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边境 ...
-
从匈奴手里夺回了仪宁和封平之后,还有打扫战场,安抚百姓,重新制定相应的政令,暂时代管两城的相关政务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
所以林谭这些天一直在仪宁城和封平城之间来回奔波,忙得焦头烂额。监视秦海的动向事关重大,他早在出发前就拜托给了云瑾瑜,将自己在军中的一部分人手交给了她。
加之云瑾瑜早就料到林谭夺回仪宁和封平会促使秦海作出行动,趁机可以抓住他的破绽,早就命人这几天盯死了主帐那边的动静。
所以当秦海那边刚刚送出前往燕京的信件,云瑾瑜这边就迅速收到了贺照传来的秦海疑似秘密往外传递消息的情报。
劳心劳力地布局了这么久,这个狡诈的边关老将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云瑾瑜微微翘起嘴角,轻敲桌面,心情颇为愉悦地吩咐下属:“派人跟紧那个负责送信的信使,等过两天远离了昌源,就除掉他,换上我们的人。”
“是”,下属恭敬应答,“我们已经派人一路跟着他了。”
云瑾瑜点了点自己的眉头,又从袖子中取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瓷瓶,语气轻松:“这是可以让人吐真的药粉,除掉他之前问清楚秦海究竟想做什么,以及可能需要的暗号之类的东西。”
林谭的心腹下属小心翼翼地接过瓷瓶,联想到这段时间面前这位看似寻常的青年暗中搅动的风云,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于是他的姿态愈发恭敬,不敢有丝毫的僭越,对手中的药粉的神奇效用也毫无疑虑。
当林谭紧急收到消息,匆忙赶回昌源时,摆在他面前的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秦海通敌匈奴谋害他的祖父的证据。
林谭有些恍惚地看着放在面前的桌案上的那一摞信纸,几乎不敢相信这证据来得这么轻易。他吞咽了一下唾沫,勉力抑制住砰砰乱跳的心脏,伸出的取信纸的手竟微微有些颤抖。
心情激荡之下,他竟没有注意到此时云瑾瑜脸上的神情,糅杂着同情、了然等种种复杂情绪,难以辨认。
林谭匆匆展开信纸,几乎一目十行地读了下去。读着读着他的神情开始沉凝,原本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下去,他的坐姿端正,烛火摇曳的阴影笼罩着他,看不清他脸上的神情。
云瑾瑜在心里谓叹一声,虽然事情的发展在她的预料之中,甚至就在她的谋划就是以此因势利导。可是看到这一幕,她还是不禁同情面前的少年将军,世道的不公和动荡不安投射到每一个人身上,带来的伤痛都是巨大的、深刻的。
她微微用书册遮住自己的面庞,突然有些不忍直视林谭的目光,可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她只好强迫忽略自己内心那隐隐约约的愧疚,用手中的书册轻敲了桌面。
声音不大,但是却敲得林谭回过了神来,他勉力按捺自己内心的悲伤,硬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抱歉,云大人,我失态了。”
云瑾瑜摇了摇头,语气平静:“无事,林少将军应该知道我不会计较这些。”
林谭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面前的人那双澄净明亮的黑眸,里面没有什么过多的情绪,平静的宛若一潭深水。但是她望向你时,不经意间又会露出掩藏不住的锋锐,让你觉得只一眼就被她看穿。
他自小在林峰老将军的教导下长大,识人的眼力还是有的,只是见了一面他就可以判断云瑾瑜绝非池中之物,因此果断选择与她合作。她为他取得秦海谋害祖父的证据,而他承诺一来为她大力培养贺照,二来欠她一个人情,一个不违背他为人原则的要求。
这是交易,很合理。
但是当他看到证据中涉及大皇子时,他就知道祖父的冤情势必不可能被澄清,他只会被朝廷以边关英魂的名义永久埋葬。这大成王朝的百姓谁人会知道林峰老将军没有死在匈奴的手里,而是死在了肮脏的皇位党争之中。
当今年纪渐老,对朝堂之事多有心无力,缺乏掌控。太子是皇后所出,可惜的是不是世家出身,反而大皇子乃是太原李氏的李贵妃所出,受到了世家的大力扶持,两个最有可能获得皇位的皇子斗得如火如荼,倒是累得祖父白白丢了性命。
这件事情捅出去,太子那边倒是想抓住大皇子的把柄。可惜皇权比不上世家的影响力,大皇子必然是无事的,最多推个秦海出来,若是秦海对于大皇子还有用处,甚至连秦海都不会有什么大事。
林谭闭了闭眼,他知道面前之人所图甚大。但是除非他摒弃自己的为人底线,对祖父的无辜枉死视若无睹,心安理得地享受朝廷的抚恤,他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却什么都不做。
云瑾瑜不急不缓地翻看着手中的书册,她知道需要给林谭一点考虑的时间,但是他终归会考虑清楚的。
寂静的军帐中,唯余书页的翻动声。烛火微微摇动,昏黄的光芒混杂着外面投射进来的月光照在军帐的桌椅等物品上,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朦胧的梦幻感,就仿若一场荒诞又真实的梦境。
在这种环境下,就连时间的逝去都变得模糊。不知过了多久,云瑾瑜合上了手中的书册,她依旧是一副尽在掌握中的模样,眉眼平静,温和抬眸:“考虑清楚了?”
