兄写了多少文章,如今那篇《山河论调》还裱在王上的书房里,不知道王上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厉明怀勾起的嘴角抖了抖,颤抖着手指着成渊虚弱的道:“你...我...我君子,不夺人所好。”
      月亮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的脸红扑扑的,因很少讲过玩笑话,透露着些生涩和害羞。
      “小白眼狼!”成渊恨恨的揉了揉她的脑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