不知何时,林谭面上的痛苦彷徨已经尽数褪去,他的面色坚毅,身姿挺拔如一棵青松,语气没有犹豫:“考虑清楚了。”
见他如此严肃,连身体都绷得紧紧的,看似平静得很,实则放置在身侧紧握的右拳早已泄露了他的情绪,云瑾瑜不由得失笑出声。
她的声音平淡,没有刻意去调动别人的情绪,可是口中的话却能轻易在旁人的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不用这么紧张,林峰老将军希望你去做的事情,你依旧可以继续做下去。我们将要做的,是给百姓一条前路,是给这个世道一点希望,这个时代将会在我们的手里终结,当然也会有一个新的时代诞生。”
直至几十年后,早已成为赫赫有名的战神,为大周镇守西北的林谭大元帅,依然能够清晰的回忆起昏黄的烛火映照下女帝坦然自若的神情以及恍若耳边的含着笑意的声音。
鉴于林谭夺回被匈奴侵占的仪宁和封平两城,将大成和匈奴的边界线又推回了原本的位置,加之原本林峰老将军于昌源大败匈奴。
出于抚恤的心理和重重的功勋之下,林谭这边很快收到消息,朝廷准备加封他为定北侯,另外调回秦海,由他担任边关主将。
云瑾瑜没有等到朝廷的旨意到达边关,就起程返回瑞城。边关一行,她很顺利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不仅将贺照安排到了北境边关守军里,还成功将自己的人插到了秦海这个关键棋子的身边,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林谭的效忠。
所以她也没有过久停留昌源的必要,要知道时局动荡,边境的消息流通速度毕竟不够快,她处在瑞城才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另外,正在策马的云瑾瑜伸手拉住座下爱马的缰绳,微微抬头呼出一口气,眼前仿若浮现出一位温润如玉的郎君的面庞。她微微翘起嘴角,分别了好几个月,她还是有点怀念在瑞城的平静生活的。
对,只是一点。云瑾瑜默念了一句,抛掉自己杂乱的思绪,继续策马赶路。
瑞城,云瑾瑜当初是悄悄离开的,所以回来的时候也不好大张旗鼓。她吩咐跟随自己从边境回来的手下心腹分散开来进城,不要引人注目,而她自己独自牵着马行走于瑞城的街道。
尽管这三四个月自己不在瑞城,但是有自己事无巨细的计划安排,有自己精挑细选的有能力的官员,有才华横溢的邵云处理琐事,甚至有洛时越留下坐镇,瑞城的事务明显一切运转顺利。
瑞城的人比自己离开时多了好几倍,熙熙攘攘。街道边的小贩叫卖着,其中有不少听口音都是从外地来凤阳郡做生意的,有不少稀奇的货物。穿着或朴素或精致的男女老少穿行在街道上,食物的香气传来,耳边还夹杂着孩童的欢声笑语。
时不时有郡守府的府兵走过街道,负责巡逻和维持秩序。云瑾瑜审视着他们严谨的神色,挺拔的身姿和坚毅的面庞,心中颇为满意,看来自己离开之后,他们的训练也没有放松。她一边牵着自己的马,一边心中默默思索,自己这几个月在边军了解到了系统的训练方式,等过几天就给他们安排上。
郡守府,一位俊秀风姿,容貌如玉的郎君正盘坐在桌案前,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飘散在空气中。尽管春风和暖,但是这位郎君就这样浅含笑意,漫不经心拨琴的样子甚至比空气里浮动的花香更加醉人。
至少一位负责送来膳食的侍女正红着脸,端立在离他的不远处,用眼角的余光觑视。见洛时越一曲弹完,收琴净手,侍奉的侍女赶忙为他摆上食物。
许是洛时越今天身上的气质格外温润柔和,这位侍女斗着胆子开口搭话,带着些许讨好献媚的意味:“大人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不错。”
洛时越轻笑了一声,不是他以往常挂在脸上的笑意,而是真正带着愉悦,虽然不明显,但已经足够让人分辨出来:“嗯,今天应该回来了。”
见洛时越居然回了自己的话,侍女喜上心头,一时有些忘乎所以:“自从今年元宵节过后,大人的心情似乎始终有些不大好......”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瞄洛时越脸上的表情,只是见他依然保持着刚刚的面上的微笑,分毫未变,忽地发觉自己失言了。侍女脸色苍白,只觉寒意窜上背脊,想起暗中流传的这位大人的手段,“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伏首谢罪:“大人,大人,我,我........”
侍女惊恐地说不出话来,只是低着头,压抑着因为恐惧而不自觉有些颤抖的身子。
只是或许是她的运气好,洛时越今天的心情真的很好。他再次轻笑了一声,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侍女退下去。这个侍女不敢再造次,恭恭敬敬地退下了,直至离开了洛时越的视线,她这才惊觉自己的背后已经出了一层的冷汗。